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政策执行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农村政策执行既是政策落实重要环节,也是基层治理重点。农村政策完整执行过程是上级政府制定政策、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村委会协助实施政策、村民接受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容易出现经济手段异化导致政策执行不可持续、任务层层重压导致政... 农村政策执行既是政策落实重要环节,也是基层治理重点。农村政策完整执行过程是上级政府制定政策、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村委会协助实施政策、村民接受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容易出现经济手段异化导致政策执行不可持续、任务层层重压导致政策执行形式主义、执行手段僵化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等政策执行难题,其原因是农村政策执行环境发生改变、执行资源较为匮乏、执行人员举措失当。文章提出通过推动政策执行资源多方输入、提升村委会协助政策执行能力、杜绝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等路径来改善农村政策执行困境,从而优化农村政策执行效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执行 村民委员会 形式主义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浅析村级换届财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许丽娟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61-62,共2页
分析当前农村换届选举财务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村级换届 财务审计 监督 对策
下载PDF
制度多样性及协作的HLM模型:合法性视角——以海南省DZ市QBL村的村委选举制度为例
3
作者 吴小立 胡新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83-90,共8页
在理论层面阐释合法性与制度多样性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一个村庄的村委会选举为个案,考察了村委会选举在合法性压力下的不同层次的制度选择,分析了多样性制度如何与组织结构相结合形成整体性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合法性压力下的制度多样性... 在理论层面阐释合法性与制度多样性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一个村庄的村委会选举为个案,考察了村委会选举在合法性压力下的不同层次的制度选择,分析了多样性制度如何与组织结构相结合形成整体性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合法性压力下的制度多样性协作机制及HLM模型,阐明了制度多样性有利于分散合法性压力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制度多样性 村委会选举 协作 多层次
下载PDF
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成效——基于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卢福营 江玲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64,共6页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一项民主监督制度创新。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标志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具有分权制衡、制度规制、全程监督、精英监察等特点。这项基层民主...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一项民主监督制度创新。以"一个机构、两项制度"为标志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具有分权制衡、制度规制、全程监督、精英监察等特点。这项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是农村治理危机、农民自主行为和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促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正向创新,又是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正效创新。但是,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基层民主 制度创新 动力 成效
下载PDF
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否改善村庄治理绩效——基于“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超 周彩 吴一平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184,共21页
推动监督下沉、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2019年具有代表性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乡村地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模式——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治理绩效。实证分析发现:设立村务监督委员... 推动监督下沉、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2019年具有代表性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乡村地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模式——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治理绩效。实证分析发现: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显著改善了村庄治理绩效,表现为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和对规章的遵从度的提升。采用工具变量等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依旧稳健。规范村庄财务管理、提升村民村务参与度是通过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提升村庄治理绩效的关键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带来的村庄治理绩效具有持续性。平均而言,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年数每增加1年,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会提升0.3个百分点,对规章的遵从度会上升0.6个百分点。本文为自下而上监督模式的有效性提供了来自村一级的经验证据,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务监督委员会 乡村治理 村干部满意度 规章遵从度
原文传递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写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诞生二十周年之际
6
作者 熊兢 卢福营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M0007,共9页
理论在制度变迁中具有导向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在民主自治理论指导下创新的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在实践中呈现较强生命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提出后,迅即被确立为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理论,意味着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 理论在制度变迁中具有导向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在民主自治理论指导下创新的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在实践中呈现较强生命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提出后,迅即被确立为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理论,意味着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引领新时代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新认识、新发展。从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审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具有重要的民主价值和制度优势,但存在监督主体不够广泛、监督对象不够全面、监督程序不够系统等局限,离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民主监督尚有差距。应当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取向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再创新,坚持以“村民”为中心,重构新时代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坚持全覆盖、全链条原则,拓展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监督 农村基层民主
下载PDF
性别平等取向的村委会选举制度创新——以C镇2008年女村委专职专选为个案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4,79,共6页
女村委专职专选是一项地方政府主动推动、以性别平等为取向的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在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中,达到了增加村委会中的女性人数和比例的直接目的,促进了农村妇女的选举参与。但是,对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未能发生... 女村委专职专选是一项地方政府主动推动、以性别平等为取向的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在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中,达到了增加村委会中的女性人数和比例的直接目的,促进了农村妇女的选举参与。但是,对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未能发生实质性的功效。在村委会选举和村庄治理的实际运作中,出现了种种偏离制度设计的现象。实践表明,制度创新需要奠定必要的"合法性"基础;农村男女平等不仅需要制度创新的推动,关键是要教育妇女,提升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村委专职专选 性别平等 制度创新 农村基层民主
下载PDF
村民选举权探微
8
作者 刘雅斌 何胜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村民选举权及其制度构成具有鲜明的基层自治性和民主性,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和起始基点,也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标志和实现的根本保证。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村民选举权及其制度的法治实践,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主政... 村民选举权及其制度构成具有鲜明的基层自治性和民主性,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和起始基点,也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标志和实现的根本保证。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村民选举权及其制度的法治实践,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选举权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 基层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