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耐蒸煮高阻隔包装膜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铭竹 王群 +3 位作者 赵伟涛 刘墨宁 李伟 宋鑫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第7期49-51,共3页
介绍了一种耐蒸煮高阻隔包装膜的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其制备的阻隔涂层技术,进行阻隔涂层技术配方的调整试验表征,对制膜后的耐屈扰性和蒸煮前后的阻隔性能对比,分析其高阻氧性能和阻水性能;试验测试揉搓 40 次,旋转角度 30 °;高温 ... 介绍了一种耐蒸煮高阻隔包装膜的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其制备的阻隔涂层技术,进行阻隔涂层技术配方的调整试验表征,对制膜后的耐屈扰性和蒸煮前后的阻隔性能对比,分析其高阻氧性能和阻水性能;试验测试揉搓 40 次,旋转角度 30 °;高温 121 ℃及 2 个大气压下蒸煮 40 min;制备的耐蒸煮高阻隔包装膜阻隔性能优异(蒸煮后透氧率≤ 0.5 cc/(m^(2)·d),透水率≤ 1.0 g/(m^(2)·d)),并具有良好的适宜高热杀菌处理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蒸煮高阻隔包装膜 阻隔涂层技术 耐屈扰性 阻氧性能 阻水性能
下载PDF
PBAT/PPC可生物降解薄膜的性能及其自然老化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宝华 施凯环 +1 位作者 边红莉 徐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73-1683,共11页
为提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的水蒸气阻隔性和耐候性能,通过熔融共混和吹塑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BAT/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薄膜,研究了材料组成对共混物薄膜水蒸气阻隔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形貌、透光率等影... 为提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的水蒸气阻隔性和耐候性能,通过熔融共混和吹塑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BAT/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薄膜,研究了材料组成对共混物薄膜水蒸气阻隔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形貌、透光率等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自然老化表征。结果表明,PPC的加入提高了PBAT基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但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PPC可使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54.5%;自然老化试验表明,PPC能够提升PBAT基薄膜的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薄膜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碳酸亚丙酯 自然老化 阻隔性
下载PDF
可食性膜阻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磊 牛坤 马庆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本实验采用拟杯子法,以CaCl2为吸水材料,以棉布为膜载体,在温度25±2℃、相对湿度为90%±2%的条件下,测定了各种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并比较了它们的阻水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膜是具有最佳阻水性的多糖膜;明胶膜比大豆蛋白膜阻... 本实验采用拟杯子法,以CaCl2为吸水材料,以棉布为膜载体,在温度25±2℃、相对湿度为90%±2%的条件下,测定了各种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并比较了它们的阻水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膜是具有最佳阻水性的多糖膜;明胶膜比大豆蛋白膜阻水性更优;脂质膜的阻水率按以下顺序依次增大: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石蜡<蜂蜡,乙酰化单甘酯的阻水性优于单甘酯;增塑剂山梨醇、甘油及乙二醇的加入会使膜的阻水性降低;在三元膜中,脂质膜用作被膜剂比用作乳化剂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阻水特性
下载PDF
类脂物质对大米蛋白可食用膜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单成俊 陈正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2,共4页
以大米蛋白为基料,研究了硬脂酸、蜂蜡、蔗糖脂肪酸酯3种类脂物质对大米蛋白膜的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添加不同类脂量后大米蛋白膜机械性能和透水率的变化。实验表明,加入硬脂酸、蔗糖脂肪酸脂及蜂蜡使膜的阻水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添加硬... 以大米蛋白为基料,研究了硬脂酸、蜂蜡、蔗糖脂肪酸酯3种类脂物质对大米蛋白膜的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添加不同类脂量后大米蛋白膜机械性能和透水率的变化。实验表明,加入硬脂酸、蔗糖脂肪酸脂及蜂蜡使膜的阻水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添加硬脂酸、蔗糖脂肪酸脂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膜 大米蛋白 类脂物质 阻水性
下载PDF
聚酰亚胺机械应力作用下的水蒸气阻隔性与分子构象机制
5
作者 韩立鑫 张涵 +2 位作者 熊良涛 张建华 李浩源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072,共12页
柔性器件使用过程中反复拉伸与折叠会改变封装材料微观结构,导致空气中的水等更容易进入器件内部,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在微观层面理解拉伸过程中封装材料链构象变化和水蒸气阻隔性减弱机制有利于材料设计,从而改善封装材料的性能,延... 柔性器件使用过程中反复拉伸与折叠会改变封装材料微观结构,导致空气中的水等更容易进入器件内部,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寿命。在微观层面理解拉伸过程中封装材料链构象变化和水蒸气阻隔性减弱机制有利于材料设计,从而改善封装材料的性能,延长柔性器件的使用寿命。目前,常规实验手段很难从微观层面上分析聚合物链构象的变化。本文选取12种聚合物柔性封装材料聚酰亚胺(PI),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拉伸和拉伸过程中水蒸气阻隔性的衰减,探究杨氏模量、自由体积和PI链构象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拉伸过程中水蒸气阻隔性发生衰减的机制,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采用交联的方法改善拉伸过程中水阻隔性衰减的策略。以上结果对聚合物封装材料的分子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水蒸气阻隔性 分子模拟 自由体积 链构象
原文传递
温度响应型纳米涂层涂覆PBAT/PLA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会平 李圆 +3 位作者 张露 潘东英 李发勇 谢东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4,共5页
利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对纤维素纳米纤丝(NFC)进行接枝改性,使NFC功能化,将改性NFC(PNIPAM-NFC)与纳米蒙脱土(MMT)、聚乙烯醇(PVA)混合制成复合涂层溶液,将涂层溶液涂布于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 利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对纤维素纳米纤丝(NFC)进行接枝改性,使NFC功能化,将改性NFC(PNIPAM-NFC)与纳米蒙脱土(MMT)、聚乙烯醇(PVA)混合制成复合涂层溶液,将涂层溶液涂布于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薄膜表面制备阻隔型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力试验机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对复合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PNIPAM-NFC可有效提高涂覆PBAT/PLA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使其水蒸气透过系数(WVP)降低(温度30℃、湿度90%条件下)。当PNIPAM-NFC用量为0.5份时,未添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复合薄膜的WVP为5.26×10^(-14)g·cm/(cm^(2)·s·Pa),比纯PBAT/PLA薄膜降低4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丝 纳米蒙脱土 温度响应 水蒸气阻隔性能
原文传递
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聚乳酸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勇 候百权 +1 位作者 宋词 戴磊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具有生物质及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在聚乳酸(PLA)基体中添加CNF,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制得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OCNF),采... 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具有生物质及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在聚乳酸(PLA)基体中添加CNF,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制得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OCNF),采用溶液浇注方法制备了不同OCNF及CNF添加量的复合膜,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分析薄膜红外光谱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当OCNF含量为4.0wt%时,OCNF/PL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62.2MPa,弹性模量为4.52GPa,断裂伸长率为14.5%;与CNF/PLA复合膜相比,分别增加了19.4%、9.7%、13.5%。通过红外光谱和微观形态分析,氧化改性后的OCNF与基体PLA发生了一定的交联,且OCNF具有更多的分丝和物理"交联",提高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水蒸气阻隔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