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漏误诊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红 杨培增 +5 位作者 钟华红 周红颜 李芬芳 傅涛 黄祥坤 钟晖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9-841,共3页
目的 :分析我国 Vogt-小柳原田 (VKH)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于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以往资料完整的 12 3例 V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特别是漏诊、误诊、发病至确诊时间和以... 目的 :分析我国 Vogt-小柳原田 (VKH)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于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以往资料完整的 12 3例 V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特别是漏诊、误诊、发病至确诊时间和以往诊断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12 3例 VKH综合征患者的盲目发生率为 2 8.9%。在后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受累期和以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全葡萄膜炎期的漏诊、误诊率分别为 96 .7%、86 .2 %和 74.0 % ;眼部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 2 4.5个月。结论 :我国 VKH综合征患者的漏诊和误诊十分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诊断 误诊 漏诊 VKH
原文传递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果 杨培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攻击黑色素细胞抗原的致盲眼病,往往还会侵袭耳、脑(脊)膜、毛发以及皮肤等器官。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对视力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糖皮质激...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攻击黑色素细胞抗原的致盲眼病,往往还会侵袭耳、脑(脊)膜、毛发以及皮肤等器官。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对视力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物。此外,难治性葡萄膜炎可选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付安琪 李寿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84-287,201,共5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又称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是一种以攻击黑色素细胞为主的疾病,可累及眼、耳、脑膜、皮肤等多个器官和系统。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确切,目前研究多倾向于认为其是在遗传背景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o...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又称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是一种以攻击黑色素细胞为主的疾病,可累及眼、耳、脑膜、皮肤等多个器官和系统。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确切,目前研究多倾向于认为其是在遗传背景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发病机制 诊断及治疗 预后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宏阁 赵晏黎 +1 位作者 张有亭 许冰 《中原医刊》 2004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2 6例Vogt -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结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 1998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科确诊为VKH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早期症状及体征 ,发病至确诊时间 ,以往诊断和漏误诊情... 目的 :通过对 2 6例Vogt -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结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 1998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科确诊为VKH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早期症状及体征 ,发病至确诊时间 ,以往诊断和漏误诊情况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漏诊率为 96 15 % ,病程不同时期误诊诊断不同 ,眼部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 3 5个月。结论 :VKH综合征漏、误诊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早期诊断 误诊 葡萄膜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雯雯 史兆博 +1 位作者 赵莘瑜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例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小柳原田综合症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具有葡萄膜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采用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例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小柳原田综合症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具有葡萄膜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采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一个累计多个系统的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漏诊率高,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脑膜脑炎相似。采用视力、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应尽早行激素治疗以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葡萄膜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聪慧 郑燕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72-873,共2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认为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与遗传因素有关。Fas/FasL表达异常、自身应答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异常,参与了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过程。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ogt-小柳原田...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认为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与遗传因素有关。Fas/FasL表达异常、自身应答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异常,参与了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过程。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发病机制 FAS/FASL
下载PDF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对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黄斑区的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毅斌 郝琳娜 +3 位作者 陈长喜 顼晓琳 王鑫 张莉 《眼科》 CAS 2010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isOCT)黄斑区结构改变特征。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连续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急性期VKH综合征确诊病例10例(20眼)。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 目的观察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isOCT)黄斑区结构改变特征。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连续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急性期VKH综合征确诊病例10例(20眼)。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频域OCT检查于就诊当日完成,此后每2~7日进行定位随诊模式OCT扫描,直至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完全复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OCT阅片诊断由同一名眼底病医师独立完成。主要指标定性描述OCT下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特点。结果间接检眼镜下所有VKH综合征患者均可见后极部多湖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显示4例8眼(40%)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型改变,2例4眼(20%)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劈裂型改变,4例8眼(40%)呈混合型改变。结论急性VKH综合征患者黄斑区多湖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水肿或劈裂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黄斑 相干光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杜冰 古洵清 +3 位作者 黄丽娜 张国明 赵铁英 曾键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9例16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复查OCT 1~2次.结果9例16眼VKH患... 目的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9例16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复查OCT 1~2次.结果9例16眼VKH患者早期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隆起呈泡状或多囊状,其脱离高度176~1 209μm,平均高度(864.0±234.4)μm.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浆液性渗出迅速吸收,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高度下降至141~220 μm,平均(170.6±31.0)μm,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1).结论在VKH早期,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显著增厚、浆液性视网膜脱离,OCT在VKH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葡萄膜炎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敏 胡秋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2-576,共5页
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聚体蛋白复合物,它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NLRP3炎症小体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三个主要成分构成。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虹膜、... 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聚体蛋白复合物,它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NLRP3炎症小体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三个主要成分构成。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为主的炎症疾病总称,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眼病之一。许多研究显示,NLRP3炎症小体能参与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未来有望成为葡萄膜炎重要的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生物学功能、激活通路以及其与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激活通路 葡萄膜炎 BEHCET病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眼科六经辨证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
10
作者 刘泰 侯小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73-1076,共4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又称“特发性葡萄膜炎大脑炎”,是一种以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眼部表现,往往还伴有毛发和皮肤的改变,以及听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1]。据报...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又称“特发性葡萄膜炎大脑炎”,是一种以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眼部表现,往往还伴有毛发和皮肤的改变,以及听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1]。据报道[2],VKH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该病有典型的临床进展进程,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其预后至关重要,但临床上常因误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展到炎症反复发作阶段,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丧失。对VKH西医治疗一般需要长期(1年左右)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需要配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以控制炎症防止复发[3]。现报道1例仅短期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而基于眼科六经辨证治疗效果良好的VKH患者,为本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六经辨证 温阳散寒 补肾填精
下载PDF
经方五苓散加减治愈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性黄斑水肿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丹丹 姚靖 +2 位作者 孙河 王佳娣 张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1-132,136,共3页
经方配伍精简,在治疗疑难病上,往往收到良好的疗效。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理论基础,采用五苓散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nyanagi-Harada syndrome,VKH)性黄斑水肿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28岁,因发热... 经方配伍精简,在治疗疑难病上,往往收到良好的疗效。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理论基础,采用五苓散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nyanagi-Harada syndrome,VKH)性黄斑水肿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28岁,因发热后双眼视物模糊,伴眼胀痛、头痛、颈项强直、头皮麻木感20 d,前往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葡萄膜炎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黄斑水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OCT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刚 张志刚 +3 位作者 张媛 宋维国 张洋 谷树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4例28只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甲强龙冲击3天后糖皮... 目的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4例28只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甲强龙冲击3天后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在用药前、口服药前及口服强的松1周、1个后月均行OCT检查。结果14例28只眼VKH患者早期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渗出性脱离、隆起呈泡状或多囊状,神经上皮最大脱离高度4058μm,最小脱离高度156μm,平均(2869±138.65)μm,最大脱离直径超过6mm扫描范围,最小直径1348μm,色素上皮单发或多发脱离,应用甲强龙冲击3天后神经上皮脱离快速消退,神经上皮最大脱离高度2058μm,最小脱离高度49μm,平均(1345±115.85)μm,最大脱离直径2568μm,最小直径563μm,平均(1078±98.43)μm,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O天后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脱离均消退,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恢复至发病前视力,1个月后黄斑区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恢复正常,合并视乳头水肿者水肿均消退,视力稳定无下降。结论OCT在VKH临床阜期诊断、诊疗妁果的评价以殛与赢者沟诵方而均且右雷萼临床膏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璐 王辉 +1 位作者 刘平 刘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检查中的影像特征。方法对27例(54只眼) 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FFA及OCT检查影像特征。结果 FFA图像显示动脉前期视网膜斑点...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检查中的影像特征。方法对27例(54只眼) 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FFA及OCT检查影像特征。结果 FFA图像显示动脉前期视网膜斑点状低荧光,静脉期后极部及视盘周围大量针尖样细小点状强荧光,随造影时间延迟,荧光渗漏明显并逐渐扩大、融合,晚期出现特征性的多湖状视网膜下荧光积存灶。OCT图像显示多发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神经上皮增厚。结论 FFA与OCT在VKH诊断中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为VKH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资料,极大地提高了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相干光断层扫描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调控CD4^+T细胞分泌IL-22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储昭节 王彤 +2 位作者 马强 范晶晶 蔡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观察Notch受体和IL-22在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Notch信号通路对VKH综合征患者CD4^+ T细胞分泌IL-22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VKH综合征患者35例(活动期15例和静止期20例)和健康对照者12例,分选血浆和CD4^+ T... 目的:观察Notch受体和IL-22在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Notch信号通路对VKH综合征患者CD4^+ T细胞分泌IL-22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VKH综合征患者35例(活动期15例和静止期20例)和健康对照者12例,分选血浆和CD4^+ T细胞, 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受体,ELISA法检测血浆IL-2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h22的比例。观察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VKH综合征患者CD4^+ T细胞转录因子相对表达量和IL-22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VKH综合征患者CD4^+ T细胞中Notch1~3较静止期和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活动期VKH综合征患者血浆IL-22及Th17、Th22水平高于静止期和健康对照者。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导致活动性VKH综合征患者CD4^+ T 细胞中AhR mRNA降低,分泌IL-22水平降低。结论:Notch-AhR-IL-2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VKH综合征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Notch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22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继发大泡性视网膜脱离误诊为Voat-小柳-原田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玉珠 于强 刘永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42,共2页
熊xx男性33岁因“双眼突发视力下降3月”入院。入院3m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伴眼胀、眼痛,无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皮接触感觉异常等,在外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持续予全... 熊xx男性33岁因“双眼突发视力下降3月”入院。入院3m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伴眼胀、眼痛,无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皮接触感觉异常等,在外院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持续予全身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加重,视力逐渐下降而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小柳-原田综合征 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突发视力下降 误诊 继发 皮质类固醇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晓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肝肾阴虚 滋阴疏肝 中药疗法 病例报告 眼病
原文传递
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东萍 吴子旭 潘陆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90-91,共2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也称Vogt-小柳-原田病(VK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葡萄膜炎,以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体征,伴有脑膜刺激征、听觉障碍、皮肤及毛发异常。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视网膜抗原或葡萄膜色素抗原诱...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也称Vogt-小柳-原田病(VK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葡萄膜炎,以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体征,伴有脑膜刺激征、听觉障碍、皮肤及毛发异常。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视网膜抗原或葡萄膜色素抗原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可能与疾病发生有一定关系。根据我国VKH患者临床特征,VKH如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一般能够保存有用视力[1],但该病的早期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文献[2]报告早期误漏诊率达85%。我们分析了12例(24眼)误诊及漏诊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早期治疗 误诊分析 vogt-小柳-原田 全葡萄膜炎 视网膜抗原 临床特 自身免疫性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血浆中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新桥 王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检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浆中miRNAs差异表达谱,探讨miRNAs在VKH发病中的作用,寻找疾病相关的血浆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10例VKH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提取血浆中的总RNA,先进行RNA逆转录合成c... 目的:检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浆中miRNAs差异表达谱,探讨miRNAs在VKH发病中的作用,寻找疾病相关的血浆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10例VKH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提取血浆中的总RNA,先进行RNA逆转录合成c DNA,然后在96孔板中利用miRNA实时定量PCR芯片进行Real-time PCR扩增和溶解曲线分析。获得原始的Ct值,应用Exiqon GenEx qPCR analysis software分析原始数据获得差异表达miRNA,并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iRCURY LNATMUniversal RT microRNA PCR芯片一共有179个人类来源的miRNAs,共筛选出20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在VKH组中高表达者有12个,低表达者有8个。差异表达miRNAs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结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存在多个microRNA异常表达,异常表达的miRNAs可能通过某种信号通路参与VKH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MICRORNA 血浆 表达差异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和糖皮质激素减量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桂衍超 段梅 +4 位作者 管一鸣 桂思语 倪沁雨 陶黎明 蒋正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及糖皮质激素减量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08/2021-12在我院眼科接受ADA治疗的VKH综合征患者21例37眼,眼内炎症控制并持续3mo后逐步延长ADA给药间隔,如炎症复发则恢复为... 目的:评估阿达木单抗(ADA)及糖皮质激素减量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08/2021-12在我院眼科接受ADA治疗的VKH综合征患者21例37眼,眼内炎症控制并持续3mo后逐步延长ADA给药间隔,如炎症复发则恢复为初始治疗间隔。随访12mo,比较首次注射ADA治疗前后前房细胞(ACC)等级、玻璃体混浊(VH)等级、视网膜/脉络膜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剂量,记录治疗失败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后2wk,1、3、6mo,纳入患者ACC等级≤1+、VH等级≤1+的患眼比例提高(P<0.05),伴视网膜/脉络膜炎的患眼比例明显降低(P<0.01),BCVA和CMT均显著改善(P<0.01),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明显减少(P<0.01)。终末随访时82%的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5mg,所有患者均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随访期间发生治疗失败事件13次,延长ADA治疗间隔的患者12例(57%),未发现与ADA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ADA治疗VKH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延长ADA治疗间隔是有效的,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疗效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治疗前后OCT图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燕 宋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分析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治疗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确诊的Vgo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17例34眼应用眼底照相及OCT跟踪观察,于激素冲击疗法后的5,15,30d再次行上述检查,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出... 目的:分析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治疗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对确诊的Vgo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17例34眼应用眼底照相及OCT跟踪观察,于激素冲击疗法后的5,15,30d再次行上述检查,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及多灶性局限性大小不等的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经激素冲击治疗后,视网膜水肿减轻甚至消失,神经上皮脱离腔减小,部分脱离腔消失、视网膜基本复位。结论:OCT可清晰观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治疗前后视网膜结构变化,对该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激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