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占胶澳与英占威海卫文化政策之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的胶州湾与威海卫先后被德国与英国殖民者所租占。他们在占领地内实行了包括教育、文艺、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但由于其占领的国家不同、占领的目的各异,因此导致了在这两个地区的文...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的胶州湾与威海卫先后被德国与英国殖民者所租占。他们在占领地内实行了包括教育、文艺、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但由于其占领的国家不同、占领的目的各异,因此导致了在这两个地区的文化政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英国 胶澳 威海卫 殖民文化政策
下载PDF
英租时期威海卫乡(村)规民约论纲
2
作者 张志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7-43,共7页
英租时期(1898—1930)威海卫的乡(村)规民约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异常繁多,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时效性强,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变通性。一般是由居住于该地域范围内的村董、总董以及乡绅阶层共同发起、协商制订的,也有以宗族名义制订的族规... 英租时期(1898—1930)威海卫的乡(村)规民约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异常繁多,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时效性强,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变通性。一般是由居住于该地域范围内的村董、总董以及乡绅阶层共同发起、协商制订的,也有以宗族名义制订的族规、家法类乡规民约,还有一些是由一些民间组织制定的。这些乡(村)规民约事实上就是英租时期威海卫乡村社会的习惯法,具有规范、互助和奖惩等功能,它起到了维持威海卫乡村社会既定秩序、维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而为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时期 威海卫 乡(村)规民约 民间习惯法
下载PDF
光环之下的个体世界:一战山东籍华工应募动因考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岩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85-95,共11页
论文分析了一战中山东籍华工应募的社会因素和内在动机。认为由人地矛盾、资源紧张造成的生存压力与英、法招募开出的各种工资收入、生活待遇等等,是构成华工应募与否的外在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作用,具有多大程度上的效力,还要取决于... 论文分析了一战中山东籍华工应募的社会因素和内在动机。认为由人地矛盾、资源紧张造成的生存压力与英、法招募开出的各种工资收入、生活待遇等等,是构成华工应募与否的外在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作用,具有多大程度上的效力,还要取决于华工的内心想法,取决于他们的内在动机,特别是取决于一定的心理结构。从华工出国前的痛苦感受、责任驱使、矛盾抉择、毅然决然等心情表达和行为表现看,家庭和家乡情怀是他们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他们做出出国决定的动力所在。英浸会、圣公会在山东地区传教30多年,构筑出一个有影响的社会网络,他们在华工招募中出于宗教基础的人文关怀与宣传方式,对于山东地区的华工招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战华工 世界大战 招募华工 威海卫 青岛 山东 英国
下载PDF
俄藏甲午战前威海炮台图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诚 贾浩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21,共21页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藏《威海卫全图》与六幅威海卫海岸炮台图,测绘精密,信息丰富,长期不为学界所知。甲午战争之前清朝官方制作的大比例尺威海卫炮台图,传世者仅此一套。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上述地图很可能由此为俄国领事馆官员德米...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藏《威海卫全图》与六幅威海卫海岸炮台图,测绘精密,信息丰富,长期不为学界所知。甲午战争之前清朝官方制作的大比例尺威海卫炮台图,传世者仅此一套。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上述地图很可能由此为俄国领事馆官员德米特里耶夫虏获,继而转归海参崴东方学院,1939年移送莫斯科的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保存至今。俄藏威海诸图对于研究北洋海军、晚清海防工程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同时揭示俄罗斯与中国所藏萨承钰《南北洋炮台图说》三部彩绘本,并讨论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宫内厅宫内公文书馆保存的多种威海军事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炮台 地图 北洋海军 俄罗斯
原文传递
英租威海卫时期土地交易习惯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7,共7页
在英租时期,威海卫地区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特殊的形态。乡村社会中土地流转比较频繁,土地权属关系表现多样化,社会秩序更加复杂多变。选取土地交易和土地诉讼为研究对象,利用民间契约文书、官方诉讼档案、社会调查及碑刻文献等第一手资料... 在英租时期,威海卫地区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特殊的形态。乡村社会中土地流转比较频繁,土地权属关系表现多样化,社会秩序更加复杂多变。选取土地交易和土地诉讼为研究对象,利用民间契约文书、官方诉讼档案、社会调查及碑刻文献等第一手资料,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先买、除留、转租和升科这四种中国传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先买 除留 租佃 升科
下载PDF
山东威海卫饮用天然矿泉水生成背景与水质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泉源 彭海昀 +2 位作者 姜文明 高殿琪 崔若桂 《山东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论述了山东威海卫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生成条件,对其界限指标、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其为重碳酸型的含锶、偏硅酸优质矿泉水.
关键词 矿泉水 生成背景 水质评价
下载PDF
近代威海卫的城市定位、规划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本森 周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威海本为军事卫所,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在清末成为北洋舰队的军事基地。甲午战后,英国租占威海卫。英租之初,本欲将其发展为军事口岸,但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局势的变化使威海卫失去军港价值,英国殖民当局遂着手将其打造为经济口岸和海... 威海本为军事卫所,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在清末成为北洋舰队的军事基地。甲午战后,英国租占威海卫。英租之初,本欲将其发展为军事口岸,但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局势的变化使威海卫失去军港价值,英国殖民当局遂着手将其打造为经济口岸和海军疗养基地。因租期未定、交通不便等因素,威海卫未能成为出色的经济口岸,倒是成了东亚最负盛名的度假天堂。民国政府收回威海卫之后,计划将其作为特别市进行建设,但随之而来的日本侵华战争扼杀了威海的城市发展势头。威海的城市发展受到区位、政治环境、资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又受到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开放程度、对外交通等主观决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租借地 城市定位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英国的统治与威海卫的自杀现象
8
作者 张志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威海卫租借地内的英国当局了解到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实施自杀。鉴于此,他们规定了民众有报告自杀的义务,教育大众及警察如何进行救助,并且采取了为自杀救助工作任命了一名负有特殊职责的医疗助手等措施。尽管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自杀... 威海卫租借地内的英国当局了解到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实施自杀。鉴于此,他们规定了民众有报告自杀的义务,教育大众及警察如何进行救助,并且采取了为自杀救助工作任命了一名负有特殊职责的医疗助手等措施。尽管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自杀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然而政府在解决引起自杀的原因上所做的努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改变租借地内女性的生活环境方面,政府所做甚少,这是与其总的管理政策相一致的,那就是尽量不改变中国乡村的生活结构。地方法官在自杀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出对中国法律的遵从,也是英国管理威海卫的这一总政策的部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自杀 报告 英国法 村董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的谈判及其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本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随着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点。当国民政府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山东的权威政府时,英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就威海卫交还展开交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以1924年交收威海卫草案为蓝本... 随着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点。当国民政府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山东的权威政府时,英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就威海卫交还展开交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以1924年交收威海卫草案为蓝本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于1930年10月1日成功收回威海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 威海卫 王正廷 蓝普森
下载PDF
东鸣西应:英租时期威海卫警察制度的建立与调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本森 《城市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8-81,共14页
英国租占威海卫之后,在威海卫建立了警察制度。威海卫的警察制度脱胎于英国的海外殖民警察制度,具有准军事化的特点,也有完善的制度、机构和规章。它接受儒家信念作为管理的基础,使用村董制度而不是警察制度作为维持租借地法律和治... 英国租占威海卫之后,在威海卫建立了警察制度。威海卫的警察制度脱胎于英国的海外殖民警察制度,具有准军事化的特点,也有完善的制度、机构和规章。它接受儒家信念作为管理的基础,使用村董制度而不是警察制度作为维持租借地法律和治安的基础,是对中国传统治理方式的借鉴。这是中国传统治安制度与西方现代警察制度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东西方治理方式的互相影响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警察制度 英国 租借地
下载PDF
英租时期威海卫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11
作者 张志超 《北方法学》 2008年第6期93-102,共10页
在英租时期,威海卫地区诉讼案件的增多,主要是由于法庭适用中国化的审判规则对中国人有亲和力、诉讼的收费较低、调解的效力不确定,民众乐于诉讼等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 英租时期 威海卫 民事纠纷 民事诉讼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史研究综述
12
作者 刘本森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30-36,共7页
关于英租时期的威海卫,一百多年来学界已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析。通过按照不同主题介绍现有研究成果,并分析目前研究的特点、不足以及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推进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英国 威海卫 租借地 综述
下载PDF
北洋水师旅顺基地的非议与选址之争
13
作者 于孝东 《兰台世界》 2020年第4期119-121,133,共4页
1881年底,李鸿章亲临旅顺勘察后,确定以旅顺为北洋水师的大型基地,继而大力兴办旅顺海防工程。这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非但洋务派官僚,英、法、德、日等国的海军人士也纷纷前往观瞻。在旅顺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出于认识与目的的不同... 1881年底,李鸿章亲临旅顺勘察后,确定以旅顺为北洋水师的大型基地,继而大力兴办旅顺海防工程。这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非但洋务派官僚,英、法、德、日等国的海军人士也纷纷前往观瞻。在旅顺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出于认识与目的的不同,中外人士广泛非议旅顺的价值,批评旅顺基地的选址不当,进而引发了旅顺与威海卫、旅顺与胶州湾的选址之争。李鸿章在幕僚意见的影响下,基于他的布防思想并北洋海防筹办经费拮据的实际,力排众议,最终坚持以旅顺为“北洋第一重捍卫”,为“北洋水师总汇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顺基地 非议 威海卫 胶州湾
下载PDF
赫德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的中外交涉
14
作者 张志勇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86,共6页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逐步升级,从经济到政治,再由政治到领土,最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作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参与了中德有关胶州湾、中英有关威海卫与香港拓址的交涉。德国舰队占领胶州湾后,赫德首先建议总理衙...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逐步升级,从经济到政治,再由政治到领土,最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作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参与了中德有关胶州湾、中英有关威海卫与香港拓址的交涉。德国舰队占领胶州湾后,赫德首先建议总理衙门要求德国撤军。眼看德国撤军无望,赫德又转而劝说总理衙门尽快满足德国的要求,早日结束中德间的交涉。为了使英国也在抢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方面分得一杯羹,赫德以清政府打算主动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为由,将英国政府的目光引向威海卫,在中英有关威海卫的交涉中充当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在中英有关香港拓址的交涉中,赫德向总理衙门建议由港英政府帮助中国在香港周边收税,从而引发了中英间有关九龙海关税卡去留的交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德 窦纳乐 总理衙门 胶州湾 威海卫
下载PDF
西法东渐之殊途:胶澳与威海卫租借地法制实践样本考察
15
作者 解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2,共11页
租借地是西方人在近代中国领土上以其法制模式实施统治的场域。胶澳和威海卫都位于山东半岛,因地理优势,先后通过1897年《中德胶澳租借条约》、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条约》沦为德国(大陆法系的代表)和英国(英美法系的代表)的殖民地。... 租借地是西方人在近代中国领土上以其法制模式实施统治的场域。胶澳和威海卫都位于山东半岛,因地理优势,先后通过1897年《中德胶澳租借条约》、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条约》沦为德国(大陆法系的代表)和英国(英美法系的代表)的殖民地。德国人和英国人都依各自的殖民利益目标建立起有别于这两个地区原有制度的殖民法律体系。两个地区的中国人初尝"民主参政议政"、目睹"西方法"对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塑造、亲历"西洋式"司法制度的运行,随之而来是他们诉讼习惯的改变以及对"西法理念"潜移默化地接受。屈辱于殖民统治的中国人颇有认同感地接受"被强加的"、"西方法"的事实是有深层原因的,这种以亲身感受获取的对"西方法"的全新认知和自主选择在不自觉中涵化为中国人法律意识的一种新的内在构成,并最终导致全新的法律观念的出现。这是一条考量殖民地法制的"殖民性"与"现代性"之外"被忽略"却又值得关注的"西法东渐"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法东渐 租借地 胶澳 威海卫
原文传递
从《狮龙共舞》看庄士敦的区域社会观
16
作者 李博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38-43,共6页
庄士敦是英国近代汉学家,国际著名的中国通,毕生致力于近代中国研究。他两次任职威海卫,担任过最高长官,前后长达18年之久。《狮龙共舞》是他治理威海卫的心得体会,主要反映其区域社会观。他把威海卫作为晚清帝国的缩影,来考察威海卫的... 庄士敦是英国近代汉学家,国际著名的中国通,毕生致力于近代中国研究。他两次任职威海卫,担任过最高长官,前后长达18年之久。《狮龙共舞》是他治理威海卫的心得体会,主要反映其区域社会观。他把威海卫作为晚清帝国的缩影,来考察威海卫的社会风貌,并将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简单比较,试着解释这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试图理解近代中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士敦 汉学家 《狮龙共舞》 威海卫 区域社会观
下载PDF
“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威海卫办事大臣庄士敦临别演说词的法文化解读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一强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55-62,共8页
庄士敦临别演说词对英国人在威海卫 3 2年的殖民统治做了回顾。读解这篇演说词 ,有助于我们了解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赖以存在的法文化环境 ,特别是作为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之主要参与者庄士敦的法律思想。本文认为 ,无论庄士敦本人的“中... 庄士敦临别演说词对英国人在威海卫 3 2年的殖民统治做了回顾。读解这篇演说词 ,有助于我们了解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赖以存在的法文化环境 ,特别是作为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之主要参与者庄士敦的法律思想。本文认为 ,无论庄士敦本人的“中国化”还是英租威海卫治理方式的“中国化” ,其核心都是“儒家化” ,这是英国殖民统治获得某种“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士敦 中国 儒家 威海卫 英国 殖民统治 法制史
原文传递
略论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乡村的社会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志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5,共6页
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乡村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国家竭尽全力、企图加深并加强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但国家权力扩张的过程也即是“国家政权内卷化”的过程,国家政权在某些方面的加强导致自身的削弱和控制的失败。通过英租威海卫时期国家权力... 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乡村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国家竭尽全力、企图加深并加强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但国家权力扩张的过程也即是“国家政权内卷化”的过程,国家政权在某些方面的加强导致自身的削弱和控制的失败。通过英租威海卫时期国家权力对威海乡村社会控制的加强为个案来说明国家与地方政权关系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乡村 社会控制 国家权力 村董 乡村社会 威海 国家政权 20世纪初期 权力扩张 地方政权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的外来法、本土法与民间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一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17-23,共7页
在民法典呼之欲出的今天,无需民法典却并不妨碍其现代化步伐的威海卫深陷对于“民法典情结”中的中国法学来说不啻构成一个颇为不利的历史反例。应当认真对待的是:普通法的地方法制经验是否或应当如何具有普适性?中国化是外来法“在中... 在民法典呼之欲出的今天,无需民法典却并不妨碍其现代化步伐的威海卫深陷对于“民法典情结”中的中国法学来说不啻构成一个颇为不利的历史反例。应当认真对待的是:普通法的地方法制经验是否或应当如何具有普适性?中国化是外来法“在中国”的基本方式。而如何中国化,则涉及本土法和民间法的有关问题。英租威海卫的中国法律及习惯是在具体的司法过程中被发明出来的,对于这种被称之为“中国法律及习惯”的赝品,与其用本土法不如用“民间法”加以概括或许更具解释力,亦更能在法理上反映外来政权、外来法与本土社会、本土法之间的历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威海卫 外来法 本土法 民间法 威海 中国法学 中国法律 历史关系 民法典 地方法制
下载PDF
法律文本的矛盾——从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一份鞭刑文件说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一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9,共6页
英租威海卫《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回到法律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去,需要对文本背后的“二元法律”进行分析。威海鞭刑制度与香港及英国鞭刑制度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把鞭刑问题与缠足问题联系起来,我... 英租威海卫《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回到法律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去,需要对文本背后的“二元法律”进行分析。威海鞭刑制度与香港及英国鞭刑制度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把鞭刑问题与缠足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发现对某种恶的容忍并不是“二元法律”的必然后果,它来自威英当局对殖民统治的成本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威海卫 鞭刑 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 二元法律 法律文本 威海 矛盾 文件 1903年 历史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