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荆芥挥发油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映君 徐世军 +2 位作者 解宇环 金沈锐 秦旭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荆芥挥发油对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大肠肝菌内毒素(LPS)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通过桂枝挥发油和荆芥挥发油治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细胞中核蛋白NF-κB P65的含量和肺组织溶浆中磷酸化IκB-α、T... 目的探讨桂枝、荆芥挥发油对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大肠肝菌内毒素(LPS)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通过桂枝挥发油和荆芥挥发油治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细胞中核蛋白NF-κB P65的含量和肺组织溶浆中磷酸化IκB-α、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IκB-α、TNF-α和IL-1β有微量表达,LPS经尾静脉注射6 h后,各指标表达均显著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桂枝、荆芥挥发油组NF-κB P65、磷酸化IκB-α、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桂枝、荆芥挥发油对急性肺损伤时高度活化的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有显著的抑制或拮抗作用,提示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可能是桂枝、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挥发油 荆芥挥发油 急性肺损伤 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桂枝挥发油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世军 沈映君 +1 位作者 金沈锐 解宇环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挥发油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LPS 1 mg/kg尾静脉注射构建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干预组肺组织中PTK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表明,SD大鼠正常肺组织... 目的:探讨桂枝挥发油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LPS 1 mg/kg尾静脉注射构建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干预组肺组织中PTK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表明,SD大鼠正常肺组织中PTK含量为(44.21±31.51)pmol/mL;模型组含量为(173.58±97.95)pmol/mL,较空白组显著增高,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VORC高、中、低3个剂量组PTK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桂枝挥发油能够抑制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PTK的异常增高,对PTK活性的抑制可能是桂枝挥发油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挥发油 急性肺损伤 蛋白酪氨酸激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桂枝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徐世军 沈映君 解宇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the Volatile oil of Ramulus Cinnamomi,VORC)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片法、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足肿胀法及大鼠急性肺炎模型观察VORC抗炎作用。结果VORC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the Volatile oil of Ramulus Cinnamomi,VORC)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片法、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足肿胀法及大鼠急性肺炎模型观察VORC抗炎作用。结果VORC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大肠杆菌内毒素(LPS)所致大鼠急性肺炎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VORC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挥发油 抗炎 急性肺炎
下载PDF
桂枝挥发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蓉 何婷 +5 位作者 陈恬 曾南 汤奇 苟玲 彭希 刘金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增殖的影响及对该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增殖的影响及对该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两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计算肺指数及HE染色观察药物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5.38×10-3mg/ml和5.49×10-3mg/ml,TC0均为2.5×10-3mg/ml。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能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5.80×10-5mg/ml与5.31×10-5mg/ml,TI分别为92.82和103.35。桂枝挥发油0.174mg/kg和桂皮醛0.132mg/kg连续灌胃5d,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6.7%和27.4%,并对病理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结论: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并对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桂皮醛是桂枝挥发油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挥发油 桂皮醛 MDCK细胞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肺指数
原文传递
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对病毒性肺炎小鼠死亡保护作用及TLR/IFN信号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蓉 苟玲 +7 位作者 于柳 何婷 杨靖 王哲 龚锡平 汤奇 刘金伟 曾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桂皮醛的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作用,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制备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ELISA法测定模型小鼠血清IFN-α、IFN-β水平,Real-Time PCR法测定...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桂皮醛的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作用,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制备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ELISA法测定模型小鼠血清IFN-α、IFN-β水平,Real-Time PCR法测定模型小鼠肺组织TLR7、MyD88、TRAF-6 mRNA的表达量。结果:桂枝挥发油0.348 mg/kg,桂皮醛0.264 mg/kg、0.132mg/kg治疗给药,及桂枝挥发油0.348 mg/kg预防给药,均能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率。桂枝挥发油0.348 mg/kg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清IFN-α含量及肺组织TLR7 mRNA表达水平,桂皮醛0.264 mg/kg显著升高IFN-β含量。结论:桂枝挥发油、桂皮醛能提高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死亡保护率,表现出抗流感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机制与激活TLR7信号通路,促进IFN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挥发油 桂皮醛 甲型流感病毒A PR 8 34(H1N1) TLR IFN信号
原文传递
白术、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及其包合物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相聪坤 张静宜 +1 位作者 李佳佳 李春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实验研究以β-环糊精(β-CD)为材料,筛选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搅拌法、研磨法、超声法三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混合挥发油收得率、包合率、含油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方法包合挥发油... 本实验研究以β-环糊精(β-CD)为材料,筛选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搅拌法、研磨法、超声法三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混合挥发油收得率、包合率、含油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方法包合挥发油的最优工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UV)、薄层色谱法(TLC)、差示热分析法(DSC)以及显微成像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分析。最终优选的最佳包合方法为饱和水溶液法,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8,包合时间为3 h,包合温度为40℃;经UV、TLC、DSC以及显微成像进行表征后,分析结果均显示挥发油与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且该工艺制备的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高,工艺简便、可靠,为将葶苈生脉方开发为现代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桂枝挥发油 正交试验 Β-环糊精包合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