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民族志、微生活及其生活史意义--兼论微社会人类学研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魁玉 邵力 《社会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76-85,共10页
微信与民族志这一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相遇所形成的微信民族志,为人类学在网络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研究空间。对微信朋友圈中微友之间的话语、文本的"田野作业"式关注和记录,将线下的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人类学人介入网络日... 微信与民族志这一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相遇所形成的微信民族志,为人类学在网络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研究空间。对微信朋友圈中微友之间的话语、文本的"田野作业"式关注和记录,将线下的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人类学人介入网络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以大学和学界微信朋友圈为民族志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借助相关人类学理论加以经验探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论选择。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不仅促进了个体文化的生产,而且也催生出了一种与微社群、微社会相应的微生活方式。尝试对当下微生活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意义及其社会记忆功能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人类学和生活史意义。推进微信民族志及微社会人类学研究,应处理好网络田野与现实田野工作、个体与社会等诸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民族志 网络社会人类学 微生活 生活史
原文传递
嵌入乡土的“微信社区”——基于一个白族村落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星星 唐优悠 孙信茹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126,共16页
本文采用田野观察的方法,聚焦于一个白族传统村落通过微信形成的全新的网络社区。研究发现,村民在手机和微信里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结合成一种具有普遍性并被大家所认可、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实践形成"微信社区&quo... 本文采用田野观察的方法,聚焦于一个白族传统村落通过微信形成的全新的网络社区。研究发现,村民在手机和微信里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结合成一种具有普遍性并被大家所认可、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实践形成"微信社区",从而将村民置于一种"技术性的秩序"之中。"微信社区"的存在,一方面让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脱域的共同体",但另一方面,由微信建构起来的这个新型社区又在"嵌入"其现实的乡土社会结构和文化之中。对石龙村微信社区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新技术和网络逐步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使传统村落形成一个线上新型社区结构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社区结构对传统社区中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社区 白族 村落 微信生活
原文传递
微信互动中“个体社会”的呈现 被引量:7
3
作者 邵力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演进,作为自媒体的微生活变得越来越具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意义,成为建构当代虚拟—现实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技术工具。就本质而言,微生活方式是个体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自我和社会的呈现。微信互动过程...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演进,作为自媒体的微生活变得越来越具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意义,成为建构当代虚拟—现实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技术工具。就本质而言,微生活方式是个体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自我和社会的呈现。微信互动过程中,朋友圈的个体展示和微信群体话语交流都呈现出个体对自我的塑造和群体对社会的建构。微个体在微生活中不断地通过自我选择来呈现自我,微社群中的个体互动的选择也构成了微社会的个体化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互动 个体社会 微生活 微社会
下载PDF
微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兼论微生活的理念及其媒介社会导向 被引量:6
4
作者 唐魁玉 王德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6-51,2,共6页
微信作为一种当代社交媒介工具,不但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功能,而且为人们在现实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看似虚拟,它却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微生活是被赋予了自由的选择、平等的参... 微信作为一种当代社交媒介工具,不但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功能,而且为人们在现实世界开辟了另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看似虚拟,它却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微生活是被赋予了自由的选择、平等的参与、实现自我价值和利他精神的网络文化生活。微生活的理念是自我呈现,其原则是自由自为。在高自由度的微生活中,要达到文明与和谐是离不开社会规范引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生活方式 微生活 社会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