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山髭蟾卵团自然状态下发育观察初报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扬 韩联宪 +3 位作者 杨绍军 韩奔 黄光旭 谢镇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0-703,共4页
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对雷山髭蟾卵团的自然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区域位于海拔1500~1600m的中山地带。雷山髭蟾11月中旬在森林溪流水中交配产卵,共发现6个产卵场和23个卵团。参照赵尔宓的蛙类胚胎及蝌蚪发育分... 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对雷山髭蟾卵团的自然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区域位于海拔1500~1600m的中山地带。雷山髭蟾11月中旬在森林溪流水中交配产卵,共发现6个产卵场和23个卵团。参照赵尔宓的蛙类胚胎及蝌蚪发育分期,将雷山髭蟾卵团发育分为3个阶段。早期发育阶段,从产下卵到原肠胚晚期,此阶段肉眼不能辨别卵粒变化情况;中期发育阶段,即神经板期到鳃血循环期,肉眼能识别出卵粒变化;晚期发育阶段,即角膜透明期到蝌蚪下水自由游泳。观察结果表明:未受到冰雪冻凝卵团早期发育平均为60d,中期74d,晚期12d,总计146d。受到雪灾冻凝的卵团早期发育平均为109d,中期22d,晚期13d,总计144d。经t检验,非冻凝的卵团和冻凝的卵团在早期和中期发育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晚期和总的发育时间无差异,说明雷山髭蟾胚胎早期发育若因外界不利因素延迟,会在后期自动调节发育速度,加快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 卵团 自然状态下发育
下载PDF
雷山髭蟾生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继军 潘成坤 +5 位作者 王英 姚伦贵 李莉 蒙春红 吴昌鞠 李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8-674,共7页
雷山髭蟾(Vibrissphora leishanensis)主要栖息在植被类型保存较好、水源充足,海拔在800~2 100 m的山间小溪附近。每年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溪流附近陆地上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雌雄抱对产卵从11月初开始,到月底基本结束。雌雄抱对产卵一般... 雷山髭蟾(Vibrissphora leishanensis)主要栖息在植被类型保存较好、水源充足,海拔在800~2 100 m的山间小溪附近。每年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溪流附近陆地上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雌雄抱对产卵从11月初开始,到月底基本结束。雌雄抱对产卵一般在午后和晚上,有集群产卵和雄蟾守窝护卵的现象。雷山髭蟾可能没有"冬眠"和"夏蛰"习性,即便有也可能很短暂。雷山髭蟾蝌蚪可能需要3年时间才发育成幼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雷公山 雷山髭蟾 生态习性
原文传递
自然环境下雷山髭蟾卵群发育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继军 潘成坤 +4 位作者 蒙春红 王英 李莉 姚伦贵 吴昌鞠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2-885,共4页
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雷公山工区对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在野外自然环境下卵群发育进行了观察。共发现产卵场14个,卵群54团。雷山髭蟾卵群从受精卵发育到鳃盖褶期的平均时间为(127.71±1.3... 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雷公山工区对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在野外自然环境下卵群发育进行了观察。共发现产卵场14个,卵群54团。雷山髭蟾卵群从受精卵发育到鳃盖褶期的平均时间为(127.71±1.38)d(107~157 d,n=54),产卵场的气温、水温和水深对胚胎发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 雷公山 保护区
原文传递
雷山髭蟾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继军 潘成坤 +2 位作者 王英 姚伦贵 杨书林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8-551,共4页
2014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系统观察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的繁殖生态习性。研究表明:雷山髭蟾求偶、交配、产卵均在水体中进行;繁殖期在每年的9月底至12月底,11月中旬最集中;雄性的体长和体质量均显... 2014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系统观察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的繁殖生态习性。研究表明:雷山髭蟾求偶、交配、产卵均在水体中进行;繁殖期在每年的9月底至12月底,11月中旬最集中;雄性的体长和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雌性;繁殖行为包括筑"巢"、鸣叫求偶、抱对、产卵,雄蟾单个鸣叫,抱对时雄蟾主动。有共用一个"巢"穴抱对产卵的习性和集群产卵的行为。卵群直径65.13~100.47 mm,平均77.73 mm±9.47 mm(n=54);窝卵数162~394粒,平均226.79粒±7.89粒(n=54);卵径2.06~5.18 mm,平均3.82 mm±0.91 mm(n=270);孵化期为107~157 d,平均127.71 d±7.38 d(n=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 雷公山 繁殖生态
下载PDF
雷山髭蟾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立霞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为了解雷山髭蟾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的营养价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雷山髭蟾肌肉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雷山髭蟾肌肉(干样)中均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不饱和脂肪... 为了解雷山髭蟾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的营养价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雷山髭蟾肌肉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雷山髭蟾肌肉(干样)中均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不饱和脂肪酸8种。雌性和雄性雷山髭蟾的ARA含量分别为6.09%和5.98%,未检测到EPA和DHA。测定9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中Mg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Zn含量最高。经卡方检验,雌性和雄性雷山髭蟾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角度来说,雷山髭蟾的营养价值比常见经济蛙类低。此研究可充实雷山髭蟾的营养学资料,为其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 脂肪酸 矿物质元素 营养品质评价
下载PDF
雷山髭蟾外部形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立霞 王召 朱勋格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解雷山髭蟾的基本生物学特征,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在贵州省雷山县境内雷公山的仙女塘、康利水厂、交蜡干豆调、交蜡村等地溪流采集雷山髭蟾15只,并对其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将各项形态指标的测量值进行对数转换,再使用SPSS软件... 为了解雷山髭蟾的基本生物学特征,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在贵州省雷山县境内雷公山的仙女塘、康利水厂、交蜡干豆调、交蜡村等地溪流采集雷山髭蟾15只,并对其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将各项形态指标的测量值进行对数转换,再使用SPSS软件对各项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30个成分中,特征值大于1的有4个,其方差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是87.772%.体长、头宽、吻长、鼻吻距、鼻眼距、两眼前角距、两眼后角距、眼间距、鼓膜~眼距、前臂及手长、内掌突长、内掌突宽、后肢全长、径长、径宽、体重等形态指标对区分雷山髭蟾起到主要作用.然后用4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15只雷山髭蟾聚可为3大支,即第9、10、15、11、13、4、3、14、8、12、1、2只雷山髭蟾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一个大支,第6只和第7只髭蟾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另一个大支,第5只髭蟾与其它髭蟾的亲缘关系最远,单独成为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 形态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雷山髭蟾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立霞 朱秀芳 张文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为了解雷山髭蟾(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的营养状况,对雷山髭蟾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80.84%和84.12%、17.09%和13.23%、1.25%和1... 为了解雷山髭蟾(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的营养状况,对雷山髭蟾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80.84%和84.12%、17.09%和13.23%、1.25%和1.01%、0.66%和0.53%、0.25%和0.19%,能量分别为2.64 MJ/kg和2.06 MJ/kg。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肌肉中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占干样的87.659%和87.56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雄性和雌性分别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6.010%和35.86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为84.70%和84.46%,接近(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40%和60%);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7.345%和27.367%。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雷山髭蟾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赖氨酸;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88.63和88.13。经卡方检验,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营养评价
下载PDF
雷山髭蟾蝌蚪形态学分析
8
作者 孟立霞 王召 +1 位作者 杨健 朱秀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96-102,共7页
为了解雷山髭蟾蝌蚪的形态学特征,2020年12月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格头村、仙女塘、康利水厂附近小溪采集雷山髭蟾蝌蚪,并测量其体重和形态指标;采用多变量形态学分析方法对74只雷山髭蟾蝌蚪的体重、全长、眼前头长、体高、尾长... 为了解雷山髭蟾蝌蚪的形态学特征,2020年12月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格头村、仙女塘、康利水厂附近小溪采集雷山髭蟾蝌蚪,并测量其体重和形态指标;采用多变量形态学分析方法对74只雷山髭蟾蝌蚪的体重、全长、眼前头长、体高、尾长等18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全长组蝌蚪的体重、吻肛距、全长等18项指标差异均极显著。在主成分分析中,有1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51%;体重、全长、眼间距、体宽、尾长等指标对其有较大的影响。进行聚类分析的74只雷山髭蟾蝌蚪可聚为3个大类,全长0~50 mm组和全长101~150 mm组的雷山髭蟾蝌蚪关系较远;全长51~100 mm组的蝌蚪处于生长发育的过渡阶段,与全长0~50 mm组的雷山髭蟾蝌蚪有较近的关系。雷山髭蟾蝌蚪外部形态分析可为雷山髭蟾的生物学特征研究积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山髭蟾蝌蚪 形态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