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Co-8.8Al-9.8W-1.5Ta合金γ′相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徐仰涛 常鑫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Co-8.8Al-9.8W-1.5Ta合金中强化相γ′相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SEM、XRD、TEM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固溶温度下制备的合金Co-8.8Al-9.8W-1.5Ta中强化相γ′-Co3(Al,W)相的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合金... 为了研究温度对Co-8.8Al-9.8W-1.5Ta合金中强化相γ′相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SEM、XRD、TEM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固溶温度下制备的合金Co-8.8Al-9.8W-1.5Ta中强化相γ′-Co3(Al,W)相的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合金析出物相相同,主要包括γ-Co、γ′-Co3(Al,W)、Co3Ta和CoCx相;合金的制备温度不影响其物相组成,但对合金强化相的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制备温度为1300℃时,合金中γ′相的组织形貌保持高度立方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使γ′相形貌偏向于圆形;固溶温度会影响合金中晶体取向和Ta元素的分布。固溶温度为1300℃时,γ′-Co3(Al,W)相中Al和W的原子比趋向于1,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加大W在γ′-Co3(Al,W)相中的原子占比,并且Ta元素主要分布在强化相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8.8Al-9.8w-1.5Ta合金 γ′-Co3(Al w) 晶体取向 微观组织
下载PDF
Ta元素对新型γ+γ’双相Ir基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方晓 杨劼人 +2 位作者 刘毅 闻明 胡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20-3626,共7页
Ir-13W-6Al(at%)合金是一种由γ’-Ir3(Al,W)相强化型铱基超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极端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在Ir-13W-6Al三元合金基础上,分别添加2at%,5at%和8at%的Ta元素,研究其对γ+γ’双相铱基合金显微组织、γ’强化... Ir-13W-6Al(at%)合金是一种由γ’-Ir3(Al,W)相强化型铱基超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极端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在Ir-13W-6Al三元合金基础上,分别添加2at%,5at%和8at%的Ta元素,研究其对γ+γ’双相铱基合金显微组织、γ’强化相数量、高低温力学性能以及压缩断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γ’相的体积分数随着Ta含量增加而增大;添加Ta元素后合金的维氏硬度以及纳米硬度均高于三元Ir-13W-6Al合金;1300℃下合金抗压强度随Ta含量的增多而提升,强度的提高可归因于γ’-Ir3(Al,W)强化相的析出和Ta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Ta元素的添加有效地改善了Ir-13W-6Al三元合金体系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为发展超耐温高性能γ+γ’双相铱基合金的成分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基高温合金 γ’-Ir3(Al w) 显微组织 固溶强化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强震的余震重定位及主震震源机制反演 被引量:44
3
作者 梁姗姗 雷建设 +4 位作者 徐志国 徐锡伟 邹立晔 刘敬光 陈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63-2175,共13页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7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期间四川九寨沟MS7.0主震及5200个余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4036个重定位地震事件.采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宽频带垂直分向波形数据和W震相反演方法,得到了主震震源机制解.重定位结果...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7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期间四川九寨沟MS7.0主震及5200个余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4036个重定位地震事件.采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宽频带垂直分向波形数据和W震相反演方法,得到了主震震源机制解.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分别沿NNW和SSE两个方向扩展,展布长度约58km,且这些余震主要集中在22km深度之上.余震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分区特性,即在主震NNW方向约5km处存在明显的西北和东南两区余震活动分界线;西北区的余震由深至浅具有较好连续性,而东南区却在约10km深度处存在不连续性.余震分布的这种分区特征,说明九寨沟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结构存在强烈的不均匀性.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特征的一致性,证实了我们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46°/83.7°/-177°,而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55.7°/87.1°/-6.3°,最佳质心深度为15.5km,矩震级MW为6.5.根据余震分布较为垂直和主震震源机制解两节面的倾角均在80°以上,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推测此次九寨沟地震为与节面II参数相近的一次高角度的左旋走滑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w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基于JMatPro软件对不同B含量下Co-8.8Al-9.8W合金析出相的热力学模拟计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仰涛 沙岐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32-2336,共5页
为研究B元素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析出相的影响,基于JMat Pro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对不同B含量下Co-8.8Al-9.8W合金的平衡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γ相、μ-Co_7W_6相析出温度的降低,并减少γ相、μ-Co_7W_6相析... 为研究B元素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析出相的影响,基于JMat Pro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对不同B含量下Co-8.8Al-9.8W合金的平衡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γ相、μ-Co_7W_6相析出温度的降低,并减少γ相、μ-Co_7W_6相析出量,相反会提高η-Co_3Al相的析出温度及析出量。针对这一计算结果,从B对平衡相中各元素的影响,硼化物的析出等角度分析,给出了解释。分析认为,随着B含量的增加,使γ相析出时固液平衡相中各元素的含量相差越来越多,要满足γ相的形核和长大,只有降低温度增加过冷度来实现。从而导致随着B含量的增加,γ相的含量越来越少,析出温度越来越低。硼化物的析出,固溶了大量的Co、W,使固液平衡相中Al的含量增加,促进了Co_3Al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at PRO软件 Γ μ-Co7w6 η-Co3Al 硼化物
原文传递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重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志 高星 路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55,I0001,共12页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波形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19年四川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反演获取了M>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长宁...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波形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19年四川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反演获取了M>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长宁地震序列沿NW优势方向呈条带状分布,集中分布于5-10 km深度范围,且发震断层面呈高倾角。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_S6.0主震的两个可能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节面Ⅰ走向12°,倾角50°,滑动角139°;节面Ⅱ走向131°,倾角59°,滑动角48°,最优矩心深度为7.5 km,矩震级M_W5.74。此外几个M>4.5余震的震源机制也基本与主震类似,均为以逆断为主外加少量走滑的地震破裂事件。综合分析长宁地震序列的重定位、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以及震中和附近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信息推断,本次长宁主震的发震破裂面呈NW-SE走向,发震断层为长宁-双河背斜东北翼发育的逆冲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震序列 双差重定位 w 矩张量反演
下载PDF
基于W震相技术的全球强震(M_W≥6.5)矩心矩张量自动反演系统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旭 Duputel Zacharie +2 位作者 黄志斌 陈宏峰 赵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0-809,980,共10页
使用最近构建的虚拟全球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OpenMP的并行编程技术优化原有算法,研制了基于W震相技术的全球强震(MW≥6.5)矩心矩张量自动反演系统.为了评估该系统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将离线自动测定的2008年1月—2013年7月全球14... 使用最近构建的虚拟全球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OpenMP的并行编程技术优化原有算法,研制了基于W震相技术的全球强震(MW≥6.5)矩心矩张量自动反演系统.为了评估该系统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将离线自动测定的2008年1月—2013年7月全球140次地震(MW6.5—9.0)的矩心矩张量与全球矩心矩张量工作组(GCMT)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测定全球MW≥6.5地震的矩张量,绝大多数地震矩震级与GCMT给出的矩震级呈现出良好的线性趋势,两者之差ΔMW的标准方差约0.13,ΔMW位于区间(-0.2,0.2)的地震占总数的96%;地震矩6个分量分别与GCMT相应的结果沿对角线近线性分布,多数地震矩心水平位置与GCMT给出的矩心水平位置比较接近,两者间大圆弧距离位于区间(0,50km)的地震次数占总数的84%;在台站覆盖较均匀的条件下,该系统能够实现震后25—40分钟自动准确测定全球MW≥6.5地震的矩心矩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矩心矩张量自动反演 评估
下载PDF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 6.4地震的重定位及震源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志 高星 路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地震进行重定位,反演前震及主震震源机制。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2020伽师地震呈两个优势方向展...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地震进行重定位,反演前震及主震震源机制。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显示,2020伽师地震呈两个优势方向展布,分别为WNW向和NNW向;其中WNW向为主要余震优势分布区域,呈现长约34km条带状分布在柯坪塔格断裂带西段的北侧。另外一条优势分布沿NNW向长约8km。深度剖面显示,震源深度集中分布于10~20km范围。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主震2个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节面Ⅰ,走向76°,倾角81°,滑动角109°;节面Ⅱ,走向190°,倾角21°,滑动角26°,矩震级M W5.87,震源表现为逆断为主外加少量走滑的地震破裂事件。综合分析伽师地震序列的重定位、震源机制和震中及附近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推断2020新疆伽师地震的发震破裂面呈WNW走向,发震断层为近EW走向柯坪塔格断裂带的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伽师地震 双差重定位 w 矩张量反演
下载PDF
Al⁃W合金燃料的氧化过程及性能提升机理
8
作者 胡敖博 刘津阁 +4 位作者 赵超越 陈鹏 李鹏 孙兴昀 蔡水洲 《含能材料》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为阐明Al‐W合金燃料氧化性能的提升机理,结合铝热还原与超高温气雾化法制备Al‐20W与Al‐30W合金燃料,并通过热重/差热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对其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20W与Al‐30W合金燃料均... 为阐明Al‐W合金燃料氧化性能的提升机理,结合铝热还原与超高温气雾化法制备Al‐20W与Al‐30W合金燃料,并通过热重/差热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对其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20W与Al‐30W合金燃料均含有亚稳态Al/W合金相,随温度升高Al/W合金相的种类与形态发生转变。2种合金燃料具有优于单质Al燃料的氧化性能,分别在1300℃与1500℃完全氧化,氧化产物WO_(3)全部挥发。W的存在提升了Al‐W合金燃料的氧化性能,机理为WO_(3)的挥发提供O_(2)扩散进入颗粒内部的通道;WO_(3)作为“氧运输船”向单质Al传输O,促进单质Al的氧化;WO_(3)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最终以气态形式挥发,促进含W相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l‐w合金燃料 Al/w合金 氧化过程 提升机理
下载PDF
球形Al-25W合金燃料粉末的氧化行为与能量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敖博 蔡水洲 邹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3-752,共10页
为了获得热氧化与能量释放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燃料,采用铝热还原与超高温气雾化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球形铝钨合金燃料粉末(Al-25W),对其物相结构、氧化行为及能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形Al-25W合金粉末颗粒内部的亚稳态Al/W合金相... 为了获得热氧化与能量释放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燃料,采用铝热还原与超高温气雾化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球形铝钨合金燃料粉末(Al-25W),对其物相结构、氧化行为及能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形Al-25W合金粉末颗粒内部的亚稳态Al/W合金相均匀分布在单质Al基体中,且通过稳定化处理后亚稳态Al/W合金相转变为Al12W相,并对外释放能量。球形Al-25W合金粉末具有比单质Al粉更高的氧化放热量与氧化增重,能在1400℃空气中完全氧化,且W原子全部氧化为WO3并以气态形式挥发,残留氧化产物仅为Al2O3。球形Al-25W合金粉末的实测体积燃烧焓超过单质Al粉的理论体积燃烧焓(83000 J·cm^(-3)),可达(83132.1±608.5)J·cm^(-3),且剧烈燃烧时生成气态燃烧产物W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5w合金粉末 铝热还原 超高温气雾化 Al/w合金 氧化行为 能量性能
下载PDF
纳米TiO_2溶胶W/O型乳液的稳定性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洪广 闫军 +2 位作者 杜仕国 汪明球 秦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863,共6页
在W/O/W复相乳液体系中,TiO2溶胶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对所制备的做胶囊形貌影响很大。以破乳率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做镜观察,探讨了内水相含量、Span-80用量、乳化速率和乳化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O... 在W/O/W复相乳液体系中,TiO2溶胶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对所制备的做胶囊形貌影响很大。以破乳率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做镜观察,探讨了内水相含量、Span-80用量、乳化速率和乳化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O2溶胶含量为50%(v)、Span-80体积分数为5%时,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好,存在较优的乳化速率8000~10000r·min^-1,和乳化时间8~10min。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外水相、戊二醛(GA)为交联剂,在稳定的W/O型乳状液基础上所制备的做胶囊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热分析表明,做胶囊中TiO2的含量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溶胶 w O型乳状液 w O w乳液 微胶囊
下载PDF
2019年秘鲁北部M7.8地震的矩张量解与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姗姗 徐志国 +2 位作者 黄志斌 赵博 张广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3,共11页
2019年5月26日(北京时间)秘鲁北部发生M7.8地震,震源深度为100km。本文利用国际地震学研究联合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提供的远场波形数据,通过波形反演方法快速反演得到此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和破裂过程。W震相快速矩张量解反演结果表... 2019年5月26日(北京时间)秘鲁北部发生M7.8地震,震源深度为100km。本文利用国际地震学研究联合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提供的远场波形数据,通过波形反演方法快速反演得到此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和破裂过程。W震相快速矩张量解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是一次中深源正断层型地震事件,可能是由于正在向下俯冲的纳斯卡板块产生规模巨大的伸展变形所致。远震体波反演有限断层模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高倾角的NNW向断层面,破裂从初始破裂点开始,由震中主要向NNW方向延伸破裂,最大滑移量约3m;地震破裂时间约为70s,在40~60s时释放了整个地震80%的地震矩能量,主要破裂区域在震后40s后才开始形成,在40s之前,破裂的集中程度和地震矩释放的规模均较弱,断层在破裂开始后逐渐加速破裂,约50s时地震矩释放速率达到峰值,60s后破裂迅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北部M7.8地震 w 矩张量解 破裂过程
下载PDF
微胶囊模板法TiO_2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军 李洪广 +1 位作者 孟胜皓 杜仕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06-3310,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硝酸为催化剂,通过水解-胶溶法制备了TiO_2溶胶。以TiO_2溶胶为内水相、环己烷为油相,制备了稳定的W/O型乳状液。在此基础上,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外水相在W/O/W复相乳液体系中制备了TiO_2溶胶微胶囊,经500℃煅烧除去...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硝酸为催化剂,通过水解-胶溶法制备了TiO_2溶胶。以TiO_2溶胶为内水相、环己烷为油相,制备了稳定的W/O型乳状液。在此基础上,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外水相在W/O/W复相乳液体系中制备了TiO_2溶胶微胶囊,经500℃煅烧除去有机物模板可得TiO_2微球。利用SEM、FT-IR、TG/DTG等表征手段,重点考察了外水相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对TiO_2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水相中添加表面活性剂OP-10时所制备微胶囊的球形完整性、分散性和囊壁包覆完整性均较好,经煅烧后可得到球形完整、分散良好、粒径均匀且平均粒径在6μm左右的TiO2微球。XRD分析表明所得TiO2微球呈单一锐钛矿型、晶粒的平均尺寸约为6.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溶胶 w/O/w乳液 微胶囊 TiO2微球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矩心矩张量快速测定
13
作者 赵旭 黄志斌 +2 位作者 陈宏峰 赵博 杜广宝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基于中国大陆中强震自动矩张量测定系统,采用虚拟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波形(震中距4°~12°),反演了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矩心矩张量。结果显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43°/倾角70°/滑动角-18°,表现为1... 基于中国大陆中强震自动矩张量测定系统,采用虚拟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波形(震中距4°~12°),反演了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矩心矩张量。结果显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43°/倾角70°/滑动角-18°,表现为1次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正倾滑分量的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36.123°N,82.499°E)以东约13 km,矩心深度约10 km。总标量地震矩M0为3.05×1019N·m,换算成矩震级MW6.92,推断震源破裂时大部分能量释放的持续时间约14s。同时探讨了自动矩张量测定系统在未来地震灾情预判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矩心矩张量自动反演 于田地震
下载PDF
2019年6月16日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M_(W)7.3地震震源机制快速反演与海啸波高数值模拟
14
作者 史健宇 徐志国 +1 位作者 王君成 李宏伟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利用全球虚拟地震台网的波形数据,采用W震相快速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得到2019年6月16日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M_(W)7.3地震信息。节面Ⅰ:走向角186°/倾角37°/滑动角71°,节面Ⅱ:走向角29°/倾角55°/滑动角104... 利用全球虚拟地震台网的波形数据,采用W震相快速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得到2019年6月16日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M_(W)7.3地震信息。节面Ⅰ:走向角186°/倾角37°/滑动角71°,节面Ⅱ:走向角29°/倾角55°/滑动角104°,矩震级M_(W)7.26。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是一次逆冲性质为主的浅源板间地震事件。由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断层面几何参数,采用COMCOT模型进行了海啸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发生后,在震源附近产生了轻微海啸波动,最大波幅约为0.28 m,在拉乌尔岛船湾潮位站附近的波幅约为0.05 m,与实际观测值0.09m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马德克群岛 w 海啸数值模拟 COMCOT模型
下载PDF
地震近场和W震相的远距离观测
15
作者 P.R.Cummins 粱静 《世界地震译丛》 1998年第6期47-51,共5页
单个的宽频带地震图可观测到远距离大地震的近场震相。甚至在距离为20°~30°时,这样的震相仍有十分之几毫米的振幅。尽管以前的研究曾在垂向分量中作过识别,但这种近场震相在横向分量中可更容易地观测到。虽然观测效应与采用... 单个的宽频带地震图可观测到远距离大地震的近场震相。甚至在距离为20°~30°时,这样的震相仍有十分之几毫米的振幅。尽管以前的研究曾在垂向分量中作过识别,但这种近场震相在横向分量中可更容易地观测到。虽然观测效应与采用点矩张量源的全波计算吻合较好,但仍不能满足在地震资料分析中通常所做的某些假设。因此,建议在对可能含有这种效应的甚宽频带地震图进行分析时多加小心。作为一个恰当的例子,这里显示了最新观测到的W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 远距离观测 w 地震近场
下载PDF
High strength magnesium alloy with α-Mg and W-phase processed by hot extrusion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文朋 郭学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2358-2364,共7页
Fine-grained Mg-6Zn-4Y alloy was prepared by an ingot metallurgy process with hot extrusion at 300 ℃.The micro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XRD,OM,SEM and TEM,an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were tested at room temperature.The... Fine-grained Mg-6Zn-4Y alloy was prepared by an ingot metallurgy process with hot extrusion at 300 ℃.The micro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XRD,OM,SEM and TEM,an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were tested at room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y is composed of α-Mg and W-phase.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s-extruded alloy has a bimodal grain size distribution.The fine grains with the mean size of 1.2 μm are formed by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The coarse grains(about 23% in area fraction) are unrecrystallized regions which are elongated along extrusion direction.The engineering stress—strain curve shows a pronounced yield point.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yield strength,and elongation are(371±10) MPa,(350±5) MPa and(7±2)%,respectively.The high strengths are attributed to the fine-grained matrix structure enhanced by W-phase particles,nano-scaled precipitates,and strong basal plane te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6Zn-4Y alloy EXTRUSION w-phase high strength yield phenomenon
下载PDF
铸态Mg-Zn-Y-Zr合金的耐蚀性研究
17
作者 徐盛孝 何美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通过失重法、析氢法、电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试验方法,研究了Zn元素对铸态Mg-xZn-0.5Y-0.5Zr(x=0.83%、1.56%和2.80%,质量分数)合金在模拟体液中耐... 通过失重法、析氢法、电化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试验方法,研究了Zn元素对铸态Mg-xZn-0.5Y-0.5Zr(x=0.83%、1.56%和2.80%,质量分数)合金在模拟体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3种合金中的W相(Mg3Zn3Y2)含量也增加;Zn元素含量为1.56%和2.80%的合金,沿晶界开始出现了I相(Mg2Zn6Y)。电化学结果表明Zn的添加使得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从1.100 mA/cm^(2)降低到0.423 mA/cm^(2)。合金内部的电荷转移电阻从59.95Ω提高到165.35Ω,腐蚀速率降低到9.11 mm/a,此时抗腐蚀产物膜破裂的性能最好。此外,通过研究发现合金的腐蚀产物为MgO、少量ZnO和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Y-ZR合金 w 析氢法 失重法 电化学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Mg-8Li-xZn-yGd(x=1,2,3,4;y=1,2) alloys 被引量:6
18
作者 Si-jie OUYANG Wen-cai LIU +5 位作者 Guo-hua WU Hao JI Zhan-kui GAO Xiang PENG Zhong-quan LI Wen-jiang D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211-1222,共12页
The as-cast Mg-8 Li-xZn-yGd(x=1 2, 3,4;y=1,2;wt.%)alloys were prepared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 The as-cast Mg-8 Li-xZn-yGd(x=1 2, 3,4;y=1,2;wt.%)alloys were prepared in a vacuum induction furnace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nt results i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W-phase(Mg3 Zn3 Gd2) increasing while that of Mg3 Gd phase de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Mg-8 Li-xZn-1 Gd alloys i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Zn content,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second phase strengthening of fine strip-like W-phase and the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of Zn element.For Mg-8 Li-4 Zn-yGd alloys,the increase of Gd content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coarse and discontinuous net-like W-phase, which decreases the strength. The Mg-8 Li-4 Zn-1 Gd alloy exhibits an optimum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ith the yield strengt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154.7 MPa, 197.0 MPa and 12.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the aging behavior of the typical alloys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Zn-Gd alloy w-phas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ging behavior
下载PDF
Sc添加对铸造Al-3Cu-1Li合金在酸性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鄂顺 邓佳诚 +1 位作者 王赫男 冯长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8-2056,共9页
在2 mol/L NaCl酸性溶液中,研究少量Sc对铸态Al-3Cu-1Li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XRD对铸态Al-3Cu-1Li-xSc(质量分数)合金进行相分析,用FE-SEM/EDS和TEM观察了Al-3Cu-1Li合金和Al-3Cu-1Li-0.5Sc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 在2 mol/L NaCl酸性溶液中,研究少量Sc对铸态Al-3Cu-1Li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XRD对铸态Al-3Cu-1Li-xSc(质量分数)合金进行相分析,用FE-SEM/EDS和TEM观察了Al-3Cu-1Li合金和Al-3Cu-1Li-0.5Sc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化学噪声(EN)和浸泡法对合金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腐蚀机制。结果表明:含Sc的Al-3Cu-1Li合金晶内富Cu球形相减少,晶界析出W相。随Sc含量的增加,合金腐蚀反应的活化能降低,阴极析氢速率增加,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合金的耐蚀性降低。添加Sc后,合金在空气中形成的表面膜保护作用减弱至消失,使含Sc合金的阻抗谱低频感抗弧逐渐消失。在EN测量期间,不含Sc和含0.1%Sc的合金表面处于“膜破裂-再钝化”状态;含0.3%Sc和0.5%Sc的合金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晶间腐蚀),且与W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xSc合金 酸性NaCl溶液 w 富Cu 电化学噪声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I-phase and W-phas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8Li-3Zn alloy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国兵 彭晓东 +3 位作者 张宝 Amir HADADZADEH 许天才 谢卫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13-720,共8页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Z83?xY alloys containingI-phase andW-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OM, SEM and E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I-phase andW-phase changes by varyi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Z83?xY alloys containingI-phase andW-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OM, SEM and E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I-phase andW-phase changes by varying Zn/Y mass ratio in the LZ83?xY alloys. The cohesion ofI-phase/α-Mg eutectic pockets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in the as-cast LZ83?0.5Y and LZ83?1.0Y alloys, while theW-phase has no obvious strengthening effect on the LZ83?1.5Y alloy. In the extruded alloys, the I-phase andW-phase were extruded into the particles with nanoscale size in theβ-Li matrix phase. The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of W-phase was more obvious because of the higher volume fractio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extruded LZ83?1.5Y alloy is up to 238 MPa while the elongation is up to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8Li-3Zn alloy I-phase w-pha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cast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