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下小苗移栽对预防病毒病、烟草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孔银亮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80,共6页
为有效减少烟草病毒病对烟叶生产的危害,进一步提高烟叶产量与品质,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与常规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避开蚜虫迁飞高峰,减少病毒传播机率。在病毒病发生较重年份烟株发病率可减少32百分... 为有效减少烟草病毒病对烟叶生产的危害,进一步提高烟叶产量与品质,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与常规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避开蚜虫迁飞高峰,减少病毒传播机率。在病毒病发生较重年份烟株发病率可减少32百分点,病情指数减少18.35,相对防效达到76.84%;正常年份烟株发病率可减少13.11百分点,病情指数减少5.06,相对防效达到89.22%。同时,膜下小苗移栽能改善田间微环境,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有效促进烟苗早发键长,使烟叶单产提高22.3%,上等烟比例提高12.17百分点、千克烟均价提高10.7%、产值提高35.3%;烟叶外观质量有较大改善,化学成分比例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膜下小苗移栽 病毒病 生长发育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患病中国大鲵中分离到一株虹彩病毒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江育林 张旻 +1 位作者 景宏丽 高隆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82,共9页
从陕西某大鲵养殖场患病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患病大鲵以体表溃疡,特别是肢体远端溃烂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毒于10℃~30℃能在BF-2(Caudal trunk cells of blue-gillfry)、CO(Gorad cells of grass carp)、CHSE(Embryo cells... 从陕西某大鲵养殖场患病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患病大鲵以体表溃疡,特别是肢体远端溃烂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毒于10℃~30℃能在BF-2(Caudal trunk cells of blue-gillfry)、CO(Gorad cells of grass carp)、CHSE(Embryo cells of Chinook salmon)、FHM(cells of fathed minnow)等细胞中较好地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病毒对氯仿、热、pH3、pH10敏感,DNA抑制剂5-氟-2′-脱氧尿苷(5-fluro-2-′deoxyuridine,FUDR)能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提示该病毒是有囊膜的DNA病毒。经电镜观察,在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直径约130~150 nm有囊膜的六角形病毒颗粒成晶格排列在细胞质里,病毒呈典型的虹彩病毒形态。抽提病毒核酸后进行PCR扩增,用已知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431bp的片段。扩增的片段测序后,和已知的几种蛙病毒属成员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中的相应片段进行比对,相似性在96%以上。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和IPNV(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GCRV(Grass carp reovirus,GCRV)、SVCV(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I、HNV(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在血清学上没有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该病毒可能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成员,暂时命名为大鲵虹彩病毒(Andrias davidianus iridovirus,ADIV)。该病毒与大鲵发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病害 大鲵病害 病毒病 病毒分离 蛙病毒
原文传递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advanced fibrosis and cirrhosis 被引量:30
3
作者 Suraj Sharma Korosh Khalili Geoffrey Christopher Nguy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5期16820-16830,共11页
Liver cirrhosis is a common and grow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globally.The diagnosis of cirrhosis portends an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Liver biopsy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of cir... Liver cirrhosis is a common and grow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globally.The diagnosis of cirrhosis portends an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Liver biopsy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of cirrhosis and staging of fibrosis.However,despite its universal use,liver biopsy is an invasive and inaccurate gold standard with numerous drawback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liver biopsy,a number of non-invasive techniq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cirrhosis.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currently available non-invasive markers of cirrhosis.The evidence behind the use of these markers will be highlighted,along with an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est.Non-invasive markers of cirrhosis can be radiologic or serum-based.Radiologic techniques based on ultrasou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elastography have been used to assess liver fibrosis.Serum-based biomarkers of cirrhosi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These are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and direct markers.Indirect biomarkers reflect liver function,which may decline with the onset of cirrhosis.Direct biomarkers,reflect extracellular matrix turnover,and include molecules involved in hepatic fibrogenesis.On the whole,radiologic and serum markers of fibrosis correlate well with biopsy scores,especially when excluding cirrhosis or excluding fibrosis.This feature is certainly clinically useful,and avoids liver biopsy in many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HOSIS Biomarker Non-invasive FIBROSIS vir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Autoimmune hepatiti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下载PDF
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丽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近9年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科学评价肝炎流行状况,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in7.5软件对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我... 目的:了解我国近9年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科学评价肝炎流行状况,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in7.5软件对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13 501 863例,年均发病率为112.960/10万,死亡数9 225例,年均死亡率为1.007/10万,在5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11 088 434例,占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总数的82.125%。其次为丙肝发病数1 097 768例,占8.130%。每年3月和11月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比上一年降低几率较多且幅度较大。结论:乙型肝炎发病数远远高于其它类型,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次丙肝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西番莲病毒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严佳文 袁启凤 +4 位作者 彭志军 王立娟 解璞 陈楠 马玉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85-94,共10页
病毒病是危害西番莲产业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西番莲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外对西番莲病毒病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西番莲病毒相关研究仅涉及病原鉴定,在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抗病资源鉴选等方面鲜有报道。本文重点综... 病毒病是危害西番莲产业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西番莲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外对西番莲病毒病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西番莲病毒相关研究仅涉及病原鉴定,在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抗病资源鉴选等方面鲜有报道。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已经报道的西番莲病毒种类、侵染特性、检测技术以及主要防治策略,并对西番莲病毒病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西番莲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病毒病 病毒检测 防治
下载PDF
2012年传染病热点回顾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玲霞 王永怡 +2 位作者 陈玉琪 王姝 李军 《传染病信息》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在点击2012年全球疫情的基础上,对禽流感、流感、手足口病、西尼罗热、戊型肝炎、结核病、麻风病、脓毒症及17种热带病等传染病和相关感染病进行重点概述,提示不可忽视对传染病的积极防治。
关键词 传染病 疾病报告 流感 手足口病 肝炎 病毒性 戊型肝炎 西尼罗病毒 热带医学 结核 麻风 疾病媒介 脓毒症 治疗学 疫苗 减毒 综合预防 死亡原因
下载PDF
2004-2017年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小兵 邹娇娇 +2 位作者 陈邦华 黄娟 周旺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武汉市病毒性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地区、性别等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探讨影响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相... 目的分析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武汉市病毒性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地区、性别等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探讨影响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4-2017年武汉市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数124 415例,年均发病率98.7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乙肝报告病例数最多,占71.68%,其次为丙肝,占14.70%。年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均为中心城区(χ~2=9 510.51,P<0.05),男性发病率(年平均发病率130.52/10万)高于女性(年平均发病率65.08/10万)(χ~2=13 662.96,P<0.05)。乙肝发病率最高峰在50~岁年龄组,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及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甲肝:χ~2=583.05,P<0.05;乙肝:χ~2=12 774.17,P<0.05;丙肝:χ~2=10 076.97,P<0.05;戊肝:χ~2=4 350.77,P<0.05;未分型肝炎:χ~2=1 548.14,P<0.05)。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及农民为主。结论武汉市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传染病报告发病中仍占重要位置,其防治应以乙肝为重点。在做好免疫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应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发病率 疾病监测 防治策略
原文传递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被引量:24
8
作者 Howard J. Worman, Feng Lin, Naoto Mamiya and Paul J. Mustacch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11,共7页
Molecularbiologyand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diseasesHowardJ.Worman,FengLin,NaotoMamiyaandPaulJ.Mustacc... Molecularbiologyand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diseasesHowardJ.Worman,FengLin,NaotoMamiyaandPaulJ.MustacchiaSubjecth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disease MOLECULAR BIOLOGY viral hepatitis metabolic diseaseS RECOMBINANT DNA rational drug design gene therapy
下载PDF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PICU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转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煜 陈历赛 +4 位作者 段颖晖 沈洁 方文娇 熊永英 金丽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入住PICU的4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入住PICU时为观察起点,转出PICU或病死为观察终点。结果随着PEWS评分...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入住PICU的4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入住PICU时为观察起点,转出PICU或病死为观察终点。结果随着PEWS评分的增加,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死率相应升高,低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PEWS评分较病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死作为预测指标,P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95%CI 0.869~1.000,P<0.01),最佳截断点为4分,此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844,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4.4%。结论PEWS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转归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评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The RNA Modification N^6-methyladenosine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Human Disease 被引量:22
10
作者 Pedro J.Batista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Impaired gene regulation lies at the heart of many disorders, including developmental diseases and cancer. Furthermore, the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control gene expression are often the target of cellular parasites, s... Impaired gene regulation lies at the heart of many disorders, including developmental diseases and cancer. Furthermore, the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control gene expression are often the target of cellular parasites, such as viruses. Gene expression is controlled through multiple mechanisms that are coordinated to ensure the proper and timely expression of each gene. Many of these mechanisms target the life cycle of the RNA molecule, from transcription to translation. Recently, another layer of regulation at the RNA level involving RNA modifications has gained renewed interest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discovery that N6-methyladenosine (m6A), a mod- ification present in m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can be removed by the activity of RNA demethylases, launched the field of epitranscriptomics; the study of how RNA function is regulated through the addition or removal of post-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s, similar to strategies used to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at the DNA and protein level. The abundance of RNA post-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activity of writer complexes (methylase) and eraser (RNA demethylase) proteins. Subsequently, the effects of RNA modifications materialize as changes in RNA structure and/or modul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dified RNA and RNA binding proteins or regulatory RNAs. Disruption of these pathways impairs gene expression and cellular func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links between the RNA modification m6A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human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methyladenosine Epitranscriptomics CANCER viral replication Metabolic disease
原文传递
中药及其复方对病毒性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樊启猛 潘雪 +7 位作者 贺玉婷 朱志飞 肖美凤 周晋 周逸群 邓凯文 孟蕾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65-2074,共10页
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发源地至今仍未确定。在救治COVID-19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COVID-19的防治作用,... 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发源地至今仍未确定。在救治COVID-19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COVID-19的防治作用,加强医疗救治工作中中医药的及早介入。中医药在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方面有其特色和优势,能收到较好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除能够消除或减轻、缓解临床症状外,还能够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防治病毒引起的机体免疫过度反应。针对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包括COVID-19在内的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用药及后期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基础理论 中药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性肺炎 传染病 细胞因子风暴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大口黑鲈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夏焱春 曹铮 +5 位作者 蔺凌云 潘晓艺 姚嘉赟 刘忆瀚 尹文林 沈锦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72-76,共5页
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 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和主要症状,并从机体分子机制、疫苗研究、防控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病害防控方向可从疫苗和中草药制剂等方面着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绿色渔药或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寄生虫病
下载PDF
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1型病毒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范建华 冯云 +9 位作者 朱进 李鸿斌 高阳 李卫平 刀应华 张婧 邹建红 李俊明 容艺函宇 张海林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5期427-434,共8页
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DENV)流行株血清型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2017年该地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ENV ... 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DENV)流行株血清型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2017年该地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ENV C/PrM和E基因核苷酸序列,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确诊登革热1 348例,包括本地感染病例1 231例和输入病例117例。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均有来自老挝和缅甸的输入性病例,其中景洪市和勐腊县发生本地流行,病例数分别为1 030例和201例。流行期为5-12月,病例年龄以20~54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16。从患者血清中获得48株DENV的C/Pr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6株为登革1型病毒(DENV-1;景洪市33株、勐腊县10株和勐海县3株),2株为登革2型病毒(DENV-2;勐腊县和勐海县各1株)。2017年西双版纳州的老挝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DENV-1流行株间高度同源,与近几年德宏州瑞丽市和临沧市耿马县及东南亚国家的DENV-1流行株具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DENV-1的E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与C/PrM一致。结论DENV-1是引起2017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来自老挝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导致2017年西双版纳州本地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中国-老挝和中国-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登革热 登革病毒 进化分析 输入病例
原文传递
中华鳖病毒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奇亚 李正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关键词 中华鳖 组织病理 病毒病
下载PDF
江苏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嵇红 向伦辉 +8 位作者 张雪峰 付建光 艾静 单军 朱叶飞 汤奋扬 徐建芳 陈卫国 施国庆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某小学一起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 目的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某小学一起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该起事件共报告病例78例,罹患率为2.4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病例、暴露过患者的呕吐物是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18.20,27.18,P值均〈0.05);洗手时用洗手液或肥皂(χ^2=6.17,P=0.013)为保护因素。11例病例的肛拭子标本5份检测出诺如病毒GII.4型阳性。结论该起事件为由诺如病毒GⅡ.4型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和暴露于患者的呕吐物可能是此次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胃肠炎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
原文传递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夏咸柱 才学鹏 +2 位作者 林德贵 马继红 池丽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2期34-37,41,共5页
近年来,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带来的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情况和防控现状,阐明了我国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加速提高宠物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宠物药品的研制与注... 近年来,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带来的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情况和防控现状,阐明了我国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加速提高宠物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宠物药品的研制与注册等建议,对于防控宠物源人兽共患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病 细菌病 病毒病 寄生虫病
下载PDF
大菱鲆微生物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蕾 王印庚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8-602,共5页
关键词 大菱鲆 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汪沛 汤琳菲 +3 位作者 雷艳 熊兴耀 聂先舟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51-154,共4页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病毒种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40多种病毒能侵染辣椒...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病毒种类、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目前已发现40多种病毒能侵染辣椒并影响辣椒产质量,其中TMV、CMV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毒,PVY、BBWV近年逐渐受到关注,辣椒病毒病的检测方法也正日益成熟,抗病育种、农艺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并不断创新病毒病防治方法,对提高辣椒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检测方法 防治 综述
下载PDF
人参及其皂苷和人参方剂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雪 时圣明 赵余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79-2389,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我国的中医药防控措施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截止至2020年3月6日,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近6万,治愈出院超2万。在危重期,中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爆发以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我国的中医药防控措施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截止至2020年3月6日,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近6万,治愈出院超2万。在危重期,中药方剂、中成药和药物配伍的使用情况中,人参的使用频率在药物分布中占了56.41%。按照人参复方、人参复方或单方联合抗病毒药物、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分类,综述了近30年人参及其皂苷和人参复方在防治病毒性疾病、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文献报道,旨在为人参及其皂苷在防治新冠肺炎等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参 病毒性疾病 中医药 艾滋病 非典型肺炎
原文传递
Establishment of transgenic mouse harboring hepatitis B virus (adr subtype) genomes 被引量:9
20
作者 Yi Ping Hu1 Wei Jiang Hu1 +7 位作者 Wen Chao Zheng2 Jian Xiu Li1 De Shun Dai1 Xin Min Wang1 Shu Zhong Zhang1 Hong Yu Yu3 Wei Sun4 Guang Rong Hao4 1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2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WI 53705, USA3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4Center of laboratory Animals,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us (HBV) belongs to the group ofhepatovirus, a major pathogen of human acute andchronic hepatitis B[1 4], which has a very closeassociation with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5-8], For...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us (HBV) belongs to the group ofhepatovirus, a major pathogen of human acute andchronic hepatitis B[1 4], which has a very closeassociation with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5-8], For example, a statistical data from ahospital in Shanghai showed that 80% of HCCpatients were positive for HBsAg ( personal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me viral Animals Antibodies viral DNA viral disease Models Animal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viral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epatitis B virus Kidney Liver MICE Mice Transgenic MICROINJECTIONS Microscopy Electr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Virus Integ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