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意识与经典味道——论王彬彬近期的散文创作
1
作者 黄晓东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王彬彬近期集中创作的散文,主题上表现出浓烈的启蒙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人性深处习而不察,甚至有些扭曲了的人性现象的揭示。这种揭示发人深省。散文在艺术上散发出经典的味道,主要表现为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文本意蕴等方面,与文学史... 王彬彬近期集中创作的散文,主题上表现出浓烈的启蒙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人性深处习而不察,甚至有些扭曲了的人性现象的揭示。这种揭示发人深省。散文在艺术上散发出经典的味道,主要表现为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文本意蕴等方面,与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文本具有颇为类似的特征。其散文写作在艺术上一出手就显得颇为成熟,并且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散文创作 启蒙意识 经典味道
下载PDF
独立不羁的风姿——王彬彬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改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9-38,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进入文坛的王彬彬,之所以锋芒毕露,既有师承与自我塑造的原因,更有他明确地以鲁迅为仿效对象的关系。因为尊崇鲁迅,他自觉继承了新文学的启蒙传统,批评通俗文学作家及为其张目者;因为尊崇鲁迅,他更积极地进行恢复鲁迅真实... 20世纪90年代进入文坛的王彬彬,之所以锋芒毕露,既有师承与自我塑造的原因,更有他明确地以鲁迅为仿效对象的关系。因为尊崇鲁迅,他自觉继承了新文学的启蒙传统,批评通俗文学作家及为其张目者;因为尊崇鲁迅,他更积极地进行恢复鲁迅真实面貌的工作,主要是去除官方强加在他身上的革命家色彩。青年期的王彬彬单纯地以偶像鲁迅的标准写作时,对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有过很不恰当的评价,但2003年时他就有所醒悟并体现在写作中;当王彬彬发现著名的研究鲁迅专家汪晖,以鲁迅杂文为工具宣传其新左派主张时,写下了批评其著作涉嫌抄袭的文章,引起海内外学人的广泛关注。王彬彬最新的文章,已能直面其偶像的不足,代表了他尊崇鲁迅的新高度。他的大量学术散文,呈现了历史的复杂多样性,皆属开卷有益之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尊崇 鲁迅 直面不足
下载PDF
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浅论——以《八论高晓声》为例
3
作者 程桂婷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9-44,共6页
在当代文学批评热衷于理论跑马和方法竞技时,王彬彬仍正本清源地坚持对文学语言的欣赏和批评。但如果仅谈论王彬彬对作家们的语言的批评,而不谈及他自身的批评的语言,也是偏颇的。本文即以王彬彬近作《八论高晓声》为例,去品鉴他的批评... 在当代文学批评热衷于理论跑马和方法竞技时,王彬彬仍正本清源地坚持对文学语言的欣赏和批评。但如果仅谈论王彬彬对作家们的语言的批评,而不谈及他自身的批评的语言,也是偏颇的。本文即以王彬彬近作《八论高晓声》为例,去品鉴他的批评语言。王彬彬的批评语言颇有特色:讲究一字一音的平仄,注重长句短句的变化,追求"骈偶"与"散体"的融合,常自觉不自觉地押韵和换韵,遣词造句也独具匠心,还不乏幽默。本文虽是对王彬彬语言艺术的粗浅之论,但品鉴的又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因为语言与思想、情感不可剥离,王彬彬的精美、有趣且韵味无穷的批评语言,正是生发于他的深邃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八论高晓声》 文学批评 语言艺术
下载PDF
批评家何为——《八论高晓声》的启示
4
作者 韩春萍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5-49,共5页
批评家王彬彬通过专业的文本细读重新评价了高晓声作品语言艺术等方面被评论者忽视的成就。其中,高晓声小说中叙述者的"盘算"心理、曲折表达和作品中的鱼水意象是王彬彬的重要发现。本文结合《八论高晓声》和王彬彬的批评观,... 批评家王彬彬通过专业的文本细读重新评价了高晓声作品语言艺术等方面被评论者忽视的成就。其中,高晓声小说中叙述者的"盘算"心理、曲折表达和作品中的鱼水意象是王彬彬的重要发现。本文结合《八论高晓声》和王彬彬的批评观,最后强调了批评家的审美能力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晓声 王彬彬 审美能力 批评家
下载PDF
王彬彬教授《中共军队称名的变迁》的五处硬伤
5
作者 蒋金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9-82,共4页
王彬彬教授《中共军队称名的变迁》一文,遗漏了因参加朝鲜战争中共军队曾一度改称"志愿军"的历史内容;在论述"人民解放军"一名的由来时,出现前提性的时间错误;在谈及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时,忽略了至关重要... 王彬彬教授《中共军队称名的变迁》一文,遗漏了因参加朝鲜战争中共军队曾一度改称"志愿军"的历史内容;在论述"人民解放军"一名的由来时,出现前提性的时间错误;在谈及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时,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原创性史料;另有引用史料随意且不注明出处以及因疏于校对出现不应有的文字错讹等硬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中共军队 称名变迁 硬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