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海涛 杨瑞杰 +4 位作者 江萍 姜伟娟 李金娜 孟娜 王俊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2F-Rapid Arc)与切线野调强(2FIMRT)计划,2F-Rapid Arc采用机架角28...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2F-Rapid Arc)与切线野调强(2FIMRT)计划,2F-Rapid Arc采用机架角287°~293°至152°~162°的两个部分弧,中间0°~90°避免照射,2F-IMRT采用机架角301°~311°和125°~135°的切线野照射,处方剂量均为46 Gy/23次,所有计划要求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比较2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2F-Rapid Arc和2F-IMRT计划均匀性指数分别是1.12±0.02和1.11±0.03(P=0.282),适形度指数分别是0.80±0.03和0.65±0.04(P<0.001),计划靶区(PTV)V110分别是20.98%±14.47%和10.43%±10.49%(P=0.030)。与2F-IMRT计划相比,2F-Rapid Arc计划增加了左侧肺的V5(48.06%±17.32%vs.24.23%±6.56%,P=0.001)、V10(28.89%±9.28%vs.17.07%±4.78%,P=0.004)、D_(mean)[(9.70±2.14)Gy vs.(6.86±1.77)Gy,P=0.002],增加了双肺的V5(22.85%±7.55%vs.11.01%±2.95%,P=0.001]、V10(13.16%±4.33%vs.7.76%±2.16%,P=0.006)、D_(mean)[(4.66±0.95)Gy vs.(3.17±0.82)Gy,P=0.001),但降低了左侧肺的V40(3.58%±1.46%vs.6.19%±3.04%,P=0.006),同时降低了双肺的V40(1.61%±0.64%vs.2.81%±1.39%,P=0.005)。增加了心脏的V5(39.3%±17.19%vs.8.79%±4.24%,P<0.001)、V10(21.31%±13.8%vs.5.73%±3.42%,P=0.002)、V20(7.80%±6.08%vs.4.05%±2.85%,P=0.018)、D_(mean)[(0.64±0.25)Gy vs.(0.29±1.39)Gy,P<0.001],降低了心脏的V40(0.50%±0.40%vs.1.86%±1.94%,P=0.037)。增加了对侧乳腺的D_(mean)[(1.63±1.26)Gy vs.(0.09±0.05)Gy,P=0.004]。与2F-IMRT计划相比,2F-Rapid Arc治疗时间略有增加[(132.9±7.2)s vs.(140.3±11.6)s,P=0.030],两者的机器跳数相当[(467.0±30.4)MU vs.(494.7±44.9)MU,P=0.094]。结论:2F-Rapid Arc和2F-IMR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要,2F-Rapid Arc计划比2F-IMRT计划有更好的适形度,更低的高剂量区,但是增加了患侧肺、双肺、心脏的低剂量区及对侧乳腺的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特定射野固定钨门分野静态IMRT与VMAT的临床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巩汉顺 孟玲玲 +5 位作者 解传滨 谷珊珊 王金媛 杨涛 戴相昆 徐寿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与VMAT计划,其中IMRT计划中特定射野对锁骨上区与胸壁区分别采用固定钨门技术进行照射。分别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机器跳数和验证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CI及HI结果均优于IMRT计划(P<0.05)。健侧肺V5以下等低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均高于IMRT计划,而患侧肺V_(10)以上的高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心脏:左侧乳腺癌患者VMAT计划中V_(5)及以上各体积参数均低于IMRT计划,而右侧乳腺癌患者则呈现相反趋势。VMAT计划的平均MUs少于IMRT计划,尤其是对于左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t=4.18,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IMRT计划与VMA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求,VMAT计划比IMRT计划具有更好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减少了肺组织等危及器官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但增加了其低剂量区的受照范围;同时降低了MUs,缩短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冯静静 王伟 孙折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0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均可用于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中,但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在疾病控制率及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方面优于调强放疗,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口咽癌VMAT与HT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玲玲 邸玉鹏 +4 位作者 蔡博宁 解传滨 巩汉顺 赵大伟 马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45-148,15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口咽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剂量学的差异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探讨不同放疗技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 目的通过对比口咽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剂量学的差异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探讨不同放疗技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进行VMAT和HT的患者各22例,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两组计划靶区的D_(1%)、D_(5%)、D_(95%)、D_(99%)、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口腔的体积、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_(mean)、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V_(55)、V_(6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HT组原发肿瘤(pGTVnx)、高危亚临床病灶(PTV1)和低危亚临床病灶(PTV2)的D_(99%)高于VAMT组(F=4.328、2.875、3.765,P<0.05),CI更接近1(F=-2.245、-1.986、-1.867,P<0.05);靶区的D_(1%)、D_(5%)、D_(95%)和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口腔的D_(min)值大于VMAT组(95%CI:0.001~0.003,P<0.05),V_(35)显著低于VMAT组(95%CI:0.042~0.057,P<0.05);两组口腔的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V_(55)、V_(60)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T组治疗时间高于VMAT组(F=7.672,P=0.009);但≥3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更低(P=0.019)。结论VMAT与HT技术均能满足口咽癌放疗剂量要求,HT计划靶区的CI更好,靶区剂量明显提高,在减少口腔V_(35)方面更有优势,虽然治疗时间略长,但能减少≥3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艳洁 梁长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目的对比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技术与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技术的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2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术后均进行辅助放疗,设定相同的照射剂量参数分别行VMAT计划与DMLC-IMRT计划设计。比较VMAT和DMLC-IMR... 目的对比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技术与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技术的治疗剂量学差异。方法2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术后均进行辅助放疗,设定相同的照射剂量参数分别行VMAT计划与DMLC-IMRT计划设计。比较VMAT和DMLC-IMRT技术计划靶区剂量、危及器官(OAR)剂量、体积参数及机器跳数、照射时间。结果VMAT技术D_(50%)(4978.55±51.13)cGy、均匀性指数(HI)值(0.06±0.01)均高于DMLC-IMRT技术的(4774.15±40.85)cGy、(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技术D_(2%)、D_(98%)、PTV_(100%)与DMLC-IMRT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技术膀胱体积V_(40)50.67(44.18,60.16)%及右股骨头体积V_(30)(24.05±9.72)%、平均剂量(D_(mean))(2547.68±207.04)cGy均低于DMLC-IMRT技术的52.61(45.88,59.06)%、(34.40±9.17)%、(2691.60±206.10)cGy,膀胱体积V_(30)(79.02±20.40)%高于DMLC-IMRT技术的(73.43±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技术小肠体积V_(30)、D_(mean)、D_(2%),直肠体积V_(30)、V_(40)、D_(mean)、最大剂量(D_(max)),膀胱体积V_(20)、D_(mean),左股骨头体积V_(20)、V_(30)、D_(mean)、D_(max),右股骨头体积V_(20)、D_(max)与DMLC-IMRT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技术机器跳数601.70(576.20,718.93)MU少于DMLC-IMRT技术的844.55(800.27,902.81)MU,照射时间128.23(119.05,144.52)s短于DMLC-IMRT技术的268.87(253.06,310.5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VMAT技术能提高靶区剂量并降低危及器官照射剂量,减少照射时间和机器跳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 靶区剂量 器官照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