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异体字盛行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沛军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段时间文字现象极为繁杂与混乱,异体字大量流行。这个时期异体字盛行的原因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促进了异体字的大量产生;国家分裂,汉字规范失去约束力;平民对书写活动的参与;猎奇...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段时间文字现象极为繁杂与混乱,异体字大量流行。这个时期异体字盛行的原因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促进了异体字的大量产生;国家分裂,汉字规范失去约束力;平民对书写活动的参与;猎奇求异心理的驱使。此外,刻工误刻、漏刻而造成的现象也不少。碑刻中的异体字之所以能流行,也与其自身构形的某种合理性及与正字的密切关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异体字 汉字 书体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医学及医学文献学的成就——中医文献学史论(三)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振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激烈动荡、思想多元而相对自由、文化繁荣的时期。从《隋书·经籍志》及相关史料看,此期的医学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体类多样,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反映了我国医学继两汉之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激烈动荡、思想多元而相对自由、文化繁荣的时期。从《隋书·经籍志》及相关史料看,此期的医学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体类多样,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反映了我国医学继两汉之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多角度地介入医学领域,医书的注解、整理、补阙、集录成为当时医书编纂的重要趋势和明显特色,医学文献学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医学 中医文献学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实观
3
作者 彭树欣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337-339,共3页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小说 虚实观 虚构 真实
下载PDF
论中古人鬼婚恋小说时空结构的阴性化特征
4
作者 黄海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7-68,共2页
中古人鬼婚恋小说中的鬼魂往往于黄昏夜深之时,游走于古墓荒冢、书斋孤舍之间,与阳世间的爱人进行着短暂、隐秘且缠绵的婚恋过程,呈现出时空结构的阴性化气质,体现了传统鬼神观念中的鬼性属阴和太阳崇拜中黄昏深夜的死亡象征意义,也是... 中古人鬼婚恋小说中的鬼魂往往于黄昏夜深之时,游走于古墓荒冢、书斋孤舍之间,与阳世间的爱人进行着短暂、隐秘且缠绵的婚恋过程,呈现出时空结构的阴性化气质,体现了传统鬼神观念中的鬼性属阴和太阳崇拜中黄昏深夜的死亡象征意义,也是魏晋士人人生窘困与缺失性动机引发的潜意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人鬼婚恋小说 时空结构 阴性化气质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阿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5-52,共8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寒冷干旱 ;动植物资源虽不及先秦秦汉丰富 ,但较之今日 ,还是远远胜出 ;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的流路与河性 ,颇有不同于今日者 ,湖泊的变迁则尤为巨大 ,海岸线也与现今多有不同。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寒冷干旱 ;动植物资源虽不及先秦秦汉丰富 ,但较之今日 ,还是远远胜出 ;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的流路与河性 ,颇有不同于今日者 ,湖泊的变迁则尤为巨大 ,海岸线也与现今多有不同。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 ,频繁而且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气候 动植物资源 河流 湖泊 海岸线 自然灾害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吏户”问题三献疑 被引量:12
6
作者 黎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1,共9页
在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吏户”问题时,论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说法,例如一经为吏,便“世代为吏”,因而“吏户”具有“世袭性”;“吏户”必须解除“吏名”或“吏籍”才能获得解脱而上升成为“民户”(平民);“吏”经常遭受长官的鞭打、虐待... 在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吏户”问题时,论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说法,例如一经为吏,便“世代为吏”,因而“吏户”具有“世袭性”;“吏户”必须解除“吏名”或“吏籍”才能获得解脱而上升成为“民户”(平民);“吏”经常遭受长官的鞭打、虐待,表明“吏”的身份十分卑贱;“吏户”的数量非常多,如东晋时仅“司徒吏”就有二十余万等等。这些说法并不符合客观历史实际,有的是曲解史料。由此可见用“吏户”论的观点是难以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文献记载的,它几乎与这个时期的相关史料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原因就在于“吏户”论并非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吏户”
下载PDF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景蜀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史料价值,大致有二:一,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习、个人生活等方面,可补正史之阙。二,大量个人情感心态成分本身即构成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用此时期诗文证史,在解读时应做到:一,能感之。“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二,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其三,对诗文典故,要按陈先生的原则,仔细而审慎地考辩其中之古典今典,分析论证解释其真正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格 文史互证 史学方法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下载PDF
“法律儒家化”与魏晋以来的“制定法运动” 被引量:10
8
作者 楼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76,共16页
自汉魏之际到盛唐这四百余年的法制史上,出现了一个连绵不绝和逐浪高涨地强调制定法(法典)作用和地位,而后又迅速消退衰落的历史运动。本文以此为背景,围绕着"为什么制定法运动开启于魏晋时期"的问题,集中讨论了"法律儒... 自汉魏之际到盛唐这四百余年的法制史上,出现了一个连绵不绝和逐浪高涨地强调制定法(法典)作用和地位,而后又迅速消退衰落的历史运动。本文以此为背景,围绕着"为什么制定法运动开启于魏晋时期"的问题,集中讨论了"法律儒家化"进程对于当时《律》、《令》形态进化、法典在司法过程中作用和地位强化的影响。重新审视了"法律儒家化"命题的内涵和背景;分析了魏晋时期把儒经所示礼法关系准则及相关理念贯穿于《律》、《令》,由此推动其体例较之秦汉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史实;讨论了法律儒家化进程所据古文经学的形态,及其甚有利于制定法理念和实践不断展开的性质;明确了当时修撰礼典与制订《律》、《令》相互关联,遂使制定法运动与法律儒家化进程得以相伴扩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儒家化 制定法运动 魏晋南北朝
下载PDF
先秦至唐宋时期脾胃学说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家琪 王彩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研究脾胃学说在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发展特点,文章通过查阅先秦至唐宋时期涉及脾胃学说的著作,以个人观点总结此时期各医家有关脾胃理论的创新、发展特点。结果发现,脾胃学说起源于先秦,在先秦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关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疾... 为研究脾胃学说在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发展特点,文章通过查阅先秦至唐宋时期涉及脾胃学说的著作,以个人观点总结此时期各医家有关脾胃理论的创新、发展特点。结果发现,脾胃学说起源于先秦,在先秦至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关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疾病特点、脾胃疾病治疗等方面理论,脾胃学说从理论成果逐步向临床诊疗发展,并开始深入临床专科研究,为后世脾胃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先秦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发展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发展和传统隐逸思想之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军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状况研究历来是传统山水课题研究的重点。从对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山水图象和唐以后山水画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其发展中传统的隐逸思想起了很...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状况研究历来是传统山水课题研究的重点。从对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山水图象和唐以后山水画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其发展中传统的隐逸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隐士和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士大夫构成了山水画家的主体,山水画创作也几乎都以表现隐逸精神为主。隐逸思想促进了山水画规模上的巨大发展,在构图形式上使人物形象由大变小,山水图象由小变大、由开放转向闭合,从而使纯山水画的形成变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画 隐逸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敦煌佛教壁画的影响
11
作者 王玫 张春彦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审美 风景表达 魏晋南北朝 敦煌佛教壁画 印度佛教美术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移民与文化变迁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地区成为当时移民大潮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山东地区人口的大规模迁出和迁入,不仅对山东区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当地文化风貌的重大变迁。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儒、释、道三教的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地区成为当时移民大潮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山东地区人口的大规模迁出和迁入,不仅对山东区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当地文化风貌的重大变迁。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儒、释、道三教的发展流变及其地位的升降变迁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佛教的冲击引发儒学传统的衰落。(二)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北方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佛教在山东地区的蓬勃发展。(三)山东地区文化世家的外迁和佛教的兴起,使道教的发展较之佛教的发展相形见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东地区 齐鲁文化 移民 文化变迁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经》审视 被引量:2
13
作者 佘斯大 陆理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7-110,133,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诗经》研究史上一个成果繁夥的时期 ,不仅在经学方面有所进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方面的审视已进入了一个自觉阶段 ,特别注重其文学上的抒情特点 ,而不再过分地强调秦汉时的“诗言志”,从而揭开《诗经》研究的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诗经》研究史上一个成果繁夥的时期 ,不仅在经学方面有所进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方面的审视已进入了一个自觉阶段 ,特别注重其文学上的抒情特点 ,而不再过分地强调秦汉时的“诗言志”,从而揭开《诗经》研究的新的一页。本文是从经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诗经》 审视 经学 抒情 文学性 新局面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大乘佛经中一些有关男女平等、女子作"转轮王"、男女性爱等内容,被如实地传译到中土。受此影响,当时女性积极追求与男性的平等,具有较强的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意识和相对淡薄的贞节观念,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大乘佛经中一些有关男女平等、女子作"转轮王"、男女性爱等内容,被如实地传译到中土。受此影响,当时女性积极追求与男性的平等,具有较强的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意识和相对淡薄的贞节观念,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大乘佛教 妇女精神风貌
原文传递
两汉魏晋南北朝服饰“袿衣”形制流变考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辉 康慧慧 +1 位作者 裴红萍 邹颖 《服饰导刊》 2023年第3期13-21,共9页
古代服饰袿衣形制的研究对当今社会服饰的创新起到理论的指导意义,对服饰文化的探索有着借鉴意义。文章利用文献研究,考古学,图像学分析方法对两汉魏晋南北朝袿衣形制流变深入分析,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分期研究袿衣形制风格,并探究袿衣形... 古代服饰袿衣形制的研究对当今社会服饰的创新起到理论的指导意义,对服饰文化的探索有着借鉴意义。文章利用文献研究,考古学,图像学分析方法对两汉魏晋南北朝袿衣形制流变深入分析,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分期研究袿衣形制风格,并探究袿衣形制演变背后成因。研究认为:袿衣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不同形制,差异风格,西汉袿衣“续衽钩边”端庄儒雅,东汉袿衣“上长下短”活泼灵动,魏晋袿衣“襳髾蔽膝”轻倩婉丽,南北朝袿衣“大腋广袖”道骨仙风。通过梳理袿衣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形制变化,审美风格,发现袿衣在此期间历经四次显著变化,第一次于西汉早期,受楚文化及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出现‘续衽钩边袿衣’样式,第二次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受实用价值及儒家思想影响出现“上长下短”袿衣形制,第三次于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在人们注重服饰审美追求及强调个性之美突破传统的审美意识觉醒下,出现“襦裙形制”袿衣。第四次于南北朝时期,魏晋玄学思潮及南北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出现“大腋广袖”袿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袿衣 深衣 襦裙 魏晋南北朝 形制造型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兴旺的佣书业及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德弟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22,共4页
魏晋南北朝佣书业兴旺发达,生产了大量书籍,对官、私藏书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之文献,包括四大部类的图书和佛、道典籍,大多经佣书人缮写而保存至今,使我们从中获悉了许多先民生产、生活的信息.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佣书业 官藏 私藏 私学 雕版印刷术 图书市场
下载PDF
晋制与君统——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的流变
17
作者 韦正 付龙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晋制和君统,是魏晋南北朝陵墓发展脉络中最鲜明的两个特性,也是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两个有效的切入点。尽管晋制在概念层面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可用于指代包括帝王陵墓在内墓葬俭省和约束的特征,进而展示西晋墓葬和曹魏、东晋墓葬... 晋制和君统,是魏晋南北朝陵墓发展脉络中最鲜明的两个特性,也是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两个有效的切入点。尽管晋制在概念层面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可用于指代包括帝王陵墓在内墓葬俭省和约束的特征,进而展示西晋墓葬和曹魏、东晋墓葬的关联性。十六国、北朝和南朝的陵墓,则在陵区选址、陵墓石刻、墓葬形制与壁画等诸多方面彰显了皇权的伸张,显示出君统对陵墓制度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制 君统 魏晋南北朝 陵墓制度
下载PDF
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嬗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晋文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4,共9页
在民田占有制度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沿着土地国有变成土地私有为主、再从土地私有又变成土地国有为主的轨迹运行的。无论是战国、秦代的授田制和赐田制,还是汉初的名田(授田)制,抑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均具有... 在民田占有制度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沿着土地国有变成土地私有为主、再从土地私有又变成土地国有为主的轨迹运行的。无论是战国、秦代的授田制和赐田制,还是汉初的名田(授田)制,抑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秦汉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曾极大调动了地主和农民的积极性,但由此产生的土地兼并也是最终导致其土地制度被完全破坏的主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国有制的发展也最终要让位于效率更高的土地私有制,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嬗变,还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嬗变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佛教雕塑造型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阳 《雕塑》 2013年第6期62-63,共2页
佛像雕塑至魏晋南北朝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雕塑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代表性的有"大丈夫之相"和"秀骨清相"两类造型特征。探索这一时期相异地域的佛像雕塑所形成的不同造型特征和时代成因,以便于我们透彻地了解这... 佛像雕塑至魏晋南北朝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雕塑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代表性的有"大丈夫之相"和"秀骨清相"两类造型特征。探索这一时期相异地域的佛像雕塑所形成的不同造型特征和时代成因,以便于我们透彻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佛雕艺术的整体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雕塑艺术之发展、变化,文化上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之前的雕塑造型风格,大大促进了中国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大丈夫清相 佛教雕塑
原文传递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卜风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269-272,278,共5页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业灾害在年际间的规律性和重大农业灾年等问题,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春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幅较大,夏秋两季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冬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江南、山西、山东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江南地区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的重灾区。山东、山西农业区与江南农业区一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农业重灾区,形成了农业灾害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农业灾害在年际间出现七个多发期。总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等以上农业灾年出现291次,在本时期360年时间中占81%。其中中等灾年166次,重灾年107次,特重灾年1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灾害 时空分布 等级评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