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近期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车轴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88,共1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国际社会理想的文明共同体范式,在思想内涵、制度构想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除了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观念以及近代以来欧美主导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所制造的重大障碍,中国与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国际社会理想的文明共同体范式,在思想内涵、制度构想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除了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观念以及近代以来欧美主导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所制造的重大障碍,中国与外部世界在政治、经济、法律、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差异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必要从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中寻求一些启示,以进一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以及与之对应的文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方中心论 文明观 现实主义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思想渊源、丰富内涵、特点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冉 刘文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这一文明观具有独特的形成机理和厚重的历史基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科学指导,汲取了...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这一文明观具有独特的形成机理和厚重的历史基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科学指导,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借鉴了海外文明理论的有益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丰富内涵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民族与世界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西方文明话语体系的突破。这一文明观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内在规定性,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也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深刻意蕴、重点任务及时代要求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易 王凡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是续写...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是续写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使命自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应重点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髓,即聚焦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哲思、邦交之道、治国理念和精神追求展示出来、传播出去。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着力回应时代诉求,保持开放的视野胸襟。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筛选和补充完善;二是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树立回应时代问题的自觉意识,采用时代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三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不同文明的平等地位,承认和维护不同文明的多样性,深化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马克思主义 文明观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的基本逻辑
4
作者 青觉 谭刚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从教育领域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揭示的一个关键教育命题就是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从存在论的角度看,解析该问题的关键是系统分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的基本逻辑。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何以需要存在?通过廓清... 从教育领域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揭示的一个关键教育命题就是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从存在论的角度看,解析该问题的关键是系统分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的基本逻辑。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何以需要存在?通过廓清其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而言的必要性,从增强文明自觉、提升文明素养、指引文明走向等方面可以论证其存在的价值逻辑。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需要以何存在?通过文明本质理解、文明特性把握以及文明知识传授可以思考其生成逻辑。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如何实现存在?通过依托价值逻辑,紧扣生成逻辑,找准实践抓手,在对话交往的生活教育、传承发展的历史教育、开放包容的通识教育中守正创新,可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的实践落地。由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的基本逻辑得以明晰,从而有助于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意义上的复兴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全球文明倡议:理论内涵、世界意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邢丽菊 鄢传若斓 《东北亚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127,共15页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一道共同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一道共同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实践性特征。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强大支撑,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全球文明对话交流平台,加强双多边文化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友好交往,共同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观
原文传递
中西视域下的文艺理论交流互鉴
6
作者 曹顺庆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7期4-14,I0001,共12页
数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交流互鉴的主要对象。而在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压制下,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失语,构成了推行中西交流互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面临的双重困境。从不对等的交流互鉴... 数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交流互鉴的主要对象。而在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压制下,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失语,构成了推行中西交流互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面临的双重困境。从不对等的交流互鉴环境中突围,推动西方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能有效应对西方文艺理论入超且难以适用的问题,从而拓展文艺研究的维度;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西方化,则能够消减西方中心论的负面影响,减少西方文明及我们自身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偏见和误解,增强文化自信,反过来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体系及文明观的重视、思考和构建。重建平等包容、对话互鉴的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有利于从多元文明的角度真正展现中国文艺理论的深刻意义,推动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双向借鉴,彰显异质文明互鉴互融、协调统和的合异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文明互鉴 西方中心论 文明观 话语体系
下载PDF
罗伯特·欧文的文明观及当代启示
7
作者 唐佳莹 周师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欧文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缺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要依靠工人阶级,走和平改良道路,实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欧文文明观的启示意义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基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 欧文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缺陷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要依靠工人阶级,走和平改良道路,实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欧文文明观的启示意义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基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坚持发展“五位一体”整体文明,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欧文 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三重超越
8
作者 卢瑞瑞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5-24,10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明确了文明的基本属性和文明交往的原则,揭示了新时代文明隔阂的理论根源在于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的逻辑基础在于文明二元对立思维、文明优越的实质在于西方文化霸权,倡导秉持平等、互鉴、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明确了文明的基本属性和文明交往的原则,揭示了新时代文明隔阂的理论根源在于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的逻辑基础在于文明二元对立思维、文明优越的实质在于西方文化霸权,倡导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明观 交流互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点问题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9
作者 李艳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7-24,共8页
在反思现代性和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文明问题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基础理论、文明形态与文明交往理论等重点问题,国内外学界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 在反思现代性和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文明问题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基础理论、文明形态与文明交往理论等重点问题,国内外学界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从历史视角、本质视角等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明 文明观 文明形态 文明交往
下载PDF
种族与民族: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观研究
10
作者 曹昊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自民国初年东西文化论战后,关于东西方文明的争论便从未停止。一战爆发后,欧洲文明在战争中遭受较大冲击,使当时国人对东西方文明产生新的思考。在此背景下,李大钊考察东西方的地理、历史、文化、思想等领域,同时运用人类学与民族学等... 自民国初年东西文化论战后,关于东西方文明的争论便从未停止。一战爆发后,欧洲文明在战争中遭受较大冲击,使当时国人对东西方文明产生新的思考。在此背景下,李大钊考察东西方的地理、历史、文化、思想等领域,同时运用人类学与民族学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形成较为独特的东西文明观。受此文明观影响,李大钊驳斥日本人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提出“新亚细亚主义”,还将“调和主义”哲学思想运用其中,并积极倡导“第三文明”,即俄国十月革命后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观为其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对其民族观与种族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种族 民族 文明观 社会主义文明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创新发展
11
作者 杨振闻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在冲破对理性哲学迷失的过程中孕育,在新世界观的诞生中确立,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中发展。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对四个重大课题——文明的实质、文明的悖谬、文明的动力、文明的道路的回答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在冲破对理性哲学迷失的过程中孕育,在新世界观的诞生中确立,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中发展。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对四个重大课题——文明的实质、文明的悖谬、文明的动力、文明的道路的回答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超越了中华传统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以及西方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这种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以“五大文明协调发展论”破解资本主义文明所固有的“文明悖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课题;创造性地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文明发展道路的全新选择;创造性地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下载PDF
马克思文明观视域中未来共同体的生成进路及其现实启示
12
作者 王丽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未来共同体的生成进路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立足文明发展的多维指向,在辩证把握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关系中深入探究未来共同体生成的主要进路。在文明进步向度上,主张变革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形式关联,重塑两者间的内在关... 未来共同体的生成进路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立足文明发展的多维指向,在辩证把握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关系中深入探究未来共同体生成的主要进路。在文明进步向度上,主张变革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形式关联,重塑两者间的内在关系,超越抑制“自由个性”实现的异化共同体。在文明交往向度上,注重打破个体与共同体间的交往限度,推动两者间的深层互动,生成跨地域和跨文明交往的世界文明共同体。在文明样态向度上,强调消除个体与共同体间的断裂,重构个体与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间的一体化关联,构建凸显“类主体”的人类文明共同体。揭示出马克思文明观视域中未来共同体生成的核心指向及其现实进路,是确立起既存共同体变革方向以及建构新时代共同体文明样态的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明观 共同体 个体 新时代
下载PDF
汤因比和亨廷顿的文明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以《历史研究》而蜚声史坛,亨廷顿则是美国当代政治发展理论权威,两人身为各自学科的智囊,均对文明社会诸问题,特别是对西方文明的前景做了有益的探讨。由于生活的时代与历史背景不同,身份和学术渊源不同,他们研究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以《历史研究》而蜚声史坛,亨廷顿则是美国当代政治发展理论权威,两人身为各自学科的智囊,均对文明社会诸问题,特别是对西方文明的前景做了有益的探讨。由于生活的时代与历史背景不同,身份和学术渊源不同,他们研究文明问题的目的、角度及文明观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因比 亨廷顿 文明观 文明的冲突
下载PDF
近代以来日本文明观的变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栋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近代以来,原本"以中华为是"的日本传统文明观,先后经历了"脱亚入欧"、"脱欧归日"和"脱日入美"的三次转换。尽管每次"转换"都具有某种"质变"的意义,但新文明观的确立并不... 近代以来,原本"以中华为是"的日本传统文明观,先后经历了"脱亚入欧"、"脱欧归日"和"脱日入美"的三次转换。尽管每次"转换"都具有某种"质变"的意义,但新文明观的确立并不意味传统文明观的泯灭,当"入欧"、"入美"取得成效之时,往往也是"发现"传统、试图再造日本式"新文明"的起点。日本的文明观转换留给世人的重要警示是:逆境时知耻而后勇,与时俱进以调整和更新落后观念,则后进者可以奋起直追;顺境时不骄不躁,理性地看待自我和他者,则国家、民族可以长盛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文明观 “脱亚入欧” “脱欧归日” “脱日入美”
下载PDF
经验、知识与政治: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富士山认识
15
作者 向卿 郭雯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1期55-68,共14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赞美和批判并存”的立场转变。这种认识是主体与对象在一定时空内基于经验而发生知识性·情感性联系的过程,既立足于中国文人关于富士山的体验和知识,也受到近代文明观、中日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和日本人的富士山认识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时期 中国知识分子 富士山 跨国境 文明观
下载PDF
《伊本·朱拜尔游记》及其文明视野
16
作者 焦兴涛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
作为中世纪伊斯兰和中东地区重要的一部游记,《伊本·朱拜尔游记》比较准确地再现了当时地中海地区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武装冲突,也呈现了双方和平交流、共存的状态。这一超越宗... 作为中世纪伊斯兰和中东地区重要的一部游记,《伊本·朱拜尔游记》比较准确地再现了当时地中海地区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武装冲突,也呈现了双方和平交流、共存的状态。这一超越宗教偏见的独特的文明视野,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宗教及其文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本·朱拜尔 《伊本·朱拜尔游记》 穆斯林 基督徒 文明视野
下载PDF
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伊斯兰文明观与西方文明观之区别
17
作者 周立人 周闻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8,共7页
伊斯兰文明观强调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既反对唯信仰主义也反对唯科学主义,认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离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理性,即体现宗教信仰诸价值实体的理性;另一个是科学理性,即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由科学技术知识... 伊斯兰文明观强调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既反对唯信仰主义也反对唯科学主义,认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离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理性,即体现宗教信仰诸价值实体的理性;另一个是科学理性,即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由科学技术知识来定义的理性。西方世界的文明观强调的是技术理性(或称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以它为基础的商品主义实际上操纵着现代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丢失和传统道德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观 价值 理性 技术
原文传递
蒋介石的“文明观”及其实践
18
作者 陈红民 程丹 《苏区研究》 2020年第5期44-58,共15页
考察蒋介石在不同时期对“文明”概念的阐释与运用,可知蒋介石的“文明观”未能摆脱“西方文明”的标准,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质是以恢复民族固有道德为基础,进而追求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明的发达。蒋介石的“文明观”也受... 考察蒋介石在不同时期对“文明”概念的阐释与运用,可知蒋介石的“文明观”未能摆脱“西方文明”的标准,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质是以恢复民族固有道德为基础,进而追求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明的发达。蒋介石的“文明观”也受制于其知识结构、政治处境与国内外形势变化,使中国进入西方标准下的“文明序列”是蒋执政时期的主要诉求之一。蒋介石对“文明”概念在学理上几无贡献,但以其在民国政治中的地位,他运用“文明”话语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又是一般学人所不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文明观 概念 实践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30
19
作者 侯惠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8,共14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党的百年奋斗的伟绩,更是一个有待阐发的理论大题目。要研究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由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与阶级的划分同步进行,这就注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党的百年奋斗的伟绩,更是一个有待阐发的理论大题目。要研究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由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与阶级的划分同步进行,这就注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纯粹、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前进与倒退、自由与奴役、富裕与贫穷、解放与枷锁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是在悖谬中的演进。文明的悖谬决定了人类文明演进的特点,以及对其进行把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就是:必须从两极对立中把握文明时代的成果,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历史辩证法把握文明发展的趋势,必须从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上鉴别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人类文明是一种新形态,它能够消除“文明时代”的内在悖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直面当代人类文明的困境,具有实践的引领力;能够探路终结人类“史前史”,具有无比广阔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社会形态 文明形态 唯物史观 文明史观 文明的悖谬 民族融合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包庚 李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同发展多样的精神文明相结合,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文明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发展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以“共善”凝聚“共识”,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体系,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注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