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研究(Ⅰ)——合金膜的结构及其对丝心蛋白吸水性和机械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新 李文俊 +2 位作者 钟伟 卢玉华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通过FTIR、X射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观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 通过FTIR、X射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观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显宏观相分离,认为合金膜是基本相容的.同时发现,在丝心蛋白中共混一定量的壳聚糖可以改善其吸水性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丝心蛋白 合金膜 吸水性 机械性能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粘结砂浆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丁向群 张冷庆 +2 位作者 冀言亮 王钰 邢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0-104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聚合物改性粘结砂浆(PMBM),并研究了聚合物对粘结砂浆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砂浆的抗冻性、粘结抗拉强度、收缩率和吸水率等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聚合物改性粘结砂浆硬化体的微观结构,分析了苯丙乳液对水泥砂浆的改...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聚合物改性粘结砂浆(PMBM),并研究了聚合物对粘结砂浆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砂浆的抗冻性、粘结抗拉强度、收缩率和吸水率等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聚合物改性粘结砂浆硬化体的微观结构,分析了苯丙乳液对水泥砂浆的改性机理。研究表明,聚合物能降低砂浆的压折比、吸水率和收缩率,改善砂浆的抗冻性及耐久性。聚合物掺量为20%时,PMBMs压折比小于3.0,符合粘结砂浆对压折比的要求;PMBMs收缩率为0.0351%,远小于普通粘结砂浆;经6次冻融循环后,试样的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分别为0.22%和-18.7%;粘结抗拉强度(28 d)为4.4 MPa远高于普通粘结砂浆(0.82 MPa);扫描电镜显示PMBMs内部孔隙具有光滑的孔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砂浆 粘结强度 耐久性 吸水率 强度损失
下载PDF
医用多孔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晓莉 姚子华 +2 位作者 徐伟伟 史大刚 刘月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了多孔壳聚糖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膜的吸水性、水蒸气透过性、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的多孔壳...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了多孔壳聚糖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膜的吸水性、水蒸气透过性、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的多孔壳聚糖膜孔径均匀,吸水性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膜的最大吸水率、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96%、71.5%和1.0472 m2.g-1;膜的力学性能好,最大抗拉强度为273.17MN/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壳聚糖膜 孔隙率 吸水性 水蒸气透过性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降解性
下载PDF
铁尾矿砂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水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程和平 陆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为探究铁尾矿砂掺量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以唐山某铁尾矿砂为骨料,考察了不同铁尾矿掺量下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水化特性。结果表明:①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为探究铁尾矿砂掺量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以唐山某铁尾矿砂为骨料,考察了不同铁尾矿掺量下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水化特性。结果表明:①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最大,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抗折强度最大;混凝土的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取得最大值。②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吸水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及渗透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当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及抗渗性能最佳。③随着水化反应的持续进行,水化放热速率呈现增、减、增、减的变化趋势,但同一水化时间下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增加,同一水化时间下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力学性能 吸水率 碳化深度 渗透深度 放热速率 放热量
下载PDF
表面处理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智 史才军 +2 位作者 钱觉时 卢浩 张智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60,共7页
轻集料混凝土已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轻集料表面状态、形状和吸水性对轻集料混凝土需水量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憎水处理的膨胀页岩陶粒早期和后期的吸水率明显降低。相比干燥和预湿轻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 轻集料混凝土已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轻集料表面状态、形状和吸水性对轻集料混凝土需水量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憎水处理的膨胀页岩陶粒早期和后期的吸水率明显降低。相比干燥和预湿轻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相同时,采用表面憎水处理的轻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需水量较少,且具有较低的坍落度损失和更高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集料 表面处理 吸水 混凝土
下载PDF
页岩及黏土纳米孔隙中液态水分布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靖 陈掌星 +4 位作者 李相方 王香增 吴克柳 冯东 曲世元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9-1233,共15页
页岩储层富含纳米级孔隙,因此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孔隙内流体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室内实验,量化评价了页岩及黏土孔隙含水饱和度分布特征,实验发现:在水吸附过程中,黏土孔隙内"毛细凝聚"现象显著,当环境相对湿度较高... 页岩储层富含纳米级孔隙,因此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孔隙内流体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室内实验,量化评价了页岩及黏土孔隙含水饱和度分布特征,实验发现:在水吸附过程中,黏土孔隙内"毛细凝聚"现象显著,当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时,部分小孔隙将被毛管水完全阻塞;而对于页岩样品,无机质孔隙表现出亲水作用,但是有机质表现出憎水作用,页岩整体吸水能力相对较弱.同时,考虑页岩有机质与无机质孔隙形貌特征差异性,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孔隙形状对吸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狭缝孔模型计算的吸水曲线与实测结果更接近,因此在研究页岩吸水特征时,应将孔隙形状假设为狭缝孔,而并非通常假设的圆管孔.本研究将对深入认识及评价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内流体的赋存方式及产出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黏土 纳米孔隙 吸水特征 含水饱和度
原文传递
TiO2粒径对PTFE基复合材料介电损耗和吸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贾倩倩 张立欣 +2 位作者 金霞 王丽婧 武聪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PTFE/TiO2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结合性直接影响其介电损耗和吸水率性能。本文从增大TiO2填料粒径的角度出发,以D50为6.258,24.122和34.191μm的TiO2陶瓷粉分别制备PTFE/TiO2复合材料样品,测试其在X波段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吸水率,结合... PTFE/TiO2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结合性直接影响其介电损耗和吸水率性能。本文从增大TiO2填料粒径的角度出发,以D50为6.258,24.122和34.191μm的TiO2陶瓷粉分别制备PTFE/TiO2复合材料样品,测试其在X波段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吸水率,结合不同陶瓷粉的特性,分析讨论了TiO2填料粒径变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当TiO2填料粒径增大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内部界面比例降低,由界面结合性差导致的高吸水率得到明显的改善。以D50为34.191μm的TiO2陶瓷粉制备的PTFE基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97,介电损耗为0.0021,吸水率降低至0.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微观形貌 相对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吸水率 界面
下载PDF
高分子凝胶堵漏剂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元洪 杨蓉 +4 位作者 庄建山 吕梦妮 辛志军 杜梦昱 何晓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7,共6页
漏失井、长封固段井固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漏,造成水泥浆低返,进而漏封油层,固井施工难度大。为此以聚丙烯酸钠(PAANa)和壳聚糖(CTS)为原料,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碳酸钙(CaCO3)作为... 漏失井、长封固段井固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漏,造成水泥浆低返,进而漏封油层,固井施工难度大。为此以聚丙烯酸钠(PAANa)和壳聚糖(CTS)为原料,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碳酸钙(CaCO3)作为增强剂,通过优化PAANa和CTS二者比例,以水溶液聚合接枝共聚法制备高分子凝胶堵漏剂(CPA)。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单体配比CTS∶PAANa=1∶7,引发剂加量为3.3%,交联剂加量为2.1%,反应温度为60℃,碳酸钙加量为1%。利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PAANa和CTS共聚接枝化学反应,并开展了CPA在不同盐溶液、温度、pH值下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高分子凝胶堵漏剂的抗盐性较好;在不同盐溶液中的吸液能力依次为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丙烯酸钠 堵漏剂 吸水
下载PDF
A case study of Asian dust storm particles:Chemical composition,reactivity to SO_2 and hygroscopic properties 被引量:7
9
作者 Qingxin Ma Yongchun Liu +2 位作者 Chang Liu Jinzhu Ma Hong 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2-71,共10页
Mineral dust comprises a great fraction of the global aerosol loading,but remains the largest uncertainty in predictions of the future climate due to its complexity in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 th... Mineral dust comprises a great fraction of the global aerosol loading,but remains the largest uncertainty in predictions of the future climate due to its complexity in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 this work,a case study characterizing Asian dust storm particles was conducted by multiple analysis methods,including SEM-EDS,XPS,FT-IR,BET,TPD/mass and Knudsen cell/mass.The morphology,elemental fraction,source distribution,true uptake coefficient for SO 2,and hygroscopic behavior were studied.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sian dust storm particles are aluminosilicate,SiO 2 and CaCO 3,with organic compounds and inorganic nitrate coated on the surface.It has a low reactivity towards SO 2 with a true uptake coefficient,5.767×10-6,which limits the conversion of SO 2 to sulfate during dust storm periods.The low reactivity also means that 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f SO 2 in both dry and humid air condition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hygroscopic behavior of the dust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FTS mineral dust SO2 reaction water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改性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炳监 胥民尧 +1 位作者 沈俊宇 陈登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6,共8页
【目的】针对再生骨料砂浆粘结界面薄弱/吸水率高等问题,采用有机以及有机与无机复合的内密实外裹浆的方法进行改性。【方法】通过对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吸水率、表观密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改性前后再生骨料的性能变化,最后探究不... 【目的】针对再生骨料砂浆粘结界面薄弱/吸水率高等问题,采用有机以及有机与无机复合的内密实外裹浆的方法进行改性。【方法】通过对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吸水率、表观密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改性前后再生骨料的性能变化,最后探究不同改性方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结果表明,有机钠盐可以与孔隙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凝胶填充再生骨料的孔隙结构,使得骨料的吸水率降低12.79%,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电通量降低37.69%,并且钙离子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有机钠盐的改性效果。【结论】浸泡-裹浆复合处理在骨料表面形成核壳层,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渗透性能,电通量降低至1 283 C,弥补了有机钠盐“单一强化”无法提升力学强度的不足,表现出最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力学强度 水吸附 渗透性能
下载PDF
温度对石墨/明胶共混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斯乔 李海朝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200,共8页
以明胶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石墨为增强相,制备易溶解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性复合膜,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的石墨/明胶复合膜,并测试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各浓度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性、水蒸气透过率、SEM等的性能来判断... 以明胶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石墨为增强相,制备易溶解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性复合膜,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的石墨/明胶复合膜,并测试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各浓度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性、水蒸气透过率、SEM等的性能来判断膜的性能。抗拉强度整体趋势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35℃(抗拉强度范围在49MPa~85MPa)和-10℃(23MPa~40MPa)时较大但断裂伸长率较低,35℃(断裂伸长率范围在13%~34%)和-10℃(5%~55%);断裂伸长率趋势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0℃(70%~112%)和0℃(48%~110%)时较好,但抗拉强度在10℃(6MPa~10MPa)和0℃(0.5MPa~6MPa)时较差;吸水性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空白样的吸水率受温度影响增加最快,同温度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吸水率降低,吸水率起到了抑制的作用;温度越高WVP越大,少量石墨加入(0.5%、3%、5%)对WVP有利;水溶性:35℃>25℃>5℃>15℃,高温有利于溶解,低温有利有疏水保护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明胶 水蒸气透过系数 吸水性
下载PDF
In situ DRIFTS study of hygroscopic behavior of mineral aerosol 被引量:5
12
作者 Qingxin Ma,Hong He,Yongchun Li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cotoxi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55-560,共6页
In situ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water adsorption on mineral oxides (SiO2, a-Al2O3, MgO, Fe2O3, TiO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water adsorption isot... In situ diffusion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water adsorption on mineral oxides (SiO2, a-Al2O3, MgO, Fe2O3, TiO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water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well fitted with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Ⅲ type equation, with the calculated monolayers occurring at 24%-30% relative humidity. It showed that about 1-5 layers of water adsorbed on oxides surfaces in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20%-90%). The measured deliquescence relative humidity of NaCl was (74 ± 1)%,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DRIFTS is a useful method for the study the hygroscopic behavior of mineral dust. In addition, the limits of DRIPT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FTS mineral oxides water adsorption HYGROSCOPICITY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的吸水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素薇 王小燕 +2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宏智 陈骁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1-224,共4页
利用乙二醇和表面活性剂聚N-乙烯吡咯烷酮(PVP)对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制得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约39 nm。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的共同作用下,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到醇酸清漆中,获得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采用称量法和电化学法测... 利用乙二醇和表面活性剂聚N-乙烯吡咯烷酮(PVP)对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制得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约39 nm。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的共同作用下,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到醇酸清漆中,获得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采用称量法和电化学法测试了涂层的吸水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降低了醇酸清漆的吸水率。文中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醇酸清漆吸水性改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涂料 吸水性
下载PDF
双马来酰亚胺/BA/石墨介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璇 梁国正 +3 位作者 晁芬 刘继三 王金合 管兴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6,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将石墨与 N,N′-二氨基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复合制备 BMI/石墨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石墨含量为11.975%(质量分数,下... 采用原位聚合法将石墨与 N,N′-二氨基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复合制备 BMI/石墨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石墨含量为11.975%(质量分数,下同)左右时出现渗流效应。BMI/O,O-二烯丙基双酚 A(BA)/石墨介电材料的吸水率较小(低于1.7%)。湿热老化对材料的介电性能影响较大,其介电损耗最大增幅近26%。钛酸酯偶联剂NDZ-311可以显著改善石墨颗粒在 BMI 中的分散效果,同时可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石墨 介电性能 吸水率
下载PDF
钙矾石吸附水的模型及等温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子成 孙淑巧 +1 位作者 李建军 陈贤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7-671,共5页
关键词 钙矾石 吸附模型 等温方程 特性方程 水泥
下载PDF
水热提质褐煤的水分分布及吸附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莫琼 廖俊杰 +2 位作者 常丽萍 韩艳娜 鲍卫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42-3349,共8页
褐煤脱水提质是其大规模利用的前提。水热提质是一种非蒸发干燥技术,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对褐煤提质过程中不同赋存形态水分的脱除、分布情况及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进行研究可为褐煤高效水热提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水热法对我国内蒙古... 褐煤脱水提质是其大规模利用的前提。水热提质是一种非蒸发干燥技术,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对褐煤提质过程中不同赋存形态水分的脱除、分布情况及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进行研究可为褐煤高效水热提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水热法对我国内蒙古褐煤和云南褐煤进行脱水提质,通过等温干燥法测定了原煤及水热提质煤样中的水分和类型,运用化学滴定和氮吸附法分别测试了煤样含氧基团和孔结构,考察了水热提质对褐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30℃下进行煤样水分等温吸附测试,使用修正BET模型探讨了不同水热提质煤样的水分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水热提质降低了内蒙古褐煤和云南褐煤中的含水率,包括分子水、毛细水和自由水的含水率,其中分子水脱除率更高。水热提质脱除褐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分解褐煤中亲水性含氧基团,使得所含分子水显著降低,同时毛细水和自由水也不同程度减少。提质褐煤含氧基团的减少和孔结构的变化分别影响提质煤的第1类水分(与含氧基团以强氢键结合的水分)和第2类水分(多层吸附和毛细冷凝吸附的水分)的吸附量。与内蒙古褐煤相比,煤阶较低的云南褐煤在水热提质过程中脱除了更多水分,其第1类和第2类水分吸附量降低更为显著,说明水热提质更适用于高含水的低阶褐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热提质 水分分布 水分吸附 含氧基团 孔结构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乳液的结构与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云 胡健 +1 位作者 王宜 贾德民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7-49,共3页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复合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蒙脱土添加量对复合体系的表面自由能、吸水率及干燥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在复合乳液中...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复合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蒙脱土添加量对复合体系的表面自由能、吸水率及干燥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在复合乳液中达到了纳米级分散,形成了插层型与剥离型共存的微观结构。蒙脱土用量对胶膜的表面自由能、吸水率和干燥时间都有重要的影响,当蒙脱土用量达到5份时,胶膜的表面自由能和吸水率分别降低11%和67%,但乳液的干燥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蒙脱土 乳液 结构 表面自由能 吸水率 干燥时间
下载PDF
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吸附特性
18
作者 都亚敏 李珠 +2 位作者 蒋佳荔 殷方宇 吕建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8,共9页
【目的】探究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吸附特性,阐释湿度循环对木材细胞壁及其吸着水分子的影响机制,为木材的实际使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以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在3或5次吸... 【目的】探究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吸附特性,阐释湿度循环对木材细胞壁及其吸着水分子的影响机制,为木材的实际使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以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在3或5次吸湿解吸循环(0%→95%→0%)过程中实时测定木材水分吸附数据,绘制水分吸着-解吸等温线,借助H-H模型对其吸湿平衡含水率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1)吸湿解吸循环前后,木材平衡含水率最大值呈降低趋势,其差值范围为0.21%~1.76%;初次循环过程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低于后续循环过程,相对湿度40%~95%时尤为明显;2)随着吸湿解吸循环次数增加,木材单次循环所需时间减少,且降低幅度也明显变小;与块状试样相比,粉末状试样单次循环所需时间较少;3)初次循环过程木材吸湿滞后现象相比后续循环过程更明显,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吸湿滞后最大值减小,吸湿滞后率均值增大;4)H-H模型可用于分析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等温吸附,其拟合度(R2)均高于0.996;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代表含有单位摩尔吸附位点的绝干木材质量(W)参数呈降低趋势,木材单分子层吸附水最大质量分数呈增大趋势,多分子层吸附水最大质量分数和吸附水总质量分数最大值均呈降低趋势。【结论】随着吸湿解吸循环次数增加,湿度循环对木材细胞壁的影响减弱:木材吸湿性能降低,其平衡含水率最大值呈降低趋势;单次循环所需时间减少;吸湿滞后现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湿度循环 水分吸附 H-H模型
下载PDF
CaCl_(2)@MOF‑808原位复合成型颗粒的制备及其集水性能
19
作者 亢紫亮 张佳敏 +4 位作者 安虹 刘小华 陈杨 李晋平 李立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3-2140,共8页
将吸湿盐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结合,采用原位改性成型方法快速制备吸湿盐负载的CaCl_(2)@MOF-808复合成型颗粒。基于MOF-808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CaCl_(2)可分散在MOF-808的孔道内,水分子在丰富孔隙环境和吸湿盐的共同作用下被吸... 将吸湿盐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结合,采用原位改性成型方法快速制备吸湿盐负载的CaCl_(2)@MOF-808复合成型颗粒。基于MOF-808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CaCl_(2)可分散在MOF-808的孔道内,水分子在丰富孔隙环境和吸湿盐的共同作用下被吸附,提升了该成型颗粒在低压下的集水能力。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吸水测试等表征技术观察成型颗粒的物相及性能,结果表明CaCl_(2)@MOF-808成型吸附剂机械强度达25 N,满足应用的抗压水平,同时在25℃和相对湿度(RH)30%下其吸水率达到最大值0.43 g·g^(-1),是原始MOF-808的5倍,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_(2) MOF-808 原位复合 集水
下载PDF
硝酸表面氧化改性木质活性碳纤维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伟 赵广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8-1694,共7页
采用2~14mol/L的硝酸,在23~83℃下,对木质活性碳纤维(WACF)浸渍氧化改性1~8h后,通过Raman、XPS、水吸附和汞吸附等表征表面官能团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硝酸氧化能力强,可以增加氧原子浓度。酚基、醇基、羟基、羧基官能团随着硝酸浓度... 采用2~14mol/L的硝酸,在23~83℃下,对木质活性碳纤维(WACF)浸渍氧化改性1~8h后,通过Raman、XPS、水吸附和汞吸附等表征表面官能团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硝酸氧化能力强,可以增加氧原子浓度。酚基、醇基、羟基、羧基官能团随着硝酸浓度增大而增多,酚基和醇基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羟基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多。WACF表面的石墨化程度随硝酸浓度增大而提高,芯部石墨化程度整体提高但不随浓度梯度的变化而变化。硝酸改性后WACF的水吸附孔容降低,水吸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WACF对HgCl2的吸附量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和浸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以WACF的吸附能力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其形貌、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揭示影响水吸附、汞吸附性能的表面结构特性和化学特性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对WACF功能化利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活性碳纤维 硝酸 氧化改性 水吸附 汞离子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