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秋丽
袁志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粘小管切开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8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24只眼)进行粘小管切开术(A组)和21例(24只眼)进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测量其黄斑...
目的探讨粘小管切开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8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24只眼)进行粘小管切开术(A组)和21例(24只眼)进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测量其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A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增加(P<0.01)。B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均增加(P<0.01)。结论粘小管切开术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小管切开术后短期的低眼压未造成黄斑视网膜厚度不可逆的改变,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小管切开术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秋丽
袁志兰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2-78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粘小管切开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8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24只眼)进行粘小管切开术(A组)和21例(24只眼)进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测量其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A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增加(P<0.01)。B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均增加(P<0.01)。结论粘小管切开术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小管切开术后短期的低眼压未造成黄斑视网膜厚度不可逆的改变,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
粘小管切开术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Keywords
viscocanlostomy
Trabeeulectom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Macula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
俞秋丽
袁志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