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尾巨桉造林及其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卢春英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30,共7页
对闽西尾巨桉造林成效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现有林分的生长特点,探讨了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立地质量等级以及施肥次数等因素对尾巨桉生长的影响,总结了尾巨桉造林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闽西今后发展尾巨桉造林的看法。
关键词 尾巨桉 效果分析 闽西 造林成效 生长特点 地理位置 海拔高度 施肥次数 质量等级 林分 立地
下载PDF
紫云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辉 袁廷茂 +5 位作者 杨秉业 兰忠明 吴一群 张潘丹 林新坚 胡如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31-1834,共4页
通过比较不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系)之间的经济性状差异和物候期,以期筛选出适宜闽西地区栽培的紫云英品种。结果表明,紫云英新品种(系)闽紫6号、8410441、8324411在福建省长汀县的鲜草产量均超过40 500kg/hm2,显著高于对... 通过比较不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系)之间的经济性状差异和物候期,以期筛选出适宜闽西地区栽培的紫云英品种。结果表明,紫云英新品种(系)闽紫6号、8410441、8324411在福建省长汀县的鲜草产量均超过40 500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宁波大桥、弋江籽、余江大叶。新品种(系)植株较高,茎秆较粗,早发性好,中后期(开春后)长势旺,适宜作为当家品种。地方品种表现出植株较矮,茎较细,长势较慢,鲜草产量低。但地方品种宁波大桥和余江大叶植株越冬率高于其他品种。因遭受极端天气,各品种(系)种子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未能真实反映品种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草产量 闽西
下载PDF
闽西地区桉树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启昌 《桉树科技》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对闽西桉树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立地质量及施肥次数对桉树生长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或相似条件下,不同的桉树品种(品系)生长量也不相同,所表现的耐寒性亦有差异。本文针对闽西地区目前桉树引种栽... 通过对闽西桉树引种栽培适应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立地质量及施肥次数对桉树生长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或相似条件下,不同的桉树品种(品系)生长量也不相同,所表现的耐寒性亦有差异。本文针对闽西地区目前桉树引种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闽西今后发展桉树造林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桉树 引种
下载PDF
闽南——闽西区域旅游中“知青文化游”的人文魅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欧荔 张百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闽南与闽西具有发展区域旅游的可行性,两地间的知青文化资源可以与自然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有恒久魅力和发展张力的文化旅游地域。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区域旅游 闽南 闽西 知青
下载PDF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昇平 曾慧娟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8-42,共5页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以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为...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以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为着眼点,探求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闽西 客家文化
下载PDF
福建西部旅游开发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耀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福建省短距离内东西部旅游资源类型差异大 ,旅游开发水平差距更大。福建省西部旅游开发要早出效益 ,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 ,加快沟通东西部的旅游交通 ,组建东西部跨地域旅游企业集团 。
关键词 旅游交通建设 旅游企业集团 地区合作开发 福建西部地区 旅游业 旅游资源开发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闽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7
作者 陈倩 杨玉凤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为实践教学提供独特的育人资源。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沛的红色资源和厚实的革命文化基因。在一体化视域下,闽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独...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为实践教学提供独特的育人资源。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沛的红色资源和厚实的革命文化基因。在一体化视域下,闽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但在横向融通、纵向衔接、整体运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亟需进一步增强一体化共识、统筹一体化内容、优化一体化设计、搭建一体化平台,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闽西 红色文化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宋代闽西书院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翁汀辉 《龙岩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闽西是客家祖地,对闽西传统书院的研究,了解闽西的文化脉络,起存史、资政、传承和教化作用,可以为当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宋代闽西书院创建于南北宋交替之际;理学的发展、科举腐败和印刷术的发展使闽西书院兴盛于南宋;闽西书... 闽西是客家祖地,对闽西传统书院的研究,了解闽西的文化脉络,起存史、资政、传承和教化作用,可以为当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宋代闽西书院创建于南北宋交替之际;理学的发展、科举腐败和印刷术的发展使闽西书院兴盛于南宋;闽西书院主要分布于山林水泽;闽西书院发展具有明显的家族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闽西客家 传统书院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闽西旅游合作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小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8,65,共5页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将共生理论运用到闽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合作机制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共生理论,通过构建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将闽西打造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将共生理论运用到闽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合作机制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共生理论,通过构建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将闽西打造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实现旅游区域间的共生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闽西 旅游合作机制
下载PDF
《才溪乡调查》对闽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10
作者 王瑞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才溪乡调查》作为毛泽东从事农村调查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总结了闽西苏区的才溪乡在乡村组织、领导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经济建设对于政治动员、扩大红军的重要性,对于目前高效实施闽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 《才溪乡调查》作为毛泽东从事农村调查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总结了闽西苏区的才溪乡在乡村组织、领导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经济建设对于政治动员、扩大红军的重要性,对于目前高效实施闽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只有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农村文教事业,才能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溪乡调查》 闽西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闽西客家号子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旭华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闽西客家号子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初始期、歌谣期和歌腔期,它产生于生产劳动,又能动地为生产劳动服务,朴实地表现着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闽西客家号子为闽西的生产劳动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闽西 客家劳动号子 音乐
下载PDF
公堂土地与闽西乡村社会新探——以地方党史文献为中心
12
作者 吴强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设立公堂土地的初衷确有扶危济困和慈善公益等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自19世纪末以来,公堂土地的原有功效已日渐消弭,然其仍由乡村社会权势阶级所操控的现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得到强化...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设立公堂土地的初衷确有扶危济困和慈善公益等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自19世纪末以来,公堂土地的原有功效已日渐消弭,然其仍由乡村社会权势阶级所操控的现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主要受益者也依然是地主和富农,特别是这一时期地位上升很快,且与“离乡离土”的城市豪绅阶级一道,他们才是整个乡村社会权力的“把持者”和“柄政者”,闽西乡村社会即是此一社会变迁的缩影。因此,过往将公堂土地算在地主和富农头上恰恰就是从封建剥削的本质出发,注重实际情况而非名义功能。相比之下,留守于乡村中的小地主、自耕农等则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降格为城市豪绅阶级的附庸,生活贫困、权威消逝,也导致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新一轮重整,而处于最底层的广大农民则饱受以城市豪绅阶级为代表的“掌权者”对他们的压榨和剥夺,由此生发出对革命的热切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堂土地 闽西 乡村社会 地方党史文献
下载PDF
闽西客家爱情山歌的隐喻特征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维红 饶岩岩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闽西客家山歌具有诗性语言艺术特征。以收集的闽西客家爱情主题山歌556首作为分析语料,基于认知修辞的综合视角,从闽西客家爱情山歌诗性语言的话语隐喻性、隐喻与爱情主题的互动和隐喻的文化民俗性特征三个语言维度对其隐喻特征进行分析... 闽西客家山歌具有诗性语言艺术特征。以收集的闽西客家爱情主题山歌556首作为分析语料,基于认知修辞的综合视角,从闽西客家爱情山歌诗性语言的话语隐喻性、隐喻与爱情主题的互动和隐喻的文化民俗性特征三个语言维度对其隐喻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在闽西客家爱情山歌中高频使用,凸显诗性语言特征。隐喻与爱情主题密切联系,形成互动效应。受文化模式的筛选,隐喻在概念层面和语言层面表现出客家文化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爱情山歌 隐喻 闽西
下载PDF
中央苏区时期邓子恢的合作社思想考察——以粮食合作社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超乘 《龙岩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0-25,共6页
邓子恢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西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闽西和整个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中,由于受到敌人严密的封锁,苏区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因此,邓子恢为解决苏区的经济问题而对组织创办合作社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其中,从粮食调... 邓子恢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西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闽西和整个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中,由于受到敌人严密的封锁,苏区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因此,邓子恢为解决苏区的经济问题而对组织创办合作社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其中,从粮食调剂局到粮食合作社,是邓子恢组织合作社思想的逐步成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对创办合作社的认识不断深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办社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邓子恢作为中共优秀农业工作者的优良革命作风和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子恢 中央苏区 闽西 粮食调剂局 粮食合作社
下载PDF
城镇化视阈下客家传统村落的调查与保护研究——基于闽西六县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髓和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文明信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下,传统村落正面临消失厄运。通过对福建闽西客家地区六县的实证调查,分析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传...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髓和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文明信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下,传统村落正面临消失厄运。通过对福建闽西客家地区六县的实证调查,分析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传统村落 闽西 客家
下载PDF
闽西赣南客家山歌的结构之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旭华 《龙岩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0-124,133,共6页
闽西、赣南客家山歌经过几百年的创新与发展,在结构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比、分析,挖掘、整理出两地山歌结构的异同点,以便深入了解客家山歌的特点。
关键词 闽西 赣南 客家山歌
下载PDF
中央苏区时期党在闽西的革命宣传工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日兴 张雪英 《龙岩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中央苏区时期,党在闽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建立起相对健全的宣传制度,锻炼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宣传队伍。党在闽西的革命宣传工作具有阶级性、群众性、广泛性、针对性、动员性、反复性等特点,在思想舆论引领、文化价值引导、鼓动... 在中央苏区时期,党在闽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建立起相对健全的宣传制度,锻炼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宣传队伍。党在闽西的革命宣传工作具有阶级性、群众性、广泛性、针对性、动员性、反复性等特点,在思想舆论引领、文化价值引导、鼓动争取群众、保证革命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形成独特的革命文化,有效地推动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闽西 革命宣传
下载PDF
理学贞节观的强化与传播——清代闽西客家地区列女群骤兴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莹莹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清代,闽西地区列女群现象骤然兴起。官方的奖励和家庭的教育固然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理学贞节观的强化及广泛传播当是其一个更为深刻的促成因素。自宋代起,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机缘,闽西一隅一直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及至清... 清代,闽西地区列女群现象骤然兴起。官方的奖励和家庭的教育固然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理学贞节观的强化及广泛传播当是其一个更为深刻的促成因素。自宋代起,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机缘,闽西一隅一直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及至清代,伴随理学贞节观的极端化发展思潮,闽西地区礼教之风更是严肃,由此出现了包括节妇、烈妇、贞女、烈女在内的庞大的列女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闽西客家地区 列女群 理学贞节观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闽西的蛊毒传统与阶级划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贵明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11,6,共14页
蛊毒传统在闽西的地方政治实践中一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它更介入并干扰了当地的阶级划分运动。本质上说,蛊毒是将人群区分为"我群"和"他者"的一套社会分类的观念和实践。这种蛊毒观念作为一种知识... 蛊毒传统在闽西的地方政治实践中一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它更介入并干扰了当地的阶级划分运动。本质上说,蛊毒是将人群区分为"我群"和"他者"的一套社会分类的观念和实践。这种蛊毒观念作为一种知识,为乡民认知阶级概念提供了参照。蛟洋乡民正是通过参照乡村既有蛊毒常识,在人群区分的意义上产生共鸣,从而对阶级概念获得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另外,乡民共享的蛊毒观念,可作为集体动员的资源。在阶级划分之前,乡民为蛊毒观念所驱动,早已将畜蛊嫌疑人归入另册。后来运动的开展正好为他们惩治嫌疑提供了合法的平台。工作组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接纳蛊毒传统的动员能力,与乡民合谋将畜蛊嫌疑人划为富农。乡村宗教文化与中共政治文化之间这种错位和合谋提醒我们,对于阶级划分的研究不应过于强调自上而下实行的过程,而应更多关注普通民众在具体实践中的介入方式,探讨他们应对政府政策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蛊毒 阶级划分
原文传递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早期苏维埃政权的执政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显家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92,共11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也从此走上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道路。然而在这一时期,受共产国际"左"的教条主义和"城市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也从此走上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道路。然而在这一时期,受共产国际"左"的教条主义和"城市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开始就照搬苏俄革命的经验,致使各地城市暴动接连遭到失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经过多次城市武装起义失败教训的洗礼,越来越多的革命者开始认识到,到农村中去,到那些受过大革命风暴影响的农村中去,会有革命发展的广阔天地。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突破共产国际的理论模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任何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这段历史无疑是最鲜活的案例,折射了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苏维埃政权道路的认识歧异;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党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伟大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政权 闽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