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交界性逸搏伴束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宝龙 时志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及分支内文氏现象的心电图表现、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例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及分支内文氏现象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包括:①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时伴完全... 目的探讨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及分支内文氏现象的心电图表现、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例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及分支内文氏现象的常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包括:①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时伴完全性/高度房室或窦房阻滞;②心室节律是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逸搏心律,节律匀齐;③逸搏的QRS波周期性出现正常形态,之后继以束支阻滞逐渐加重的图形。结论束支及分支内文氏现象是少见的心电现象,可以通过体表心电图做出诊断,其临床预后较差,需积极采取诊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搏心律 束支 文氏现象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现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小平 朱正炎 +3 位作者 曹冠红 刘燕 啜玉娟 赵勇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和特殊心电现象。结果患者共11例,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式延长,其中有4例表现为两种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存在...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和特殊心电现象。结果患者共11例,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式延长,其中有4例表现为两种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特征性心电现象:(1)房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7例。其中房性早搏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其中有2例同时存在单次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即房性早搏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后出现心房回波);房早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并持续数个心搏,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1例(此例亦同时存在另一种心电现象:长短固定两种PR间期,快-慢径路间传导的自发性转换);(2)不典型文氏型房室阻滞(AVB),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和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后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下传受阻的P波终止于慢径路前传1例;(3)不典型文氏型AVB,以心房回波终止文氏周期1例;(4)二度2:1房室阻滞,长短相间两种固定PR间期,下传受阻的P波后快-慢径路传导相互转换1例;(5)插入性室性早搏后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形成房室传导的不典型反文氏1例。结论 PR间期跳跃式延长是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认识上述特征性心电现象,有助于体表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并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蝉联现象 文氏现象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及有关特殊心电现象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园 江洪 +1 位作者 邓汉华 连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的条件、主要诊断线索及与之有关的特殊心电现象,对 7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和有关特殊心电现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的条件、主要诊断线索及与之有关的特殊心电现象,对 7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和有关特殊心电现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并有蝉联现象及不典型文氏现象发生,呈DAVNP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性改变提示DAVNP的存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动态心电图 房室结双径路 蝉联现象 迷走神经 文氏现象
下载PDF
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思频 郭杨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9~81岁)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病例中,1例为单纯房室阻滞,1例交替性文氏传导,2例非交替... 目的探讨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9~81岁)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房室传导不典型文氏现象病例中,1例为单纯房室阻滞,1例交替性文氏传导,2例非交替性文氏传导,5例房室结双径路。其中4例为病理性阻滞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其他为迷走高敏所致生理性阻滞。结论年轻患者不典型文氏型房室阻滞者以迷走高敏所致功能性阻滞多见,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不典型文氏现象时,心电图表现复杂并常与其他心律失常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房室传导 不典型文氏现象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宝龙 时志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对18例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表现为顺向型,文氏周期中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3~0.40(0.22±0.08)s,3例出现...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对18例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表现为顺向型,文氏周期中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3~0.40(0.22±0.08)s,3例出现单个心房回波,1例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表现为逆向型,室房文氏周期中RP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20~0.28(0.24±0.06)S,3例均发生单个心室回波,1例诱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不典型文氏现象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部分可伴随不同形式的折返或心动过速,通过心电图合理分析、准确诊断,可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氏现象 房室结双径路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动态心电图上的不同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华 吴红光 《心电与循环》 2012年第3期143-149,共7页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伴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隐匿性逆传快径路连续发生蝉联现象,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或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阻滞不中止折返环;窦性P波分别经快、慢径路传导致心室双反应(即房室结双径路的1∶2传导现象);经慢径路或慢快径路交替顺传、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动态心电图上P-R间期呈跳跃现象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动态心电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文氏现象
下载PDF
48例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文氏现象心电图分析
7
作者 许金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8期88-89,共2页
目的强调心电图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文氏现象在心电图报告中应注意问题。方法分析48例动态心电图出现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文氏现象,依心动过速频率分为A组(心房率<130次/min)、B组(心房率≥130次/min),分别与患者... 目的强调心电图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文氏现象在心电图报告中应注意问题。方法分析48例动态心电图出现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文氏现象,依心动过速频率分为A组(心房率<130次/min)、B组(心房率≥130次/min),分别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基础疾病进行比较。结果 A组房室传导文氏现象男性占80%,明显多于B组,且A组年长者及基础疾病患者占62%,明显多于B组患者。A、B两组心动过速与发生时间无关。结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频率<130次/min的患者发生房室传导文氏现象需进行心电图分析、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文氏现象 心房率 心电图报告
下载PDF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沈丽萍 熊望琼 徐春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表现,将这13例患者分为A、B两型。结果 13例患者中10例患器质性心脏病,3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表现,将这13例患者分为A、B两型。结果 13例患者中10例患器质性心脏病,3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7例经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复律转为窦性心律时,仍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二度Ⅰ型房室阻滞,提示此7例交替性文氏现象多为病理性阻滞;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例(肺炎、创伤性颅脑损伤)恢复窦性心律未见房室阻滞,提示为功能性阻滞。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为房室结双层阻滞,B型略多于A型。该现象如果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多数存在房室阻滞,提示可能为病理性阻滞。如果为病理性阻滞,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适当减量,以免发生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交替性文氏现象 心电图
下载PDF
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的交替文氏现象
9
作者 张永庆 李正容 +7 位作者 刘进 刘蕴华 梅海信 黄成璞 孙爱华 王耀平 陆扬 蒋旭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561例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检出各类交替文氏现象(AW)81例,共137例次,占14.4%,其中A型、B型、AB混合型、三层房室AW分别为44,60,18,6例次,分别占32.1%、43.8%、13.1%、4.4%... 在561例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检出各类交替文氏现象(AW)81例,共137例次,占14.4%,其中A型、B型、AB混合型、三层房室AW分别为44,60,18,6例次,分别占32.1%、43.8%、13.1%、4.4%;房室结双径路间、束支、房室旁束的AW分别为5,2,2例次,分别占3.6%、1.5%、1.5%。将79例AW者(A组)与80例无AW者(B组)的电生理资料进行比较,显示:①窦性心率(SR),A组较B组慢(72±14.2bpmvs78±12.6bpm,P<0.001)。②房室相对不应期(AVRRP)、房室功能不应期(AVFRP)、房室有效不应期(AVERP),A组分别为609.0±119.4,496.6±96.0,360.0±88.0ms,与B组(546.0±68.9,429.3±61.5,307.0±51.3ms)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③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65.0±42.3msvs265.0±37.3ms,P>0.05)。④随S1S1刺激间距缩短,A组的房室传导顺序为:11→文氏型→21→交替文氏型→31或心房P波脱漏;B组的房室传导顺序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文氏现象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