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8年汶川地震(Ms8.0)非对称同震破碎带的确定:来自WFSD-1随钻流体的证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龚正
李海兵
+6 位作者
劳昌玲
唐力君
罗立强
李成龙
云锟
张佳佳
王雷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0-494,共15页
地震过程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裂隙的活化与形成,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随钻流体表明,地震新形成的裂隙对应有较强的流体异常,它们为流体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随钻流体呈非对称性分布于主滑移面的两侧...
地震过程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裂隙的活化与形成,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随钻流体表明,地震新形成的裂隙对应有较强的流体异常,它们为流体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随钻流体呈非对称性分布于主滑移面的两侧,主要的流体异常带集中在主滑移带下方须家河组顶部120 m范围内,该带中气体的含量以及变动的频率明显高于上部相同的宽度范围以及下部沉积岩层,来自地球物理测井的资料同样显示这一带破碎严重并伴随有大量水的侵入,暗示汶川地震形成的裂隙具有非对称性分布的特征。这一特征可能同时受控于断裂上盘彭灌杂岩与下盘须家河组岩层的力学性质差异以及地震破裂过程中形成的非对称性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流体异常
同震破碎带
非对称
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带
wfsd
-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5 位作者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1
号井(
wfsd
-
1
)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作用
右行走滑作用(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年汶川地震(Ms8.0)非对称同震破碎带的确定:来自WFSD-1随钻流体的证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龚正
李海兵
劳昌玲
唐力君
罗立强
李成龙
云锟
张佳佳
王雷振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0-494,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211)资助
文摘
地震过程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裂隙的活化与形成,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随钻流体表明,地震新形成的裂隙对应有较强的流体异常,它们为流体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随钻流体呈非对称性分布于主滑移面的两侧,主要的流体异常带集中在主滑移带下方须家河组顶部120 m范围内,该带中气体的含量以及变动的频率明显高于上部相同的宽度范围以及下部沉积岩层,来自地球物理测井的资料同样显示这一带破碎严重并伴随有大量水的侵入,暗示汶川地震形成的裂隙具有非对称性分布的特征。这一特征可能同时受控于断裂上盘彭灌杂岩与下盘须家河组岩层的力学性质差异以及地震破裂过程中形成的非对称性应力分布。
关键词
随钻流体异常
同震破碎带
非对称
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带
wfsd
-
1
Keywords
real-time mud gas
co-seismic damage
asymmetric
Wenchuan Earthquake
Yinxiu-Beichuan fault zone
wfsd
-
1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机构
大陆构造和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Koch Institute for Core Sample Research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专项(WFSD)资助
文摘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1
号井(
wfsd
-
1
)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作用
右行走滑作用(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Hole-
1
(
wfsd
-
1
)
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 ASR) earth stress measurement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arthquakes
Thrusting
Dextral strike-slip faulting ( ordextral rotary)
Normal slipping
Vertical extrus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8年汶川地震(Ms8.0)非对称同震破碎带的确定:来自WFSD-1随钻流体的证据
龚正
李海兵
劳昌玲
唐力君
罗立强
李成龙
云锟
张佳佳
王雷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崔军文
李宗凡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