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高云飞 罗洞波 +1 位作者 刘翼 孙伟 《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1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的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51例、采取...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1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的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51例、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61例(传统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炎症因子、肺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腔镜组FEV1、FEV1/FVC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5d腔镜组IL-8、TNF-α、IL-10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腔镜组的肿瘤复发率为41.18%、生存率为68.63%;而传统组分别为31.15%和73.77%。[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轻,手术效果与开胸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肺功能 炎症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晓洁 陈志明 +2 位作者 张秋实 黄世恩 邓旻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肺减容术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肺减容术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开胸肺减容手术,观察组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含量、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手术3天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手术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和残气量(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手术后12周,观察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和总分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程度,缓解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减容术 胸腔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炎性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对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国建飞 邢琳琳 +4 位作者 张涛 张金玲 邸永辉 檀振波 崔福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对术后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21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伤后进行手术的时间分为A组82例、B组74例和C组65例,A组伤后<72 h进行手...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对术后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21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伤后进行手术的时间分为A组82例、B组74例和C组65例,A组伤后<72 h进行手术,B组伤后72~120 h进行手术,C组伤后≥120 h进行手术。观察3组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组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 <0. 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手术时间、肋骨骨折根数、胸部简略创伤量表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手术时机、肺挫伤简易评分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受伤72 h后手术可显著降低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手术时机是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手术时机 胸部损伤 呼吸衰竭 电视胸腔镜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7天)的病因分析——附115例报道 被引量:27
4
作者 戴亮 康晓征 +8 位作者 闫万璞 杨永波 赵培俍 付浩 周海涛 梁震 熊宏超 林瑶 陈克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9,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手术已是我科肺癌肺切除手术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7天以内出院患者近90%,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我们对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后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并发症的种类及危险因素,提高...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手术已是我科肺癌肺切除手术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7天以内出院患者近90%,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我们对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术后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并发症的种类及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术后安全性。方法数据来源为北京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前瞻性肺癌数据库,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胸腔镜肺癌肺切除手术,且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调查其并发症种类,并按照改良Clavien分级将其分为轻度及重度并发症,分析临床因素与并发症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住院时间>7天者共115例,占同期手术比例为10.3%(115/1,112)。全组患者轻度并发症81例,占同期手术(1,112例)比例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者比例分别为7.3%和70.4%,重度并发症34例,分别为3.1%和29.6%;因并发症死亡者2例,分别为0.18%和1.7%;术后最常见者为漏气超过5日20例,分别为1.8%和17.4%,肺不张19例,分别为1.7%和16.5%,肺部感染18例,分别为1.6%和15.7%;罕见并发症中支气管胸膜瘘4例(0.36%和3.5%),但危险高,其中2例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围手术期死亡;临床因素中仅低肺功能(FEV1%<70%)可能是造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因素(45.8%vs 23.6%,P=0.038);轻度并发症组与重度并发症组5年无疾病生存率(52.2%vs51.9%,P=0.894)及5年总生存率(64.0%vs 53.5%,P=0.673)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术后持续漏气、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延长胸腔镜肺癌术后住院时间的主要原因,而支气管胸膜瘘是最凶险的并发症;术前低肺功能患者更易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但并发症严重程度并不会影响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贾春祎 陈海泉 +2 位作者 王启文 李国栋 李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7-920,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SPN患者310例,CT引导下留置Hookwire定位针,行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楔形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式。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胸率以及SPN病理分型等。结果: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咯血2例需要处理,术中Hookwire脱落12例(3.87%),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9.0%,中转开胸3例。SPN术后组织学病理结果:原发性肺癌237例,良性病变73例。结论:采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VATS手术的方法治疗微小SPN,诊断准确率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孤立性肺小结节 Hookwire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正 林少霖 +3 位作者 李标 丘平 杨超 许力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围手术期并发症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 374例VAT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按年龄分 3组 ,老年组 (12 5例 )、中青年组 (2 16例 )、儿童组 (33例 )。 结果 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3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围手术期并发症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 374例VAT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按年龄分 3组 ,老年组 (12 5例 )、中青年组 (2 16例 )、儿童组 (33例 )。 结果 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34例 ,占 9 1% ,其中 1例死亡。中青年组和儿童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 1%和 3 0 % ,而老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 6 % ,3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手术者的经验和患者年龄与VATS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可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手术中并发症 电视胸腔镜围手术 VATS
原文传递
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韩向前 雷艺炎 +7 位作者 曾博 张水深 邹大威 张昕 顾勇 邹健勇 苏春华 罗红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胸液总量、胸管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胸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停留胸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三孔组(P<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单孔组延长(P<0.05),而三孔组与单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单操作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效果,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单操作孔法 三孔法 肺癌 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的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汤应雄 魏翔 +2 位作者 潘铁成 张良华 陈启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8-349,共2页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从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6月为 16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了 VATS。均获成功 ,6例辅助小切口 ,无手术死亡和围术期并发症。肿瘤切除病例随访 4~ 2 2个月无复发。结果提示 :V...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从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6月为 16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了 VATS。均获成功 ,6例辅助小切口 ,无手术死亡和围术期并发症。肿瘤切除病例随访 4~ 2 2个月无复发。结果提示 :VATS是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的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方法 ,尤其适用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泉 郑一鸣 +1 位作者 王鹏程 吴兵兵 《现代医学》 2017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孔法胸腔镜手术者20例,接受三孔法胸腔镜手术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孔法胸腔镜手术者20例,接受三孔法胸腔镜手术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清扫淋巴结个数无明显差别,而单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三孔组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无明显差别,而单孔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三孔组短,术后VAS得分较三孔组低,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持续肺漏气、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和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单孔 周围性肺癌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超 吕俊杰 +3 位作者 尤振兵 徐达夫 嵇建 胡忠吾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影响最终疗效的指标与传统手术相比亦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微创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光义 徐连芬 王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4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共32例,其余32...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共32例,其余32例应用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入选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胸腔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一例出现房颤、肺部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vs 28.13%,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食管癌更具优势,其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和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苟云久 马继龙 +6 位作者 姚亮 贺生亮 汪成风 靳鹏辉 柏启州 于珺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661-66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ic-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对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 目的系统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ic-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对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9期)、Web of Science、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关于RATS与VATS对比进行NSCLC手术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队列研究,包括19 921例NSCLC患者,其中RATS组4 322例,VATS组15 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ATS组的手术时间[MD=22.90,95%CI(9.97,35.84),P<0.000 5]明显长于VATS组。两组在术中中转开胸率[OR=0.72,95%CI(0.44,1.18),P=0.20]、术中并发症发生率[OR=1.06,95%CI(0.96,1.17),P=0.18]、术中失血量[MD=2.75,95%CI(–8.39,13.89),P=0.63]、术后住院时间[MD=–0.00,95%CI(–0.02,0.02),P=0.99]和术后院内死亡率[OR=0.60,95%CI(0.35,1.05),P=0.0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RATS与VATS治疗NSCLC效果相当,但RATS手术时间较长。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 肺癌 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关丹丹 刘微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8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55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方位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55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方位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55例患者中,52例患者顺利完成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成功率为94.6%。5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7±59)min,术中出血量为(113±48)ml。术后自觉切口痛感均较轻,术后12h的VAS疼痛评分为(3.5±2.7)分,术后1d内均可下床活动,术后4d内胸腔引流管均拔除且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术后住院时间(5.2±2.6)d,出院时手术侧肩关节活动范围与手术前一致。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2%。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3D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曲家骐 高昕 +2 位作者 童向东 陈萍 陈宪英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为了提高肺气肿患者生存质量 ,探讨肺减容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可行性。 方法 本组肺减容手术 16例 ,其中同期双侧肺减容手术 9例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 4例 ,标准后外侧切口单侧肺减容术 3例。术前根据计算机体层... 目的 为了提高肺气肿患者生存质量 ,探讨肺减容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可行性。 方法 本组肺减容手术 16例 ,其中同期双侧肺减容手术 9例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 4例 ,标准后外侧切口单侧肺减容术 3例。术前根据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和同位素肺通气肺灌注扫描选择肺气肿手术“靶区”,术中使用带牛心包垫的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切除病变 ,防止肺泡漏。 结果 手术时间 90~ 2 5 0分钟 ,平均 146分钟 ;主要并发症有肺泡漏≥ 7天 6例 ,心房颤动 2例 ,呼吸衰竭 1例 ,术后胸腔内出血 1例。 13例手术结束即拔出气管内插管 ,3例带管回病房需要机械通气。随访2~ 40个月 ,14例健在 ,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上升为 级 1例 , 级 10例 , 级 3例。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选择性手术能改善患者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减容手术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胸腔镜切除肺毛玻璃样结节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邓俊 仲宁 陈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680-682,68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术前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GGO)在胸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5例肺GGO患者均术前行Hook-wire定位,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结果:肺GGO直径为(11.48±3.50)mm,...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术前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GGO)在胸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5例肺GGO患者均术前行Hook-wire定位,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结果:肺GGO直径为(11.48±3.50)mm,距离壁层胸膜(16.52±5.98)mm。CT引导肺GGO Hook-wire定位均成功,定位时间(15.04±3.38)min,出现微量气胸5例(占20%),均不需放置引流管,1例出现少许肺实质出血(占4.00%),无一例出现定位针脱落,实施胸腔镜肺楔形切除100%,其中12例单纯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21.67±3.94)min,13例为浸润性腺癌,行胸腔镜肺叶或是肺段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为(58.84±12.01)min。结论: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容易掌握的临床技术,降低了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样结节 Hook-wire定位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发生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建容 闫伟东 +1 位作者 贾晨阳 吕沛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 s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发生慢性术后疼痛(chronie post surgical pain,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择期行VAT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3d....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 s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发生慢性术后疼痛(chronie post surgical pain,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择期行VAT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3d.90d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根据术后90d NRS评分,将NRS评分为0分的患者归人无CPSP组;将NRS评分≥1分的患者归入CPSP组,探究影响CPSP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人病例221例,CPSP发生率为65.2%。不同性别和术后急性疼痛程度的患者其在是否发生CPSP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OR=2.126,95%CI 1.166~3.900,P=0.014)、急性疼痛(OR=2.158.95%CI 1.158~4.039,P=0.016)是CPSP的影响因素。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护理中.医护人员要注意监测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尤其是女性患者,从而降低CPS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术后疼痛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天宝 王武 +1 位作者 谢金标 陈博扬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析单孔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三孔VATS肺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单孔VATS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 目的探析单孔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三孔VATS肺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单孔VATS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3、7天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两组患者CRP、PCT均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患者CRP、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天,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三孔VATS肺癌根治术,单孔VATS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更显著,更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及感染风险,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感染性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三孔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9
18
作者 柴立勋 冯云 白晓鸣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32例。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3或4肋间,切口长2.5~3.0cm,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5、6肋间,切口长1.0cm。结果无中转开胸,手...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32例。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3或4肋间,切口长2.5~3.0cm,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5、6肋间,切口长1.0cm。结果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50ml;术后住院5~10d,平均7.5d。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可进一步减小创伤,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外科 单操作孔 胸腺疾病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赖海银 陈梦君 曹成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7期3014-3016,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多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胸外固定。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多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胸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胸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胸痛缓解时间、肺活量、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胸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3d、5d、7d及10d观察组患者胸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痛缓解时间、拔管时间、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肺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记忆合金环抱器 肋骨骨折 多发
下载PDF
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强 赵岩 +5 位作者 程鲲鹏 林风武 戚良晨 闫继东 崔建华 韩振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法并阐明其临床优势。方法:选择96例自发性气胸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所在医疗组及所行术式不同分为微小单操作孔(MVATS)组23例(采用微小单操作孔... 目的:探讨微小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方法并阐明其临床优势。方法:选择96例自发性气胸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所在医疗组及所行术式不同分为微小单操作孔(MVATS)组23例(采用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和传统胸腔镜(VATS)组73例(采用双操作孔或传统单操作孔VATS),对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疼痛分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VATS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与VA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VATS组(P<0.05)。结论:微小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外形更为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微小单操作孔 自发性气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