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29
1
作者 车伍 欧岚 +1 位作者 汪慧贞 李俊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掌握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有效地利用城区雨水资源和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基础。根据北京 1998— 2 0 0 0年大量的降雨径流水质数据 ,本文分析了城区屋面和道路雨水径流的水质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城市雨水径流的... 掌握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有效地利用城区雨水资源和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基础。根据北京 1998— 2 0 0 0年大量的降雨径流水质数据 ,本文分析了城区屋面和道路雨水径流的水质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城市雨水径流的水质很差 ,初期径流的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城市污水。除了空气质量的影响外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屋面材料、道路类型及路面污染状况、气温、降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雨水径流 水质污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抚仙湖水质变化(1980-2011年)趋势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7
2
作者 高伟 陈岩 +2 位作者 徐敏 郭怀成 谢阳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42,共8页
水质恶化是湖泊系统生态健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科学地判别水质变化趋势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首要步骤.基于抚仙湖1980-2011共32年湖体水质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总氮(TN)... 水质恶化是湖泊系统生态健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科学地判别水质变化趋势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首要步骤.基于抚仙湖1980-2011共32年湖体水质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和浮游植物丰度等6项指标的年际变化趋势;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2个角度,筛选出9项水质变化的驱动指标,建立了水质指标与驱动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统计的6项指标年际波动较大,其中TP、TN和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6以上;②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上,COD Mn、TN、SD、Chl.a和浮游植物丰度等5项指标均有恶化趋势,Mann-Kendall和Daniel趋势检验2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一致;③驱动因子与水质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水平,其中,人口数量和水温是主要驱动因子,与主要水质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达到0.7以上的强相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水质变化 趋势检验 驱动力
下载PDF
城市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3
作者 张千千 李向全 +2 位作者 王效科 万五星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城市路面径流是城市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污染强度大、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严重而被予以格外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路面径流水质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城市道路径流中COD、TP、TN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9.59、0.46、6.29和... 城市路面径流是城市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污染强度大、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严重而被予以格外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路面径流水质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城市道路径流中COD、TP、TN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9.59、0.46、6.29和0.14 mg·L-1,超过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TSS的质量浓度高达552.86 mg·L-1。因此,COD、TP、TN、Pb和TSS是我国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高速路径流污染物Pb、Cu和Zn的浓度明显高于普通道路,而普通道路径流污染物中COD和TSS要高于高速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偏高。多数研究表明: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路面坡度增加了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和燃料的消耗,进而导致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较高,路面清扫或许对污染物的浓度有不利的影响,主要由于道路清扫将路面中部分大颗粒破碎,释放出了细小的颗粒物(粒径<43μm)并且不能将其清除的缘故。但是,降雨强度、干期、降雨历时和车流量对径流水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总结发现:车流量≥30 000的路面径流中COD、TSS、Pb和Cu的浓度是车流量<30 000的路面径流中的2.5、4.3、1.4和5.1倍;路面径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车辆的交通损耗,有机污染物来源于车辆的交通活动和路面材质,营养污染物来源于大气干湿沉降。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将多环芳烃、大肠杆菌等水质指标列入研究计划;深入分析影响降雨径流水质的因素及各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运用同位素溯源技术识别道路径流污染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径流 水质 影响因素 污染物来源
下载PDF
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黄金良 黄亚玲 +3 位作者 李青生 周增荣 冯媛 张祯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8-1107,共10页
选取闽东南九龙江流域21个典型小流域开展2010年丰(8月)、平(11月)、枯(2月)3个水期的基流水质监测,并借助GI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流域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九龙江流域水质监测、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九龙江水... 选取闽东南九龙江流域21个典型小流域开展2010年丰(8月)、平(11月)、枯(2月)3个水期的基流水质监测,并借助GI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流域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九龙江流域水质监测、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九龙江水质枯水期最差,平水期次之,丰水期水质较好.表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因子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为45.58%,表征农业污染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1.28%.NH4+-N、SRP、高锰酸盐指数、K+、Cl-、Mg2+、Na+浓度与建设用地比例、人口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NO3--N浓度与耕地比例有显著的正相关,自然用地面积比例与NO3--N、K+、Cl-、Na+浓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建设用地比例较大、人口较密集的小流域NH4+-N、SRP、高锰酸盐指数、K+、Cl-的浓度较高,耕地比例较大的小流域NO3--N浓度则较高.在流域水质管理上,建议提高污水处理率,并重视由于化肥施用导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污染源 特征 影响因素 流域
原文传递
洞庭湖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丽婧 汪星 +4 位作者 刘录三 郑丙辉 李利强 黄代中 田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2011年1—12月在洞庭湖湖区采集360个水样,测定pH、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NH3-N)、ρ(TN)、粪大肠菌群及ρ(Chl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样断面水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虞公庙、鹿角断面水质主要影响... 2011年1—12月在洞庭湖湖区采集360个水样,测定pH、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NH3-N)、ρ(TN)、粪大肠菌群及ρ(Chl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样断面水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虞公庙、鹿角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DO)、ρ(BOD5)、ρ(TP)、ρ(CODMn)、ρ(CODCr)、ρ(TN)、ρ(NH3-N)及ρ(Chla);南嘴、目平湖、横岭湖和万子湖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TP);小河嘴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TP)、ρ(BOD5)和ρ(Chla);东洞庭湖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BOD5)和ρ(Chla);岳阳楼和洞庭湖出口断面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ρ(DO)、ρ(CODMn)、ρ(CODCr)、ρ(NH3-N)和ρ(TN).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各断面水体受污染程度排序为虞公庙>鹿角>东洞庭湖>岳阳楼>洞庭湖出口>南嘴>横岭湖>目平湖>小河嘴>万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因子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洞庭湖
下载PDF
北运河系地表水近10年来水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郭婧 荆红卫 +1 位作者 李金香 李令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1-1518,共8页
北运河系为北京市区最重要的排水系统,其水质优劣对城市环境及下游地区有着重要影响,通过2001~2010年间地表水的监测数据、水资源量的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以及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数据来分析影响北运河系水质的原因.结果表明,北... 北运河系为北京市区最重要的排水系统,其水质优劣对城市环境及下游地区有着重要影响,通过2001~2010年间地表水的监测数据、水资源量的统计数据、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以及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数据来分析影响北运河系水质的原因.结果表明,北运河各排水支流水质均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耗氧型有机污染物及NH4+-N等,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凉水河、温榆河、通惠河等支流的水质严重影响着北运河的水质;北运河系各河段水质在2006年后出现好转,但2006~2010年之间污染指标浓度稳定在Ⅴ类标准以上,水质的进一步改善变得困难;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北京市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造成水质难以彻底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缺少生态补水是河系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降水可以缓解污染,却与地表水径流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形成矛盾,但对北运河来说,降水仍起到了稀释作用;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改善了水质,但进一步的水质改善还需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尤其是郊区污水处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系 地表水 河段 水质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因子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在新 王文一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水产养殖在饲料稳定性差、养殖密度过大、换水不勤时,会导致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累积,引起水质恶化。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为水的酸碱度值、溶解氧含量、化学耗氧量、透明度、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硫化物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水质恶化极... 水产养殖在饲料稳定性差、养殖密度过大、换水不勤时,会导致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累积,引起水质恶化。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为水的酸碱度值、溶解氧含量、化学耗氧量、透明度、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硫化物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水质恶化极易引起鱼类发病,甚至死亡。笔者对主要水质因子影响鱼类生长的机理和控制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水质因子 机理 控制
下载PDF
阳澄湖水质现状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35
8
作者 桂智凡 薛滨 +1 位作者 姚书春 魏文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87-1492,共6页
阳澄湖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调查结果显示:TN、叶绿素、TP和CODMn丰枯期都呈从西湖区向东湖区递减趋势,且一般枯水期大于丰水期,TP反之;丰枯期水质均较差,为Ⅳ类或劣Ⅴ类,污染物主要为TN和TP;富营养化加重趋势有所缓解,但水体仍呈富营养... 阳澄湖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调查结果显示:TN、叶绿素、TP和CODMn丰枯期都呈从西湖区向东湖区递减趋势,且一般枯水期大于丰水期,TP反之;丰枯期水质均较差,为Ⅳ类或劣Ⅴ类,污染物主要为TN和TP;富营养化加重趋势有所缓解,但水体仍呈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来源分析表明:丰枯期NO3--N、NO2--N与TN以及丰水期PO43--P与TP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绿素浓度与TN在枯水期有显著相关性,其他时期叶绿素浓度与TN、TP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阳澄湖养殖活动和底泥营养盐释放可能是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水质 富营养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修正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寇文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5,共5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越来越为更多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但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存在确定隶属度问题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复合运算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对评价方法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前后的方法应用同一案...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越来越为更多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但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存在确定隶属度问题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复合运算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对评价方法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前后的方法应用同一案例,进行评价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所采用的案例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差,因此导致评价结果与改进前的"相乘取大"和"取小取大"算子相似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仍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真实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状况,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水质评价 评价因子 权重 隶属度 复合运算
下载PDF
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武玮 徐宗学 于松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81,共7页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全流域73个点位的水质指标,选择溶解氧含量(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分别评价渭河流域...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全流域73个点位的水质指标,选择溶解氧含量(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分别评价渭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枯水期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说明非点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最大.总氮、总磷是渭河流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流域农业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从流域空间分布来看,3条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渭河的水质情况最差,泾河和北洛河水质相对较好.渭河南岸支流水质最好,北岸支流次之,干流水质最差,其中以关中地区干流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本研究结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水环境质量 评价因子 综合水质标志指数
下载PDF
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沈洪艳 曹志会 +2 位作者 刘军伟 王文欢 张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9-590,共12页
根据2009年8月太子河流域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5个主要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包括直接收集者(gc)、捕食者(pr)、过滤收集者(fc)、撕食者(sh)和刮食者(sc),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大型底栖动物以gc为主,占底栖动物总个体数的85.... 根据2009年8月太子河流域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5个主要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包括直接收集者(gc)、捕食者(pr)、过滤收集者(fc)、撕食者(sh)和刮食者(sc),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大型底栖动物以gc为主,占底栖动物总个体数的85.5%,其次为fc、sh、sc和pr,分别占总个体数的6.0%、3.0%、5.5%和0.0%,并且gc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较强,pr、sh、sc对环境条件变化较为敏感.通过5种功能摄食类群的相对丰度与水质因子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水温、电导率、总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与gc相关性较大;而海拔、水温、电导率、p H值、总氮、亚硝态氮与pr、sc和sh相关性较大.将土地利用格局与5种功能摄食类群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和河滩对gc影响显著;而农田对pr、sc和sh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太子河 人为干扰 水质因子 土地利用格局
下载PDF
于桥水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田志强 田秉晖 +2 位作者 辛丽花 贾大伟 张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
针对于桥水库秋季藻类大量爆发引发的富营养化所导致的供水安全问题,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和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2009年秋季于桥水库共有浮游植物110种,隶属于7门5... 针对于桥水库秋季藻类大量爆发引发的富营养化所导致的供水安全问题,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和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2009年秋季于桥水库共有浮游植物110种,隶属于7门52属,平均丰度为3.46×105个/L,优势种为弯形尖头藻、圆柱鱼腥藻、双头针杆藻、尖针杆藻;于桥水库水质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丰度受水质变化影响较大,DO、pH、透明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磷是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在现有的富营养化状况下,通过调控主要水质因子,控制群落结构,可以防止水华大规模爆发,确保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温和水质理化因子对糙海参摄食、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姚雪梅 王红勇 +1 位作者 邢少雷 何晓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2-295,共4页
分别以不同水温15、20、25、30℃为4个试验组,研究糙海参成参的摄食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糙海参体重的增长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糙海参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在25℃时生长最快,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7.667 g和1.48%,而且显著... 分别以不同水温15、20、25、30℃为4个试验组,研究糙海参成参的摄食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糙海参体重的增长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糙海参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在25℃时生长最快,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7.667 g和1.48%,而且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在水温15℃时,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分别为0.1 g和0.022%,有时会出现负增长。当水温达到15℃时,糙海参摄食活动减少,停止摄食,体重不再增加。在水质因子研究方面,分为不换水试验组、换水1/3试验组(每日)、全部换水试验组(每日),研究了不同水质对糙海参生长的影响。经过15 d养殖,结果表明:其他水质指标波动在正常范围,3个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别,只有NO^-2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不换水组、换水1/3组和全部换水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分别是1.34 mg/L、0.55 mg/L和0.23 mg/L。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大小与海参生长有密切关系,两者呈负相关。全部换水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糙海参生长最快;不换水试验组,部分糙海参日增重量和日增重率呈负增长,部分已经吐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摄食 生长 温度 水质因子
下载PDF
中国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被引量:19
14
作者 冯承莲 赵晓丽 +5 位作者 侯红 黄薇 宋静 李会仙 孟伟 吴丰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7,共16页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要素对特定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是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一直是国际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也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本文在总结国... 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要素对特定保护对象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是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环境基准理论与方法学一直是国际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也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本文在总结国际和我国环境基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基准的基本概况、理论方法学及重要进展。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和环境基准科技需求,综合分析了与环境基准理论方法学密切相关的系列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水质基准 土壤基准 空气基准 毒性效应机理 毒性预测模型 环境要素 生物富集 本地化
下载PDF
太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军 权文婷 孙记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在2003年10月27、28日和2004年8月19日的太湖水质试验数据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氮浓度、磷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CDOM(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003年10月份和2004年8月份,太... 在2003年10月27、28日和2004年8月19日的太湖水质试验数据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氮浓度、磷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CDOM(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003年10月份和2004年8月份,太湖梅梁湾地区水体的氮、磷浓度介于1~4mg/L和0.1~0.3mg/L,该浓度恰好处于易发生水华的营养物质浓度供应区间;②与2004年8月19日相比,2003年10月27、28日的太湖藻类处于低增长、高消亡状态;③在太湖梅梁湾地区,氮、磷浓度与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大于0.557;④在太湖水体中,磷浓度、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的四因子关系模型比氮浓度、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的四因子关系模型的相关系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元素 磷元素 水质因子 定量关系 太湖
下载PDF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变 陈飘雪 +1 位作者 韦绪好 孙庆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0-527,共8页
焦岗湖是淮河左岸一个天然湖泊,集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焦岗湖4个季节水质监测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分析焦岗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焦岗湖水... 焦岗湖是淮河左岸一个天然湖泊,集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焦岗湖4个季节水质监测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分析焦岗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焦岗湖水质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透明度较低、秋季较高;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秋季;总氮、总磷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从空间变化来看,4个季节的透明度空间差异较为显著;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呈现中心高周围低的变化趋势,秋季则表现为西高东低;总磷浓度春季分布较为均匀,夏、秋及冬季则呈西高东低之势;高锰酸盐指数在春、秋季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夏季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冬季浓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焦岗湖 水质参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与驱动因素识别 被引量:17
17
作者 程兵芬 张远 +2 位作者 夏瑞 张楠 张新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11-4221,共11页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区和影响区,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严重,河流水华频繁暴发,科学识别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异及主要驱动因素成为优化上游调水工程重要管理需求.本研究基于近年汉江水文水质多源数据,综合利用Dan...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区和影响区,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严重,河流水华频繁暴发,科学识别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异及主要驱动因素成为优化上游调水工程重要管理需求.本研究基于近年汉江水文水质多源数据,综合利用Daniel趋势检验、MK突变分析、K-means聚类、空间相异度和冗余分析等数学方法,系统揭示了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年汉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总体处于Ⅱ类,中下游部分断面水质为Ⅲ类;多项水质指标多年来总体较好,但总磷和总氮负荷较高,近年10个断面总磷和总氮平均浓度分别处于0.028~0.263 mg·L^(-1)和0.630~1.852 mg·L^(-1)水平;(2)时间变化上,Daniel和MK突变结果发现2004~2018年宗关站总磷和总氮年变化趋势不显著,其它多项水质指标也无明显年变化趋势;枯水期主要水质指标总氮、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总体大于丰水期,化学需氧量不同点位呈现出不同的丰枯变化规律,总磷丰水期浓度下降不明显;(3)空间分布上,K-means聚类和空间相异度结果发现不同断面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10个水质监测断面总体上可以聚类为3类,上游水质指标最好,中游次之,下游较差;值得注意的是,下游小河等断面多项水质指标均趋于改善,可能与近年来实施的控源减排和清澈养殖等保护行动和措施有关;(4)在总体较高的氮磷负荷条件下,流量和水温是影响汉江中下游3个分区河流水质指标的重要因素,其中流量在上、下游对水质贡献率较大,水温则在中游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时空变异 水质 影响因素 冗余分析(RDA)
原文传递
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着生藻类与水质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凌旌瑾 顾咏洁 +1 位作者 许春梅 陈小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4-189,共6页
通过对黄浦江和苏州河7个断面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持续1年的监测,分析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并对7个水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合着生藻类的群落参数,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水质主要因子与着... 通过对黄浦江和苏州河7个断面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持续1年的监测,分析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并对7个水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合着生藻类的群落参数,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水质主要因子与着生藻类群落参数间的回归模型,确定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参数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以硅藻占主要地位,着生藻类优势种以及各群落参数的季节变化明显;对水质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中,主成分1(PCA1)主要代表水体中CODCr和Chl-a含量,主成分2(PCA2)主要代表水体中DO和TP含量,主成分3(PCA3)主要代表水体中TN含量.其中PCA1和PCA2对着生藻类密度的影响较显著,主成分对着生藻类的其他群落参数影响不显著,表明着生藻类密度是指示河流水质状况的重要群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群落动态 水质因子 多元分析 黄浦江 苏州河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里下河腹部典型区综合水质评价 被引量:17
19
作者 傅国圣 周佳楠 +1 位作者 李云中 蒋陈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2,共4页
水质评价对于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7年9月里下河腹部典型区泰州地区39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综合指数,识别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各水质指标超标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溶解氧、... 水质评价对于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7年9月里下河腹部典型区泰州地区39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综合指数,识别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各水质指标超标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表征空间分布不均匀度的熵权由大到小分别为氨氮、总磷、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是主要的全局型污染因子,姜堰区东部和兴化市东北部为重点污染区域,姜堰区东部区域型污染因子为总磷和氨氮,兴化市东北部区域型污染因子为总磷。因此,里下河腹部区泰州地区丰水期水环境治理应以提升溶解氧、降低高锰酸盐指数为主,同时兼顾姜堰区东部总磷和氨氮的治理以及兴化市东北部总磷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水质评价 重点污染区域 主要污染因子 里下河腹部典型区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乌梁素海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全栋 张生 +3 位作者 史小红 孙标 宋爽 郭子扬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10-1619,共10页
为探明寒旱区浅水型湖泊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以20132018年1月和7月湖泊水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监测点的水体营养状态与水环境因子(盐度、pH值和水深)之间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通过方差... 为探明寒旱区浅水型湖泊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以20132018年1月和7月湖泊水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监测点的水体营养状态与水环境因子(盐度、pH值和水深)之间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贡献水平,同时界定出水体营养状态处于最佳水平条件下的水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对水体营养状态的方差贡献初期表现显著而后趋于稳定,且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综合方差贡献率最高可达66.62%;并以全湖94.4%的水体面积不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作为标准界定出乌梁素海水体处于最佳营养状态水平条件下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适宜范围,分别为0.06~2.68 g/L、7.50~8.63和1.76~3.50 m,且湖泊在此营养水平条件下全湖盐度、pH值和水深指标的均值分别为1.55 g/L、8.15和2.33 m.因此,可以通过人类活动调控湖泊水环境因子值,并实施以水养湖的策略来推动湖泊水体营养状态向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水环境因子 营养状态 方差分解 VA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