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辽河平原气候及水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杨恒山 刘江 梁怀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90,共7页
基于1951—2007年通辽、开鲁、扎鲁特3个气象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通辽市水文勘测局、水务局提供的有关水文资料,对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间,西辽河平原降水量在周期变化中有减少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 基于1951—2007年通辽、开鲁、扎鲁特3个气象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通辽市水文勘测局、水务局提供的有关水文资料,对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1—2007年间,西辽河平原降水量在周期变化中有减少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2mm·(10a)-1,降水的不稳定性增加;西拉木伦等4条入境河流的径流量减少,2001—2007年的年均径流量仅为1990—1994年的22.8%;研究期间,西辽河径流量减少,断流日数增加,2001年以来断流至今;与1978年相比,2006年科尔沁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增加了8.5倍,漏斗区面积增加了15.5倍;与1980年相比,2006年科尔沁区、开鲁县和奈曼旗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分别增加了3.76、2.77和1.93m;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区机电井数量持续增长,农业灌溉用水量波动上升,农业用水比例不同程度地下降.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是实现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径流量 地下水资源 农业用水量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中“三氮”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2
作者 李丽君 李旭光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地下水中Ⅰ、Ⅱ、Ⅲ类水质占比83%;Ⅳ及Ⅴ类水水质占比17%.地下水样品中“三氮”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及总致癌性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整体上研究区“三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三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地区.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区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三氮 健康风险评价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农灌区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俊仕 秦炎宾 +1 位作者 董克宝 边晓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以西辽河平原农灌区为例,建立农灌区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运行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农灌区现状水平的评价,根据各农灌区关联度的... 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以西辽河平原农灌区为例,建立农灌区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运行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农灌区现状水平的评价,根据各农灌区关联度的大小对灌区进行分类,其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水灌溉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农灌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两种常见土壤颗粒中黏土矿物的组成特征
4
作者 李丰义 宋桂云 +1 位作者 张庆昕 范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土壤是由大小和形态各异的颗粒构成,各级颗粒包含丰富的黏土矿物演化信息。明确西辽河平原黏土矿物组成及演化特征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土壤发育程度及肥力状况,为当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辽河平原分布较多... 【目的】土壤是由大小和形态各异的颗粒构成,各级颗粒包含丰富的黏土矿物演化信息。明确西辽河平原黏土矿物组成及演化特征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土壤发育程度及肥力状况,为当地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辽河平原分布较多的栗钙土和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并分离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2、0.45~2、0.1~0.45μm),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黏土矿物组成及相关土壤指标。【结果】XRD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栗钙土和盐碱土的黏土矿物均以伊利石-蛭石-绿泥石为主,栗钙土中伴有少量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而盐碱土中含有少量高岭石、蒙脱石和1.4 nm过渡矿物;随粒径减小,栗钙土和盐碱土颗粒中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伊/蒙混层矿物)和1.4 nm过渡矿物含量均减少,伊利石和蛭石含量增加;伊利石结晶度在栗钙土、盐碱土以及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中也存在明显差异。盐碱土中伊利石结晶程度较栗钙土弱。随粒径减小,栗钙土和盐碱土中伊利石结晶程度均变弱。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盐碱土中Na_(2)O的含量明显高于栗钙土,栗钙土和盐碱土颗粒的风化程度均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结论】化学组成和风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研究区黏土矿物类型存在从伊利石向蒙脱石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土壤颗粒 西辽河平原 X射线衍射
原文传递
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动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云 林岚 王晓昕 《水利经济》 2012年第2期57-59,76,共3页
根据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及气象、水文等资料,分析了地下水水位动态,确定了该区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人工开采型,降水入渗开采型,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蒸发型,径流型,降水入渗径流型。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动态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及气象、水文等资料,分析了地下水水位动态,确定了该区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人工开采型,降水入渗开采型,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蒸发型,径流型,降水入渗径流型。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动态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因素及人为因素,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对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水位动态 动态特征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5个主推玉米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白颖慧 鲁克 +3 位作者 李纯燕 杨恒山 张鹤宇 彭碧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筛选和评价西辽河平原灌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2011年~2013年在通辽金山农业科技园对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5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人禾698、农华101、郑单958、金山27和厚德198,但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 为筛选和评价西辽河平原灌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2011年~2013年在通辽金山农业科技园对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5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人禾698、农华101、郑单958、金山27和厚德198,但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人禾698、厚德198、郑单958、金山27和农华101,其中人禾698与农华10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秃尖长度以农华101最大,金山27最小;出籽率在81.1%~83.6%,品种间差异大于年际间差异,且品种间以厚德198最高,农华101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穗部性状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主要作物耗水量及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俊仕 边晓东 +1 位作者 付玉娟 秦炎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单作物系数法,研究了西辽河平原不同典型年的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甜菜5种作物的耗水量及耗水规律,并分析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与作物耗水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以一般年为例,...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单作物系数法,研究了西辽河平原不同典型年的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甜菜5种作物的耗水量及耗水规律,并分析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与作物耗水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以一般年为例,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和甜菜的耗水量分别为501.01、427.68、464.76、443.10、500.22mm;干旱年份作物的耗水量较大,一般年次之,湿润年作物耗水量最小;作物在发育期和生育中期耗水量较大,为需水的关键时期;作物整个生育阶段有效降雨量总体上不能满足作物的耗水量,在干旱年、一般年、湿润年平均有效降雨量分别占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40%、50%、70%左右,对作物必须进行合理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量 耗水规律 有效降雨量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宽行少耕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恒山 张瑞富 +5 位作者 张玉芹 范秀艳 毕文波 徐寿军 肖华 汪国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59-561,共3页
针对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的生产实际,在总结农民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畦灌玉米宽行少耕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出了关键技术的具体指标,分析了增产增效的主要机理,并对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模式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 针对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的生产实际,在总结农民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畦灌玉米宽行少耕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出了关键技术的具体指标,分析了增产增效的主要机理,并对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模式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辽河平原及其相似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