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Load Flow Problem in Power System Planning Studies 被引量:1
1
作者 Olukayode A. Afolabi Warsame H. Ali +3 位作者 Penrose Cofie John Fuller Pamela Obiomon Emmanuel S. Kolawole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5年第10期509-523,共15页
Load flow is an important tool used by power engineers for planning, to determine the best operation for a power system and exchange of power between utility companies. In order to have an efficient operating power sy... Load flow is an important tool used by power engineers for planning, to determine the best operation for a power system and exchange of power between utility companies. In order to have an efficient operating power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which method is suitable and efficient for the system’s load flow analysis. A power flow analysis method may take a long time and therefore prevent achieving an accurate result to a power flow solution because of continuous changes in power demand and gener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nalysis of the load flow problem in power system planning studies. The numerical methods: Gauss-Seidel, Newton-Raphson and Fast Decoupled methods were compared for a power flow analysis solution.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Matlab for test cases of IEEE 9-Bus, IEEE 30-Bus and IEEE 57-Bus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for number of iteration, computational time, tolerance value and convergence. The compared results show that Newton-Raphson is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because it has the least number of iteration and converges f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Flow Bus GAUSS-SEIDEL NEWTON-RAPHSON Fast Decoupled voltage MAGNITUDE voltage angle Active POWER Reactive POWER ITERATION Convergence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电力系统负荷预估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秀英 张传民 +1 位作者 ZHANG Chuanli LEDWICH Gerard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52-54,共3页
介绍了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Internet/Intranet实现的机动负荷测量系统,包括硬件的开发和系统结构。该测量系统已经应用于澳大利亚电力系统,并成功地提取出了系统的震荡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能够成功地记录电力系统的功角变化,... 介绍了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Internet/Intranet实现的机动负荷测量系统,包括硬件的开发和系统结构。该测量系统已经应用于澳大利亚电力系统,并成功地提取出了系统的震荡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能够成功地记录电力系统的功角变化,进而进行事后故障分析,并可以实时监视系统的震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电力系统震荡 电压功角
下载PDF
HVDC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故障合闸角影响机理 被引量:64
3
作者 王钢 李志铿 +1 位作者 黄敏 李海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102,共7页
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是引起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的主要原因。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的角度,揭示了故障合闸角对换相失败影响的机理,指出了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可作为评价直流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强弱的指标;在不同的交直流... 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交流系统故障是引起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的主要原因。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的角度,揭示了故障合闸角对换相失败影响的机理,指出了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可作为评价直流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强弱的指标;在不同的交直流系统结构、参数、运行条件和故障情况下,故障合闸角对换相失败影响程度不同。应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基于CIGRE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标准模型,进行了大量仿真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和判据的正确性,为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的分析、提高直流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的研究、直流控制系统参数的整定以及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特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换相电压时间面积 故障合闸角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石讯 易映萍 石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34,共8页
针对电压角度法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带来的内环稳定性下降问题,采用小信号模型法推导了使用该控制策略时电机的传递函数,证明了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针对使用该控制策略时内置式电机参数特性导致的开环极点接近虚... 针对电压角度法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带来的内环稳定性下降问题,采用小信号模型法推导了使用该控制策略时电机的传递函数,证明了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针对使用该控制策略时内置式电机参数特性导致的开环极点接近虚轴的问题,提出采用PD控制器前馈补偿策略。针对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极点改变导致传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不合理的问题,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提出采用变参数PID控制器的弱磁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使用电压角度法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时电流内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 电压角度法 非最小相位系统 变参数PID控制
下载PDF
基于永磁同步发电机可控整流稳压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建民 卢亚辉 徐保荣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第7期53-55,87,共4页
永磁同步发电机宽转速工作范围稳压发电系统作为一种供电电源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双环全控整流发电系统在发电机高速运行时电流环交叉耦合及饱和失控问题,推导了小信号模型稳定性分析,得出了PI参数对系统稳定范围的影响,... 永磁同步发电机宽转速工作范围稳压发电系统作为一种供电电源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双环全控整流发电系统在发电机高速运行时电流环交叉耦合及饱和失控问题,推导了小信号模型稳定性分析,得出了PI参数对系统稳定范围的影响,并对恒压发电系统高速失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电流幅值控制的直接电压角度可控整流发电实现深度弱磁运行,并实现了低速运行时采用双环可控整流发电与高速弱磁时直接电压角度之间的平滑切换。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该方法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在宽转速、宽功率变化范围内的恒压发电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发电 双环可控发电系统 电压角度控制 永磁同步发电机
下载PDF
基于电压角度控制的稳压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保仓 赵峰 +1 位作者 王永兴 温英科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5,共5页
在车辆集成起动/发电一体机系统中,发电机系统作为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对发电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车辆起动/发电一体机供电电源系统,既要满足发动机怠速到最高车速的宽转速范围内的稳压发电又要满足用电设备投切的大功率范围内... 在车辆集成起动/发电一体机系统中,发电机系统作为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对发电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车辆起动/发电一体机供电电源系统,既要满足发动机怠速到最高车速的宽转速范围内的稳压发电又要满足用电设备投切的大功率范围内的稳压发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角度控制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稳压发电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发电机系统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车用ISG发电系统的需求,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角度控制 启动 发电一体机 PWM整流 永磁同步发电机
下载PDF
用于电力系统间联网规划的分割算法
7
作者 周勤慧 胡能正 +1 位作者 吴耀武 熊信艮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33,共3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电力系统联网规划的分割算法.基本思路是先将大型电力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求解仅由联络线及分割子系统数确定的联络网络方程组,确定各子系统参考母线间的相位差以及各联络线上的潮...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电力系统联网规划的分割算法.基本思路是先将大型电力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求解仅由联络线及分割子系统数确定的联络网络方程组,确定各子系统参考母线间的相位差以及各联络线上的潮流,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相位角和直流潮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联网规划 分割法 直流潮流
下载PDF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黄莹 徐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2,共6页
利用直流系统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在不增加附加设备的条件下有效地抑制交直流系统的低频振荡。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能够测量母线电压相量,尤其是电压的相角。该文利 用PMU可改进控制... 利用直流系统的快速响应特性,可以在不增加附加设备的条件下有效地抑制交直流系统的低频振荡。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能够测量母线电压相量,尤其是电压的相角。该文利 用PMU可改进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PMU的直流附加控制器,该控制器以不同区域电压相角差作为输入信号,能有效地反映区域间的低频振荡信息,同时研究了通信延迟对系统阻尼的影响,并考察了控制器的鲁棒性。以一个四机两区域系统作为测试系统,利用仿真软件PSS/E对系统进行小信号稳定和时域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直流附加控制器在系统较大的运行范围内提高了系统阻尼和系统区域联络线的传输能力,有效地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故障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直流附加控制器 电力系统
下载PDF
母线电压同步相角测量算法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捷 陈尧 崔建中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讨论了基于GPS绝对时钟的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同步相角测量的实现方法 ,研究了电压相角的过零测量法、离散Fourier和递归Fourier算法 ,探讨了变采样速率的同步相量测量算法。利用DSP数据处理芯片实现了基于DFT算法的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 讨论了基于GPS绝对时钟的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同步相角测量的实现方法 ,研究了电压相角的过零测量法、离散Fourier和递归Fourier算法 ,探讨了变采样速率的同步相量测量算法。利用DSP数据处理芯片实现了基于DFT算法的GPS同步电压相角测量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给出了实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运行 母线电压 同步相角测量 算法 研究
下载PDF
电压崩溃与功角不稳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文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6-19,共4页
以电力系统的发电机恒电势模型为基础,分别从系统的参数、功率的流向及网络的拓扑等几个方面具体考察了一个典型系统,从中揭示静态电压稳定和静态功角稳定的关联性条件,指出系统的隔离效应和不对称效应将极大地影响这两种稳定性的关... 以电力系统的发电机恒电势模型为基础,分别从系统的参数、功率的流向及网络的拓扑等几个方面具体考察了一个典型系统,从中揭示静态电压稳定和静态功角稳定的关联性条件,指出系统的隔离效应和不对称效应将极大地影响这两种稳定性的关系,并用此结果,成功地解释了在东京电压崩溃事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电压崩溃 电力系统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解析延拓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苏永春 程时杰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未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该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稳定性研究,并采用状态变量的模式参... 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常把潮流极限或PV曲线的顶点视为电压稳定的临界点,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未计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使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该文在延拓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扰动分析法进行动态稳定性研究,并采用状态变量的模式参与因子进行稳定类型判别:采用带预测-校正步骤的延拓算法追踪系统的平衡解流形,延拓过程使用局部参数化方法;由获得的各平衡点出发,在计及发电机、励磁与调速系统和SVC动态的情况下,利用小扰动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系统相关状态矩阵的形成采用对状态变量逐个施加扰动的数值计算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静态分析法得到的电压稳定极限相比,文中使用计及元件动态特性的小扰动分析法所获得的电压稳定极限具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在考虑元件动态特性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运行于PV曲线下半支的部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拓算法 小扰动分析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下载PDF
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和暂态电压稳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浩 郭瑞鹏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6-21,共6页
将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与暂态电压稳定相联系,用动态负荷模型逼近静态负荷模型,以消除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中的奇异性。在2机单负荷3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中构造算例,证实了系统在原奇异点附近具有暂态电压崩溃的特征,... 将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模型的奇异性与暂态电压稳定相联系,用动态负荷模型逼近静态负荷模型,以消除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中的奇异性。在2机单负荷3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中构造算例,证实了系统在原奇异点附近具有暂态电压崩溃的特征,从而微分代数方程的奇异性可以作为暂态电压崩溃的一种机理解释。此外,还研究了动态负荷模型时间常数、负荷功率和负荷成分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恒功率或恒电流负荷特性且负荷响应较快的系统在重载下易发生电压崩溃。上述结论对研究暂态电压稳定的机理、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的关系、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微分代数模型 奇异性 暂态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电压崩溃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插值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巫春玲 郑克军 +3 位作者 徐先峰 张震 付俊成 胡雯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8-2088,共11页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被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制约大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插值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adaptive interpolation 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被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制约大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插值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adaptive interpolation 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AISTEKF)算法,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状态估计。新算法利用自适应插值在两个连续采样点之间增加伪量测值,减小了EKF的线性化误差,有效提高了算法估计的精度;此外,该方法在EKF算法基础上引入强跟踪理论,增强了算法估计的鲁棒性。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运用EKF算法、自适应插值扩展卡尔曼滤波(adaptive interpolati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AIEKF)算法和AISTEKF算法对IEEE-5节点系统和IEEE-30节点系统进行动态状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EKF和AIEKF算法相比,无论在高斯噪声环境下还是3种有偏噪声环境下,AISTEKF算法的电压幅值估计精度和电压相角估计精度都有显著性提高。所提出的新算法是一种鲁棒性好且估计精度高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状态估计 自适应插值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 电压幅值 电压相角
下载PDF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耿乙文 李伟 王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3-209,共7页
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关系到电网和自身的安全运行,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由若干开关器件组合而成,开关器件存在短路和开路故障。根据光伏并网逆变器特点,提出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逆变器开关器件发生开路故障时... 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关系到电网和自身的安全运行,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由若干开关器件组合而成,开关器件存在短路和开路故障。根据光伏并网逆变器特点,提出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诊断方法。逆变器开关器件发生开路故障时电网中性点与直流侧负极之间的电压与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不同,将该电压作为特征量。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特点,以电网电压矢量角度为参考,对开路器件进行诊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个电流周期内准确定位开路故障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矢量角度 开路故障 电网中性点
下载PDF
两地功角相量监测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敏 施慧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9,24,共4页
通过阐述GPS技术及同步相量技术的原理,论述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了ADX3000系统在电力系统两地功角相量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GPS 同步相量测量 功角监测 电力系统 相量测量
下载PDF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潮流转移关键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岩 郅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快速搜索潮流转移关键线路的方法。采取先缩后扩的搜索模式,即由断线线路的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先缩小范围,寻找其中与断线线路相角相近且潮流转移电气距离最小的线路构成等相角并行线路;再扩大范围,...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快速搜索潮流转移关键线路的方法。采取先缩后扩的搜索模式,即由断线线路的并行输电线路出发,先缩小范围,寻找其中与断线线路相角相近且潮流转移电气距离最小的线路构成等相角并行线路;再扩大范围,根据潮流走向寻找等相角并行线路的上游或下游线路。等相角并行线路及其上游或下游线路即为潮流转移关键线路。利用图论确定搜索范围,根据电压相角和线路电抗筛选潮流转移关键线路。在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该方法在准确率、计算量以及电网适应性上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WAMS 潮流转移 图论 电压相角
下载PDF
GPS定时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相角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世勇 翟会生 樊来耀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8年第2期27-31,共5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定时系统之一,在利用GPS定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压相角的同步测量方法.
关键词 GPS系统 电力系统 电压相角 同步 测量
下载PDF
短路试验参数对断路器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怡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5,共4页
从家用及类似场所用断路器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一些重要的短路试验参数及其对断路器短路试验的影响,如试验电流、功率因数、电压合闸相角等。了解这些参数对断路器的短路试验及产品设计可得到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短路电流 功率因数 电压合闸相角
下载PDF
基于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
19
作者 郭星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VSC)的影响发生瞬时改变,提出有功-相角下垂控制方法,逆变器通过微型PMU的同步信号,确定派克变换的参考坐标系,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阶段的目标维持频率作为控制基准。以调整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所有分布式发电装置(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相角参考值处于一致状态为导向,结合微型PMU测得的公共母线电压相角参数,控制有功补偿量。在测试结果中,环流达到0值后出现的偏离情况程度稳定在10.0 VA以内,并在测试后的0.8 s内达到0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孤岛运行 目标维持频率 电压相角参数 有功补偿量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