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节制闸间距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尚弘 王兴奎 +1 位作者 唐立模 张红林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354-359,共6页
节制闸间距的选取影响到工程投资的多少与能否安全运行的问题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设计参数为依据 ,从调度的灵活性 ,事故处理时间 ,闸门、渠道的安全超高、水头损失与最低流速及节制闸工程造价等 5个方面讨论了中线干渠节制闸... 节制闸间距的选取影响到工程投资的多少与能否安全运行的问题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设计参数为依据 ,从调度的灵活性 ,事故处理时间 ,闸门、渠道的安全超高、水头损失与最低流速及节制闸工程造价等 5个方面讨论了中线干渠节制闸间距长短的优缺点 .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 ,认为节制闸间距取2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制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闸门 干渠 渠道 水头损失 间距 工程造价 初步设计 工程投资
下载PDF
穿黄工程与河势防洪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北林 师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36-39,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与河势防洪研究,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由多家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现场调查、原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并分别在4座不同比尺的泥沙模型上,进行了不同工况和过河长度方案试验。综合分析其研究成果,可见各家所得的研...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与河势防洪研究,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由多家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现场调查、原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并分别在4座不同比尺的泥沙模型上,进行了不同工况和过河长度方案试验。综合分析其研究成果,可见各家所得的研究成果能相互印证,规律一致;从河势和防洪角度分析,孤柏嘴3km隧洞方案优于其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穿黄工程 河势 防洪
下载PDF
南水北调天津段水利工程对地下水运动影响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民 康金栓 +2 位作者 陈卫 杨金霞 王强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3期190-196,共7页
按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对山前区、冲积平原区、海陆相沉积交互区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走向和地下水流向基本呈正交 ,即使切割了地层 ,依然不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排泄条件 ,不会出现上游... 按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对山前区、冲积平原区、海陆相沉积交互区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走向和地下水流向基本呈正交 ,即使切割了地层 ,依然不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排泄条件 ,不会出现上游地区水位上升引起次生土壤盐碱化、沼泽化 ,也不会出现下游地区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等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利工程 地下水 径流 排泄 天津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火明 蔡斌 张奇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14-116,共3页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通过软岩区和采煤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软岩特别是膨胀软岩的渠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软岩地基承载力以及采煤区地表变形塌陷对渠道的影响等主要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岩石力学问题所需要采取...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通过软岩区和采煤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软岩特别是膨胀软岩的渠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软岩地基承载力以及采煤区地表变形塌陷对渠道的影响等主要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岩石力学问题所需要采取的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干渠 南水北调 岩石力学 稳定性 支护
下载PDF
穿黄工程河段冲刷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中武 范北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穿黄河段历史冲淤演变、小浪底运用后的冲刷分析、不同比尺及工况泥沙模型试验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有关公式的计算成果,对孤柏嘴隧洞断面河段的冲刷深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冲刷深度、一般冲刷的最大水深及最低深... 通过对比分析穿黄河段历史冲淤演变、小浪底运用后的冲刷分析、不同比尺及工况泥沙模型试验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有关公式的计算成果,对孤柏嘴隧洞断面河段的冲刷深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冲刷深度、一般冲刷的最大水深及最低深泓点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工程 南水北调 穿黄河段 孤柏嘴断面 冲刷深度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殷瑞兰 张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9-31,35,共4页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取得的初步成果。其参数以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条件类似的渠道或河道冰水力学的原型观测及资料分析确定。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鹤壁以北具有水内冰的生成条件,愈向北水内冰含...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取得的初步成果。其参数以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条件类似的渠道或河道冰水力学的原型观测及资料分析确定。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鹤壁以北具有水内冰的生成条件,愈向北水内冰含冰量愈大;在计算条件下不致影响冰期输水量;由于总干渠冰期流速较大,不可能结成冰盖;建筑物及边坡冻胀问题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冰期输水 原型观测 数模计算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解决受水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对解决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缺水,促进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对解决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缺水,促进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指出调水工程将增加受水区的河川径流量,改善水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遏制并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受水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