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技术结构性赋能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江西省赣州市村务微信群的考察
被引量:
38
1
作者
邬家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4,共9页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群内建构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村户代表制的主体结构场域,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和博弈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结构赋能”。而乡镇干部代表国家力量的入场,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国家权力依靠,形成了国家与村民对乡村治理行为的“双重注视”,实现网络技术的“权力赋能”。网络技术的结构性赋能,形塑着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推动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结构性赋能
乡村数字治理
村务微信群
数字乡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技术结构性赋能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江西省赣州市村务微信群的考察
被引量:
38
1
作者
邬家峰
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21&ZD161)。
文摘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群内建构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村户代表制的主体结构场域,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和博弈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结构赋能”。而乡镇干部代表国家力量的入场,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国家权力依靠,形成了国家与村民对乡村治理行为的“双重注视”,实现网络技术的“权力赋能”。网络技术的结构性赋能,形塑着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推动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结构性赋能
乡村数字治理
村务微信群
数字乡村建设
Key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Structural
Empowerment
Rural
Digital
Governance
village
affairs
wechat
group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技术结构性赋能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江西省赣州市村务微信群的考察
邬家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