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俞秋丽 袁志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粘小管切开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8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24只眼)进行粘小管切开术(A组)和21例(24只眼)进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测量其黄斑... 目的探讨粘小管切开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8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24只眼)进行粘小管切开术(A组)和21例(24只眼)进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测量其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A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增加(P<0.01)。B组术后3d、1周、1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d、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与术前比较厚度均增加(P<0.01)。结论粘小管切开术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小管切开术后短期的低眼压未造成黄斑视网膜厚度不可逆的改变,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小管切开术 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