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弧菌引起小鼠致死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丽萍 应斌宇 +6 位作者 董海艳 方周溪 王乐丹 陈柏坤 王琳 朱珍宏 孙来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 (Vv)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组织病理学特征 ,为Vv致死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昆明小鼠 ,实验组 12只 ,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每只 (约 4 .3 4× 10 6 CFU) ,以 4只...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 (Vv)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组织病理学特征 ,为Vv致死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昆明小鼠 ,实验组 12只 ,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每只 (约 4 .3 4× 10 6 CFU) ,以 4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 .2ml为对照。取Vv致死小鼠血液、心、肺、肝、肌肉进行Vv分离培养的同时取皮下注射组小鼠血液、心、肺、肌肉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接种Vv后 ,4~ 8h内小鼠死亡率达 10 0 % ( 12 / 12 ) ,并均从血液、心、肝、肺和肌肉中再次分离到Vv ,对照组未见Vv生长 ,提示实验组因Vv致败血症死亡 ;电镜下见心、肝、肺和肌肉细胞中Vv生长 ,形态与纯培养及病人皮肤真皮细胞中的Vv完全一致 ;Vv导致心肌、肺、肝、及肌肉多器官广泛性损害 ,表现为组织间质高度水肿 ,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或消失、空泡样改变 ,器官实质变性坏死 ,提示因Vv感染致MODS ,以肺、心肌表现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属 弧菌感染 动物实验 替代试验 分子结构 MODS VV 败血症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卢中秋 张秀华 +3 位作者 周铁丽 胡国新 程俊彦 李景荣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创伤弧菌 ( 6.0× 10 8cfu/ml,0 .6ml/10g小鼠 )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后 1h、2h、3h ,分别以人体常用治疗量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氯霉素、多西环素 (灌胃 )、奈替米...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创伤弧菌 ( 6.0× 10 8cfu/ml,0 .6ml/10g小鼠 )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后 1h、2h、3h ,分别以人体常用治疗量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氯霉素、多西环素 (灌胃 )、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单独或联合用药 ,观察存活小鼠数及小鼠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创伤弧菌感染早期上述 7种抗菌药物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疗效最好 ,亚胺培南治疗效果较差。头孢哌酮 +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奈替米星、奈替米星 +多西环素联用能显著增加治疗效果 ,小鼠主要脏器超微结构损伤恢复正常。结论 及早选用氯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左旋氧氟沙星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头孢哌酮与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与奈替米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 创伤 弧菌感染 实验
原文传递
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23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宇 应斌宇 郭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探讨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8年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其中15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 目的 探讨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8年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其中15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史.17例发病前1周有生吃牡蛎等海鲜史.该病起病急,初发症状以下肢肿胀、疼痛、大疱、血疱.13例疱液培养检出创伤弧菌,9例同时血培养检出创伤弧菌;2例坏死组织培养出创伤弧菌.病理组织学特点为细胞空泡样变性、坏死,间质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呈炎症性改变,细胞内可见细菌.电镜:真皮细胞内外见众多散在分布的圆形或弧形微生物及细菌鞭毛.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7例,无1例存活.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收治6例,死亡4例,存活2例.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10例,6例存活.结论 早期识别皮肤损害,及早、及时处理是治疗创伤弧菌感染的关键,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皮肤表现 预后
原文传递
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广亮 卢中秋 +4 位作者 卢才教 邱俏檬 梁欢 吴斌 李萌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11年6月急诊救治的56例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临床因素... 目的探讨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11年6月急诊救治的56例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临床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61%)、休克(84%)及脏器功能损害,其中肾功能受累最常见(88%),病死率达43%。肢体病变早期仅有局部肿胀、疼痛,皮肤瘀斑、张力性血疱、坏死、皮下捻发音等则是晚期征象。需要早期应用敏感药物、结合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及内科支持的综合治疗方案。生存组与死亡组间症状出现至入院时间(P〈0.05)、肢体病变累及躯干(P〈0.01)、肌酸激酶水平(P〈0.05)、急诊切开引流(P〈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进展的局部症状、体征和急剧恶化的病情是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延时就诊、局部病变严重、未能急诊手术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感染 筋膜炎 坏死性 预后
原文传递
2080例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弧菌检出情况报告
5
作者 朱德全 安淑娟 +3 位作者 李兆祥 姚连昌 陈常军 朱月秋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1期16-17,共2页
报告1991年夏季对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孤菌的检查结果。在2080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弧菌375株,检出率为18.03%。其中以气单胞菌为主,占58.14%(218/375),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次之,分别为31.73%(119/375)、8.0%(3... 报告1991年夏季对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孤菌的检查结果。在2080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弧菌375株,检出率为18.03%。其中以气单胞菌为主,占58.14%(218/375),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次之,分别为31.73%(119/375)、8.0%(30/375),其他弧菌占2.13%。表明在引起腹泻的病原菌中,致病性弧菌已占相当的比例。揭示在进行腹泻病人细菌学检查时,应重视对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弧菌感染
下载PDF
海水浸泡后伤区弧菌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侯鹏伟 张灏 +2 位作者 刘美艳 叶丹 王守森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海洋致病菌众多且以弧菌为主,海水浸泡伤后可发生伤区弧菌感染,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针对海水浸泡伤后伤区弧菌感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和解藻酸弧菌等。建立海水浸泡伤后伤区弧菌感染动物模型,成为此类研究的... 海洋致病菌众多且以弧菌为主,海水浸泡伤后可发生伤区弧菌感染,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针对海水浸泡伤后伤区弧菌感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和解藻酸弧菌等。建立海水浸泡伤后伤区弧菌感染动物模型,成为此类研究的关键环节。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海水取样、实验动物的选择、海水浸泡方法及继发性感染的规避等核心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笔者对海水浸泡伤后伤区弧菌感染动物模型制作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这有利于推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从而提高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伤 弧菌感染 动物模型 海洋致病菌
原文传递
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
7
作者 王兵 李富花 +1 位作者 谢玉素 相建海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4-969,共6页
获得了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TSP)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由2868个碱基组成,具有一个276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20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中国明对虾TSP由四类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从N端开始顺序为几丁质结合结构域,EGF-l... 获得了中国明对虾凝血栓蛋白(TSP)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由2868个碱基组成,具有一个276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20个氨基酸,其中包含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中国明对虾TSP由四类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从N端开始顺序为几丁质结合结构域,EGF-like结构域,Type Ⅲ repeat和TSP carboxyl-terminal domain(TSP-C结构域).结构域分析发现,中国明对虾的N端不具有TSP N-terminal domain(TSPN结构域),但有一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其C端的Type Ⅲ和TSP-C结构域非常保守.该基因在弧菌感染后的对虾淋巴器官和肝胰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趋势,提示中国明对虾TSP基因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凝血栓蛋白 弧菌感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Involvement of ayu NOD2 in NF-κ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sights into functional conservation of NOD2 in antibacterial innate immunity 被引量:10
8
作者 Yi Ren Shui-Fang Liu +2 位作者 Li Nie Shi-Yu Cai Jiong Chen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77-88,共12页
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 is a major cytoplasmic sensor for pathogens and is critical for the clearance of cytosolic bacteria in mammals.However, studies regarding NOD2, especially the initiated signal... 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 is a major cytoplasmic sensor for pathogens and is critical for the clearance of cytosolic bacteria in mammals.However, studies regarding NOD2, especially the initiated signaling pathways, are scarce in teleost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 NOD2 molecule(PaNOD2) from ayu(Plecoglossus altivelis).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NOD2 to be highly conserved during vertebrate evolution.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s examined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detect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ree MAP kinases(p-38, Erk1/2, and JNK1/2).Functional study revealed that, like its mammalian counterparts, PaNOD2 was the receptor of the bacterial cell wall component muramyl dipeptide(MDP), and the leucine-rich repeat motif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binding of Pa NOD2 with the ligand. Overexpression of PaNOD2 activated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leading to the up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TNF-α and IL-1β in HEK293 T cells and ayu head kidney-derived monocytes/macrophages(MO/MΦ).Particularly, we found that PaNOD2 activated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s indicated by the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p-38, Erk1/2, and JNK1/2, which have not been characterized in any teleost species previously. Our findings proved that the NOD2 molecule and initiated pathways are conserved between mammals and ayu. Therefore, ayu could be used as an animal model to investigate NOD2-based diseases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YU NOD2 NF-ΚB SIGNALING MAPK SIGNAL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s vibrio ANGUILLARUM infection
下载PDF
海水环境创伤弧菌感染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晶 申洪 陈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4-878,共5页
目的观察总结海水环境中感染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后局部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学特点,为临床Vv感染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28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分别为海水Vv菌液浸泡组(A组)、等渗盐水Vv... 目的观察总结海水环境中感染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后局部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学特点,为临床Vv感染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28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分别为海水Vv菌液浸泡组(A组)、等渗盐水Vv菌液浸泡组(B组)、单纯无菌海水浸泡组(c组)以及单纯无菌致伤组(D组)。每组又随机分成0,6,12,24h4个不同时间组,每组8只。D组小鼠仅无菌致伤,A、B、C组小鼠在无菌致伤后按分组设计均浸泡于相应液体中45~60min。于不同时段对各组局部肌组织及主要脏器组织进行取材、制片、HE染色和观察;采鼠尾血进行Vv的分离培养。结果A组创伤组织的损伤最为严重:0h时,可见肌纤维变性、溶解和断裂,但炎症反应不明显;12h时肌组织溶解坏死更加明显,肌间隙增宽,渗出及出血明显,并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4h时,肌组织大片溶解坏死,微脓肿形成。总体来讲,Vv感染的A、B两组要比未感染的c、D两组病变严重,而组织修复过程也要缓慢。海水菌液浸泡组脱离浸泡后24h时仍无好转趋势,并且该组部分小鼠Vv血培养结果为阳性。Vv血培养阳性的小鼠其主要脏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肺和肾脏的广泛出血性损伤为主。结论在海水环境中Vv经由皮肤伤口侵入后,其伤口往往表现为感染早、发展快且病变严重的特点。感染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组织大片的溶解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脓腔形成;Vv可经伤口人血,引发败血症,并导致小鼠肺、肾等多脏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弧菌感染 病理学 人工海水
原文传递
对虾病毒病暴发前期病毒和弧菌相互作用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燏 郑莲 +1 位作者 王雷 李光友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6-31,共6页
模拟天然继发感染研究对虾病毒病暴发前期病毒和弧菌的关系。结果显示 ,弧菌先感染再病毒感染组比病毒先感染再弧菌感染组死亡率高、死亡快、生长慢、免疫功能低下。表明弧菌的潜伏感染对病毒的增殖有利 ,而病毒的潜伏感染对弧菌的继发... 模拟天然继发感染研究对虾病毒病暴发前期病毒和弧菌的关系。结果显示 ,弧菌先感染再病毒感染组比病毒先感染再弧菌感染组死亡率高、死亡快、生长慢、免疫功能低下。表明弧菌的潜伏感染对病毒的增殖有利 ,而病毒的潜伏感染对弧菌的继发感染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病毒性流行病的暴发前期可能是由弧菌先感染 ,使对虾体内环境发生变化而助长病毒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病毒 病毒 弧菌 相互作用 潜伏感染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qdvp001重组内溶素诱导表达以及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伟宇 林洪 王静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5-209,共5页
对重组内溶素Lysqdvp001诱导表达条件进行探讨,发现适当降低诱导温度,可以避免包涵体的形成。最终确定诱导表达条件为25℃、IPTG浓度为1 mmol/L、诱导4 h,此时不仅蛋白表达量大并且不形成包涵体。为研究Lyqdvp001抑菌以及理化性能,采用... 对重组内溶素Lysqdvp001诱导表达条件进行探讨,发现适当降低诱导温度,可以避免包涵体的形成。最终确定诱导表达条件为25℃、IPTG浓度为1 mmol/L、诱导4 h,此时不仅蛋白表达量大并且不形成包涵体。为研究Lyqdvp001抑菌以及理化性能,采用浊度法对p H、温度、离子强度对裂解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Lysqdvp001具有宽p H适应性,p H3~10均能很好发挥作用;耐高温,在75℃处理30 min仍能维持70%活性;低浓度(0.1 mmol/L)的Zn^(2+)、Fe^(2+)以及各浓度(10、1、0.1 mmol/L)的Ca^(2+)可以明显提高重组内溶素Lysqdvp001活性。结果显示重组内溶素有作为抑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 内溶素
下载PDF
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丽娟 谢建立 +1 位作者 潘兴 唐外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209-2212,共4页
目的针对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结合药敏结果、药物特性,探讨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从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特性等方面对治疗方案提供信息和帮助。结果成功救治了1例创伤弧菌感染... 目的针对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结合药敏结果、药物特性,探讨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从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特性等方面对治疗方案提供信息和帮助。结果成功救治了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药学技术支持。结论临床药师要充分了解创伤弧菌的致病特性,选择抗菌药物时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特性,为临床这类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体现临床药师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创伤弧菌感染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Isolation of a New PAK1 Gene from Sea Cucumber(Apostichopus japonicus) and Its Expression Analysis and Function Characteriz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REN Liyuan LI Kaiquan +6 位作者 ZHAN Yaoyao WANG Yi YU Yao CHEN Yang LIN Kai SONG Jian CHANG Yaq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47-1157,共11页
The p21-activated kinase 1(PAK1)is a downstream serine/threonine kinase effector of Rac1/Cdc42 that regulates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ose associating with pathological inflammation.To investigate the ... The p21-activated kinase 1(PAK1)is a downstream serine/threonine kinase effector of Rac1/Cdc42 that regulates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ose associating with pathological inflammation.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PAK1 in echinoderms,we isolated a new PAK1 from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AjPAK1)by transcriptome database mining and with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The full-length cDNA AjPAK1 was 2303 bp in length,containing a 1587 bp ORF encoding 528 amino acid residues.The deduced AjPAK1 contained a p21-Rho-binding domain(PBD)and 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domain(S_TKc),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PAK1 of crown-of-thorns starfish Acanthaster planci and other eukaryotes.AjPAK1 expressed in all tissues of adult A.japonicus analyzed with the highest transcript anumdance detected in coelomocytes.Significant change in AjPAK1 abundance was observed at 4,24,48 and 72 h after Vibrio splendidus infection.Silencing AjPAK1 induc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lysozyme content in coelomic fluid and relative transcript abundances of AjRac1 and AjMKK3/6 in A.japonicus coelomocytes.These results should aid to characterize PAK1 of sea cucumber and decipher its immun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 JAPONICUS PAK1 expression analysis vibrio splendidus infectION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制备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内溶素Lys qdvp001 CHAP域及诱导条件初步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鞠晓晨 吕新伟 +1 位作者 王静雪 林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的:为了利用噬菌体内溶素防控副溶血弧菌,通过克隆表达工程菌pET30a-CHAP制备目的蛋白,并将以包涵体存在的目的蛋白复性得到有活性的噬菌体内溶素蛋白。方法:首先克隆工程菌pET30a-CHAP,经IPTG的诱导表达后,检测菌液上清中内溶素含量... 目的:为了利用噬菌体内溶素防控副溶血弧菌,通过克隆表达工程菌pET30a-CHAP制备目的蛋白,并将以包涵体存在的目的蛋白复性得到有活性的噬菌体内溶素蛋白。方法:首先克隆工程菌pET30a-CHAP,经IPTG的诱导表达后,检测菌液上清中内溶素含量判断表达形式,再进行诱导条件初步优化。通过将表达的pET30a-CHAP包涵体蛋白先用洗涤剂洗涤去除杂蛋白,然后用尿素变性剂溶解,并用Ni^(2+)Sepharose^(TM)6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进行层析纯化,用EDTA、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为折叠复性促进剂,经过透析制备可溶性的pET30a-CHAP蛋白,再检测目的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本实验确定了重组菌内溶素的表达形式为没有活性的包涵体;初步确定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为16℃,IPTG终浓度0.5 mmol/L,诱导时间为7 h;复性后的内溶素具有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为利用内溶素防控副溶血弧菌以及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提供了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 内溶素 包涵体复性
下载PDF
创伤弧菌感染BALB/c小鼠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斐 武静 +2 位作者 宗玉龙 曹源 胡成进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1-275,共5页
为探讨创伤弧菌感染BALB/c小鼠后引起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类型及规律,我们首先通过半数致死量实验筛选创伤弧菌MO6-24/O腹腔注射感染菌量,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创伤弧菌感染后小鼠脾脏Th细胞亚群应答情况,通过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IFN-γ... 为探讨创伤弧菌感染BALB/c小鼠后引起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类型及规律,我们首先通过半数致死量实验筛选创伤弧菌MO6-24/O腹腔注射感染菌量,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创伤弧菌感染后小鼠脾脏Th细胞亚群应答情况,通过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IFN-γ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创伤弧菌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Th1细胞调控因子的表达。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Th1细胞亚群应答规律。结果显示,创伤弧菌MO6-24/O腹腔注射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是2.5×105cfu,平均存活时间是16h,我们后续实验选择感染菌量为5×104cfu/只。创伤弧菌感染后能够诱导Th1型细胞应答,并且感染后血清中IFN-γ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且创伤弧菌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能够引起IL-12/IL-23p40、IL-12p35以及IFN-γ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最后,流式结果显示,创伤弧菌感染后,脾脏Th1细胞的应答逐渐增强,在感染后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因此,Th1型应答是创伤弧菌诱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感染 TH细胞 IFN-Γ
原文传递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脾脏酪氨酸激酶SYK的鉴定及其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娇 聂力 +1 位作者 苗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2-1193,共12页
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NRTK)。在哺乳动物中,SYK是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接头分子,其在免疫细胞活化,胞外刺激的信号转导和病原体识别等多种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鱼类中却... 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NRTK)。在哺乳动物中,SYK是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接头分子,其在免疫细胞活化,胞外刺激的信号转导和病原体识别等多种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鱼类中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SYK(PaSYK)在应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在活化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我们克隆获得了香鱼SYK的cDNA序列,并利用多重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aSYK的进化地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PaSYK在健康组织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后的表达变化;亚细胞定位检测PaSYK在HEK293T细胞的分布情况;在香鱼头肾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MO/MΦ)中过表达PaSYK,研究其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在HEK293T细胞及香鱼头肾MO/MΦ中研究PaSYK对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YK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PaSYK与河鳟的亲缘关系密切。RT-qPCR结果表明,SYK基因mRNA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鳗弧菌感染后免疫相关组织中PaSYK表达量均上调。此外,PaSYK能显著诱导香鱼头肾MO/MΦ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但对抑炎因子TGF-β和IL-10的表达起到略微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证明PaSYK可以激活MAPK信号通路。综上所述,SYK分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香鱼SYK与其哺乳动物中的同源物具有保守的功能,均能活化MAPK信号通路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酪氨酸激酶(SYK) 香鱼 鳗弧菌感染 炎症细胞因子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仿刺参IKKβ基因(AjIKKβ)cDNA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丽媛 常亚青 +3 位作者 李开全 刘丽 姜惠婷 湛垚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28-5239,共12页
为了明确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IκB[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激酶(IKK)基因的序列及分子进化信息,掌握仿刺参中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及其对海参致病菌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和c DNA末... 为了明确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IκB[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激酶(IKK)基因的序列及分子进化信息,掌握仿刺参中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及其对海参致病菌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获得仿刺参IKKβ基因(命名为AjIKKβ)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仿刺参AjIKKβ基因的cDNA全长为2854 bp,其中5’非编码区长度为159 bp,3’非编码区长度为3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2364 bp,共编码78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预测显示AjIKKβ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9.6 kD,理论等电点为6.83。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仿刺参与其它6种海洋生物IKKβ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51.37%,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AjIKKβ基因在仿刺参管足,体腔液,呼吸树,肠,体壁和纵肌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体腔液>呼吸树>管足>肠>纵肌>体壁,且具有鲜明的组织特异性。利用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进行感染实验,发现,与未感染致病菌的对照组相比,致病菌感染组仿刺参体腔细胞中AjIKKβ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的4 h、8 h、24 h、48 h和72 h均呈现显著的上调趋势(p<0.05),提示AjIKKβ基因在仿刺参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棘皮动物IKKβ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更为初步了解棘皮动物IKKβ基因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IKKΒ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克隆及其在鳗弧菌感染下的表达分析
18
作者 李辉 冯伟 +3 位作者 唐永凯 苏胜彦 王美垚 李建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67-2275,共9页
【目的】克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EsPrx)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分析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下的表达情况,为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和抗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T-PCR结合转录组... 【目的】克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EsPrx)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分析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下的表达情况,为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和抗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RT-PCR结合转录组序列比对克隆出EsPrx基因,利用DNAStar、ClustalW、ExPASy、TMHMM Server v.2.0、SignalP 5.0及NetPhos 3.1 Server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sPrx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下的表达情况。【结果】EsPrx基因ORF为597 bp,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含有Prx特有的2个结构域(FYPLDFTFVCPTEI和GEVCPA)。EsPrx蛋白分子式为C994H1544N258O293S8,分子量为22.05 kD,理论等电点(pI)为5.67,无跨膜域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EsPrx氨基酸序列与扁额青蟹(Eurypanopeus depressus)、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Prx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对应的相似性分别89%、89%和88%;基于Pr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EsPrx氨基酸序列先与拟穴青蟹、扁额青蟹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Prx氨基酸序列聚在一起,再与其他动物的2-Cys Prx氨基酸序列聚类,证实EsPrx基因属于未分化的Prx基因,即Prx1/2基因。EsPrx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以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1);EsPrx基因表达在鳗弧菌感染不同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感染6~24 h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EsPrx基因为甲壳动物未分化的Prx1/2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高表达,并参与鳗弧菌感染的抗氧化应激反应,即在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过氧化物还原酶 基因克隆 鳗弧菌感染 组织表达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