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 antitumoral effects of a novel gene-viral therapeutic system CNHK300-mEndostat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10
1
作者 LIGen-cong YANGJia-mei +7 位作者 NIEMing-ming SUChan-ging SUNLi-chen QIANYan-zhen FANGGuo-en JonathanSham WUMeng-chao QIANQi-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9-185,共7页
The expression of therapeutic gene and its anti-tumor effects will beaugmented and a synergism of oncolytic virus with the therapeutic gene is speculated. This study was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a... The expression of therapeutic gene and its anti-tumor effects will beaugmented and a synergism of oncolytic virus with the therapeutic gene is speculated. This study was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a novel gene-viral therapeutic systemCNHK300-mEndostatin ( CNHK300-m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 novel gene-viral therapeuticsystem named CNHK300-mE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promoter to dri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denovirus El A gene and cloning the therapeutic gene mouseendostatin into the adenovirus genome. By the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50 (TCID50) method andcytoviability assay, the replicative and cytolytic capabilities of CNHK300-mE in two HCC lines (HepGII and Hep3B) and one normal cell line ( MRC-5 )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ansgene expressions ofmouse endostatin in vitro and in vivo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ELISA assay. Tumorgrowth suppression and anti-angiogenesis effects in vivo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nude micexenografts model derived from SMMC-7721 HCC cells. The 3296-fold replicating capacity of CNHK300-mEin HCC cell lines versus in the normal cell line at 96 hours post infection and the 25 -foldeffective dose for killing 50% cells ( ED50) in the normal cell line versus HCC cell lines, whichwere both superior to ONYX-015, were observed. Tumor growth suppression of CNHK300-mE superior toeither Ad-mE or ONYX-015 was demonstrated (P < 0. 01) and the anti-angiogenic effects in vivosuperior to Ad-mE were also observ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comparison with non-replicative adenovirus Ad-mE, the transgene expression of mE mediated byCNHK300- in vivo (P<0.05). Being capable of replicating in and lysing the telomerase-positive HCCcells and mediating effective expression of the therapeutic gene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novelgene-viral therapeutic system CNHK300-mE is potential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iral therapy gene therapy TELOMERASE ENDOSTATIN
原文传递
磷酸依米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罗碧芬 金晶兰 +21 位作者 饶慧瑛 宁琴 侯金林 白浪 杨永峰 郑素军 毛小荣 全俊 杨东亮 张伦理 赵彩彦 贾战生 张复春 龚作炯 林锋 王贵强 罗琳 邓莉 谢洪明 李静 张英俊 魏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420-429,共10页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初治或以干扰素为基础经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连续给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区...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初治或以干扰素为基础经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连续给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区组随机方法,以"初治"或"经治"为分层因素,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磷酸依米他韦1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100 mg组)或磷酸依米他韦2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200 mg组)中,连续给药12周,停药观察24周。测定受试者HCV RNA水平,对于接受研究药物治疗但未实现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的受试者,监测并说明HCV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及变化情况。研究期间通过监测不良事件、体格检查、安全性实验室检查、12-导联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来评价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终点是停药后12周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分类变量使用描述性统计量,连续变量使用8个要素描述性统计量;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HCV基因亚型及治疗组进行总结;安全性数据都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治疗组进行总结。结果2017年7月31日至2018年9月26日共筛选174例受试者,成功入组129例受试者,127例完成研究。100 mg组64例,200 mg组65例。129例受试者中18.6%是经治患者,所有受试者HCV基因型均为1b型。127例(98.4%)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HCV RNA均低于定量下限[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94.51%~99.81%],其中100 mg组63例(98.40%,95%CI:91.60%~99.96%),200 mg组64例(98.50%,95%CI:91.72%~99.9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2,P=0.989 2)。初治患者105例(98.10%)获得SVR12(95%CI:93.29%~99.77%),经治患者24例(100.00%)获得SVR12(95%CI:85.75%~100.00%)。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治疗期间病毒学失败(包括突破、反弹和疗效不佳)、治疗结束后复发等情况。基线Sanger测序结果显示,HCV NS5A的Y93位点仅见Y93H/Y或Y93H突变,其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磷酸依米他韦 索磷布韦 基因1型 病毒治疗 持续病毒学应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翠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102-104,共3页
目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来抑制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研究组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 目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来抑制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研究组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不仅能减少患者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异常、腹泻等不良情况的产生,而且也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抗逆转录 病毒疗法 艾滋病患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新型增殖型腺病毒CNHK500-hγ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立臣 张柏和 +5 位作者 张琪 苏长青 李根丛 吴红平 吴孟超 钱其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增殖型腺病毒CNHK500-hγ[腺病毒E1A、E1B基因分别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和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nt,HRE)启动子双重调控的、并携带hIFN-γ的重组腺...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增殖型腺病毒CNHK500-hγ[腺病毒E1A、E1B基因分别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和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nt,HRE)启动子双重调控的、并携带hIFN-γ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TCID_(50)法和MTF检测增殖型腺病毒CNHK500-hγ在两种端粒酶阳性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以及一株端粒酶阴性的成纤维细胞株BJ中的扩增能力和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CNHK500-GFP感染BJ、Hep3B和HepG2细胞,观察其扩增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法检测CNHK500-hγ感染后细胞和细胞上清中hIFN-γ的表达。结果:CNHK500-hγ感染HepG2、Hep3B和BJ细胞48 h后,CNHK500-hγ在HepG2和Hep3B细胞中的扩增是BJ细胞中的16003和2116倍,对BJ细胞杀伤的ED_(50)值分别是杀伤HepG2和Hep3B细胞的500和10 000倍(P<0.01),且明显优于阳性对照增殖型腺病毒ONYX-015。CNHK500-hγ感染后HepG2及Hep3B细胞中hIFN-γ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增殖型腺病毒Ad-hγ感染后细胞中hIFN-γ的表达(P<0.01)。结论:增殖型腺病毒CNHK500-hγ可在肝癌细胞内特异性扩殖,高效表达hIFN-γ基因,是一种具备治疗肝癌潜力的新型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NHK500-hγ 病毒治疗 基因治疗 端粒酶 人干扰素-γ
下载PDF
肿瘤的靶向双基因-病毒治疗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新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靶向双基因 病毒治疗 基因治疗 腺苷脱氨酶 ADA
原文传递
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兵 陈侃 孔祥东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基因治疗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策略,而以溶瘤痘苗病毒为载体的肿瘤治疗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该文总结了目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痘苗病毒和基于痘苗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成果。
关键词 痘苗病毒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病毒介导的免疫治疗癌症进展
7
作者 陈祖林 葛海燕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病毒主要作为基因转染载体在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病毒载体类型和病毒介导的对肿瘤细胞、宿主细胞的调节、病毒疫苗等免疫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可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病毒治疗
下载PDF
病毒介导的免疫治疗癌症进展
8
作者 陈祖林 葛海燕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50-153,共4页
病毒主要作为基因转染载体在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病毒载体类型 ,病毒介导的对肿瘤细胞、宿主细胞的调节 ,病毒疫苗等免疫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病毒治疗
下载PDF
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玉强 张琪 +3 位作者 陈伟 刘炜 台艳 陈规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研究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在体外对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将SG600载体中5型腺病毒(Ad5)纤毛蛋白的knob和shaft结构域替换为35型腺病毒(Ad35)纤毛蛋白的相应结构域,构建成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 目的:研究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在体外对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将SG600载体中5型腺病毒(Ad5)纤毛蛋白的knob和shaft结构域替换为35型腺病毒(Ad35)纤毛蛋白的相应结构域,构建成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流式细胞术检测5/35嵌合型腺病毒Ad5/35-EGFP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感染效率,体外病毒增殖实验观察溶瘤腺病毒SG635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SG635感染后肝癌细胞中E1A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SG635对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在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Ad5/35-EGFP的感染效率明显强于5型腺病毒Ad5-EGFP;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在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72 h的增殖倍数高于5型溶瘤腺病毒SG600(15 848.93vs6 309.57,6 309.57vs5 011.87,均P<0.01),而在人正常成纤维细胞BJ中几乎不增殖。SG635感染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中E1A蛋白表达高于SG600感染,在BJ中则无E1A表达。在一定MOI范围内,SG635对于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且杀伤率明显强于SG600(MOI为1时,90%vs60%;MOI为10时,90%vs50%),对BJ无杀伤作用。结论:5/35嵌合型溶瘤腺病毒SG635能够高效感染并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肝癌 病毒治疗 E1A蛋白
下载PDF
适配体与病毒性感染诊断及治疗
10
作者 李红玉 阎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9-424,共6页
适配体(Aptamers)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从随机核酸文库中筛选出来的单链寡核苷酸,已在临床医疗及其他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抗体相比,适配体具有... 适配体(Aptamers)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从随机核酸文库中筛选出来的单链寡核苷酸,已在临床医疗及其他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抗体相比,适配体具有很多优点,如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分子量小、几乎无免疫排斥反应、结构稳定、易于合成等.可用于适配体筛选的靶标范围非常广,包括有机小分子、蛋白质、完整细胞及病毒颗粒等.迅速可靠的病原检测对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成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严格筛选和快速分离技术的进步,适配体在病毒感染的检测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概括介绍了适配体在病毒研究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及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病毒检测 病毒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与疾病长期预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被引量:27
11
作者 盛秋菊 韩超 +1 位作者 丁洋 窦晓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1-445,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将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将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2019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CHB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为临床上对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将结合CHB抗病毒治疗与疾病长期预后的关系,对指南中抗病毒治疗目标、治疗适应证选择、药物选择、治疗疗程及特殊人群治疗等方面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指南解读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HBV genotypes and anti-vir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terferon-alpha 被引量:21
12
作者 Ma, Jin-Chun Wang, Lu-Wen +3 位作者 Li, Xin-Jian Liao, Yong-Feng Hu, Xi-Ya Gong, Zuo-Jiong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BACKGROUND: Much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present differences in pathogenicity and outcomes owing to differences in genetic structu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 BACKGROUND: Much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present differences in pathogenicity and outcomes owing to differences in genetic structu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HBV genotypes on the anti-vir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terferon-alpha (IFN-alph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BV genotypes and levels of viral replication or gene variations. METHODS: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IFN-alpha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ti-viral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monitored in these patients. The HBV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by PCR microplate hybridization ELISA. The levels of serum HBV-DNA were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HBV gene variation at pre-C and basic core promoter (BCP) regions were assayed by gene chip technology. RESULTS: Genotypes B and C were predominant in 94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 E and F genotypes were not found in these patients. The HBV-DNA levels of genotype C and mixed geno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enotype B. The response to IFN-alpha in patients with genotype B was markedly better than in those with genotypes C and D, and the complete response to IFN-alpha was only observed in genotype B. The response to IFN-alpha in patients with mixed genotypes was the least sensitive. The negative transition of HBeAg was correlated with variations in the HBV pre-C and BCP regions in patients with partial or no response to IFN-alpha. The variation rates of HBV pre-C and BCP regions were clearly higher in genotype C than in genotype B.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BV genotype is correlated with the serum levels of HBV-DNA, HBV gene variation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FN-alpha. The regular detection of HBV genotypes in the clinic will be of benefit for disease prognosis and planning of anti-vir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gene variation INTERFERON-ALPHA anti-viral therapy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短期疗效 被引量:22
13
作者 彭菁 焦方舟 +2 位作者 李汛 杨凡 王鲁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早期分层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盛秋菊 丁洋 窦晓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治疗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根据血清HBeAg、拉米夫定治疗经历、疾病进展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不同,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核苷初治组与拉米夫定耐药...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治疗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根据血清HBeAg、拉米夫定治疗经历、疾病进展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不同,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核苷初治组与拉米夫定耐药组,肝硬化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ALT≤2×正常值上限(ULN)组、2×ULN<ALT≤5×ULN组及ALT>5×ULN组,给予ETV0.5mg或1.0mg,1次/d口服(0.5mg:核苷初治组;1.0mg:拉米夫定耐药组)。观察指标:基线及治疗12、24、36、48周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ETV治疗12、24、36、48周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4.68%、53.19%、55.32%、68.09%,ALT复常率为65.96%、82.98%、91.49%、93.62%,24、48周HBeAg阳性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3.51%、14.89%。在分层评价中,ETV治疗核苷初治组、拉米夫定耐药组HBV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4、36、48周分别为56.67%、23.53%(P<0.05),70%、23.53%(P<0.01),73.33%、23.53%(P<0.01),83.33%、41.18%(P<0.01)。而HBeAg阳性、HBeAg阴性组,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组,不同ALT水平组组间病毒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强效的抗病毒活性。核苷初治患者应用ETV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ETV治疗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患者,抗病毒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建杰 唐苾芯 +1 位作者 王灵台 陈晓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和HBeAg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补肾冲剂加...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和HBeAg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49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对照组)41例,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的阴转率和HBVDNA滴度变化及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42·6%(20/47例)与对照组61·0%(25/41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42·6%)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36·2%)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和17·0%,P<0·05);ALT复常率(74·4%)较对照组(51·4%)高(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P<0·05或P<0·01),其中ALB、GLB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P<0·05);症状改善以头晕、腰酸、胁肋胀痛、尿黄4症最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部分应答率(29·8%)与对照组(14·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对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较理想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冲剂 苦参素 拉米夫定 抗病毒治疗 肝肾亏虚 湿热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沛 赵钢德 +6 位作者 李海 高婷 李淑婷 汤伟亮 周惠娟 王晖 谢青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目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抗病毒治疗组与非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的对比,了解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依据纳入... 目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抗病毒治疗组与非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的对比,了解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入回顾性研究队列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并对选用不同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依据患者MELD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重点关注19例治疗满5年的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生物化学及病毒学指标,了解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的改善情况.正态分布数据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数据用x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MELD评分分层后各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 结果 最终入组166例,其中抗病毒治疗组114例,对照组52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组5年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1%对比34.9%,x 2=25.738,P<0.001).当患者MELD评分<18分时,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x2=16.034,P<0.001).对病情较重(MELD评分≥18分)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对比58.4%,x2=3.224,P=0.073).19例治疗满5年患者治疗前后ALT、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治疗前19例患者的HBV DNA均>103拷贝/ml,治疗后仅1例患者HBV DNA>103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0.05);治疗前后的CTP评分分别为(8.78&#177;1.65)分和(6.00&#177;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6,P<0.01). 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预后及长期生存率,早期应用患者获益更多.对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患者,尽管抗病毒治疗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失代偿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定性评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亚朦 周家玲 +22 位作者 王麟 吴晓宁 陈永鹏 朴红心 陆伦根 蒋伟 徐有青 封波 南月敏 谢雯 陈国凤 郑欢伟 李海 丁惠国 刘晖 吕福东 邵晨 王泰龄 欧晓娟 王冰琼 陈姝延 尤红 贾继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9-826,共8页
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部分乙型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既往有关肝纤维化逆转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半定量方法,而非定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动态变化的病理定性评估方法。方法入组CH... 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部分乙型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既往有关肝纤维化逆转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半定量方法,而非定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动态变化的病理定性评估方法。方法入组CHB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初治患者,以恩替卡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78周后行两次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每半年进行1次随访评估。根据不同纤维间隔所占比例,提出评估肝纤维化动态变化的定性新标准(P-I-R分类):进展为主型(predominantly Progressive),逆转为主型(predominantly Regressive)和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分别使用此分类标准和Ishak纤维化分期评估治疗前后纤维化变化,使用Ishak炎症活动度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度变化。结果共入组112例有治疗前后两次肝穿刺的CHB患者,其中71例Ishak≥3期且肝穿刺质量合格的患者纳入最终分析。根据P-I-R分类,治疗前,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分别为58%(41/71)、29%(21/71)和13%(9/71),三种类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eAg阳性率、HBVDNA和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变为11%(8/71)、11%(8/71)和78%(55/71)。在35例治疗前后Ishak分期无变化的患者中,72%(25/35)的患者治疗后P-I-R评分为逆转为主型,且这些患者的Laennec评分、胶原比例面积和肝脏硬度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新的P-I-R分类可用于评估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病理定性评估 Iahak评分
原文传递
甘草酸:一种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的潜在药物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葛孚晶 曾晨鸣 +10 位作者 严芳洁 钱美佳 王伟华 罗沛华 翁勤洁 庄让笑 席建军 黄劲松 杨波 朱虹 何俏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121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大量患者的死亡。病毒感染和剧烈炎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炎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甘草酸是甘草根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大量患者的死亡。病毒感染和剧烈炎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炎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甘草酸是甘草根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高效、低毒的作用特点,其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等疾病。甘草酸可以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同时,甘草酸对多种类型病毒也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对甘草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展开相关研究,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甘草酸 细胞因子风暴 抗炎治疗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肝能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莉 袁海龙 +4 位作者 吴勤 韩萍 黄辉煌 李梵 臧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8-79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肝能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4例,开放随机分为肝能滴丸治疗组56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28例,疗程0·5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 目的观察中药肝能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4例,开放随机分为肝能滴丸治疗组56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28例,疗程0·5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的阴转率和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54·0%(27/50例)、HBeAg阴转率30·0%(15/50例)、ALT复常率80·0%(40/50例);对照组依次为67·9%(19/28例)、21·4%(6/28例)、75·0%(21/2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AST复常率98·0%(48/49例),对照组为48·0%(12/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以胁肋胀痛、纳食减少、倦怠乏力、脘闷腹胀、尿黄最为显著,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肝能滴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能滴丸 拉米夫定 抗病毒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20
作者 牛小霞 孟园 +2 位作者 崔慧丹 王乔敏 邱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7期3270-3272,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4年4—9月我科收治的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120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4年4—9月我科收治的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120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量表、日常行为自我管理综合评定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47,2.658,9.512,2.392,4.246,4.587,2.332,4.437;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940,8.710,10.803,11.529,9.415,9.780,7.619;P〈0.01)。结论对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生活质量 依从性 延续护理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