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安宁市石江水源地地下涌水量预测方法对比
1
作者 龙立新 《云南地质》 2020年第4期522-526,共5页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核心内容。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采用“大井法”、“比拟法”和“多年平均径流模量法”对云南安宁石江水源地涌水量分别进行预测,通过三种预测结果对比,最终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核心内容。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采用“大井法”、“比拟法”和“多年平均径流模量法”对云南安宁石江水源地涌水量分别进行预测,通过三种预测结果对比,最终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该水源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涌水量预测 云南安宁石江
下载PDF
富源大河煤矿三、四矿井区涌水量预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蔡保新 李文昌 《云南地质》 201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矿井涌水为承压裂隙水,运用"大井法"承压水转无压完整井公式,"比拟法"预测煤系和卡以头组地层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进行相互比较验证。
关键词 承压裂隙水 矿坑涌水量 大井法预测 排水系统 富源大河煤矿
下载PDF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与Wells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跃林 徐术根 邓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长沙市中心医院2002—01—2010—09收治的8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长沙市中心医院2002—01—2010—09收治的8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①急性肺栓塞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等,发生率依次为35.3%、31.8%、31.8%、28.2%;急性肺栓塞常见的体征为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呼吸频率增快等,发生率依次为41.2%、22.4%、21.2%。②8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Wells分级低危6例、中危55例、高危24例,比例分别为7%、65%、28%,组间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8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予以PESl分级,其中1级19例,占22.4%,其中住院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为0;2级患者25例,占29.4%,其中无患者死于住院期间,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5例(20%);3级患者14例,占16.5%,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1例(7.1%),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6例(42.9%);4级患者12例,占14.1%,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4例(33.4%),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6例(50%);5级患者15例,占17.6%,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10例(66.7%),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5例(33.3%)。追踪患者预后,运用Ordinal回归分析,组问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样化、无特异性,临床以呼吸困难、胸痛、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等常见;②Wells系统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判断无明显指导意义;③PESl分级能较好判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PESl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临床表现 wells评分系统 严重程度指数(PESI) 预后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寸敬 丁红艳 +1 位作者 王亚飞 董丽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5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 APE)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PE 142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52例,中危组48例,高危组42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11例和病死组3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 onary embolism, APE)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APE 142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52例,中危组48例,高危组42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11例和病死组31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程度及预后A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Well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性,分析血浆D二聚体、Well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对AP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Wells评分、APACHE II评分及病死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Wells评分、APACHE II评分及病死率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Wells评分、APACHE II评分及病死率均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Wells评分及APACHE I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Well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均呈正相关。单独血浆D二聚体、单独Wells评分及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评估AP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评估AP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血浆D二聚体和单独Wells评分评估APE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在APE患者中随着病情加重逐渐上升,血浆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APE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D二聚体 well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PESI和Wells评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波 林淑媚 冯起校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1873-1875,188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追踪患者结局。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使用Ordinal回归分析Well...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追踪患者结局。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使用Ordinal回归分析Wells评分系统和PESI评分系统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判断的指导作用。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外科手术、慢阻肺、冠心病、脑血管病、静脉血栓病史、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常见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Wells分级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的患者分别为4例,28例,12例,各组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ESI分级,1级、2级、3级、4级、5级患者分别为9例、13例、7例、6例、9例,各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较多,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Well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无明显意义,PESI评分可较好判断患者病情,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PESI well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穿透素-3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Wells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娟 章润叶 杨淑洁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外周血穿透素-3(PTX-3)水平对肺栓塞(PE)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间就诊于如皋市人民医院的88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PTX-3浓度,...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外周血穿透素-3(PTX-3)水平对肺栓塞(PE)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间就诊于如皋市人民医院的88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PTX-3浓度,统计分析PTX-3与患者Wells评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6例肺栓塞患者血浆平均PTX-3浓度为1.543±0.713 ng/mL,31名患者PTX-3≥3.0 ng/mL。与PTX-3<3.0 ng/mL组患者相比,PTX-3升高组患者肌钙蛋白T(P=0.017)、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0.002)和D二聚体(P=0.004)水平均显著升高。PTX-3升高组患者更易合并休克(P=0.030)、右心功能不全(P=0.002)和呼吸衰竭(P=0.002)。Wells评分高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低度危险组患者PTX分别为5.76±0.48 ng/mL、1.00±0.12 ng/mL和0.59±0.11 ng/mL,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TX-3≥3.0 ng/mL患者肺栓塞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PTX-3与肺栓塞危险分层、肺栓塞复发和死亡风险相关,是肺栓塞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素-3 急性肺栓塞 威尔斯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睾丸鞘膜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1例
7
作者 方杨毅 李强 +3 位作者 黄志高 陆敏 洪锴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44,共4页
间皮肿瘤起源于体腔内浆膜层表面的间皮细胞,常见于胸膜和腹膜,罕见于睾丸鞘膜[1]。根据2022年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睾丸附属器官间皮肿瘤分为腺瘤样瘤、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 间皮肿瘤起源于体腔内浆膜层表面的间皮细胞,常见于胸膜和腹膜,罕见于睾丸鞘膜[1]。根据2022年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睾丸附属器官间皮肿瘤分为腺瘤样瘤、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al tumour,WDPMT)和恶性间皮瘤[2]。作为间皮肿瘤中极其罕见的类型,睾丸鞘膜WDPMT患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常因鞘膜积液、阴囊肿物、腹股沟疝等手术后意外发现[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肿瘤 高分化 乳头状 睾丸鞘膜 预后
下载PDF
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水平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敏 黄红娟 +2 位作者 徐西楚 李燕 高永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分析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重症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重症PTE患者,均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根据近期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 目的分析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重症肺血栓栓塞(PTE)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重症PTE患者,均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根据近期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对比两组Wells评分、血浆D-D水平,比较出院护理满意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重症PTE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Wells评分与血浆D-D水平对重症PTE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结果127例重症PTE患者Wells评分为6~9(8.01±1.16)分,血浆D-D水平为7.65~8.88(8.35±0.66)μg/mL;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Wells评分、血浆D-D水平均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呈正相关(r=0.825、0.613,P<0.05);近期预后不良率为25.20%;预后良好组Wells评分、血浆D-D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出院护理满意度无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SI评分、B型钠尿肽(BNP)、Wells评分、血浆D-D均是重症PTE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Wells评分联合血浆D-D水平联合预测重症PTE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重症PTE近期预后不良者Wells评分及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者,此二项指标均与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关系密切,并均对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二者联合应用时的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临床评估重症PTE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S评分 D-二聚体水平 重症肺血栓栓塞 预后
下载PDF
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9
作者 王鑫 吴琼 +5 位作者 胡益民 许秀丽 王喆 张海辉 韩双印 李修岭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59-64,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以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为标准,根据病理分期,将83例患者分为G1期组(72例)和G2期组(11例);根据患者瘤体数,将83例患者分为单发RNET组(77例)和多发RNET组(6例);比较两种分组之间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分组时,G1期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G2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40);根据瘤体数分组时,多发RNET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RN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17);Syn和CD56在以上两种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化RNET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单发直肠G1期,ESD切除安全性高,预后良好,G1期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多发RNET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化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 临床病理特征 嗜铬粒蛋白A(CgA) 预后
下载PDF
Giant retroperitoneal lipoma presenting with abdominal distention: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0
作者 Zhi-Yan Chen Xian-Long Chen +1 位作者 Qi Yu Qing-Bo F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5期1675-1683,共9页
BACKGROUND Retroperitoneal lipomas are extremely rare tumors and tend to be large in size(>10 cm)when diagnosed,causing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lipomas is difficult... BACKGROUND Retroperitoneal lipomas are extremely rare tumors and tend to be large in size(>10 cm)when diagnosed,causing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lipomas is difficult.There is a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se benign tumors due to limited reports.CASE SUMMARY A 53-year-old woman who complained about progressive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aggravating satiety was referred to the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revealed an immense mass with fat density,measuring 28.6 cm×16.6 cm in size.Adjacent organs,includ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and uterus,were squeez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abdomen.An exploratory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with suspicion of liposarcoma.Intraoperatively,a giant yellowish lobulated mass was found occupying the retroperitoneum and it was removed by tumor debulking.Postoperative 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lipoma.CONCLUSION Retroperitoneal lipoma is a very rare condition and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from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Radiographic investigations,especiall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re important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reatment,which is difficult due to its size and relation to neighboring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operitoneal lipoma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Retroperitoneal tumors Treatment prognosis Case report
下载PDF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术式疗效和预后研究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杨理媛 孙晓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病死率及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66)。3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04);血肿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分别与小骨窗开颅组、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χ2=9.701,P=0.002);而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结论对于出血量过大,昏迷程度深,出现脑疝前期或已经出现脑疝甚至晚期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9355例 被引量:57
12
作者 姚飞 汪燕燕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病"为关键词,检索2001~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记录文献中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病"为关键词,检索2001~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记录文献中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患者性别,其中男性4 737例(50.6%),女性4 548例(49.4%)。平均年龄(42.3±13.1)岁。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用药信息,其中中草药1 979例(21.15%)、抗结核药1 898例(20.29%)、抗微生物用药1 135例(12.13%)、解热镇痛用药740例(7.91%)、抗肿瘤药662例(7.07%)等。83篇文献记录8 552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5 005例(62.73%),胆汁淤积型2 039例(23.84%),混合型1 508例(17.63%)。83篇文献记录了8 748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8 144例(95.23%),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604例(6.90%)。结论国内文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男女比例相当,导致肝损伤的前5类药物分别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微生物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抗肿瘤药,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居多,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抗结核药
下载PDF
地震高分辨率反演和地质模拟联合预测薄储层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维琪 赵万金 +1 位作者 冯磊 吴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和地质模拟方法预测薄储集层的方法.首先从分析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对应的地球物理场响应问题入手,针对胜利油田民丰凹陷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薄储层,研究了利用地震小波多尺度分解属性高分辨率反演... 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和地质模拟方法预测薄储集层的方法.首先从分析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对应的地球物理场响应问题入手,针对胜利油田民丰凹陷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薄储层,研究了利用地震小波多尺度分解属性高分辨率反演虚井声波时差的技术方法.然后用该技术建立了初始地质模型,并利用储层参数约束条件、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了储层联合反演模拟.结果表明,对3000m以上的地层,运用该技术在纵向上能够揭示单层厚度为3~8m的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小波属性 虚井反演 声波时差 储层预测 联合反演模拟 民丰凹陷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铀矿资源勘查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世礼 肖健 柳位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55-564,共10页
机器学习有自动性、高准确性、可扩展性等优势,适用于大数据处理和自适应任务。在地球物理勘探中运用,可大幅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地球物理向智能化解译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常用先进方法... 机器学习有自动性、高准确性、可扩展性等优势,适用于大数据处理和自适应任务。在地球物理勘探中运用,可大幅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地球物理向智能化解译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常用先进方法,如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特点。其次介绍了放射性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成矿预测和联合反演的基本原理,同时对前人在机器学习应用到这4方面地球物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机器学习在这4个领域中的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地球物理勘探能够取得更加全面、精准和高效的成果,同时也能推动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放射性勘探 地球物理测井 成矿预测 联合反演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凯 张绍增 +1 位作者 王养民 衡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586-3587,F00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并计数MVD。结果:膀...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并计数MVD。结果:膀胱癌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P<0.01.F=25.61,29.72)。肿瘤复发组MVD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1,t=3.20)。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高MVD病例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病例(P<0.05,χ2=26.65)。结论:M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独立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预后
下载PDF
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燕 邢晓皖 +1 位作者 翁海燕 唐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的临床资料、光镜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5例,肿瘤分别位于...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的临床资料、光镜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5例,肿瘤分别位于左侧大腿、右颈部及后腹膜(2例)和左胸壁,大体为多结节状或分叶状,有菲薄的纤维性包膜。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少量散在的脂肪母细胞组成;其次,在纤维性分隔内可见散在的核深染、外形不规则的异型梭形细胞和畸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脂肪母细胞表达S-100。结论: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是具有独特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中间性肿瘤,位于皮下者将肿瘤完整切除后可获治愈,位于深部者因不能彻底切除肿瘤而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 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下载PDF
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策略及其难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堂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3-635,共3页
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晚期甲状腺肿瘤。但其发展缓慢,生物学特性呈"惰性"。因此,其有别于其他晚期恶性肿瘤。如果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仍可延长病人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部分病人甚至可以治愈。因此,明确诊断很重要。对于... 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晚期甲状腺肿瘤。但其发展缓慢,生物学特性呈"惰性"。因此,其有别于其他晚期恶性肿瘤。如果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仍可延长病人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部分病人甚至可以治愈。因此,明确诊断很重要。对于没有广泛转移的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建议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和根治性手术。保守性手术基本保留了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但有肿瘤残留风险;根治性手术可以彻底治愈,但存在术后致残可能,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对于有广泛转移的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必要时须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综合治疗,也可有效缓解症状和延长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云南鹤庆北衙铁金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寿梅 《云南地质》 2012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北衙金矿区是以溶蚀裂隙岩溶含水层为主的矿床,大部份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694米(W123泉)以下,水文地质勘探的程度为以溶蚀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复杂类型,标高1734米以上为简单类型。以抽水试验取得成果,介绍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采用... 北衙金矿区是以溶蚀裂隙岩溶含水层为主的矿床,大部份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694米(W123泉)以下,水文地质勘探的程度为以溶蚀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复杂类型,标高1734米以上为简单类型。以抽水试验取得成果,介绍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采用的主要预测方法。通过矿山后续排水疏干的实际情况,对预测的方法和矿坑涌水量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侵蚀基准面位置 岩溶裂隙含水层 中三叠统北衙组 云南鹤庆北衙
下载PDF
区域地质探井的随钻地层对比及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映辉 《云南地质》 2000年第4期460-466,共7页
提出以地震剖面控制地层对比的总体框架 ;以附近的野外露头剖面控制层组划分 ,利用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地层层序对比 ;未钻井前在野外剖面上寻找可能的特征标志层 ,与钻井剖面进行细致的地层对比 ,确定标志层后再进行层组划分... 提出以地震剖面控制地层对比的总体框架 ;以附近的野外露头剖面控制层组划分 ,利用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地层层序对比 ;未钻井前在野外剖面上寻找可能的特征标志层 ,与钻井剖面进行细致的地层对比 ,确定标志层后再进行层组划分及小段对比的地层对比方法。即地震控制大框架 ,组合层序控制大套层位 ,标志层控制层组及小层的对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区域探井或参数井地层的划分和层位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随钻地层 预测 探井 测井资料
下载PDF
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分析
20
作者 李文仿 欧琴 +1 位作者 王明华 王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20例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A组(n=11):产后手术,B组(n=9):妊娠中期手术。结果:两组年龄、诊断时间、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包膜... 目的:探讨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20例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A组(n=11):产后手术,B组(n=9):妊娠中期手术。结果:两组年龄、诊断时间、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包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手术花费时间、手术方式及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良好,产后手术并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分化型甲状腺癌 产后手术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