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脾络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定宣
王富春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发现,“脾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是从狭义脾络来论述。狭义脾络是发于脾的人体深处的细小络脉,其循行及生理功能特点同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区别于脾之大络、脾之络的又一独特络脉分支。狭义脾...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发现,“脾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是从狭义脾络来论述。狭义脾络是发于脾的人体深处的细小络脉,其循行及生理功能特点同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区别于脾之大络、脾之络的又一独特络脉分支。狭义脾络因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容易导致气血瘀阻不通的现象,治疗上以疏通脾络为原则,用药方面配合走窜通络性强的虫类药疗效显著,针刺则以刺络放血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络
脏络
络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脏络”辨治小儿湿疹经验探析
2
作者
高屹文
冯晓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湿疹是临床上婴幼儿常见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现代大量化学生物制品的应用以及环境变化,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儿童日常饮食和睡眠,患儿生长发育也可能受到干扰,因此需积极治疗。...
湿疹是临床上婴幼儿常见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现代大量化学生物制品的应用以及环境变化,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儿童日常饮食和睡眠,患儿生长发育也可能受到干扰,因此需积极治疗。络脉是人体内连脏腑、外联肢节、沟通上下的有机通路,同时也是邪气侵袭、传播的通路,脏络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补充发展,至清代逐渐成形。脏络理论治疗长病久病、迁延难愈类型疾病、皮肤病等疾病时优势明显。现代医家对脉络学说不够重视,临床应用较少,尤其小儿肌肤未善,发育不全,“不明治络者”可见一斑。在临床中多采用脏络理论辨治儿童病,将脏腑辨证与络病理论有机结合,发现湿疹的病机是“脾肺络损,湿热为患”,三期分型,辨证施治,在治疗时内外结合,紧扣通络之法,使湿热之邪既可内化,又可外散,有效地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为中医儿科临床提供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脏络
中医外治法
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脏络”辨治儿童病
3
作者
李一东
冯晓纯
+5 位作者
周静冬
段晓征
赵育玮
朱浩宇
张秋霞
闫煦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83-886,共4页
“脏络”辨证始载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辨证是由传统辨证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辨证方法,且属于络病辨证中循行于体内脏腑的一个分支。冯晓纯基于“脏络”辨证理论指导临床内外合治儿童病,以内服入脏、通络...
“脏络”辨证始载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辨证是由传统辨证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辨证方法,且属于络病辨证中循行于体内脏腑的一个分支。冯晓纯基于“脏络”辨证理论指导临床内外合治儿童病,以内服入脏、通络,外治入络、达脏为治疗大法,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出“脏络”辨治儿童病的学术思想,为儿童临床辨证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络
中医辨证
内外合治
儿童病
冯晓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脏络”理论探讨针灸在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童苏妍(综述)
张磊(综述)
刘保兴(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8-1031,共4页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发生可归结于构成精索主要结构的精索静脉丛形态细小,迂曲缠绕,血液回流受阻,瘀邪阻滞气血,终成不育。从生理和病理症候来看与脏络理论相吻合。基于脏络理论,以肝络瘀滞,肾虚络癥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用针灸的...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发生可归结于构成精索主要结构的精索静脉丛形态细小,迂曲缠绕,血液回流受阻,瘀邪阻滞气血,终成不育。从生理和病理症候来看与脏络理论相吻合。基于脏络理论,以肝络瘀滞,肾虚络癥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用针灸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经络上的相关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更符合络病“以通为要”的治疗准则。对于肝络瘀滞引起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以通调肝络冲任,化瘀行滞,配伍太冲、合谷、阳陵泉、三阴交、中极。对于肾虚络癥导致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补益肾络督阳,温散固精,以命门、关元、太溪、肾俞、膏肓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络
男性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
针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络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定宣
王富春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973954)
文摘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发现,“脾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是从狭义脾络来论述。狭义脾络是发于脾的人体深处的细小络脉,其循行及生理功能特点同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区别于脾之大络、脾之络的又一独特络脉分支。狭义脾络因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容易导致气血瘀阻不通的现象,治疗上以疏通脾络为原则,用药方面配合走窜通络性强的虫类药疗效显著,针刺则以刺络放血为宜。
关键词
脾络
脏络
络脉
Keywords
Spleen
collaterals
visceral
collaterals
collaterals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脏络”辨治小儿湿疹经验探析
2
作者
高屹文
冯晓纯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文摘
湿疹是临床上婴幼儿常见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现代大量化学生物制品的应用以及环境变化,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迁延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儿童日常饮食和睡眠,患儿生长发育也可能受到干扰,因此需积极治疗。络脉是人体内连脏腑、外联肢节、沟通上下的有机通路,同时也是邪气侵袭、传播的通路,脏络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补充发展,至清代逐渐成形。脏络理论治疗长病久病、迁延难愈类型疾病、皮肤病等疾病时优势明显。现代医家对脉络学说不够重视,临床应用较少,尤其小儿肌肤未善,发育不全,“不明治络者”可见一斑。在临床中多采用脏络理论辨治儿童病,将脏腑辨证与络病理论有机结合,发现湿疹的病机是“脾肺络损,湿热为患”,三期分型,辨证施治,在治疗时内外结合,紧扣通络之法,使湿热之邪既可内化,又可外散,有效地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为中医儿科临床提供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湿疹
脏络
中医外治法
儿童
Keywords
Eczema
visceral
collaterals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ld
分类号
R758.2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脏络”辨治儿童病
3
作者
李一东
冯晓纯
周静冬
段晓征
赵育玮
朱浩宇
张秋霞
闫煦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连云港市中医院
长春长中国医馆中医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83-886,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EK002)。
文摘
“脏络”辨证始载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辨证是由传统辨证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辨证方法,且属于络病辨证中循行于体内脏腑的一个分支。冯晓纯基于“脏络”辨证理论指导临床内外合治儿童病,以内服入脏、通络,外治入络、达脏为治疗大法,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出“脏络”辨治儿童病的学术思想,为儿童临床辨证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脏络
中医辨证
内外合治
儿童病
冯晓纯
Keywords
visceral
collaterals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rinciple
of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diseases
in
children
Feng
Xiaochun
分类号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脏络”理论探讨针灸在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童苏妍(综述)
张磊(综述)
刘保兴(审校)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中日友好医院男科
出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8-10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307)
文摘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发生可归结于构成精索主要结构的精索静脉丛形态细小,迂曲缠绕,血液回流受阻,瘀邪阻滞气血,终成不育。从生理和病理症候来看与脏络理论相吻合。基于脏络理论,以肝络瘀滞,肾虚络癥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用针灸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经络上的相关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更符合络病“以通为要”的治疗准则。对于肝络瘀滞引起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以通调肝络冲任,化瘀行滞,配伍太冲、合谷、阳陵泉、三阴交、中极。对于肾虚络癥导致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补益肾络督阳,温散固精,以命门、关元、太溪、肾俞、膏肓为要。
关键词
脏络
男性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
针灸
Keywords
visceral
collaterals
male
infertility
varicocele
acupuncture
分类号
R698.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2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脾络理论与应用
李定宣
王富春
《内蒙古中医药》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脏络”辨治小儿湿疹经验探析
高屹文
冯晓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脏络”辨治儿童病
李一东
冯晓纯
周静冬
段晓征
赵育玮
朱浩宇
张秋霞
闫煦
《吉林中医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脏络”理论探讨针灸在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中的应用
童苏妍(综述)
张磊(综述)
刘保兴(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