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楠 钱宇章 谢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820,共8页
目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针刺方法较多,且临床研究多为两两比较,缺乏几种常用针刺方法治疗效果的直接比较。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较多,其中以腹针、浮针、温针、电针、平衡针及常规针刺居多,临床运用广泛... 目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针刺方法较多,且临床研究多为两两比较,缺乏几种常用针刺方法治疗效果的直接比较。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较多,其中以腹针、浮针、温针、电针、平衡针及常规针刺居多,临床运用广泛。故文章采用网状Meta分析以系统评价此6种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由2名作者分别单独检索、筛查相关文献,并从检索结果中提取有效数据,最终纳入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类文章。采用Cochrane Handbook中的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文献质量,最后采用RevMan 5.3,Stata 14和Gemtc 0.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项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尚可,共5 17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1)在临床有效率方面,6种针刺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各干预措施疗效概率排序为:腹针(0.97)>温针(0.47)>浮针(0.44)>电针(0.53)>平衡针(0.52)>常规针刺(0.98);(2)在降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方面,概率排序为:浮针(0.4)>温针(0.4)>腹针(0.26)>电针(0.44)>平衡针(0.56)>常规针刺(0.79);(3)在安全性方面,纳入文献中仅8篇提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5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有3篇虽有提及进针点疼痛及发生皮下血肿等事件,但处理后均无遗留症状。结论:(1)腹针、温针、浮针、电针、平衡针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优势,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2)腹针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最佳;(3)浮针缓解降低腰腿痛方面效果最佳,当疼痛严重时可指导临床优先考虑;(4)未来仍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此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针 浮针 温针 电针 平衡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立明 贺艳 +2 位作者 余莉菲 李红霞 温兆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ICIQ-SF评分及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0.05),以联合治疗组1h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下降更为显著(<0.01)。结论温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温针
原文传递
火针和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得健 王谦 梅世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脱落6例,实际完成54例。火针组27例,温针组27例。火针组予火针治疗,温针组予温针治疗。观察2组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m行走...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脱落6例,实际完成54例。火针组27例,温针组27例。火针组予火针治疗,温针组予温针治疗。观察2组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3项指标。结果:2组治疗4周后活动疼痛VAS评分、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5m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活动疼痛VAS评分比较,火针组比温针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疗法和温针疗法均可以明显减轻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疼痛。火针疗法在缓解KOA患者疼痛方面优于温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火针 温针
原文传递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效应评价,观察和比较3种基于毫针的常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91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分别采用毫针、温针、电针治疗,以疼痛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初次及1个疗程治疗后3种不同方法的疗... [目的]通过临床效应评价,观察和比较3种基于毫针的常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91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分别采用毫针、温针、电针治疗,以疼痛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初次及1个疗程治疗后3种不同方法的疗法。以5次为1个观察疗程。[结果]总有效率电针组93.55%,温针组90.00%,显著高于毫针组76.67%(P<0.01),愈显率电针组80.65%,温针组73.33%,显著高于毫针组26.67%(P<0.01);电针组与温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和温针组初次治疗后疼痛下降指数分别为2.36±0.16和1.40±0.07,均大于毫针组0.89±0.10(P<0.01),而电针组又优于温针组(P<0.01)。各组疼痛下降指数在1疗程治疗后均显著大于初次治疗后(P<0.01)。电针组疼痛下降指数4.35±0.30,温针组3.66±0.22,明显大于毫针组2.88±0.25(P<0.01或P<0.05),而电针组和温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针灸疗法对颈椎病颈部疼痛均有良好治疗作用,电针和温针治疗的整体疗效要优于单纯毫针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多次针灸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毫针 温针 电针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及对患者红外热成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婉敏 张琳 +3 位作者 彭小文 何俊毅 黄青锋 杨智峰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112-114,123,共4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及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治疗,研究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进...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及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治疗,研究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观察并记录病变区域温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SAS、SDS评分、血清P物质(S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病变区域温度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温针治疗相比,内热针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腰椎功能和治疗效果,降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红外热成像的病变区域温度,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心境状态,且采用红外热成像观察病变区域温度变化情况,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内热针 温针 红外热成像 腰椎功能 疼痛程度 炎症水平
下载PDF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舒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itis,O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3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玻璃酸钠组选用玻璃酸钠注射...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itis,O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3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玻璃酸钠组选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K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LKS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而LKSS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温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乐琴 杜永康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80-83,共4页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失眠渐渐成为人们头痛的疾病,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治疗失眠在临床上都有着见效快、安全、绿色的特点,笔者系统整理了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治疗失眠多从...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失眠渐渐成为人们头痛的疾病,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治疗失眠在临床上都有着见效快、安全、绿色的特点,笔者系统整理了近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治疗失眠多从心、脑、神入手,临床多利用体针、耳针、腹针等针法治疗失眠,而且临床疗效确切。但我们也发现,目前临床治疗失眠,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普通不高,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思维还不够完善,且缺少对针刺疗程、针刺间隔相关因素的研究;关于针刺刺激量、刺法与临床疗效的研究也比较少;灸法作为针灸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治疗失眠对灸法的利用率普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临床优化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灸 综述 体针 温针灸 灸法 腹针 头针
下载PDF
基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尿潴留针灸与西药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志龙 代二庆 李西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49-2250,共2页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30例;术后7天,B超测量各组患者并残余尿量计算总有效率,并间接反映了重置尿管率。结果:针灸治疗组...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治疗两种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30例;术后7天,B超测量各组患者并残余尿量计算总有效率,并间接反映了重置尿管率。结果: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重置尿管率6.7%;不良事件发生率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66.7%;重置尿管率33.3%;不良事件发生率13.3%;两组总有效率并重置尿管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西药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于针灸治疗组。结论:针灸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较西药对照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后 尿潴留 温针灸’ 芒针
下载PDF
热性针灸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德凤 蔡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1-616,共6页
目的观察热性针灸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热性针灸组(观察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双侧太冲、阳陵泉、血海和丰隆穴施以平补平泻;于患侧肩髎、... 目的观察热性针灸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热性针灸组(观察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双侧太冲、阳陵泉、血海和丰隆穴施以平补平泻;于患侧肩髎、巨骨施以温针,4~5 d治疗1次,经2~4次治疗,症状减轻后于患侧肩髎和钙化灶附近的阿是穴加施火针,1次/周,共治疗8次。对照组的取穴同观察组,但于巨骨和肩髎穴施以电针,其他穴位均施以与观察组相同的平补平泻手法,4~5 d治疗1次,共治疗8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综合功能Constant系统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影像检查钙化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次治疗,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 Constant评分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钙化灶的改变,观察组治疗后25例钙化灶消失,占83.3%;4例钙化灶减小,占13.3%。对照组治疗后,钙化灶消失0例;钙化灶减小6例,占20%,提示热性针灸消除钙化灶的功效远远超过电针。观察组的愈显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和火针相结合的热性针灸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疗程短、无创伤、费用低、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 热性针灸 温针 火针
原文传递
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英才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腰肌 针灸疗法 火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影响温针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肖芳 卿伦学 +3 位作者 孙艳艳 刘长信 王锡友 于长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1期75-80,共6页
温针灸首见于《伤寒论》,随着对温针灸工艺的改进和治疗的需要,形成了5种常见的温针灸疗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温针灸特异性疗效因素对温针灸临床疗效的贡献。研究发现温针灸的病种包括骨骼肌肉筋膜疼痛、运动功能受限类疾病、炎症相... 温针灸首见于《伤寒论》,随着对温针灸工艺的改进和治疗的需要,形成了5种常见的温针灸疗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温针灸特异性疗效因素对温针灸临床疗效的贡献。研究发现温针灸的病种包括骨骼肌肉筋膜疼痛、运动功能受限类疾病、炎症相关内科疾病,以阳虚证、寒实证疗效最佳。粗大针具及其压痛点的密集型针刺法等针刺因素,合适的温度刺激强度、合适的体外留针、进针深至病灶、银针导热、电子控温等温度因素,均可提高温针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及报道质量较低、研究结果不一致、操作异质性等因素,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温针灸疗法。建议今后临床研究根据循证医学理念,提供温针灸安全性、有效性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证据;实验研究旨在揭示温针灸作用于不同疾病的共性机制和特定疾病的个性机制,并探讨不同温针灸作用机制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内热针 电热针 银质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兰凯 于海波 +1 位作者 胡梨雨 吴晓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9-68,共10页
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万方(WANFANG DATA)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2名... 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万方(WANFANG DATA)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2名研究者根据设定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运用stata16.0、ADDIS 16.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RCT/CCT文献,共计2667例患者,涉及毫针、牵引、温针、电针、水针、火针6种针刺方法。①在有效率方面,温针、火针、水针、电针均优于毫针、牵引,而温针、火针、水针、电针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②在目测类比评分方面仅温针、水针优于牵引,温针优于毫针,其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火针>温针>水针>电针>毫针>牵引。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方面,火针、温针疗效最佳,温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最佳,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网状Meta分析 火针 温针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悦 李伟红 +2 位作者 汤晓冬 吕坤阳 周庆辉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在给患者造成极大身心痛苦的同时加重医疗负担。由于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临床上常常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学说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温针疗法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在给患者造成极大身心痛苦的同时加重医疗负担。由于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临床上常常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学说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温针疗法是《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方法之一。该疗法既能改善受损的神经、肌肉、血管功能,又可抑制炎性因子,调控免疫,其治疗机制符合多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学说。本文根据近年文献报道,参照颈部功能评估方法,对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分级分类评价,分别阐述温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不同症状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下载PDF
孟鲁司特结合温针及红外线照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长春 汪敏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探讨孟鲁司特结合温针及红外线照射护理治疗感染后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后顽固性咳嗽,经常规止咳及抗感染治疗后,咳嗽症状仍未减轻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孟鲁司特治... 探讨孟鲁司特结合温针及红外线照射护理治疗感染后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后顽固性咳嗽,经常规止咳及抗感染治疗后,咳嗽症状仍未减轻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温针及护理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及总病程。对照组有效率为69.4%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效率93.9%,而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总病程均明显长于实验组(P<0.01)。孟鲁司特结合温针及红外线照射护理治疗感染后顽固性咳嗽可显著改善感染后咳嗽症状,安全性高,能加快恢复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温针灸 红外线 护理 上呼吸道感染 顽固性咳嗽 疗效
下载PDF
内热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孔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合推拿治疗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5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均来自2015年3月~2017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康复理疗中心门诊,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奇偶数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应... 目的观察内热针合推拿治疗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5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均来自2015年3月~2017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康复理疗中心门诊,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奇偶数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应用内热针治疗,穴取"齐秉风""围天宗""靳肩三针",每4天1次,4次1个疗程;对照组用常规温针治疗,2天1次,10次1个疗程。两组均在针灸治疗后进行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明显效果;观察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64%,观察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内热针疗法合推拿治疗Ⅰ、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征方法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内热针 温针 推拿
下载PDF
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网状Meta分析
16
作者 官磊瑶 徐添 +3 位作者 王瑞奇 刘浪辉 许洋 黄春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对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刀、温针、推拿和普通针刺治疗CE... 目的:对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刀、温针、推拿和普通针刺治疗CE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2021年5月30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Gemtc 0.14.3和Stata 14.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项RCT,共纳入病例2372例,其中试验组1187例,对照组1185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推拿疗效最显著,针刀、温针、推拿的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2)VAS评分。推拿疗效最显著,针刀降低VAS评分优于普通针刺;(3)ROM评分。针刀疗效最显著,温针改善ROM评分优于普通针刺,温针、针刀改善ROM评分优于药物;(4)发作频率。推拿疗效最显著,温针降低发作频率优于普通针刺;(5)持续时间。推拿疗效最显著,温针减少发作持续时间优于普通针刺。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CEH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推拿或成为临床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中医外治法 针刀 温针 推拿 普通针刺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电针联合温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外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淑宏 吴玉敏 +1 位作者 张晨迪 石欢 《河北中医》 2023年第5期831-834,83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温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外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外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抗病毒、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8例予电针治疗,治疗组38例予电针联...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温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外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外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抗病毒、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8例予电针治疗,治疗组38例予电针联合温针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患侧温度变化。结果治疗组退出1例,对照组退出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30%(36/3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30/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侧耳周区、前额区、颧区、口角区、全区温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温针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外袭证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调节患区面部温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风寒外袭证 电针 温针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瘫痪 温针灸 腹针 功能恢复 血清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温针结合神经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世海 李勇斌 +2 位作者 杨文娟 李玉梅 蔡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神经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观察组则结合温针治疗,采用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神经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观察组则结合温针治疗,采用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配合神经促通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温针 神经促通技术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温针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青青 李星瑶 +2 位作者 赵延红 蔡子墨 吴喜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7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温针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症...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温针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对24 h尿蛋白、SCr、BUN、ALB的影响。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SCr和BUN,升高ALB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结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肾性水肿 脾肾阳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