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端柱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梁兴文 杨鹏辉 +2 位作者 崔晓玲 邓明科 张兴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2,共10页
按性能设计理论,在剪力墙两端设置端柱,并在构件的塑性铰区采用分段约束高强箍筋,设计了6个带端柱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截面应变等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 按性能设计理论,在剪力墙两端设置端柱,并在构件的塑性铰区采用分段约束高强箍筋,设计了6个带端柱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截面应变等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6个试件在使用良好、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3个性能水平对应的位移角分布范围和平均值;分析了轴压比、剪跨比、约束箍筋数量及范围等因素,对剪力墙的延性、耗能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柱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有效约束,提高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设置端柱并根据轴压比和位移延性需求确定的分段约束箍筋数量及范围,可以明显改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脆性,使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3个性能水平对应的位移角与构件的损伤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作这种构件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剪力墙 端柱 分段约束箍筋 拟静力试验 性能指标
原文传递
边缘约束构件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章红梅 吕西林 +1 位作者 鲁亮 曹文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8,共7页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边缘约束情况是影响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研究边缘约束构件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三片边缘约束情况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试验,并对试验...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边缘约束情况是影响剪力墙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研究边缘约束构件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三片边缘约束情况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破坏形态、水平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抗震耗能能力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设置边缘约束能够扩大塑性破坏区域,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改善其抗震耗能性能。研究进一步发现,边缘纵筋配筋率在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改善其抗震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程度方面影响显著,而边缘配箍率对抗震性能的贡献在本次试验分析中表现得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试验 边缘约束 滞回曲线 刚度退化 阻尼系数
下载PDF
A Numerical Research on a Compressibility-correlated Langtry's Transition Model for Double Wedge Boundary Layer Flows 被引量:16
3
作者 ZHANG Xiaodong GAO Zhengho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9-257,共9页
A new compressibility correl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Langtry's local variable-based transi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phe- nomenon on double wedge shock/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The cmnputational analysis com... A new compressibility correl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Langtry's local variable-based transi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phe- nomenon on double wedge shock/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s. The cmnputational analysis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has been made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wall temperature and the leading edge nose radius on a hypersonic double wedge boundary laye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laminar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occurs on the first ramp. Furthermore, the wall temperature and the leading edge nose radius have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kink.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ed pressure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boundary layer profi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better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hen using the modified transi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odel boundary layer hypersonic double wedge flat compressibility correlation wall temperature blunness radius
原文传递
近壁面气泡的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阿漫 姚熊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2-1671,共10页
基于势流假设,建立气泡与壁面耦合数值模型,运用边界积分法求解,并开发三维计算程序,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从气泡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入手,基于开发的程序系统地研究了刚性壁面附近气泡的动力学特性,其中包括水平壁面及倾斜壁面... 基于势流假设,建立气泡与壁面耦合数值模型,运用边界积分法求解,并开发三维计算程序,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从气泡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入手,基于开发的程序系统地研究了刚性壁面附近气泡的动力学特性,其中包括水平壁面及倾斜壁面,研究壁面的Bjerknes效应与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各种工况的计算结果与基于Kelvin-impulse理论的Blake准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得出偏射流方向及壁面压力与气泡的特征参数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给出了Blake准则的适用范围.旨在为相关的近壁面气泡动态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壁面 边界积分 Bjerknes效应 动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or high-speed compressible flows 被引量:15
5
作者 GAO ZhenXun JIANG ChongWen LEE ChunH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501-2515,共15页
In order to develop a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or high-speed flows so as to reduce the grid-dependence of the simula- tion for the skin friction and heat flux, a research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compress... In order to develop a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or high-speed flows so as to reduce the grid-dependence of the simula- tion for the skin friction and heat flux, a research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ble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proposed by Nichols. Values of parameters in the velocity law-of-the-wall were revised according to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emperature law-of-the-wall was modifie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e- sides, the formula of the heat conduction term in near-wall region was derived so that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FD code was realized more accurately. Whereafter,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modified wall func- 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numerical case of supersonic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on a flat plate illustrated that the modified wall function produces reasonable results of skin friction and heat flux, and profiles of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turbulent eddy viscosity for coarse grids with the initial wall spacing of y+〈400, and that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original wall func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imulation precision. 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paration flows, it was found from the numerical cases of supersonic cavity flow and hypersonic axisymmetric compression comer that the compressible velocity law-of-the-wall originally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ully-developed attached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approximately holds in the near-wall re- gion inside the separation flows, which ensures that reliable skin friction and heat flux can be given by the wall function inside the separation flows, while for the region near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points, the wall function gives results with a rela- tively large error, because the velocity law-of-the-wall used in the wall function takes on obvious deviation from the real ve- locity profiles near the separation and reattachment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ble flows wall function boundary condition skin friction heat flux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柔性壁减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万平 杨新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108-112,共5页
在船模水池试验柔性表面的减阻作用。平板模型的阻力测量结果表明,柔性表面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有明显的减阻作用。仅在平板一面敷设柔性壁时,最大减阻达15.7%。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预测的有减阻作用的柔性壁构造特征。
关键词 柔性壁 减阻 边界层 船舶
下载PDF
半无限倾斜粘性填土面朗肯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10
7
作者 戴自航 彭振斌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3-476,共4页
当挡土墙后填土为倾斜面粘性填土时 ,朗肯土压力理论应用不多 .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 ,采用朗肯极限应力分析方法难以获得解析表达式 ;另一方面 ,采用Terzaghi图解法需作若干个莫尔圆进行分析 ,其过程较繁锁 .为此 ,作者通过较为简单的应... 当挡土墙后填土为倾斜面粘性填土时 ,朗肯土压力理论应用不多 .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 ,采用朗肯极限应力分析方法难以获得解析表达式 ;另一方面 ,采用Terzaghi图解法需作若干个莫尔圆进行分析 ,其过程较繁锁 .为此 ,作者通过较为简单的应力圆图解分析 ,推导出了此边界条件下朗肯土压力的解析公式 .理论推导还表明 ,其它边界条件下朗肯土压力的解是其解的特例 ,从而证明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此外 ,通过实例介绍了所推公式的应用方法 .为便于应用 ,编写了计算机程序 ,可完成全部计算和绘图处理 .实践结果表明 ,所推公式还可用来解决朗肯土压力理论应用范围内的其他问题 ,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粘性填土 朗肯土压力 莫尔圆 边界条件
下载PDF
基于弹性理论的有限位移条件下挡土墙上土压力解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党发宁 张乐 +2 位作者 王旭 丁九龙 高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94-2103,共10页
经典土压力理论都是通过研究弹性半空间体内的应力状态,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和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因土具有蠕变及固结特性,所以产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时机都是暂时的,从长久角度来看,因蠕变及固结现象作用在挡土墙上... 经典土压力理论都是通过研究弹性半空间体内的应力状态,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和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因土具有蠕变及固结特性,所以产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时机都是暂时的,从长久角度来看,因蠕变及固结现象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也都是非极限平衡条件(有限位移)下的土压力。为计算有限位移条件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依据线弹性本构理论建立了有限位移条件下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式,引入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中的切线模量来反映土体模量随围压的变化,并推导出发生朗肯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应力方向偏转、朗肯被动土压力的界限应变,依据这4个界限应变将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分为5个状态分区,即主动破坏状态区、有限位移主动土压力状态区、主应力反转前有限位移被动土压力状态区、主应力反转后有限位移被动土压力状态区和被动破坏状态区。通过将所提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挡土墙产生水平平动位移、绕墙脚的转动位移和水平平动+绕墙脚转动组合位移时,土压力分布均呈非线性分布,且不同位移下土压力随墙深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提出的有限位移条件下土压力的计算式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实际工程的挡土墙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挡土墙 有限位移条件 非极限土压力 界限应变 土压力状态分区
原文传递
磁电多铁性材料的宠儿:铁酸铋(BiFeO3)研究进展的十年回顾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携菲 张金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7-235,共9页
近十几年来,由于对新一代高性能(低能耗、高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电子功能器件的需求,多铁性材料特别吸引人们的关注。在这些多铁性化合物中,铁酸铋(BiFeO3,简写为BFO)具有高的铁电居里温度和高的反铁磁转变温度,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 近十几年来,由于对新一代高性能(低能耗、高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电子功能器件的需求,多铁性材料特别吸引人们的关注。在这些多铁性化合物中,铁酸铋(BiFeO3,简写为BFO)具有高的铁电居里温度和高的反铁磁转变温度,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多铁性材料之一。文章介绍了BFO的晶体结构、铁电极化结构以及反铁磁自旋结构,探讨了在它的基态和高应变状态下,极化与自旋是如何强耦合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用铁电/反铁磁BFO基体系来实现强磁电耦合效应(特别是在低维系统如异质结界面、畴壁或相界中)。文章还对BFO基纳米复合自组装结构中的磁电耦合做了简单介绍。通过对BFO这一多铁性模型体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铁性材料中衍生出的新奇量子现象,从而利用高等外延生长技术开发和设计新型人造超结构来实现材料的电性、磁性和弹性之间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 铁酸铋 磁电耦合 纳米尺度 异质结 畴壁 相界
原文传递
壁面边界对撞击合成动量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凯 雷凡培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杨岸龙 周立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88-2295,共8页
为了研究动量比对针栓式喷注器撞击雾化合成动量角的影响规律,基于三相的与水平集耦合流体容积法(CLSVOF)对贴壁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自由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对比,结合试验结果及理论预... 为了研究动量比对针栓式喷注器撞击雾化合成动量角的影响规律,基于三相的与水平集耦合流体容积法(CLSVOF)对贴壁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自由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对比,结合试验结果及理论预估结果详细考察了有无壁面条件下合成动量角与动量比的关系,深入分析了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揭示了壁面边界对合成动量角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LSVOF方法计算的合成动量角与试验结果一致,最大相对误差约为10%,大多数工况点的相对误差小于5%;有壁面边界的贴壁液膜/自由液膜撞击合成动量角显著大于无壁面边界的自由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仅一路流体贴壁的撞击合成动量角与常用的入口动量比理论预测值最大相差20°以上,而两路均无贴壁或者均贴壁的撞击合成动量角与理论预测值吻合很好。这一显著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撞击形成的高压区分布显著不同。壁面的存在使得撞击点附近形成的高压区对两路流体作用不对称,有壁面边界时壁面承受高压迫使其对贴壁流体有强的作用力,导致垂直于壁面方向动量不守恒,根据入口动量比预测的理论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喷注器 壁面边界 液膜 撞击 射流 雾化
下载PDF
壁面温度条件对边界层转捩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孔维萱 阎超 赵瑞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49-2255,共7页
边界层的转捩预测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和热防护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研究了壁面温度条件对采用转捩模式预测边界层转捩的影响,对k-ω-γ转捩模式的时间尺度和间歇因子生成项进行了修正。在非湍流脉动概念所模化的不稳定扰动... 边界层的转捩预测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和热防护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研究了壁面温度条件对采用转捩模式预测边界层转捩的影响,对k-ω-γ转捩模式的时间尺度和间歇因子生成项进行了修正。在非湍流脉动概念所模化的不稳定扰动时间尺度中,考虑了壁面温度条件对流动转捩的影响,引入壁面冷却对不稳定扰动最大增长率、临界雷诺数等量的模化。采用修正后的k-ω-γ转捩模式计算高超声速小球头锥零迎角流动转捩问题,通过与稳定性分析和原始k-ω-γ转捩模式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模式在绝热和等温两种壁温条件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不稳定频率、最大增长率,并能正确预测转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温度 转捩模式 边界层 流动转捩 高超声速流动
原文传递
管壁导热对管内流动流体热边界条件的影响
12
作者 刘中良 韩同方 刘安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得内管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影响这种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Peclet数、管壁材料的相对导热系数、实验段相对加热长度及管壁相对厚度等无量纲参数。为了改善管内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以提高对流换热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保证管外壁加热 (或冷却 )均匀性的前提下 ,一定要尽可能采用足够长的薄壁管做对流换热实验的加热段。此外 ,试件的材料与拟采用的加热方式有关。恒壁温加热时要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 ,而恒热流加热时 (如外绕加热丝加热或管壁直接通电加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壁 导热 层流管流 边界条件 流体热 管内流动
下载PDF
火驱油墙技术界限判定及运移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伟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针对火驱地下油墙形成及运动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驱物理模型,开展了杜66块K039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含油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油墙技术界限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油墙技术界限的上、下限分别为实验压力... 针对火驱地下油墙形成及运动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驱物理模型,开展了杜66块K039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含油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油墙技术界限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油墙技术界限的上、下限分别为实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值和实验用油的拐点温度;火线形成后,原油在高温作用下聚集形成高饱和度油墙;随着火线推进,油墙范围不断增大,模型内压力不断上升,当油墙接近生产井时油墙范围达到最大,模型内压力达到峰值,生产井进入稳产阶段;随着原油不断采出,模型压力下降,油墙范围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火线到达生产井。将室内油墙运移特征应用于杜66块观察井,分析表明,试验井组油墙已形成,且前锋已到达生产井,处于热效驱油稳产阶段。该研究明确了火驱过程中油墙的运移规律及增油机理,通过对油墙的动态跟踪判识,可判断出现场油墙的相对位置及生产阶段,对稠油火驱开发现场的综合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66块 火驱 油墙 技术界限 运移特征 增油机理
下载PDF
城市公园“拆墙透绿”景观设计探索——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丰 贺珍 《设计》 2020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探索现代城市公园围墙透绿方式实用性原则。对西安市内完成“拆墙透绿”工作的部分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及展开分析。探索调研中存在问题及方法,得出城市公园“拆墙透绿”应以尊重空间特性及具体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形式进行透绿... 探索现代城市公园围墙透绿方式实用性原则。对西安市内完成“拆墙透绿”工作的部分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及展开分析。探索调研中存在问题及方法,得出城市公园“拆墙透绿”应以尊重空间特性及具体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形式进行透绿。文章提供设计方法可为其他的城市围墙打开透绿的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城市公园 围墙 边界 拆墙透绿
下载PDF
笛卡尔网格下不同湍流模型的壁面函数方法研究
15
作者 罗灿炎 毕林 +3 位作者 徐晶磊 周丹 袁先旭 唐志共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共12页
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湍流模拟时,网格数目呈雷诺数的指数方量级增长,带来网格规模“灾难”问题。壁面函数方法可以将壁面第一层网格尺度放宽1~2个量级,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然而,由于笛卡尔网格的非贴体特性,壁面函数的实现及其与不同湍... 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湍流模拟时,网格数目呈雷诺数的指数方量级增长,带来网格规模“灾难”问题。壁面函数方法可以将壁面第一层网格尺度放宽1~2个量级,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然而,由于笛卡尔网格的非贴体特性,壁面函数的实现及其与不同湍流模型的匹配是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经典的Spalding壁面函数出发,采用显式赋初值的方式,解决了壁面摩擦速度迭代求解初值敏感及分层壁面函数速度不光滑问题;基于切应力恒定的壁面条件,构造了多层虚拟网格的切向速度和湍流粘性系数,实现了笛卡尔网格下的壁面函数方法;采用结构系综理论,通过DNS数据标定,构造了湍动能随湍流粘性比率变化的关系式,实现了壁面函数与KDO湍流模型的匹配,并以平板T3b、湍流凸包和跨音速NACA0012翼型绕流为算例,与常用的SST、SA湍流模型壁面函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KDO湍流模型壁面函数法准确、可靠,且因其形式简单、计算量相对较小,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函数 湍流模型 自适应笛卡尔网格 浸入边界 虚拟单元法
下载PDF
可控环量船用翼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献孚 黄锦文 潘卫明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可控环量船用翼数值模拟方法,其计算结果与最近Mclachlan的试验数据十分吻合。通过本文的计算,对广泛引用的Kind & Maull的二维试验数据提出了修正。根据本文所作的三维可控环量帆翼的试验结果,与二维计算值的比较,指出它... 本文提出一种可控环量船用翼数值模拟方法,其计算结果与最近Mclachlan的试验数据十分吻合。通过本文的计算,对广泛引用的Kind & Maull的二维试验数据提出了修正。根据本文所作的三维可控环量帆翼的试验结果,与二维计算值的比较,指出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环量机翼 壁面喷流 边界层
下载PDF
壁面粗糙度湍流扩展模型及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通 蔡晋生 屈崑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81-1989,共9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流动控制方程,数值模拟表面粗糙度对气动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修正Knopp的基于切应力输运k-ω湍流模型的粗糙度湍流扩展模型中边界条件ω的值,提高了壁面附近的涡黏度,增加了总壁... 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流动控制方程,数值模拟表面粗糙度对气动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修正Knopp的基于切应力输运k-ω湍流模型的粗糙度湍流扩展模型中边界条件ω的值,提高了壁面附近的涡黏度,增加了总壁面切应力,从而引入壁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粗糙度的平板流动和NACA 65_2215翼型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粗糙度对表面摩阻系数、斯坦顿数和升力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度使得平板表面摩阻系数和斯坦顿数增大,翼型流动分离提前,升力系数减小。流经粗糙壁面的流动处于过渡状态时,改进的粗糙度湍流扩展模型改善了原模型速度偏移量与经验公式相比偏小的缺点,同时,表面摩阻系数、斯坦顿数和升力系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更好。该改进模型不需要对壁面附近网格进行加密,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流经粗糙壁面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粗糙度 边界层 表面摩阻 湍流扩展模型 平板 翼型
原文传递
Wall-resolved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with rough walls 被引量:5
18
作者 Shilong Li Xiaolei Yang +1 位作者 Guodong Jin Guowei He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SCD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Turbulent flows over rough surfaces widely exist in nature and industry.Investigating its mechanism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work we simulate the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rough walls usi... Turbulent flows over rough surfaces widely exist in nature and industry.Investigating its mechanism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work we simulate the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rough walls us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with rough elements resolved using the curvilinear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work with those in the paper by Yuan and Piomelli(J.Fluid Mech.,vol.760,pp.R1,2014),where the volume of fluid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modeling rough elements.The mean streamwise velocity profiles predicted by the two methods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Differences in Reynolds stresses and dispersive stresses are observed,which ar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dealing with the complex geometry of the rough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 wall turbulence Curvilinear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
下载PDF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3D Roughness Using a Roughness Element Model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帆 张会强 +1 位作者 陈昌麒 王希麟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1-194,共4页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dense and small 3D roughness elements is carried out using a roughness element model Profiles of mean Reynolds stress, mean velocity and rms velocity as well as tur...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dense and small 3D roughness elements is carried out using a roughness element model Profiles of mean Reynolds stress, mean velocity and rms velocity as well as turbulent structures near the wall are obtained. The shear stress in the rough wall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smooth wall side and the rough wall has a larger influence on the channel flow. Profiles of mean streamwise velocity near the wall have logarithmic velocity distributions for both smooth and roughness walls, while there is a velocity decrease for the rough wall due to larger fractional drag. All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rms velocities in the rough wall region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smooth wall region, and the roughness elements on the wall increase turbulent intensity in all directions. The s^reak spacing and average diameter of near wall quasi-s^reamwise vortices increase with the presence of roughness elements on the wall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rough wall induces complex and strong streamwise vortices. Results of dense and small 3D roughness elements in both turbulent statistics and structure, obtained with a relatively simple method, are found to be comparable to related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LAYERS wall
下载PDF
基于PIV测量的柔性壁减阻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建农 晏欣 +1 位作者 张志宏 赵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5,121,共5页
为了解不同性能的柔性壁对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效果,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刚性壁面与4种材料的柔性壁面的湍流边界层流向速度分量进行测量。从边界层速度分布求得壁面切应力的分布,并由此得到柔性壁与刚性平板的平均摩擦阻力系数。... 为了解不同性能的柔性壁对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效果,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刚性壁面与4种材料的柔性壁面的湍流边界层流向速度分量进行测量。从边界层速度分布求得壁面切应力的分布,并由此得到柔性壁与刚性平板的平均摩擦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柔性壁面的边界层速度分布在对数律上有所平移,具有特定性能的柔性壁具有一定的减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柔性壁 PIV 边界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