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纬编针织物弹伸性成因及预估模型
1
作者 许书婷 熊斌 +1 位作者 代爱明 吴济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根据纬编针织物结构与特点,分析织物受力后线圈部段转移的基本特征和弹伸性的成因,并就4大纬编基本组织的弹伸性构成进行描述。组织结构复合是产品设计的重要手段,为分析复合结构织物的弹伸性,提出以串联、并联及其复合模型来预测织物... 根据纬编针织物结构与特点,分析织物受力后线圈部段转移的基本特征和弹伸性的成因,并就4大纬编基本组织的弹伸性构成进行描述。组织结构复合是产品设计的重要手段,为分析复合结构织物的弹伸性,提出以串联、并联及其复合模型来预测织物弹伸性的方法。以具体织物结构为例,使用串并联模型分析方法分析织物弹伸性,为预测各种纬编结构针织物的弹伸性提供可行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弹伸性 复合组织 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双罗纹衬纬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红 秦志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1,共4页
在电脑横机上使用玻璃纤维编织了三种双罗纹衬纬纬编针织物,以玻璃纤维针织物作为增强体,采用手糊工艺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板材,在万能强力机上测试了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双罗纹衬纬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横... 在电脑横机上使用玻璃纤维编织了三种双罗纹衬纬纬编针织物,以玻璃纤维针织物作为增强体,采用手糊工艺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板材,在万能强力机上测试了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双罗纹衬纬纬编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横向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近似线性,纵向拉伸具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横向拉伸断裂强度和模量最高,斜向次之,纵向最低;拉伸应变沿横列方向最小,拉伸性能各向异性明显;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增强织物结构、密度和纤维体积分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衬纬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
下载PDF
纬编针织物抗撕裂与抗穿刺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寿钱英 李孔虎 +1 位作者 郑俞蕾 顾肇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基于针织结构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极好的能量吸收性和抗冲击疲劳性能这一特点,研究了纬平针、单珠地集圈、畦编集圈这3种纬编针织物的抗撕裂性能与抗穿刺性能,并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单缝法撕裂实验表明:纬编针织物横向的抗撕裂强力大于... 基于针织结构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极好的能量吸收性和抗冲击疲劳性能这一特点,研究了纬平针、单珠地集圈、畦编集圈这3种纬编针织物的抗撕裂性能与抗穿刺性能,并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单缝法撕裂实验表明:纬编针织物横向的抗撕裂强力大于纵向;纬平针织物的抗撕裂性能要好于单珠地织物;线圈长度对纬编针织物横向撕裂强力无明显影响,但线圈长度越大,纵向抗剪切性能越好。综合准静态抗穿刺实验结果得出:抗剪切性能和抗穿刺性能都与外力作用方向和织物组织有关;同一织物,45°方向抗穿刺性能最强,90°方向次之,0°方向最弱;经当量计算发现畦编集圈织物的抗穿刺性能要优于单面纬平针织物。因此,单缝法测得的撕裂强力不能用来表征纬编针织物的抗穿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组织结构 线圈长度 抗撕裂性能 抗穿刺性能
下载PDF
阻燃粘胶/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雷 缪旭红 秦志刚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24,共4页
以莫代尔和阻燃粘胶纤维为原材料,对混纺纱线及针织物的性能进行研究。测试了不同纤维混纺比纱线的力学性能、捻度、回潮率,将混纺纱线编织成3组织物,并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舒适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纺纱线强力适中,捻度均匀... 以莫代尔和阻燃粘胶纤维为原材料,对混纺纱线及针织物的性能进行研究。测试了不同纤维混纺比纱线的力学性能、捻度、回潮率,将混纺纱线编织成3组织物,并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舒适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纺纱线强力适中,捻度均匀,回潮率较好,符合针织物用纱要求;纬平针和双罗纹织物的力学性能和舒适性较佳,两者均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且双罗纹织物的阻燃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 莫代尔 混纺纱 阻燃织物 纬编针织物 舒适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纬编针织物真实感建模与仿真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明明 常辰玉 +3 位作者 孙雅欣 刘锋 李小燕 卢致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5-266,共12页
为了促进针织物模拟仿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全面梳理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外观真实感模拟和物理真实感模拟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历程,阐述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 为了促进针织物模拟仿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全面梳理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外观真实感模拟和物理真实感模拟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历程,阐述了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从早期基于二维线圈模型的方法,到基于三维物理模型方法的转变和多样化发展过程。在总结各种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纬编针织物真实感模拟与仿真技术将会向模拟效果精细化、模拟实时交互化、织物类型多样化和应用领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动态模拟 物理模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产业用纬编针织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林云 宋广礼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
简单介绍了产业用纬编针织物与普通针织物的区别,着重介绍了纬编技术在车内装饰、医疗卫生和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产业用纺织品 纬编针织物 装饰织物 医用纺织品 复合增强织物 应用
下载PDF
纬编针织保暖面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波 汪泽幸 +2 位作者 吴璠 李文辉 朱文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在保暖面料中应用的可能性,以线密度为14.6 tex的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以及其他保暖面料常用纱线[精梳棉纱线,莫代尔、棉混纺纱(40∶60),腈纶、黏胶混纺纱(60∶40)]为原料,制备4种纬平针针织保暖面料,并对其基...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在保暖面料中应用的可能性,以线密度为14.6 tex的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以及其他保暖面料常用纱线[精梳棉纱线,莫代尔、棉混纺纱(40∶60),腈纶、黏胶混纺纱(60∶40)]为原料,制备4种纬平针针织保暖面料,并对其基本性能、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和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4种面料的保暖率均超过30%,且表现出较好的缩水性能与洗后外观、保暖性能以及服用性能;其中,采用聚酰亚胺、棉混纺纱(30∶70)制备的针织面料的保暖率、透气与透湿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最佳,但弯曲性能相对较差,手感偏硬,该研究为聚酰亚胺保暖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保暖面料 聚酰亚胺 性能研究 保暖率
下载PDF
基于提花组织的纬编格纹面料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平 任松林 普丹丹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纬编格纹面料是一类风格独特的产品,它既有格纹的外观,又有纬编面料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纬编提花组织开发格纹面料,采用提花线圈的不同组合构成格纹细部纹样变化、渐变效应及变化格纹图案,提出纬编格纹面料色彩设计要点,以及特色纬编格... 纬编格纹面料是一类风格独特的产品,它既有格纹的外观,又有纬编面料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纬编提花组织开发格纹面料,采用提花线圈的不同组合构成格纹细部纹样变化、渐变效应及变化格纹图案,提出纬编格纹面料色彩设计要点,以及特色纬编格纹面料形成方法,最后给出产品实例并总结工艺要点,为该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纹效应 纬编面料 提花组织
下载PDF
双轴向纬编结构玻纤聚丙烯层合板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秋美 吴敬欣 胡红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以玻璃纤维纬平针为地组织、经纬向衬入玻纤/聚丙烯复合纱的双轴向纬编结构预型件,利用热压方法制备了5种不同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即[0]4,[0/90]2,[-45/45]2,[0/-45/45/90]和[90]4,实验研究了层合板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拉伸方向衬... 采用以玻璃纤维纬平针为地组织、经纬向衬入玻纤/聚丙烯复合纱的双轴向纬编结构预型件,利用热压方法制备了5种不同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即[0]4,[0/90]2,[-45/45]2,[0/-45/45/90]和[90]4,实验研究了层合板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拉伸方向衬纱的纤维体积含量对层合板轴向拉伸的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关系,并对材料的断裂形式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材料的轴向拉伸和非轴向拉伸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异,材料轴向拉伸的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与纤维体积含量成正比,衬纱的引入提高了针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向纬编针织物 玻纤/聚丙烯复合纱 层合板 拉伸性能 纤维体积分数
下载PDF
单面交错集圈针织物的尺寸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秋美 《北京纺织》 2003年第2期29-30,共2页
研究了单面交错集圈针织物的结构与尺寸 ,并与纬平针织物的尺寸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单面交错集圈针织物 结构 纬平针织物 尺寸特性
下载PDF
纯棉针织物果胶酶精练工艺优化及效果分析
11
作者 姚继明 郑明远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利用KDN果胶酶,采用田口实验设计的方法,控制酶浓度、温度、pH值和时间,分别处理纯棉纬编针织物,通过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质量损失等性能,分析果胶酶处理织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纯棉纬编针织物经果胶酶处理后毛细... 利用KDN果胶酶,采用田口实验设计的方法,控制酶浓度、温度、pH值和时间,分别处理纯棉纬编针织物,通过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质量损失等性能,分析果胶酶处理织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纯棉纬编针织物经果胶酶处理后毛细效应得到很大改善,白度增加,但织物顶破强力下降,质量减轻。综合各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KDN果胶酶最优处理工艺如下:酶质量浓度1.5g/L,温度50℃,pH值为6,时间40min。与碱精练相比,毛细效应变好,白度稍差,织物强力及质量损失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纬编针织物 果胶酶 田口设计 精练
下载PDF
纬编针织物在计算机中的三维仿真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周镜 宋晖 +2 位作者 李柏岩 刘晓强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真实模拟纬编针织物的结构,通过分析纬编针织物的物理模型,在三维Pierce线圈模型基础上,引入B样条及椭圆描述线圈,从而建立三维几何线圈模型.根据纱线线圈的中心线走向,将线圈分为两个部分:弧段和圈柱,弧段(如针编弧、沉降弧)用椭圆描... 为真实模拟纬编针织物的结构,通过分析纬编针织物的物理模型,在三维Pierce线圈模型基础上,引入B样条及椭圆描述线圈,从而建立三维几何线圈模型.根据纱线线圈的中心线走向,将线圈分为两个部分:弧段和圈柱,弧段(如针编弧、沉降弧)用椭圆描述,圈柱用三次B样条曲线模拟.最后利用OpenGL结合VC++模拟针织物的结构,并实现光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及实现方法,模拟效果比单独采用三维Pierce模型、B样条模型更加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B样条曲线 Pierce线圈模型 OPENGL 光照
下载PDF
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文燕 姜亚明 刘良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1-53,50,共4页
本文主要对高性能纤维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所用的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高强聚乙烯纤维两种,增强织物包括玻璃纤维织物、高强聚乙烯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层间混合织物三种,基体... 本文主要对高性能纤维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所用的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高强聚乙烯纤维两种,增强织物包括玻璃纤维织物、高强聚乙烯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层间混合织物三种,基体为乙烯基酯树脂,文中着重对几种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含有玻璃纤维的横向弯曲破坏有其特点,玻璃纤维为脆性破坏,而聚乙烯纤维表现为屈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双轴向织物 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
下载PDF
新型XLA弹性针织面料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勤霞 张永波 +1 位作者 潘玉明 冯新秘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3,共3页
介绍了XLA纤维的微观结构、热力学性能、耐化学性和光降解性能,以及XLA纤维纬编针织面料的织造、染整设备及具体工艺参数,并分析了其在定形、丝光等染整加工中的技术关键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染整 纬编织物 弹性纤维
下载PDF
纬编针织物几何建模及其算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汝欣 彭来湖 +2 位作者 吕明来 史伟民 胡旭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4-49,共6页
为更真实地模拟纬编针织物几何形态,丰富细节特征,采用三层纤维螺旋的加捻纱线模型刻画针织物中纱线形态。将最小旋转标架作为计算加捻纱线中各纤维位置的局部坐标,通过几何变换、坐标变换等方法,构建任意曲线为中心线的加捻纱线模型。... 为更真实地模拟纬编针织物几何形态,丰富细节特征,采用三层纤维螺旋的加捻纱线模型刻画针织物中纱线形态。将最小旋转标架作为计算加捻纱线中各纤维位置的局部坐标,通过几何变换、坐标变换等方法,构建任意曲线为中心线的加捻纱线模型。根据成圈、集圈、浮线3种典型纬编针织物线圈结构,通过反算法求取3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控制点,进而构建线圈纱线中心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结构意匠图构建加捻纱线针织物几何模型的算法,并给出相应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建立的加捻纱线针织物几何模型保留了纱线加捻的细节特征,外观更加贴近真实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加捻纱线模型 几何模型 纬编线圈结构
下载PDF
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6
作者 沙莎 蒋高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通过系统地介绍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和其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面临的挑战、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从线圈模型、纱线真实感和织物物理模型3个方面阐... 通过系统地介绍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和其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面临的挑战、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从线圈模型、纱线真实感和织物物理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以及三维模拟技术从单纯的静态模拟发展到拥有物理属性的动态模拟的过程;总结了三维模拟技术现有成果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未来会朝着模拟方法物理化、线圈类型多元化和应用范围多样化3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三维模拟 物理属性 动态模拟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二维傅里叶变换在针织物的密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莉 宋广礼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2,共4页
针对针织物结构具有一定空间周期性的特点,在对针织物图像预处理之后,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来提取横纵密的空间频率信息,测量针织物的横纵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实现横纵密测试的目的。
关键词 二维傅里叶变换 图像处理 纬编针织物 横纵密
下载PDF
纬编双轴向织物/环氧树脂电加热复合材料电热及层间剪切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戴海军 李嘉禄 +2 位作者 孙颖 刘梁森 陈利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97-2004,共8页
为开发一种可用于航空飞行器防/除冰防护的电加热复合材料,本文设计制备了三种纬编双轴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纬编双轴向织物电阻丝排列密度对复合材料电热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电加热复合材料上、下层均为... 为开发一种可用于航空飞行器防/除冰防护的电加热复合材料,本文设计制备了三种纬编双轴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纬编双轴向织物电阻丝排列密度对复合材料电热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电加热复合材料上、下层均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中间层为电加热纬编双轴向织物,织物衬经纱、捆绑纱和衬纬纱分别采用铜镍合金丝、涤纶和玻璃纤维。采用红外温度测试仪和材料万能试验机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施加电压6 s后复合材料表面温度快速升高,在60 s左右温度达到最高平衡温度,复合材料表面最高平衡温度与施加电压成正比关系;当施加电压不变时,电阻丝排列密度越小,复合材料表面最高平衡温度越高;电阻丝排列密度越小,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越大。可见,纬编双轴向织物/环氧树脂电加热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加热速率高、成型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飞行器多个部位的防/除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复合材料 纬编双轴向织物 电热性能 层间剪切性能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弹簧-质点模型的纬编织物三维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沙莎 蒋高明 +1 位作者 马丕波 李欣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为解决弹簧-质点模型在模拟组织结构复杂的纬编织物时模拟效果不真实、立体感不足等问题,对传统弹簧-质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立体化的弹簧-质点模型。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组织结构较复杂的纬编织物,通过非线性的弹簧力... 为解决弹簧-质点模型在模拟组织结构复杂的纬编织物时模拟效果不真实、立体感不足等问题,对传统弹簧-质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立体化的弹簧-质点模型。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组织结构较复杂的纬编织物,通过非线性的弹簧力模拟织物动态仿真中出现的超弹性现象。同时,采用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方法对质点的空间位移进行计算,实现了对纬编织物受到三维状态多外力作用时的动态模拟。所提方法计算速度快,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弹簧-质点模型 非线性弹簧 Velocity-Verlet
下载PDF
双色段彩纱针织物图案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史晶晶 陈伟雄 +2 位作者 易洪雷 薛元 杨恩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37,54,共5页
为探索过渡段在6 cm以内的新型双色等线密度段彩纱编织纬编针织物时色段错位循环图案形成机制,通过实验试纺试织并结合计算机方格填色模拟,揭示织物上菱形图案受段彩纱总循环段长、色段段长比及织物幅宽用纱量的影响。当织物幅宽针数接... 为探索过渡段在6 cm以内的新型双色等线密度段彩纱编织纬编针织物时色段错位循环图案形成机制,通过实验试纺试织并结合计算机方格填色模拟,揭示织物上菱形图案受段彩纱总循环段长、色段段长比及织物幅宽用纱量的影响。当织物幅宽针数接近n/2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时,菱形图案的清晰度高;当幅宽用纱量以纱线总循环段长1/2的整数倍增加时,幅宽内菱形个数成1/2整倍数增加。给出幅宽针数在n/2±(0~1/8)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内时纯色菱形块长宽高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彩纱 纬编针织物 图案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