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淹水胁迫的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1
作者 潘澜 薛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2-2672,共11页
淹水胁迫引起弱光环境,使气体扩散受限,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体内保护酶系统受损,叶绿素降解,丙二醛含量积累,光合速率下降。为了适应淹水环境,植物通过生理生化机制的调节来保证淹水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如细胞通过调节渗透物质的含... 淹水胁迫引起弱光环境,使气体扩散受限,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体内保护酶系统受损,叶绿素降解,丙二醛含量积累,光合速率下降。为了适应淹水环境,植物通过生理生化机制的调节来保证淹水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如细胞通过调节渗透物质的含量来保持渗透势的平衡;细胞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以清除自由基,避免或者减轻细胞受到伤害;改变代谢途径和激素调节以保持能量储备和低的代谢速率。本文综述了淹水胁迫对细胞膜系统及功能、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呼吸、激素、生理代谢、基因调控的影响和淹水结束后植物的生理生态学变化,介绍了植物适应淹水胁迫的机制,并指出植物耐淹响应的分子机理,环境因素对淹没植物的影响,森林淹水胁迫的定位观测是今后需要研究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淹水胁迫 生理代谢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红树植物淹水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
作者 陈鹭真 林鹏 王文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593,共8页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生长、水分和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系统和根系脱氢酶系统、内源激素和胁迫多胺等5个方面。提出应用人工潮汐系统研究红树植物的淹水抗性机理是确定不同种类红树植物的耐淹水能力的有效手段。并指出生长的研究是淹水胁迫响应研究的基础,而与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激素水平的研究将在红树植物抗性胁迫研究中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潮汐 淹水胁迫 抗性机制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7
3
作者 曹福亮 蔡金峰 +1 位作者 汪贵斌 张往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7-61,共5页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江种源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在涝渍胁迫下,高生长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各淹水胁迫下,福建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则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淹水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涝渍胁迫对喜树幼苗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汪贵斌 蔡金峰 何肖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喜树对涝渍土壤条件的适应性,通过温室土培盆栽试验,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探讨了涝渍胁迫对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实生苗的影响,试验分对照、轻度渍水、渍水和淹水等4个处理,处理时间为21d。结果表明,喜树根系生长以轻... 为了解喜树对涝渍土壤条件的适应性,通过温室土培盆栽试验,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探讨了涝渍胁迫对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实生苗的影响,试验分对照、轻度渍水、渍水和淹水等4个处理,处理时间为21d。结果表明,喜树根系生长以轻度渍水最好,其次为对照,而渍水和淹水的处理初生根系逐渐腐烂、死亡,与之相对应,轻度渍水处理的根系活力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渍水和淹水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同时观察到渍水和淹水的喜树茎在水面以下部位出现较多的皮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轻度渍水处理喜树叶片内POD和SOD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渍水和淹水处理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个处理叶片中O2–·、H2O2和MDA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各处理之间均表现为淹水>渍水>轻度淹水>对照。各处理根系LDH活性在处理前期较对照低,而在处理的中后期,LDH活性均比对照高,以渍水和淹水处理最高。因此,喜树在轻度渍水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皮孔和不定根的增多,根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另一方面由于POD和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降低了O2–·和H2O2对细胞的伤害,喜树能够在轻度渍水的立地上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涝渍胁迫 形态 生理
下载PDF
土壤涝渍对杨树和柳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唐罗忠 徐锡增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研究了两种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351)和柳树在土壤涝渍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苗木根系数量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活力下降;高生长降低;最终生物量明显减小;叶片气孔对涝渍胁迫有... 研究了两种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351)和柳树在土壤涝渍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苗木根系数量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活力下降;高生长降低;最终生物量明显减小;叶片气孔对涝渍胁迫有较强反应,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柳树与杨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论从生长还是生理性状看,杨树不如柳树耐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柳树 涝渍胁迫 生长 生理性状
下载PDF
不同耐渍基因型芝麻在厌氧胁迫下根系的生理与结构变化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文泉 郑永战 +1 位作者 梅鸿献 张福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4-219,共6页
利用 4种耐渍性不同的芝麻基因型 ,在厌氧胁迫条件下检测了根部无氧呼吸酶活性、内源乙烯含量并调查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 ,以比较研究旱生植物耐渍性的主要机制。同时设计了田间分期多次淹水试验 ,观察早期淹水训练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 利用 4种耐渍性不同的芝麻基因型 ,在厌氧胁迫条件下检测了根部无氧呼吸酶活性、内源乙烯含量并调查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 ,以比较研究旱生植物耐渍性的主要机制。同时设计了田间分期多次淹水试验 ,观察早期淹水训练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耐渍种质的乙烯释放量在根中增加了 6 0 6倍 ,茎中 1 76倍 ,不定根数量增加了 4 0~ 5 0倍 ,在初生根和不定根皮层形成典型的通气组织。非耐渍种质中未检测到乙烯变化 ,不定根数量增加了 0 79~ 1 8倍 ,根中无明显的通气组织发生 ,但是乙醇脱氢酶 (ADH)活性可增加 4 2~ 9 3倍 ,高于耐渍种质。分期淹水试验以四对真叶期和初花期处理产量较高 ,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而终花期一次性淹水产量损失最大。综合分析认为 ,不定根增生和根皮层通气组织的形成是芝麻耐渍性的重要机制 ,根中内源乙烯的增加与结构适应变异有关。淹水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芝麻品种耐渍能力为结构适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渍基因型 芝麻 厌氧胁迫 根系 生理 结构
下载PDF
淹涝胁迫对鹅掌楸属植物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陈永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淹涝胁迫对不同种源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 sl.)Sarg.〕和杂种鹅掌楸(L.chinense×L.tulipifera)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淹水处理24 h后,杂种鹅掌楸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鹅掌楸幼苗叶片... 研究了淹涝胁迫对不同种源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 sl.)Sarg.〕和杂种鹅掌楸(L.chinense×L.tulipifera)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淹水处理24 h后,杂种鹅掌楸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鹅掌楸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则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淹水处理48 h后,净光合速率均大幅度下降。在淹涝胁迫下及胁迫解除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缓慢下降;而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与鹅掌楸相比,杂种鹅掌楸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但SOD活性最高,POD活性最低。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具有较强的耐淹涝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涝胁迫 鹅掌楸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植物淹水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胡田田 康绍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4,共7页
在概述植物对淹水胁迫各种适应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质外体障碍的形成和根系的向氧性生长,发酵途径、厌氧多肽、植物激素及低氧锻炼等方面,对近年来植物抗淹水胁迫适应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淹水 水胁迫 植物激素 根系 生长 适应性 响应 质外体 多肽 低氧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淹水胁迫玉米的生理调控效应 被引量:48
9
作者 僧珊珊 王群 +4 位作者 张永恩 李潮海 刘天学 赵龙飞 刘怀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2-1050,共9页
以玉米单交种登海662(DH662)和浚单20(XD20)为材料,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淹水胁迫玉米叶片光合、根系生理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亚精胺使遭受不同生育阶段淹水胁迫的DH662和XD20产量平均提高12.9%和10.8%。不同... 以玉米单交种登海662(DH662)和浚单20(XD20)为材料,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淹水胁迫玉米叶片光合、根系生理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亚精胺使遭受不同生育阶段淹水胁迫的DH662和XD20产量平均提高12.9%和10.8%。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对玉米影响不同,2个品种均以苗期淹水影响较大,且Spd对其正调控效应也最好。喷施亚精胺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处理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喷施亚精胺使淹水胁迫后DH662和XD20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较单独淹水处理高出14.5%和4.6%,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较淹水处理高出19.9%和18.2%;使DH662和XD20根系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增加26.1%和19.6%,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无明显增加。喷施亚精胺缓解了淹水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使DH662和XD20根系活力平均增加12.9%,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平均降低23.9%。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有效改善玉米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从而降低减产幅度,但不同玉米品种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对亚精胺的调控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亚精胺 玉米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两种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的耐淹性 被引量:44
10
作者 何斌源 赖廷和 +1 位作者 陈剑锋 邱广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0-1138,共9页
以两种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幼苗为材料,在梯度海面高程的野外人工平台上开展了为期1a的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梯度间... 以两种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幼苗为材料,在梯度海面高程的野外人工平台上开展了为期1a的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梯度间高度相差10cm,幼苗立地基质平面的海面高程320~390cm。实验1a后测定1a幼苗的生长状况及与一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小高程生境对两种幼苗茎的纵向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白骨壤幼苗茎生长高度是桐花树的7.5倍。与白骨壤相比,桐花树幼苗有较高的叶片保存率。白骨壤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分配为:茎〉根〉叶,3个器官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56.7%,25.7%和17.6%;桐花树则为:叶〉根〉茎,3个器官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49.6%,33.0%和17.4%。小高程生境对白骨壤幼苗全株生物量有较强的促进效果,桐花树幼苗则在中等高程生境中有较大生物量。在任一高程组,桐花树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大于白骨壤幼苗,但两种幼苗叶绿素a/b比值差异不显著。无论在叶片还是根系中,桐花树幼苗的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均高于白骨壤幼苗,表明在相同高程生境中桐花树幼苗比白骨壤幼苗面临更大的困难。综合实验结果和野外观察,可看出白骨壤耐淹水能力高于桐花树;仅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考虑,可确定北部湾沿海白骨壤造林滩面高程不宜低于平均海面30cm,桐花树不应低于当地平均海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白骨壤 桐花树 海面高程 淹水胁迫 生长 活性氧清除酶类
下载PDF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泽彬 程瑞梅 +3 位作者 肖文发 王瑞丽 封晓辉 王晓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8,共6页
水淹胁迫是河岸带和湿地植被遭受的常见逆境因子之一。植物为适应水淹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代谢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能否在水淹胁迫下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进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文中总结和评述了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代谢的变化,... 水淹胁迫是河岸带和湿地植被遭受的常见逆境因子之一。植物为适应水淹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代谢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能否在水淹胁迫下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进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文中总结和评述了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代谢的变化,包括植物光合生理(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其他生理代谢(丙二醛、抗氧化酶系和根系碳水化合物)等变化,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胁迫 淹水植物 光合特性 生理代谢
原文传递
淹水胁迫对青杨雌雄幼苗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杨鹏 胥晓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7,共7页
为揭示青杨(Populus cathayana)雌雄幼苗对淹水胁迫的适应性,在实验地内通过土培盆栽淹水方式从植株生理生态和生长发育方面探讨淹水胁迫对青杨扦插苗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和淹水2个处理,处理时间为40天。结果显示:(1)淹水胁迫导致青杨... 为揭示青杨(Populus cathayana)雌雄幼苗对淹水胁迫的适应性,在实验地内通过土培盆栽淹水方式从植株生理生态和生长发育方面探讨淹水胁迫对青杨扦插苗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和淹水2个处理,处理时间为40天。结果显示:(1)淹水胁迫导致青杨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茎部淹水区的不定根数显著升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株高、基径、总叶面积、比叶面积(SLA)、根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干重和根冠比(R/S)显著降低。(2)与雄株相比,淹水胁迫显著增加了雌株幼苗的MDA含量,降低了SOD活性、Pn、类胡萝卜素(Caro)含量、叶绿素a/b、SLA、根生物量和R/S,并导致雄株在淹水胁迫下具有比雌株更高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不定根数和株高。可见,淹水胁迫对青杨雌雄幼苗的形态生长和生理过程均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但表现出显著的性别间差异。雄株可以通过维持更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增加不定根数量来维持植株的生长,从而表现出比雌株更强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 生理特性 植物生长 青杨 淹水胁迫
原文传递
渍水胁迫对油菜根系形态与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琼 张春雷 +1 位作者 李光明 李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盆栽条件下研究连续渍水胁迫对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中油杂12号苗期根系形态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处理初期(前5d)两个油菜品种根系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产生速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 盆栽条件下研究连续渍水胁迫对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中油杂12号苗期根系形态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处理初期(前5d)两个油菜品种根系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产生速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活性氧累积引起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变化不显著,根系生物量及形态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渍水时间延长至5d后,根系O2.-产生速率继续加快而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显著提高;根系组织坏死严重,根生物量显著降低;根系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根表面积、根体积、主根长和总根长显著降低,平均根直径显著增加,须根数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渍水胁迫 根系形态 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2·-)
下载PDF
水淹胁迫下10个树种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耐水淹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36
14
作者 罗祺 张纪林 +3 位作者 郝日明 许万根 潘伟明 教忠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为指标,比较了水淹条件下10个树种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不同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有显著差异。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黄... 以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为指标,比较了水淹条件下10个树种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不同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有显著差异。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和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耐水淹能力较弱,耐水淹时间仅为5至10 d;蓝果树(Nyssa sinensis Oliv.)、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och〕、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和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 L.)具有一定的耐水淹能力,耐水淹时间约为25 d;乌桕〔Sapium sebiferum(L.) Roxb.〕和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耐水淹能力较强,耐水淹时间超过45 d;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acronatum Ten.)和花叶杞柳(Salixintegra‘Hakuro Nishiki’)的耐水淹能力最强,受水淹的60 d内无受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胁迫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相对电导率 耐水淹能力
下载PDF
黄淮地区涝渍胁迫影响夏玉米生长及产量 被引量:40
15
作者 余卫东 冯利平 +1 位作者 盛绍学 石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27-136,共10页
在黄淮平原,夏玉米常因降水过多遭受涝渍害而减产,确定其能忍受的涝渍胁迫天数,可为该区减轻涝渍引起的夏玉米产量损失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设置持... 在黄淮平原,夏玉米常因降水过多遭受涝渍害而减产,确定其能忍受的涝渍胁迫天数,可为该区减轻涝渍引起的夏玉米产量损失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设置持续淹水(3和5 d)和渍水(5、7和10 d)处理,旨在研究黄淮地区夏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持续涝渍胁迫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连续淹水3 d或拔节期、抽雄期连续渍水5 d夏玉米产量开始降低,产量损失率随涝渍时间延长而增加:拔节期淹水3 d、抽雄期淹水5 d,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28.4%和42.8%;拔节期或抽雄期渍水5 d的产量损失分别为13.8%和5.5%(2011年)和3.0%和3.4%(2012年);拔节期淹水5 d产量损失是淹水3 d的3.1倍;拔节期或抽雄期渍水10 d产量损失分别为渍水5 d的1.3和3.0倍(2011年)、2.4和3.2倍(2012年)。淹水天数相同时,拔节期淹水产量损失率大于抽雄期淹水。所有淹水处理都会降低每平方米有效株数,而抽雄期淹水5 d还影响秃尖比,拔节期淹水5 d影响所有测定指标如收获指数、果穗性状等。不同于淹水处理,所有渍水处理都不影响每平方米有效株数,但影响果穗长和秃尖比、收获指数(抽雄期渍水5 d除外)。涝渍胁迫的后续影响与胁迫生育期、及涝渍天数有关,如抽雄期淹水3-5 d和抽雄期渍水5 d只影响乳熟期地上部分干质量累积,而抽雄期渍水7 d会影响所有生育期干质量累积。拔节期淹水5 d和渍水10 d使玉米后期(吐丝后25-35 d)灌浆速度降低59.6%和28.9%。因此在玉米实际生产中出现连续强降水天气时,建议尽快采取排涝降渍措施减少以避免玉米拔节期连续淹水3 d或抽雄期连续渍水5 d,从而降低涝渍胁迫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粮食 生长 涝渍胁迫 夏玉米 产量 黄淮地区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2个蓝莓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陈雪妮 李建挥 +4 位作者 吴毅 梁文斌 柏文富 吴思政 聂东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9-114,138,共7页
以‘莱格西’和‘灿烂’2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进行水分胁迫(干旱胁迫、水淹胁迫),研究水分胁迫对2个品种蓝莓叶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莱格西’和‘灿烂’的叶长... 以‘莱格西’和‘灿烂’2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进行水分胁迫(干旱胁迫、水淹胁迫),研究水分胁迫对2个品种蓝莓叶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莱格西’和‘灿烂’的叶长、叶宽、比叶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显著降低(P <0.05),二者的总叶绿素含量在重度水淹胁迫下分别下降77.14%和55.82%,下降至最小值;3)在水分胁迫下2个蓝莓品种的PSⅡ光反应中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最小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qN)呈上升趋势,而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和光化学淬灭(qP)呈下降趋势,以‘莱格西’的光合系统受影响较大。本研究说明蓝莓品种‘灿烂’比‘莱格西’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干旱胁迫 水淹胁迫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9
17
作者 唐婧文 梁文斌 +1 位作者 邹辉 陈雪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18,共9页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淹胁迫下14 d后全部枯死,中度水淹33 d后开始枯死,轻度水淹40 d后变黄。2)多花黄精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38 d后部分叶片变黄,但在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未受到明显伤害。3)随着土壤水分胁迫(水淹、干旱)强度增大,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均下降,而叶绿素a与b比值、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多花黄精能够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多花黄精产生明显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水淹胁迫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植物淹水胁迫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8
作者 潘澜 薛晔 薛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5,共5页
此文对在淹水条件下植物的形态学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地区选育耐淹植物提供参考。淹水胁迫引起弱光环境,使气体扩散受限,叶绿素降解,光合速率下降。为了适应淹水环境,植物形态上产生通气组织、不定根和肥大的皮孔... 此文对在淹水条件下植物的形态学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地区选育耐淹植物提供参考。淹水胁迫引起弱光环境,使气体扩散受限,叶绿素降解,光合速率下降。为了适应淹水环境,植物形态上产生通气组织、不定根和肥大的皮孔、茎干伸长、叶片减少等以维持氧气的扩散和高的吸收效率,维持高的能量贮备,以保障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进一步开展与植物形态相关基因研究,采用实验室植物的数据预测野外淹水条件下的植物抗涝性,森林淹水胁迫的定位观测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淹水胁迫 形态特点
下载PDF
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9
作者 吴麟 张伟伟 +1 位作者 葛晓敏 唐罗忠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3,共7页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导致其成活率下降,生产力降低;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导致其成活率下降,生产力降低;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文中从植物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期对植物抗性研究和农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淹水胁迫 响应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彭秀 肖千文 +2 位作者 罗韧 唐艳梅 邹雪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淹水时间延长而上升,根系活力随淹水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的影响大小各异,植株全淹(Y3)除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小外,对其余各指标的影响增多为最大,植株半淹(Y2)对各指标的影响居中,植株根淹(Y1)除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产生的影响最大外,对其余各指标产生的影响均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蚊母 淹水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