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术后IG-VMAT剂量学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涂剑楠 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 +2 位作者 张洁 叶伟军 金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图像引导VMAT (IG-VMAT)与固定野IMRT (FF-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间两家医院收治70例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均分为FF-IMRT与IGRT-VMAT组,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和不良反应...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图像引导VMAT (IG-VMAT)与固定野IMRT (FF-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间两家医院收治70例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均分为FF-IMRT与IGRT-VMAT组,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IG-VMAT组分次间x、y、z轴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14)、(0.26±0.16)、(0.24±0.18) cm,分次内的分别为(0.1±0.09)、(0.12±0.09)、(0.11±0.09) cm;x、y、z轴向外扩边界分别为0.75、0.84、0.78 cm.在相同处方剂量下IG-VMAT组适形度、治疗时间、机器跳数明显优于FF-IMRT(P=0.000).IG-VMAT组膀胱、直肠和小肠Dmean、高剂量受照体积均低于FF-IMRT组(P=0.000).IG-VMAT组急慢性胃肠道、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IG-VMAT不仅能在线实时调整摆位误差,且缩短治疗时间、降低OAR受量、减轻急慢性不良反应,适用于术后小肠位置下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调积 剂量学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SHG-Ⅱ-Z型除尘脱硫装置脱硫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瑾 彭炯 +3 位作者 邹磊 薄以匀 陈晋南 齐金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1-596,共6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SHG-Ⅱ-Z型除尘脱硫装置内的脱硫过程作数值模拟,选择RNG k-ε湍流模型及体积反应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计算出设备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湍流强度的分布和不同截面SO_2的质量分数分布。结果表明文丘里喉部... 利用FLUENT软件对SHG-Ⅱ-Z型除尘脱硫装置内的脱硫过程作数值模拟,选择RNG k-ε湍流模型及体积反应模型作为计算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计算出设备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湍流强度的分布和不同截面SO_2的质量分数分布。结果表明文丘里喉部对提高脱硫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SO_2的高浓区位于壁面附近的局部区域;用Mg(OH)_2作为吸收剂,其脱硫效率明显高于H_2O。通过对脱硫过程的初步模拟,为研究脱硫机理、改进设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湍流模型 体积反应 SIMPLEC算法
原文传递
High-volumetric-capacity WSe2 Anode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 Ming ZHAO Jun-Mei SUN Chuan-Fu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7期926-932,840,共8页
Exploring high-capacity electrode materials is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ion batteries.In this work,we report a layered-structured tungsten selenide(WSe2)anode,which not only delivers an ultrahigh volumetric c... Exploring high-capacity electrode materials is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ion batteries.In this work,we report a layered-structured tungsten selenide(WSe2)anode,which not only delivers an ultrahigh volumetric capacity of 1772.8 Ah/L(or 188.4 mAh/g)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 mA/g but also exhibits good rate capability(72 mAh/g at 200 mA/g)and cycling stability(83.14%capacity retention over 100 cycles at 100 mA/g).We have also revealed the underlying reaction mechanism through ex situ X-ray powder diffraction.Furthermore,proof-of-concept full-cell batteries comprising of WSe2 anodes and Prussian Blue cathodes are capable of delivering an energy density of 135.2 Wh/kgcathode+anode.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WSe2 as a promising high-volumetric-capacity an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selenid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high volumetric capacity convers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Enhancement of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 via Rayleigh Convection
4
作者 Seiichi Deguchi Ben Kariya +8 位作者 Norifumi Isu Shoji Shimasaki Haruna Banno Saeko Miwa Keisuke Sawada Junki Tsuge Shoichiro Imaizumi Hidenori Kato Kyota Tokutake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In order to enhance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s with Pt/TiO2 powder, sufficient agitation of the biphasic medium is required to switch surficial reactions to volumetric reactions. Additionally, agitation is c... In order to enhance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s with Pt/TiO2 powder, sufficient agitation of the biphasic medium is required to switch surficial reactions to volumetric reactions. Additionally, agitation is conducive to higher diffusion rates of the generated hydrogen and co-produced oxygen, hindering their ability to re-couple to water on Pt loaded to TiO2 powder. In order to create agitation without consuming any electricity, a novel technique utilizing Rayleigh convection was applied, and its ability to enhance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s was evaluated. Higher Rayleigh convective flow rates resulted in higher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s. Utilization of Rayleigh convection approximately doubled the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rates, despite relatively low convective flow velocities (obtained through simple thermo-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The rate enhancement achieved through Rayleigh convection is a result of its ability to disperse the ultrafine Pt/TiO2 particles throughout the whole medium, leading to volumetric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PT/TIO2 Powder RATE ENHANCEMENT volumetric reaction Thermal Treatment RAYLEIGH CONVECTION Thermo-Hydrodynamic Simulation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有边界层空间反应时传质系数的修正
5
作者 于娟 周宽 +4 位作者 汤昀 辛锐 冯天恒 杨云飞 张哲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8-404,共7页
考虑炭粒表面氧化和还原反应、边界层CO气相反应、Stefan流和多组分扩散,建立了O2和CO2气体传质系数的修正表达式.炭球燃烧实验表明,对传质系数进行修正是必要的.考虑边界层CO气相反应后,O2传质系数降低,CO2传质系数升高.CO火焰锋面离... 考虑炭粒表面氧化和还原反应、边界层CO气相反应、Stefan流和多组分扩散,建立了O2和CO2气体传质系数的修正表达式.炭球燃烧实验表明,对传质系数进行修正是必要的.考虑边界层CO气相反应后,O2传质系数降低,CO2传质系数升高.CO火焰锋面离炭粒表面越近,O2传质的修正系数越小,CO2传质的修正系数越大.当炭粒表面仅有氧化反应时,O2的修正系数最小值为0.5,比不考虑边界层反应的结果又增加了32.5%的修正量.如果同时考虑表面氧化和表面还原,反应的增多都会降低O2和CO2的传质系数,而且对CO2扩散的影响比对O2的影响大.传质系数的这些变化可归因于气相反应、表面反应和Stefan流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炭粒 传质系数 斯蒂芬流 空间反应 边界层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裕 方坚强 +2 位作者 徐萍 俞跃东 王家莉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9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VMAT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两组近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与IMRT联合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当,但VMAT在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三维后装腔内放疗 不良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挥发分火焰对碳粒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于娟 章明川 +2 位作者 周月桂 范卫东 范浩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通过煤粉与事先脱除挥发分的焦炭的对比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挥发分火焰对碳粒表面一次产物CO火焰的点燃及碳粒燃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温实验...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通过煤粉与事先脱除挥发分的焦炭的对比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挥发分火焰对碳粒表面一次产物CO火焰的点燃及碳粒燃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温实验及煤粉燃烧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碳粒着火初期CO火焰所引起的颗粒高温现象,而且给出了挥发分引燃表面反应一次产物CO的直接证据.由于挥发分火焰的引燃作用,碳粒可以在较其非均相着火温度为低的温度下被点燃,阐明了Juntgen提出的联合着火方式的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分火焰 CO空间反应 碳粒 燃烧 联合着火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liquid mixing in two-stage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ors 被引量:7
8
作者 Tianyu Guo Bin Ruan +3 位作者 Zhiwei Liu Muhammad Ali Jamal Lixiong Wen Jianfe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A two-stage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or(TS-MISR) that combined a first pre-mixing stage with a second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ing stage for continuous multi-component reacting systems has been built from commer... A two-stage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or(TS-MISR) that combined a first pre-mixing stage with a second micro-impinging stream reacting stage for continuous multi-component reacting systems has been built from commercial T-junctions and steel micro-capillaries. Both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reactor configurations,such as jet Reynolds number(Rej), volumetric flow ratio(R), the first-stage junction angle(φ), the connecting capillary length(Lc) and connecting capillary diameter(dc),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micro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reactor. Such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both of the two stage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by experimental and CFD methods and were optimized for the best micromixing performance. Intensified micromixing among at least three reacting components can be achieved in a continuous mode by using TS-MISR; therefor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TS-MISR will produce products of higher quality with more uniform and stable element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ing junction volumetric connecting reacting capillary length turbulence viscosity outlet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明芳 余庆 +2 位作者 刘俐 邹冬玲 王冬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6期893-896,共4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调强放疗(f-IMRT)同步化疗治疗宫颈鳞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宫颈鳞癌患者83例,包括VMAT组41例,f-IMRT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后,VMAT与I...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调强放疗(f-IMRT)同步化疗治疗宫颈鳞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宫颈鳞癌患者83例,包括VMAT组41例,f-IMRT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后,VMAT与IMRT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和94.9%(P=0.49);Ⅰ~Ⅱ级急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3%和64.3%(P=0.04);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MRT相比,VMAT用于宫颈癌同步化疗的短期疗效更好,且急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更少,是宫颈癌外照射放疗计划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短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3DCRT与VMAT同期化疗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林 邓文静 +5 位作者 魏嘉旺 肖巍巍 王俏镟 曾智帆 刘孟忠 高远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同期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结果,并分析该新辅助模式下的诱导/巩固化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7—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 目的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同期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结果,并分析该新辅助模式下的诱导/巩固化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7—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3DCRT或VMAT同期联合化疗(主要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及手术的334例LARCs资料,其中3DCRT组172例,VMAT组162例。VMAT组靶区处方剂量为计划靶区1(PTV1)50 Gy分25次,PTV246 Gy分25次;3DCRT组处方剂量为PTV246 Gy分23次。全组中185例接受术前同期放化疗(即单纯同期放化疗组),149例在术前同期放化疗前、后接受了1~7个疗程(中位数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即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主要化疗方案为XELOX)。比较3DCRT组与VMAT组的5年OS及DFS差异,并分析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组放化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病理完全缓解(ypCR)率及生存的差异。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2.4~119个月),3DCRT组与VMAT组5年OS和DFS均相近,分别为79.0%与83.2%(P=0.442)和77.0%与82.1%(P=0.231)。同期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3级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相近(7.0%与12.1%,P=0.114及14.1%与16.8%,P=0.491);术后并发症相近(17.3%与17.4%,P=0.971);ypCR率相近(25.4%与30.2%,P=0.329);5年OS相近(80.5%与82.0%,P=0.409)及DFS相近(78.0%与81.0%,P=0.252)。结论与术前3DCRT技术相比,VMAT技术并不显著改善患者5年OS及DFS,即使针对瘤床额外推量。在术前同期放化疗中加入中位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并不显著提高ypCR率与生存,但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化学疗法 预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患者静态调强放疗及旋转容积调强放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雅胜 郑志坚 +1 位作者 马天斌 罗金锋 《内科》 202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静态调强放疗(IMRT)及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治疗需要分为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静态调强放疗(IMRT)及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治疗需要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MRT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VMA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副作用出现情况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直肠、小肠V40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小肠V20、V30及膀胱V20、V30、V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及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与采用IMRT技术比较VMAT技术能更有效地保护危及器官,减轻患者放疗相关急性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静态调强放疗 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容量法测定硫酸羟胺反应液与产品中硫酸根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艳 岳涛 +3 位作者 唐晓婵 王瑞菲 徐婷 冯维春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5期271-275,共5页
在弱酸性条件下,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的硫酸根完全沉淀,用甲基百里香酚蓝作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过量的氯化钡。结果表明,对相关共存物的选择性良好,适用于样品中硫酸根的质量范围为0.01~0.15 g的分析... 在弱酸性条件下,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的硫酸根完全沉淀,用甲基百里香酚蓝作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过量的氯化钡。结果表明,对相关共存物的选择性良好,适用于样品中硫酸根的质量范围为0.01~0.15 g的分析,硫酸羟胺反应液和产品中硫酸根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0.2%(n=6)。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对硫酸羟胺的质量控制与生产工艺的参数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法 硫酸羟胺反应液 硫酸羟胺产品 硫酸根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程鹏 申晋昌 汤雪松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的CEA、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的CEA、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EA、NSE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CEA NSE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O火焰对碳粒燃烧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娟 章明川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7-431,共5页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碳粒燃烧数值模拟程序.在详细理论计算的配合下,通过精密设计的实验研究,用FTIR透射-发射实验测温方法成功捕捉了持续时间极短的“CO在颗粒表面被点燃而引起的颗粒高温”现象.连续膜模型...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碳粒燃烧数值模拟程序.在详细理论计算的配合下,通过精密设计的实验研究,用FTIR透射-发射实验测温方法成功捕捉了持续时间极短的“CO在颗粒表面被点燃而引起的颗粒高温”现象.连续膜模型的计算结果和FTIR测温实验结果表明,CO的空间反应与碳粒表面反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碳粒表面温度、总体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而CO能否在颗粒表面附近被点燃及其所引起的颗粒表面温度差可高达数百度.在实际煤粉火焰条件下,单膜模型和严格的连续膜模型的预报结果相差比较大,特别是对着火点及着火后某段区间内的颗粒温度的预报,是仅考虑表面氧化反应C+1/2O_2→CO的单膜模型所无法完成的,这说明单膜模型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粒燃烧 CO空间反应 FTIR测温 着火 单膜模型 连续膜模型
下载PDF
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水分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雪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1年第4期89-93,共5页
采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水分含量(W),探讨了卡尔·费休试剂的种类、浓度、试样中的杂质组分、仪器操作条件对测定试样中的W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KFR-04型卡尔·费休醛酮专用试剂A液、B液能消除环... 采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水分含量(W),探讨了卡尔·费休试剂的种类、浓度、试样中的杂质组分、仪器操作条件对测定试样中的W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KFR-04型卡尔·费休醛酮专用试剂A液、B液能消除环己酮的干扰,且反应体系中的其他主要组分叔丁醇、环己酮肟、环己醇、氨无明显干扰;在卡尔·费休醛酮专用试剂B液浓度为5 g/L、进样量30μL、仪器滴定速率设置“Optimal”、初始漂移值为20μL/min的条件下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W,其加标回收率为97.54%~103.06%,相对标准偏差为0.092%~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费休容量法 环己酮 氨肟化反应体系 水分含量 醛酮试剂 测定
下载PDF
术前固定野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16
作者 林布雷 肖轩 +1 位作者 张超强 柯瑞全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2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固定野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 目的探讨术前固定野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6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将实施IMRT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施行VMAT的80例分为观察组,同期化疗6~8周后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athologic tumor regression grade,pTRG)。结果观察组放化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观察组肿瘤R0切除率及保肛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3.75%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P<0.05)。观察组pTR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MRT技术相比,VMAT技术应用于LARC患者能明显减少放疗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pTGR,提高肿瘤R0切除率及保肛率,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野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生物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排气催化燃烧实验研究
17
作者 戴立明 翁一武 刘爱虢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128,共4页
在自行研制的催化燃烧实验平台上,研究使用4种不同催化剂的生物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排气的催化燃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总体趋势上,催化燃烧的反应效率随着催化燃烧室入口温度的提升而提高;生物质气高温燃料电池排气中氢气的体积浓度对... 在自行研制的催化燃烧实验平台上,研究使用4种不同催化剂的生物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排气的催化燃烧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总体趋势上,催化燃烧的反应效率随着催化燃烧室入口温度的提升而提高;生物质气高温燃料电池排气中氢气的体积浓度对催化反应特性有很大影响,在氢气浓度低于3%的时候,催化燃烧反应效率随着氢气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加;不同的排气组分浓度,不同的催化剂有不同的催化反应特性,因此要根据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排放气体组成,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酸盐燃料电池 催化燃烧 催化剂 燃烧室入口温度 氢气体积浓度 燃烧反应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