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小平
熊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252-16255,共4页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县3个农业村庄的村民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民具有多功能性,既方便了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娱乐等功能,由此也形成了村民对手机的依赖;由于手机...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县3个农业村庄的村民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民具有多功能性,既方便了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娱乐等功能,由此也形成了村民对手机的依赖;由于手机的使用嵌入于社会结构,所以手机对直系亲属间的关系影响较小,但能增强农民亲属间的互动与感情;手机对村庄治理有促进作用,但对提升村民参与意识的作用不明显;手机拓展了农民的社会关系网,培育和强化原来差序格局圈层外的各类"弱关系";手机的广泛使用提升了农民消费倾向和心理宽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下乡
农村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0年代乡村电话经济交往的重建观察
2
作者
元冬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92-99,共8页
以媒介人类学方法,对1984年至1990年天津市“小村”的乡村电话网络进行以深度访谈方法为主的“重建观察”。通过对主要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和相关档案资料、工作笔记的补正,还原研究期内乡村电话的建设、使用和媒介影响等过程。经过证据导...
以媒介人类学方法,对1984年至1990年天津市“小村”的乡村电话网络进行以深度访谈方法为主的“重建观察”。通过对主要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和相关档案资料、工作笔记的补正,还原研究期内乡村电话的建设、使用和媒介影响等过程。经过证据导向、相互印证的事实重建,发现乡村电话网络在研究期内为一种乡村精英的交往媒介,成为一种村级对外经济交往的有效媒介,使得“小村”自身的治理秩序和发展,在县乡“独白”的治理秩序中,获得了双向交流的突破。这种“对话”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乡村治理积弊,推动村本级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电话
即时沟通媒介
乡村经济交往
乡村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中村对深圳市职住空间融合的影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仝德
高静
龚咏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101,共11页
以深圳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通勤距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以交通分析小区(TAZ)为分析单元,从中观层面分析城中村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中村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职住空间融合,这与城中村规模...
以深圳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通勤距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以交通分析小区(TAZ)为分析单元,从中观层面分析城中村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中村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职住空间融合,这与城中村规模大、分布散和租期灵活等因素有关;土地利用混合度高、建成环境多样和可达性高等建成环境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小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居住地社会经济环境好会提升居民平均通勤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融合
城中村
建成环境
手机信令数据
深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小平
熊祯
机构
南昌大学社会学系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252-16255,共4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06SH27)
文摘
通过对江西省安福县3个农业村庄的村民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民具有多功能性,既方便了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娱乐等功能,由此也形成了村民对手机的依赖;由于手机的使用嵌入于社会结构,所以手机对直系亲属间的关系影响较小,但能增强农民亲属间的互动与感情;手机对村庄治理有促进作用,但对提升村民参与意识的作用不明显;手机拓展了农民的社会关系网,培育和强化原来差序格局圈层外的各类"弱关系";手机的广泛使用提升了农民消费倾向和心理宽容度。
关键词
手机下乡
农村
社会功能
Keywords
village
phone
Countryside
Social
function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0年代乡村电话经济交往的重建观察
2
作者
元冬维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92-99,共8页
文摘
以媒介人类学方法,对1984年至1990年天津市“小村”的乡村电话网络进行以深度访谈方法为主的“重建观察”。通过对主要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和相关档案资料、工作笔记的补正,还原研究期内乡村电话的建设、使用和媒介影响等过程。经过证据导向、相互印证的事实重建,发现乡村电话网络在研究期内为一种乡村精英的交往媒介,成为一种村级对外经济交往的有效媒介,使得“小村”自身的治理秩序和发展,在县乡“独白”的治理秩序中,获得了双向交流的突破。这种“对话”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乡村治理积弊,推动村本级经济发展。
关键词
乡村电话
即时沟通媒介
乡村经济交往
乡村发展
Keywords
village
phone
Instant
communication
media
Rural
economic
interaction
Rur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中村对深圳市职住空间融合的影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仝德
高静
龚咏喜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10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205)资助。
文摘
以深圳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通勤距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以交通分析小区(TAZ)为分析单元,从中观层面分析城中村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中村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职住空间融合,这与城中村规模大、分布散和租期灵活等因素有关;土地利用混合度高、建成环境多样和可达性高等建成环境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小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居住地社会经济环境好会提升居民平均通勤距离。
关键词
职住融合
城中村
建成环境
手机信令数据
深圳
Keywords
job-housing
balance
urban
village
built
environment
mobile
phone
signaling
data
Shenzhen
分类号
TN929.5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F327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F299.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机下乡的社会功能分析
袁小平
熊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80年代乡村电话经济交往的重建观察
元冬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中村对深圳市职住空间融合的影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仝德
高静
龚咏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