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广高 王茹 +8 位作者 全明辉 曹振波 张涵彬 张佳仪 张金铭 方慧 牛战斌 孙顺利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市学龄前儿童224名,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并借助WHO Anthro与WHO Anthro Plus软件计算年... 目的: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市学龄前儿童224名,采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并借助WHO Anthro与WHO Anthro Plus软件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年龄别BMI Z值(BAZ)等身体生长指标结果,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体力活动与身体生长指标的关联性。结果:在受试男童中,中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与体重(β=0.173,P=0.029)、WAZ(β=0.217,P=0.015)均呈显著正相关;女童MVPA与身高(β=0.208,P=0.011)、HAZ(β=0.262,P=0.008)均呈显著正相关,TPA与HAZ(β=0.195,P=0.049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体力活动尤其是MVPA与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呈显著正相关,应着重关注如何提高学龄前儿童日常MV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生长 年龄别身高Z值 年龄别体重Z值 年龄别BMI Z值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玉茹 梁俊永 +3 位作者 张剑峰 孙爱军 刘立新 张庆祥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心病幼儿为研究对象,记录身高、体重等基本生长发育指标,分别与同期收治的普通幼儿患者、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及WHO儿童生长发育标...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心病幼儿为研究对象,记录身高、体重等基本生长发育指标,分别与同期收治的普通幼儿患者、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及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做比较分析。结果先心病组男童及女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普通患儿组(P<0.05,P<0.01),体质指数和月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先心病组男童中国标准及WHO标准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患儿组(P均<0.05),身高(身长)别体重Z评分(WHZ)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先心病组女童中国标准及WHO标准WAZ评分显著低于普通患儿组(P均<0.05),HAZ、WHZ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先心病儿童的年龄别基本生长发育状况弱于非先心病儿童,对这类患者进行呼吸机参数设置需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生长发育 体质指数 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 年龄别体重Z评分 身高(身长)别体重Z评分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营养不良对术后住院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崇健 李晓峰 +2 位作者 陈妙云 李柳苑 罗丹东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40-944,948,共6页
目的旨在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术前营养状况与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4月,在该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0~5岁患儿的临床资料。营养状态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使用年龄别体重z值(WAZ)... 目的旨在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术前营养状况与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4月,在该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0~5岁患儿的临床资料。营养状态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使用年龄别体重z值(WAZ)来确定的。WAZ≤-2的儿童定义为营养不良。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死亡率、医院感染、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需要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两组有差异的术前自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调整评分(RACHS-1)等危险因素,验证术前营养不良对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共有4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纳入本研究。最常见的心脏畸形是室间隔缺损(54.4%)、房间隔缺损(8.1%)和法洛四联症(7.4%)。155例患儿(36.0%)存在术前营养不良。PSM前,营养不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非营养不良组延长,术后24 h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率和医院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营养不良组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非营养不良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营养不良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明显增加(校正OR=2.18,95%CI:1.08~4.42,P=0.03)。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术前营养不良与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有关,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年龄别体重z值 预后 营养不良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病儿术前营养状况与住院时间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霞 陈菲 +4 位作者 隆琦 张婷 王文俏 陈与知 马鸣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营养状况对小儿心脏手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病房178例接受心脏手术的0至10岁的病儿。主要观察并比较术前的体质量、身高对术后住院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营养状况对小儿心脏手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病房178例接受心脏手术的0至10岁的病儿。主要观察并比较术前的体质量、身高对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并比较术前紫绀、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机械通气时长等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WAZ,HAZ和WHZ与LOS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WAZ每增加1个单位,LOS下降1.367(P=0.044),HAZ、WHZ与LOS无关(P=0.219,P=0.193)。结论: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性手术的病儿,术前WAZ与住院时间相关,HAZ和WHZ与住院时间无关,应该更多关注此类病儿术前WA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 身高别体质量Z评分 年龄别身高Z评分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法动态评估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文英 胡金绘 +3 位作者 岳虹霓 张丽 王玉美 武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了解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的年龄别体质量z(WZ)评分变化规律,探讨WZ评分法对早产儿发生EUGR的动态评估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的出生4h内住院、住院4周以上... 目的了解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的年龄别体质量z(WZ)评分变化规律,探讨WZ评分法对早产儿发生EUGR的动态评估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的出生4h内住院、住院4周以上、小胎龄(胎龄〈32周,VLGA)早产儿资料。根据出院时体质量是否低于校正年龄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来诊断EUGR,分为非EUGR组和EUGR组。分别计算早产儿出生后每周的WZ评分值,观察2组早产儿的WZ评分变化趋势,比较2组问的差异。作WZ评分诊断EUGR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每周的ROC下面积,分析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共177例VLGA早产儿人选,其中EUGR早产儿104例,EUGR发生率为58.8%。EUGR组的WZ评分曲线在全部早产儿之下,非EUGR组在全部早产儿之上;全部早产儿和EUGR组早产儿每周WZ评分随住院时间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非EUGR组早产儿每周WZ评分除了第1周下降外,其他时间点变化不明显。2组的WZ评分均为负值,EUGR组在出生时(-0.84±0.39比-0.31±0.41)、出生第1周(-1.19±0.36比-0.74±0.40)、出生第2周(-1.17±0.36比-0.68±0.40)、出生第3周(-1.23±0.34比-0.64±0.39)、出生第4周(-1.35±0.41比-0.65±0.42)、出生第5周(-1.45±0.41比-0.56±0.38)、出生第6周(-1.54±0.49比-0.70±0.36)、出院时(-1.72±0.38比-0.67±0.42)WZ评分均低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早产儿开始胃肠喂养时间(r=-0.271)、胃肠营养达418k.1/(kg·d)的时间(r=-0.388)、达全胃肠喂养时间(r=-0.332)、氨基酸累积使用剂量(r=-0.298)、脂肪乳累积使用剂量(r=-2.221)与出院时WZ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每周的WZ评分预测EUGR的曲线下面积随着出生后时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住院期间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文英 武荣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了解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住院期间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诊断... 目的了解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住院期间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诊断标准,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计算及观察不同组别小胎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WAZ值变化。结果 EUGR早产儿122例,发生率为40.7%。两组早产儿的WAZ值均为负值,EUGR组的WAZ值随周龄增加而降低。EUGR组在出生时(-0.83±0.37;-0.25±0.39)、生后第1周(-1.16±0.35;-0.54±0.43)、生后第2周(-1.14±0.35;-0.46±0.46)、生后第3周(-1.21±0.34;-0.58±0.39)、生后第4周(-1.35±0.41;-0.65±0.42)、出院时(-1.68±0.38;-0.52±0.44)WAZ值均低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2,11.00,11.47,10.72,8.91,14.42;均P=0.000)。结论 EUGR早产儿住院期间的WAZ值较同参照人群均值水平的差距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大,关注WAZ值的动态变化,对早发现EUGR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婴儿 小于胎龄 婴儿 早产 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