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名胜区“景中村”治理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质彬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6-69,共4页
风景名胜区"景中村"与景区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景中村"的无序发展会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景中村"的存在又具有某些积极意义,是景区的有益补充。现在的两种治理模式:整体搬迁和就地治理,各有优势,在具... 风景名胜区"景中村"与景区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景中村"的无序发展会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景中村"的存在又具有某些积极意义,是景区的有益补充。现在的两种治理模式:整体搬迁和就地治理,各有优势,在具体治理模式的选择时,应注重从所处位置、居民收入来源、转换成本、居民意愿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和谐景区的打造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中村 治理模式 选择标准
下载PDF
景区民宿庭院设计——以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景区杜家庄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范晓杰 宋佳慧 +1 位作者 赵秀华 于东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5期702-707,共6页
景中村是村庄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宿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为景中村的民居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思路。本文从景中村民宿特点与庭院功能分析入手,对民宿庭院设计主题确... 景中村是村庄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宿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为景中村的民居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思路。本文从景中村民宿特点与庭院功能分析入手,对民宿庭院设计主题确立以及景观元素提炼的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同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景区杜家庄民宿庭院设计为例,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景中村民宿庭院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中村 民宿 庭院设计
下载PDF
“低冲击”视角下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阳月 朱霞 《华中建筑》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景中村"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既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该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景中村"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既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该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东湖景中村的五大现存困境及成因,并建立公众对东湖景中村的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问题导向,文章从生态环境、空间利用、产业发展、社区再造、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低冲击"视角下促进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冲击 景中村 和谐共生 公众满意度 规划策略
下载PDF
“景村联动”导向下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景观重构研究——以循化县塔沙坡村为例
4
作者 张鸽娟 郭宇欣 《包装与设计》 202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相较于一般性的传统村落拥有更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影响力和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自身的资源,可以带动景村共同发展。本文以“景村联动”导向为切入点,分析了景区边缘型传统村... 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相较于一般性的传统村落拥有更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影响力和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自身的资源,可以带动景村共同发展。本文以“景村联动”导向为切入点,分析了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及“景村联动”的路径,并以循化县塔沙坡村为例,从产业互补、旅游互动、空间联动、配套共享、组织协作五方面提出了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景观重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边缘型传统村落 景村联动 景观重构
原文传递
资源依赖、权力与利益博弈: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研究——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保继刚 陈求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3,共11页
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案例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在构建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之间资源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动态演变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的动态演变... 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案例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在构建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之间资源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动态演变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的动态演变是二者资源相互依赖程度变化作用的结果。在景区发展初期,开发企业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小于社区对开发企业的依赖程度,即在两者的利益博弈中,开发企业的权力比社区大,社区得到的利益从零开始不断增大,二者矛盾较少。在景区发展成熟期,开发企业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大于社区对开发企业的依赖程度,即在两者的利益博弈中,社区的权力比开发企业大,此时在已有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变的情况下,会因利益分配导致社区与开发企业冲突。此外,还推论出在政府干预和协调下,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在与社区的利益冲突中会让步于社区这一结论,可为企业投资村寨型景区开发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寨型景区 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 社区旅游 资源依赖理论
下载PDF
人民城市理念下景中村空间治理机制、困境与路径——以武汉东湖景区村落为例
6
作者 姬刚 洪亮平 +1 位作者 陈鹏宇 乔杰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亟需厘清其治理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探索有效的治理路径。人民城市的景中村治理目标是建立各群体均衡的发展权、包容共享和公平公正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提出:1)人民城市空间治理机制体现了资本逻辑向人民逻辑转变的特征,内涵在于促进均衡的空间发展权力,最终实现属性、功能、组织的有机统一;2)景中村治理困境包括属性模糊、功能重构、组织无序三方面;3)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治理规则创新、权属边界优化及行动机制建构,从而实现景中村的“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景中村 空间治理 城市更新 武汉东湖景区村落 磨山村
下载PDF
杭州“景中村”的改造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龚一红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6期72-7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农居点改造问题,截取杭州景中村的改造片段,根据景中村改造的多样性,指出"项目带动"是杭州城"景中村"的重要特色和主要经验,也是"景中村"的改造杭州模式的亮点所在。较...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农居点改造问题,截取杭州景中村的改造片段,根据景中村改造的多样性,指出"项目带动"是杭州城"景中村"的重要特色和主要经验,也是"景中村"的改造杭州模式的亮点所在。较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农村融合的景中村发展的新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中村 改造模式 和谐 融合 有机更新
下载PDF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漠河北极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珊珊 徐淑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61-67,共7页
作为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北的景区北极村又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所以北极村景区的发展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极村景区... 作为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北的景区北极村又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所以北极村景区的发展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极村景区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没有满足游客对现代化景区游览的需求,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因此,本文以北极村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研,调查游客对景区内食住行游购娱的满意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村景区 游客满意度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分析的景区周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伟国 谢浩东 郭梦笛 《住宅科技》 2021年第6期71-75,80,共6页
针对景区周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交往"生活缺失、居民和游客矛盾突出、设计缺乏人性关怀等现状,以促进村落当地居民(村民)、游客和谐互动,打造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为目标,在探讨环境行为分析与公共空间交互研究可行性的基础上... 针对景区周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交往"生活缺失、居民和游客矛盾突出、设计缺乏人性关怀等现状,以促进村落当地居民(村民)、游客和谐互动,打造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为目标,在探讨环境行为分析与公共空间交互研究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取环境行为分析之于互动型公共空间研究的两个层面——行为需求层面与环境认知层面,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需求及环境认知的要素与方式,解析出当地居民和游客对于互动型公共空间营造的相关诉求。为完善景区周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提升空间活力与整体形象和品质,提供决策依据和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分析 景区周边传统村落 互动型公共空间 行为需求 环境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