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5-H7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免疫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丹 鲁会军 +6 位作者 谭磊 刘存霞 胡博 刘燕瑜 刘昊 金扩世 金宁一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由于禽流感的高度变异性,免疫后不同亚型之间难以得到交叉保护,以致病毒得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多价核酸禽流感疫苗具有可以保护不同亚型病毒攻击的特点。本试验设计并构建了包含禽流感H5HA和H7HA1基因的双价真核表达质粒pV-H5-H7... 由于禽流感的高度变异性,免疫后不同亚型之间难以得到交叉保护,以致病毒得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多价核酸禽流感疫苗具有可以保护不同亚型病毒攻击的特点。本试验设计并构建了包含禽流感H5HA和H7HA1基因的双价真核表达质粒pV-H5-H7及单独表达H5HA和H7HA1的pV-H5和pV-H7HA1。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验证构建质粒的正确性和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0,21 d分别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设立双价疫苗组,单表达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后35 d用HPAIV H5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免疫组均可刺激机体产生H5特异性抗体,pV-H5-H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的攻毒保护率为80%,而pV-H5单表达的攻毒保护率也为80%。表明本实验构建的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单表达组相当(P〉0.05),为多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 H7亚型 核酸疫苗 免疫攻毒
原文传递
基因枪介导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慧兰 韩双艳 +2 位作者 王捷 杨传红 杨太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8-750,共3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经基因枪免疫小鼠的效果。方法 :基因枪免疫小鼠腹部 ,免疫组化法检测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 ;ELISA检测血清中抗gD抗体 ;病毒攻击检测经基因枪免疫的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结果 :基因枪可有效将DNA...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经基因枪免疫小鼠的效果。方法 :基因枪免疫小鼠腹部 ,免疫组化法检测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 ;ELISA检测血清中抗gD抗体 ;病毒攻击检测经基因枪免疫的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结果 :基因枪可有效将DNA质粒运送至小鼠真皮内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gD2糖蛋白基因在真皮和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 ,免疫小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能有效抵抗HSV 2病毒的攻击。结论 :疱疹病毒gDDNA疫苗通过基因枪接种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接种 中和抗体 病毒攻击
下载PDF
犬攻毒用狂犬病街毒株BD06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晔 张守峰 +5 位作者 潘铁骊 张菲 王颖 连海 张锦霞 扈荣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3-35,41,共4页
目的对狂犬病街毒株BD06进行了毒株特异性分析,并评价其对犬的攻毒效果。方法将BD06株病毒于比格犬脑内传至第10代,参照《中国兽药典》三部(2010版)进行外源病毒(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Ⅰ型和Ⅱ型腺病毒)、支原体检测和无菌... 目的对狂犬病街毒株BD06进行了毒株特异性分析,并评价其对犬的攻毒效果。方法将BD06株病毒于比格犬脑内传至第10代,参照《中国兽药典》三部(2010版)进行外源病毒(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Ⅰ型和Ⅱ型腺病毒)、支原体检测和无菌检验;提取传至第10代的犬脑组织总RNA,进行RT-PCR扩增反应,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序;经小鼠脑内传代后,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ICLD50);用2×104、5×104和10×104MICLD50/ml的鼠脑悬液,分别采用后肢肌注法和咬肌注射法进行犬攻毒试验。结果 BD06株病毒在犬脑中传至第10代,无外源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污染,基因序列未发生变化;经鼠脑传代1次后,MICLD50达105.32/ml;经咬肌注射5×104MICLD50/ml的BD06株病毒悬液可获得最佳犬攻毒效果。结论 BD06株病毒传代简单,对犬致病性强,可作为我国犬攻毒用狂犬病病毒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攻毒
原文传递
狂犬病抗血清在小鼠体内抗感染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远 陈腾 +4 位作者 刘晔 米立娟 张菲 张守峰 扈荣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被动免疫的狂犬病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Ig G)对小鼠的攻毒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使用Ig G,按照125、250、1 000 IU/kg体重的剂量,分别在攻击致死剂量的强毒前后注射平均体重(20±1)g的昆明小鼠,观察14 d(脑... 目的探讨被动免疫的狂犬病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Ig G)对小鼠的攻毒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使用Ig G,按照125、250、1 000 IU/kg体重的剂量,分别在攻击致死剂量的强毒前后注射平均体重(20±1)g的昆明小鼠,观察14 d(脑内攻毒)或28 d(外周攻毒)后,记录小鼠发病及死亡情况,计算存活率。同时以类似的方法使用不同效价的抗血清进行试验。结果在攻毒前先注射Ig G或抗血清的条件下,小鼠的存活率与被动免疫的Ig G剂量呈正比,当Ig G剂量达1 000 IU/kg时,小鼠可得到完全保护;在脑内攻毒后注射Ig G或抗血清的条件下,无论被动免疫的Ig G剂量高低,均不能提供任何保护;但在外周攻毒3 d后注射Ig G,高剂量的Ig G可提供部分保护。结论血脑屏障可能允许部分Ig G进入脑内,并在脑内病毒感染早期阻断病毒复制,但病毒在脑内开始复制后,给予任何剂量的Ig G均不能对病毒感染提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抗血清 剂量 病毒攻击 小鼠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株在换人血猕猴模的抗攻击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文其 李明 +3 位作者 毕惠祥 李英杰 吴军 曲利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1-274,共4页
探讨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 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候选株在实验动物的抗疟原虫攻击能力 ,为下一步进入夜猴及人体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多次部分换人血猕猴模经静脉输血法进行了抗疟原虫红内期虫体的攻击试验。结果 :在免疫后 ... 探讨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 痘苗病毒重组活疫苗候选株在实验动物的抗疟原虫攻击能力 ,为下一步进入夜猴及人体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多次部分换人血猕猴模经静脉输血法进行了抗疟原虫红内期虫体的攻击试验。结果 :在免疫后 1个月攻虫 ,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猴从第 3天一直到第 12d的采血检查中均未发现疟原虫 ;非重组痘苗病毒(对照病毒 )免疫猴第 3天后原虫感染率上升 ,第 6天原虫感染率最高达到 6 .0 % ,而后原虫感染率逐渐下降 ,原虫持续时间为13天 ;空白对照猴第 3天后原虫感染率也上升 ,第 8天原虫感染率最高达到 2 .5 % ,而后原虫感染率逐渐下降 ,原虫持续出现时间为 12d。结论 :初步说明该候选疫苗株具有一定的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虫体攻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痘苗病毒 疫苗 抗攻击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