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耗射频唤醒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唐云建 梁山 +1 位作者 冯会伟 黄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8-2332,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睡眠/唤醒机制来实现低功耗时,不可避免地引起网络响应时延的问题.在波束供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射频唤醒机制,给出了低功耗射频唤醒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详细设计.节点通过从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睡眠/唤醒机制来实现低功耗时,不可避免地引起网络响应时延的问题.在波束供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射频唤醒机制,给出了低功耗射频唤醒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详细设计.节点通过从电磁波中获取能量来及时地唤醒自己,以达到提高实时性的目的.性能分析表明低功耗射频唤醒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比采用传统睡眠/唤醒机制的节点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更低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射频唤醒 低功耗 实时性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臧珍珍 王永勤 党志霞 《全科护理》 2022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且术后昏迷的1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苏醒时间、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且术后昏迷的17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常规组病人行常规唤醒护理,研究组病人行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苏醒情况、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人苏醒时间为(12.19±1.21)d,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其4周苏醒率为85.88%,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9.07±2.8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格拉斯哥(GCS)评分为(14.56±0.8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音乐疗法联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有助于缩短病人昏迷时间,同时对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昏迷病人 苏醒时间 神经功能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者生命体征、应激水平及唤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玲 顾士敏 +1 位作者 刘琼丽 连红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360-1363,1368,共5页
目的:探究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者生命体征、应激水平及唤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本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瑞芬太尼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地佐辛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地佐辛... 目的:探究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者生命体征、应激水平及唤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本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瑞芬太尼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地佐辛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受术者唤醒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应激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Ⅰ(A-Ⅰ)、皮质醇(Cor)],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受术者唤醒时间无差异(P>0.05),VAS评分地佐辛组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但两组均<4分。血清ACTH、A-Ⅰ水平两组均较术前升高,但地佐辛组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血清NE、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但地佐辛组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两组受术者麻醉前、意识消失时、宫颈口扩张时、术毕苏醒时各时间点SpO2、HR、MAP等生命体征无差异(P>0.05)。地佐辛组呼吸抑制、呕吐、恶心、心动过缓及体动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0.8%)低于瑞芬太尼组(26.2%)(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可在不影响受术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唤醒时间基础上,可有效调节受术者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麻醉 丙泊酚 地佐辛 应激水平 唤醒时间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麻醉复苏期躁动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嵘 顾仕贤 +2 位作者 王国品 邵泽锋 顾建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预防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前是否给予右美托咪定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比...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预防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前是否给予右美托咪定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后(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和气管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在T1、T2和T3时,观察组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T2和T3的MAP、HR与T1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 05),但对照组T2、T3的MAP及HR明显高于T1(P<0. 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0. 4±2. 1) min,对照组为(9. 5±1. 6) min,两组间差异不明显(t=1. 87,P=0. 07);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5. 9±5. 7) min,对照组为(14. 8±5. 1)min,两组间差异不明显(t=0. 79,P=0. 43)。观察组拔管前1分钟(T4)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 3%vs23. 3%,P<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患者躁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躁动 苏醒时间 平均动脉压
原文传递
地氟烷、七氟烷和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丁玲 申佳凡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比较地氟烷、七氟烷和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苏醒时间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择期行前列腺术的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静脉中长链丙泊酚TCI诱导、注射舒芬太尼、順式阿曲库铵快诱导插入喉罩后随机分为地氟烷... 目的比较地氟烷、七氟烷和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苏醒时间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择期行前列腺术的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静脉中长链丙泊酚TCI诱导、注射舒芬太尼、順式阿曲库铵快诱导插入喉罩后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1组)、七氟烷组(D2组)和异丙酚组(D3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后1、2、3及12 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的测定方法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从停药到熵指数达到90的时间和睁眼时间、拔喉罩时间;记录寒颤、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停药到熵指数达到90和睁眼时间、拔喉罩时间与D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1组小于D2、D3组;术后1、2 h D1组术后恢复正常认知功能时间较D2、D3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和12 h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应用地氟烷的短期恢复时间短于七氟烷和异丙酚,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苏醒时间 术后认知功能 地氟烷 七氟烷 异丙酚
下载PDF
CO2气腹持续时间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谢金兰 谷建华 +4 位作者 黄美玲 王纪明 马宾 赵昆 吕爱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03-4308,共6页
为了揭示CO2气腹持续时间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据气腹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n=32)、B组(n=31)和C组(n=27),A组患者的CO2气腹... 为了揭示CO2气腹持续时间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据气腹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n=32)、B组(n=31)和C组(n=27),A组患者的CO2气腹时间≤30min、B组为30~60min、C组为≥60min。比较3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液量)、3项血气指标(pH,PaCO2和HCO3-)、凝血4项指标(PT,APTT,Fib和TT)、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研究显示,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液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的pH在术后显著降低,而PaCO2和HCO3-在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此外,C组术后的PaCO2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各组患者的Fib显著降低(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C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8.15%)显著高于A组(15.63%)(p<0.05)。本研究表明,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时,CO2气腹时间过长可引起PaCO2升高,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增加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本研究临床治疗中应尽量将CO2气腹时间维持在60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气腹时间 结直肠癌根治术 血气 苏醒时间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自励源电子式互感器的唤醒电流和唤醒时间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忠战 郑新才 +1 位作者 忤勋 杨小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0,共3页
介绍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唤醒电流"和"唤醒时间"概念,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降低唤醒电流以及缩短唤醒时间的物理意义。在详细分析自励供电原理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唤醒电流、缩短唤醒时间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提供了... 介绍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唤醒电流"和"唤醒时间"概念,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降低唤醒电流以及缩短唤醒时间的物理意义。在详细分析自励供电原理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唤醒电流、缩短唤醒时间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数据和实例,并对应用效果作了介绍。结果表明:自励源结构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性能稳定可靠,试验样机准确反映了电路故障电流,并使保护系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与动作,表明该型互感器在短路大电流情况下工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励源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唤醒电流 唤醒时间
下载PDF
中医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英 马银琴 常风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分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患者给予中医分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促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安...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分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患者给予中医分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促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安全问题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整体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临床整体护理效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醒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分级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促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对减少安全问题发生以及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帮助,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整体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中医分级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整体护理效果 促醒时间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美他多辛治疗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银 左爽 +1 位作者 徐礼友 李海山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究美他多辛治疗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0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2)和美他多辛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究美他多辛治疗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0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2)和美他多辛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他多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O_(2))]及呼气酒精浓度(BrAC)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状态,治疗前和治疗后,两者患者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美他多辛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O_(2)、PO_(2)、SO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美他多辛变化水平高于常规组(P均<0.05);BrAC、肝肾功能指标(ALT、AST、Scr、BUN)、部分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美他多辛变化水平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美他多辛能够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苏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血气状态,缓解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美他多辛 苏醒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的促醒治疗和护理要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怀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酒精中毒的促醒治疗和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12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纳洛酮静脉输液治疗,并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 目的探究急性酒精中毒的促醒治疗和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12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纳洛酮静脉输液治疗,并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40例增加针对性护理,对比临床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促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而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酒精中毒促醒治疗中配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促醒治疗 护理要点 促醒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昏迷45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美纹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纳络酮治疗组 4 5例 ,常规治疗对照组 4 2例 ,观察催醒时间 ,判断疗效。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疗效显著。结论 :纳络酮治疗酒精中毒疗效显著 ,尤其是...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纳络酮治疗组 4 5例 ,常规治疗对照组 4 2例 ,观察催醒时间 ,判断疗效。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疗效显著。结论 :纳络酮治疗酒精中毒疗效显著 ,尤其是对重症酒精中毒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急性重症酒精中毒 催醒时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不同时间给药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徐成林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右美托咪定不同时间给药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7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抽签法原则,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于手术... 目的:右美托咪定不同时间给药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7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抽签法原则,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组于诱导前15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导管拔除即刻(T_(3))]、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苏醒即刻、术后1 d、术后3 d疼痛程度(VAS)、镇静(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2.108、3.864,P<0.05);T_(1)~T_(3)时,两组患者HR、MAP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42、6.634、8.575;t=0.750、4.139、7.301,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VAS、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4.146;t=5.599、5.040,P<0.05)。结论:诱导前15 min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更好,可促进术后尽快苏醒,稳定血流动力学,镇痛、镇静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手术 苏醒时间 疼痛程度 镇静
下载PDF
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素花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成武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106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生理盐水)、研究组(右旋美托咪啶),各53例。研究组在常规麻醉的... 目的研究分析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成武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106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生理盐水)、研究组(右旋美托咪啶),各53例。研究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右旋美托咪啶,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压、心率变化等,重点观察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苏醒过程的影响。结果研究组T_(2)时的血压高于T_(0)时,心率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更长,躁动评分更低,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啶应用量与心率、血压并无相关性,但是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呈正相关,与躁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对于实施全身麻醉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右旋美托咪啶可帮助患者较好地稳定围拔管期血压、心率,促使其苏醒过程改善,效果优良,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胸腰椎骨折手术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苏醒时间
下载PDF
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在急诊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云辉 邓仙炳 +2 位作者 谢克试 黄河清 李春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在急诊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急诊治疗意识障碍患者4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24)和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组(n=24)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催醒...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在急诊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急诊治疗意识障碍患者4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24)和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组(n=24)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催醒时间、急诊留观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催醒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急诊留观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GCS评分升高幅度、NIHS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95.8%(23/24),常规治疗组为75.0%(18/2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在急诊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纳洛酮 急诊 意识障碍 疗效 催醒时间 急诊留观时间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自主呼吸恢复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阎国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接受芬...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接受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和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自主呼吸、睁眼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拔管后DBP、SBP和HR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可增加麻醉效果,缩短自主呼吸恢复和苏醒时间,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子宫肌瘤 自主呼吸恢复 苏醒时间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秋宏 戚志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B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和C组(硬膜外麻醉),每组20例,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B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和C组(硬膜外麻醉),每组20例,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切皮前1 min(T1)、扩髓时(T2)、骨水泥灌注后(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在MAP值上,B组患者的波动最小,A组患者的波动最大,T1、T2时三组MAP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R值上,B组患者的波动最小,T1、T2时三组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5.2±1.0)、(5.9±1.3)h]均短于A组(20.3±4.3)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患者术后苏醒快,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手术 麻醉 平均动脉压 心率 苏醒时间
下载PDF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健欣 吴东妮 +1 位作者 王冠华 邢祖民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8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以盲选法分组,各40例。术中采用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值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对照组Narcot...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8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以盲选法分组,各40例。术中采用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值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对照组Narcotrend值保持在13~36,研究组Narcotrend值保持在37~64。评估不同麻醉深度对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术后24小时以及术后72小时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术中低麻醉深度,可减少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有效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麻醉深度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拔管时间 苏醒时间
下载PDF
绿豆豆沙夹心面包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小凡 郑焕芹 郭尚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40,158,共4页
以自制绿豆豆沙为馅料,研究了绿豆豆沙添加方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绿豆豆沙夹心面包的最佳工艺条件:高筋面粉100 g、即发活性干酵母1.5 g、白绵糖15 g、牛奶20 g、水32 g、鸡蛋10 g、食盐0.5 g、玉米油1 g、绿豆豆沙15 g、... 以自制绿豆豆沙为馅料,研究了绿豆豆沙添加方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绿豆豆沙夹心面包的最佳工艺条件:高筋面粉100 g、即发活性干酵母1.5 g、白绵糖15 g、牛奶20 g、水32 g、鸡蛋10 g、食盐0.5 g、玉米油1 g、绿豆豆沙15 g、面团发酵时间120 min、面包坯醒发时间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豆沙 面包配方和工艺 发酵时间 醒发时间
下载PDF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敏 刘小斌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寒战、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了解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患者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规范化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利齐冠 陈明攀 甄丽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3期227-229,246,共4页
目的观察规范化方案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4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化方案组(n=230)和规范化方案组(n=2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CS评分、... 目的观察规范化方案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4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化方案组(n=230)和规范化方案组(n=2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CS评分、DRS评分、GOS评分、苏醒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规范化方案组为95.7%(220/230),常规化方案组为73.9%(170/23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0.05)。规范化方案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GCS评分升高幅度、DR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化方案组(P <0.05)。规范化方案组患者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化方案组(P <0.05),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化方案组(P <0.05),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化方案组(P <0.05)。结论规范化方案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效果较常规化方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昏迷患者 规范化方案 常规化方案 苏醒时间 在ICU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