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杭生先生的韦伯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1
作者 奂平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郑杭生先生是最早认识到韦伯研究的重要性并对韦伯社会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内地学者之一。他坚持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理论自觉,对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加以深入研究和借鉴应用。他在对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的系统阐释中确立了中国特... 郑杭生先生是最早认识到韦伯研究的重要性并对韦伯社会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内地学者之一。他坚持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理论自觉,对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加以深入研究和借鉴应用。他在对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的系统阐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正确方向,在建构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社会互构论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受到韦伯“理想类型”等思想的启发与影响。在与韦伯“传统—现代”分析框架对话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社会共同性”“新型现代性”“新型社会主义”等概念和命题。郑杭生先生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韦伯研究的重视和对韦伯思想的借鉴应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设仍有重要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杭生 韦伯研究 价值中立 理想类型 理论自觉
下载PDF
苏国勋的韦伯论题及其超越: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0,共12页
苏国勋先生以近40年的学术生命深耕韦伯研究。他特别关注韦伯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范畴,对它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素朴的,即理解、重建这一范畴,分析韦伯是如何基于它来展开文明比较、形塑对不同文明的认... 苏国勋先生以近40年的学术生命深耕韦伯研究。他特别关注韦伯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范畴,对它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素朴的,即理解、重建这一范畴,分析韦伯是如何基于它来展开文明比较、形塑对不同文明的认知和判断;第二个层次是反身性的,即用这对范畴来反思和批判韦伯使用这对范畴的过程及其结论,揭露韦伯困境的症结,即在形式和实质、工具与价值的二分中偏向于前一极而难以自拔;第三个层次是超越性的,从原始儒学和新儒学中捡拾起“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即“中和合理性”来重塑形式和实质的关系,并以之重新洞察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文明走向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议题。苏国勋先生对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这一形式性范畴的实质性理解和从中国文明汲取超越的资源的做法,对于扭转今天中国社会学的形式化取向是一个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国勋 韦伯研究 形式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 中和合理性
下载PDF
从苏国勋的韦伯汉学史出发:中西比较视角下的“会”
3
作者 何蓉 李骏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8,共13页
苏国勋先生认为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深受汉学家高延的影响,从“天人合一”等问题出发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汉学家们资料、立场的局限造成了韦伯作品中的局限。沿着苏国勋先生的思路,以高延有关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会”的研究为切入点,... 苏国勋先生认为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深受汉学家高延的影响,从“天人合一”等问题出发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汉学家们资料、立场的局限造成了韦伯作品中的局限。沿着苏国勋先生的思路,以高延有关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会”的研究为切入点,带入中西比较的视角,解析韦伯对高延的借鉴与突破。从高延到韦伯的思想路线,既是用西方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的尝试,又代表着从汉学到社会学的理论发展。正如苏国勋先生所指出的,正视其思想的局限,挖掘其理论启发意义,既有助于从民间社会真实的立场去理解官方纪录背后的历史真相,也有助于将普遍理论概念应用于中国文化研究,更好地把握其特殊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国勋 韦伯研究 汉学史 社会团体 中西比较
下载PDF
诠释与建构——狄尔泰与韦伯“理解”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烨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1,共4页
自狄尔泰开始,"理解"就被看作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接受了这一认识,对理解的认识却与狄尔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理解的前提、进路和方法上。韦伯接受了理解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观点,认为理解和解释都是社会科学... 自狄尔泰开始,"理解"就被看作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接受了这一认识,对理解的认识却与狄尔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理解的前提、进路和方法上。韦伯接受了理解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观点,认为理解和解释都是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与狄尔泰相比,韦伯的理解失去了与生命相关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狄尔泰与韦伯理解思想的比较,可以直观而深刻地体悟两人思想的异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尔泰 韦伯 理解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