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涌突水问题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在敏
陈瑜林
+2 位作者
许模
张世殊
雍平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水电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作为水电工程的重要建筑物,水工隧洞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是关键。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隧洞穿越不良地层易引发涌突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基于大量既有资料和文献,分析了西南水电工...
水电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作为水电工程的重要建筑物,水工隧洞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是关键。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隧洞穿越不良地层易引发涌突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基于大量既有资料和文献,分析了西南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涌突水问题,得出的结论为:(1)水工隧洞主要类型有枢纽区隧洞群型和傍河长距离型;(2)基于水文地质结构,枢纽区隧洞群型主要发生有裂隙涌突水,傍河长距离型主要发生有裂隙涌突水、复杂构造破碎带涌突水和岩溶涌突水;(3)发生涌突水隧洞的围岩常表现为裂隙和构造发育、可溶岩分布广等特征;(4)为了水工隧洞的安全、经济和生态,需系统分析地下水特征,优化裂隙、岩溶系统探测,开发涌突水定量化数学、数值模型,组建专家决策团体,编写具体、完整、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规程,并提出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水电工程
水工隧洞
涌突水
致灾机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在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德胜
吴丰收
+1 位作者
李富明
谷婷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2,178,共7页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富水
突水
涌泥
地质预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佳亮
陈亮
王崇艮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凤隧道发...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凤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涌水突泥
大气降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圆形薄板力学模型的隧道隔水岩墙弯曲破坏涌水机制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江勇顺
付振华
+1 位作者
李天斌
孟陆波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2,共7页
隧道施工突水灾害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的安全。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存在突水致灾构造时,留足一定厚度的隔水岩盘——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对确保突水致灾构造中水不至突出以及加固隔水岩盘和处理突水致灾构造至关重要。文章以沪蓉高速公路垫...
隧道施工突水灾害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的安全。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存在突水致灾构造时,留足一定厚度的隔水岩盘——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对确保突水致灾构造中水不至突出以及加固隔水岩盘和处理突水致灾构造至关重要。文章以沪蓉高速公路垫邻段明月山隧道K5+398处突水事件为例,基于隧道断面形式和隔水岩层为近直立泥岩层实际情况,将掌子面隔水岩墙简化为圆形薄板,以弹性力学薄板理论为基础,通过隔水岩墙受力分析,推导出临界隔水岩墙(盘)厚度——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厚度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出明月山隧道K5+398处突水位置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厚度。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明月山隧道K5+398处掌子面隔水岩墙临界厚度为1.4~1.55 m,与实际涌突水情况总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涌突水
圆形薄板
地质力学模型
临界隔水层厚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涌突水问题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在敏
陈瑜林
许模
张世殊
雍平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275)
文摘
水电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作为水电工程的重要建筑物,水工隧洞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是关键。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隧洞穿越不良地层易引发涌突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基于大量既有资料和文献,分析了西南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涌突水问题,得出的结论为:(1)水工隧洞主要类型有枢纽区隧洞群型和傍河长距离型;(2)基于水文地质结构,枢纽区隧洞群型主要发生有裂隙涌突水,傍河长距离型主要发生有裂隙涌突水、复杂构造破碎带涌突水和岩溶涌突水;(3)发生涌突水隧洞的围岩常表现为裂隙和构造发育、可溶岩分布广等特征;(4)为了水工隧洞的安全、经济和生态,需系统分析地下水特征,优化裂隙、岩溶系统探测,开发涌突水定量化数学、数值模型,组建专家决策团体,编写具体、完整、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规程,并提出治理措施。
关键词
西南水电工程
水工隧洞
涌突水
致灾机制
防治措施
Keywords
Hydropower
projects
in
southwest
China
Hydraulic
tunnel
water
inflow
and
burst
Hazard
induced
mechanism
Prevention
measures
分类号
TV698.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在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德胜
吴丰收
李富明
谷婷
机构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2,178,共7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课题(项目名称:复杂地质隧道地质预报技术及设备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4EG123034)
文摘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富水
突水
涌泥
地质预报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water
-rich
water
inflow
Mud
burst
Geological
prediction
分类号
U452.1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佳亮
陈亮
王崇艮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文摘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凤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关键词
岩溶隧道
涌水突泥
大气降雨
Keywords
Tunnel
in
a
karst
area
water
inflow
and
mud
burst
Atmospheric
rainfall
分类号
U456.3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圆形薄板力学模型的隧道隔水岩墙弯曲破坏涌水机制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江勇顺
付振华
李天斌
孟陆波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2,共7页
文摘
隧道施工突水灾害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的安全。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存在突水致灾构造时,留足一定厚度的隔水岩盘——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对确保突水致灾构造中水不至突出以及加固隔水岩盘和处理突水致灾构造至关重要。文章以沪蓉高速公路垫邻段明月山隧道K5+398处突水事件为例,基于隧道断面形式和隔水岩层为近直立泥岩层实际情况,将掌子面隔水岩墙简化为圆形薄板,以弹性力学薄板理论为基础,通过隔水岩墙受力分析,推导出临界隔水岩墙(盘)厚度——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厚度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出明月山隧道K5+398处突水位置最小安全隔水岩盘厚度。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明月山隧道K5+398处掌子面隔水岩墙临界厚度为1.4~1.55 m,与实际涌突水情况总体吻合。
关键词
隧道
涌突水
圆形薄板
地质力学模型
临界隔水层厚度
Keywords
Tunnel
water
inflow
and
water
burst
Round
thin
plate
Geomechanical
model
Critical
thickness
ofaquifuge
分类号
U453.6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水电工程水工隧洞涌突水问题分析
王在敏
陈瑜林
许模
张世殊
雍平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在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预报中的应用
吴德胜
吴丰收
李富明
谷婷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王佳亮
陈亮
王崇艮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圆形薄板力学模型的隧道隔水岩墙弯曲破坏涌水机制分析
江勇顺
付振华
李天斌
孟陆波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