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孔结构和渗透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军 邢锋 董必钦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37,41,共4页
混凝土材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多孔材料,孔隙分布错综复杂,孔径分布很广,混凝土渗透性能和的微观孔结构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概述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平均孔径、临界... 混凝土材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多孔材料,孔隙分布错综复杂,孔径分布很广,混凝土渗透性能和的微观孔结构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概述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平均孔径、临界孔径等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参照国内外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作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结构 渗透性能 混凝土 耐久性 水灰比
下载PDF
水灰比和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何立粮 杨立荣 张宝强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5年第10期71-73,共3页
研究了水灰比、激发剂高锰酸钾掺量、早强剂三乙醇胺掺量对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水灰比为0.46,高锰酸钾适宜掺量为5%,三乙醇胺能减少泡沫混凝土密度,但其强度也随之降低,适宜掺量为0.04%。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水灰比 激发剂 早强剂
下载PDF
水灰比在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娟 郭向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90,共3页
透水混凝土既要有一定的透水性,又要有一定的强度,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水灰比在透水混凝土中的作用不同于普通混凝土。主要探讨了水灰比在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水灰比 扩展度 透水混凝土
下载PDF
EPS轻混凝土配合比对其流动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武略 邓德华 +1 位作者 原通鹏 曾志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5,69,共4页
采用掺加自配引气剂和掺合料技术,研究引气剂掺量、粉煤灰掺量、胶砂比、水灰比对EPS轻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自配引气剂 掺合料 胶砂比 水灰比 流动性 强度
下载PDF
粉煤灰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卫东 王振波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0,共6页
通过改变粉煤灰取代率及超掺系数,研究了粉煤灰对不同水灰比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透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的透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均低于基准透水再生混凝土;当粉煤... 通过改变粉煤灰取代率及超掺系数,研究了粉煤灰对不同水灰比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透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的透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均低于基准透水再生混凝土;当粉煤灰超量取代水泥时,粉煤灰取代率低于20%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均随超量系数增加而增大,但超量系数超过1.4后效果不明显;粉煤灰取代率为30%时,不同粉煤灰超量系数下力学性能均低于基准试验值;随着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或水灰比的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均随之下降,相同水灰比或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时,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均随粉煤灰超量系数增大而增大,但超量系数超过1.4后效果同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超掺系数 水灰比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Si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樊丁 孙明 +2 位作者 孙耀宁 张建斌 夏正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Ni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Ti,W)C陶瓷增强Ni-S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通过SEM、XRD、EDS等方法研究涂层相及组织,并测量其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质量良好;熔覆层主要由Ni固溶体、Ni3(Si,Ti)...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Ni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Ti,W)C陶瓷增强Ni-S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通过SEM、XRD、EDS等方法研究涂层相及组织,并测量其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质量良好;熔覆层主要由Ni固溶体、Ni3(Si,Ti)金属间化合物和(Ti,W)C复相陶瓷组成;熔覆层组织均匀,硬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金属间化合物 (TI w)c
下载PDF
石粉替代水泥掺量对砌筑砂浆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娜 张晓燕 +1 位作者 孙丽 李凤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122,134,共3页
试验研究了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后砌筑砂浆的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可以有效减小砂浆的收缩值,对砂浆早期干缩性能影响更为显著;影响效果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而增大。分析了水灰比和石粉取代水泥量对砂浆收缩性... 试验研究了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后砌筑砂浆的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可以有效减小砂浆的收缩值,对砂浆早期干缩性能影响更为显著;影响效果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而增大。分析了水灰比和石粉取代水泥量对砂浆收缩性能影响的相关关系,可供工程应用选取最佳水灰比和石粉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筑砂浆 干缩 石粉 水泥 等量替代 水灰比
下载PDF
燃烧合成(Ti,W)C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劲风 张昭 +1 位作者 郑子樵 徐协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W /(Ti+W ) =0 .4 0 ,0 .5 4两种配比的Ti-W -C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燃烧块断面组织 ;结合燃烧前沿激冷淬熄法 ,分析了其燃烧前沿高温动态反应过程。研究表明 ,体系燃烧过程中存在两种反应模式。熔化 -溶... 研究了W /(Ti+W ) =0 .4 0 ,0 .5 4两种配比的Ti-W -C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燃烧块断面组织 ;结合燃烧前沿激冷淬熄法 ,分析了其燃烧前沿高温动态反应过程。研究表明 ,体系燃烧过程中存在两种反应模式。熔化 -溶解 -析出机制 :燃烧高温使燃烧前沿Ti粉熔化 ,W、C溶解于熔融Ti中 ,而后 (Ti,W)C从Ti-W -C熔体中析出。扩散 -固溶机制 :当燃烧温度不足以使燃烧前沿Ti粉熔化时 ,C沿燃烧过程中形成的Ti颗粒裂纹快速扩散 ,与固态Ti核反应形成TiC ;同时通过C的扩散 ,W与C反应先形成W2 C ,然后转变成WC ;而后WC固溶至TiC中 ,形成 (Ti,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熔化-溶解-析出机制 扩散-固溶机制 碳化钛 碳化钨 石实合金
下载PDF
P/M和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刘欣 赵友帅 +6 位作者 唐宇晗 李帅 张海霞 赵鑫 张晓平 辛自洁 岳雪涛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3期39-43,70,共6页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 为探究磷镁比(P/M)及水灰比(W/C)对磷酸镁水泥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XRD、S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C=0.15时,磷酸二氢钾掺量的降低会使磷酸镁水泥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增强,P/M=1:4时其3 h强度超过30 MPa,而当掺量过高时,3 h强度低于20 MPa,其产物MgKPO_(4)·6H_(2)O(K-struvite)的生成量减少且试件存在开裂区域;W/C=0.25时,减少MgO的掺量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的强度,P/M=1:1.5时,3 h的抗压强度接近30 MPa,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K-struvite形貌结晶完好且排列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w/c 磷酸镁水泥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下载PDF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强度贡献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志聪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强度贡献与W/C的大小密切相关。在中高W/C下,粉煤灰28天内对强度的贡献是有限的,W/C愈大,贡献程度愈小;到90天以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和粉煤灰活性的发挥,其对强度的贡献逐渐增大,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将会逐渐赶上...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强度贡献与W/C的大小密切相关。在中高W/C下,粉煤灰28天内对强度的贡献是有限的,W/C愈大,贡献程度愈小;到90天以后,随着龄期的增长和粉煤灰活性的发挥,其对强度的贡献逐渐增大,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将会逐渐赶上或超过基准混凝土。在低W/C下,粉煤灰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不会明显引起混凝土早期强度下降,W/C愈小,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贡献愈大,建议粉煤灰应作为混凝土中一个独立组分参与配合比设计,才能最充分利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水灰比 强度贡献 活性掺合料 水泥石 配合比设计
下载PDF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W-C Hard Coatings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on Tungsten Alloy
11
作者 Xinrui Zhang Weijie Fu +3 位作者 Chen Wang Zhenglong Lei Haoran Sun Xudong Li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Poros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quality of the coating.Here,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tracks of the W-C coating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 Poros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quality of the coating.Here,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tracks of the W-C coating using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track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res,and the elemental distribution near the pores are analyzed by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sections of the tracks.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melt pool is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to reveal th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Ni and Co evaporated during the DED process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melt pool.Pores were continuously produced adjacent to the fusion line when the melt pool was about to solidify since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olidification front was higher than the boiling point of Ni.The vaporization area at the fusion line was proposed,where Ni could also evaporate at the time the melt pool started to solidif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idification rate,the size of the vaporization area and the DED parameters(laser power and scanning speed)was established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severe pores above the fusion line.This work contain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porosity in the coating preparation proc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ungsten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process Tungsten alloy w-c coating Pores Binder phase
原文传递
干湿-温度双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晋宝 许盛龙 +2 位作者 田美灵 李强 王亚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共4页
采用自然扩散法研究了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扩散行为,探讨了水灰比、温度、干湿循环和温度循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试验模拟了干湿循环和昼夜温差循环作用对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浪溅区混凝... 采用自然扩散法研究了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扩散行为,探讨了水灰比、温度、干湿循环和温度循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试验模拟了干湿循环和昼夜温差循环作用对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浪溅区混凝土要比水下区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得更快,且温度循环对氯离子扩散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不能忽视昼夜温度循环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系数 干湿循环 温度循环 水灰比
下载PDF
粉末冶金原位合成(Ti,W)C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勇 王一三 郭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以钛粉、铁粉、钨铁粉、石墨等为原料,原位烧结合成了35%(Ti,W)C/Fe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αFe固溶体、Fe3W3C、(Ti,W)C和少量TiC;原位合成的硬质相(Ti,W)... 以钛粉、铁粉、钨铁粉、石墨等为原料,原位烧结合成了35%(Ti,W)C/Fe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αFe固溶体、Fe3W3C、(Ti,W)C和少量TiC;原位合成的硬质相(Ti,W)C颗粒形状多为球形,粒径小于1μm;该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达到59 HRC;磨损试验显示其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粉末冶金 (Ti w)c 耐磨性
下载PDF
利用矿物掺合料制备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先广 王登山 刘在龙 《商品混凝土》 2017年第11期50-53,共4页
本文以水泥用量、水胶比、复合矿物掺合料中矿粉与粉煤灰的比例三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冻融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侵蚀试验和碳化试验对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用量为280... 本文以水泥用量、水胶比、复合矿物掺合料中矿粉与粉煤灰的比例三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备高强度耐久性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冻融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侵蚀试验和碳化试验对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用量为280kg/m^3,矿物掺合料中矿粉:粉煤灰=2:1,水胶比为0.34时,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为53.8MPa,300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仅为0.65%,氯离子渗透等级为非常低,且氯离子扩散系数为3.8×10^(-9)cm^2/s,抗侵蚀能力强,28d的碳化深度只有5.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比 矿物掺合料 胶凝材料 耐久性
原文传递
防腐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慧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研究不同防腐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灰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抗渗以及抗腐蚀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以及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三种防腐涂料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单涂层和多涂层保护设计。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防腐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灰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抗渗以及抗腐蚀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以及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三种防腐涂料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单涂层和多涂层保护设计。结果表明:(1)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大小与其水灰比呈指数衰减式增大关系;(2)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侵蚀渗透速率有增大的趋势;(3)涂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其中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的改善效果最好,聚氨酯次之,环氧树脂最差;(4)多涂层涂刷保护能对混凝土抗渗性以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性价比上看,采用双涂层保护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防腐涂层 氯离子侵蚀 水灰比 涂层材料 环氧树脂 聚氨酯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
下载PDF
影响预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群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41,共2页
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本文试图讨论用水量、水灰比、粉煤灰和外加剂等因素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预拌混凝土 凝结时间 用水量 水灰比 粉煤灰 外加剂
下载PDF
超重力下燃烧合成TiB_2-(Ti,W)C共晶复合陶瓷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雪刚 赵忠民 +5 位作者 张龙 潘传增 苏官灵 曲振生 杨权 袁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4-667,共4页
采用超重力下燃烧合成工艺,可以制备出大体积凝固态碳硼化物基共晶复合陶瓷,同时为抑制TiC-TiB2复合陶瓷的热裂倾向,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WO3作为铝热反应的氧化剂之一,通过燃烧合成获得Ti-W-Cr-C-B合金液相,进而制备出低缺陷、高... 采用超重力下燃烧合成工艺,可以制备出大体积凝固态碳硼化物基共晶复合陶瓷,同时为抑制TiC-TiB2复合陶瓷的热裂倾向,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WO3作为铝热反应的氧化剂之一,通过燃烧合成获得Ti-W-Cr-C-B合金液相,进而制备出低缺陷、高致密性的TiB2-(Ti,W)C共晶复合陶瓷。XRD、FESEM与EDS结果显示,陶瓷基体主要由TiB2-(Ti,W)C共晶组织构成,且在基体边界上存在少量的Al2O3和Al2O3-ZrO2共晶组织。由于超重力诱发反应熔体内部分层,导致熔体中液态氧化物浮于熔体上层,而Ti-W-C-B合金液相则位于熔体下部,最终凝固生成TiB2-(Ti,W)C复合陶瓷。由于W/Ti无限互溶,W原子向TiC中扩散,在TiC中形成了(Ti,W)C固溶体,(Ti,W)C固溶体完全保持了TiC的晶格结构。性能测试表明,TiB2-(Ti,W)C共晶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断裂韧度均较高,分别为98.4%、26.4GPa和7.6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Ti w)c 燃烧合成 超重力 共晶生长 结构转化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for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by Statistical Modelling 被引量:4
18
作者 Hassan Tajik Ghashghaei Abolfazl Hassani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6年第2期101-107,共7页
A stud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for pervious concrete (PC)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mixture design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water-to-cement ratio (W/C)... A stud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for pervious concrete (PC)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mixture design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water-to-cement ratio (W/C) and size of aggregate o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C was investigated. The PC mixtures were made with 4 range of W/C and 2 range size of aggregate. PC mixes were made from each aggregate and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C and aggregate size are key parameters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of PC.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arse pervious concrete (CPC) is bigger than fine pervious concrete (FPC) and the porosity of CPC are bigger than porosity of FPC. A regression model (RM) along with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 o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C. The statistical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facilitate predictio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PC and FPC as the sustainable pa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ious concrete w/c POROSITY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下载PDF
水灰比对冻融后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黄子辰 薛刚宏 +2 位作者 吴开侠 朱大亮 梁帅锋 《山西建筑》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冻融后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配制水灰比(质量比)为0.4,0.45和0.5的三组混凝土,先后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后收集破碎试样,利用筛分试验对其分形特征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50次... 为了探讨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冻融后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配制水灰比(质量比)为0.4,0.45和0.5的三组混凝土,先后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后收集破碎试样,利用筛分试验对其分形特征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5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显著降低;受应变率的影响,当提高冲击速率时,冻融后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与静强度相比依旧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筛分统计结果也表明混凝土试样的分形维数与冲击气压和冻融循环次数呈正相关关系。考虑到水灰比的影响发现,在相同的冻融循环和冲击荷载下,混凝土试样的动态力学性能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而冲击破碎分形维数则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破碎分形 冻融循环 冲击荷载 水灰比
下载PDF
Ti添加对WC-Ni_(3)Al硬质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祖骥 范佳锋 +3 位作者 李京懋 朱德智 屈盛官 李小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为提高WC-Ni_(3)Al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Ti掺杂的WC-Ni_(3)Al硬质合金,并研究不同Ti添加量对WC-Ni_(3)Al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的添加减小WC-Ni_(3)Al块体样品中反应生成的少量Al_(2)O_(3... 为提高WC-Ni_(3)Al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Ti掺杂的WC-Ni_(3)Al硬质合金,并研究不同Ti添加量对WC-Ni_(3)Al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的添加减小WC-Ni_(3)Al块体样品中反应生成的少量Al_(2)O_(3)的尺寸,并且使Al_(2)O_(3)的分布更加均匀。一方面,小尺寸的Al_(2)O_(3)与原位生成的(Ti,W)C协同提高WC-Ni_(3)Al块体样品的硬度;另一方面,适量Ti的添加还提高WC-Ni_(3)Al硬质合金的断裂韧度,这是由于原位生成的(Ti,W)C与WC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增加对裂纹扩展的桥接与偏转作用。当添加3%(质量分数)的Ti时,WC-Ni_(3)Al硬质合金获得了优异的力学性能,硬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19.29±0.18)GPa和(13.14±0.24)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掺杂 wc-Ni_(3)Al 原位生成(Ti w)c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