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家望 王小玉 +5 位作者 李丹琳 唐食明 游淑珠 刘锐 邝筱珊 成晓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的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带副溶血性弧菌率高。结论珠海地区水产品中弧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副溶血性 弧菌 霍乱 o1 弧菌 霍乱 o1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序列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辉 龚成 +3 位作者 吴丽娟 胡继红 汪仕奎 蔡剑平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建立针对O1群霍乱弧菌的高敏感、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O1群霍乱弧菌主基因组O抗原编码基因rfb-O1和霍乱肠毒素的A亚基编码基因ctxA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便携式Smartcyc... 目的建立针对O1群霍乱弧菌的高敏感、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O1群霍乱弧菌主基因组O抗原编码基因rfb-O1和霍乱肠毒素的A亚基编码基因ctxA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便携式SmartcyclerⅡ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敏感性,用19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体系对O1群霍乱弧菌的检测敏感度为1.0×102拷贝每反应体系;对O1群霍乱弧菌基因组DNA的检测敏感度为1.0×10–1pg每反应体系;该检测体系在检测19种其他肠道致病菌或院内感染中的常见致病菌时不存在非特异性扩增;整个反应在2h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体系可作为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手段,也可同时检测O1群霍乱弧菌产生霍乱肠毒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DNA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 霍乱毒素
下载PDF
1961-2010年中国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产毒株ctxB和rstR基因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未丽 赵璇 +3 位作者 张力 崔志刚 李杰 阚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 分析1961-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产毒株的ctxB变异特征和rstR基因类型.方法 选取中国1961-2010年间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共385株.应用PCR方法扩增ctxB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rstR型... 目的 分析1961-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产毒株的ctxB变异特征和rstR基因类型.方法 选取中国1961-2010年间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共385株.应用PCR方法扩增ctxB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rstR型特异性引物扩增rstR基因,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 ctx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385株被检菌株中52.5%(202/385)携带ctxBET,47.5%(183/385)携带ctxBc1ass,即第39位的酪氨酸(Y)变为组氨酸(H),68位的异亮氨酸(Ⅰ)变为苏氨酸(T),呈现古典生物型菌株(O395)的序列特征.1961-1992年以携带ctxBET的菌株占绝对优势,比例高达98.4%(182/185);1993年后,携带ctxBclass的菌株增加,其中1993-2005年间携带ctxBc1ass菌株的比例达到97.2% (174/179);自2006年开始,重新出现了ctxBET为主导或二者共存的局面.rstR基因的检测表明约62.9%(242/385)的菌株携带rstRET,6.8% (26/385)的菌株携带rstRclass,其余菌株中存在不同的rstR组合形式,其中,以rstRET+ rstRc1as的组合最多,占75.7%(75/99).与ctxB相似,不同型别rstR的分布呈现时间特异性,1961-1992年期间以携带rstRET的菌株占主导(87%,161/185),1993年以后出现多态性变异,携带其他类型rstR如rstRclass,rstRenv及不同rstR组合的菌株明显增多,与rstRET共同存在.96%(25/26)、84%(63/75)和18/18的分别携带rstRclass、rstRET+ rstRclass组合和rstRET+ rstRc1ass+ rstRenv组合的菌株均分离于1993年之后.结论 中国霍乱弧菌菌株中ctxB和rstR的型别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特异性,rstR存在多种组合形式,反映了菌株多样性的遗传和进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基因型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定殖模式的建立及与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定殖能力比较
4
作者 王嘉正 闫梅英 +1 位作者 卢昕 阚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 分析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的定殖能力,并比较O1与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菌株在甲鱼体表定殖能力的差异。方法 所用O1及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均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室保存,各4株。实验用甲鱼选择背... 目的 分析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的定殖能力,并比较O1与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菌株在甲鱼体表定殖能力的差异。方法 所用O1及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均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室保存,各4株。实验用甲鱼选择背甲直径约9 cm、体重约150 g的甲鱼,共63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直接观察生物发光标记的O1血清群霍乱弧菌菌株在甲鱼体表的定居部位及增殖;构建O1血清群霍乱弧菌主要定居因子的基因缺失株(mshA,gbpA,tcpA基因),通过竞争定殖实验计算竞争定殖系数(CI),分析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定殖的主要决定因子;对O1及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两两配对,组成16个竞争组,通过竞争定殖实验比较两种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定殖能力的差异。结果 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的定殖具有位置聚集性,以甲鱼背部裙边和背甲定殖最强,腹甲定殖很少。竞争定殖实验显示,mshA基因缺失后,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的定殖能力下降了7.26倍。16个竞争组中有11组的CI值(O139/O1)大于2,在2.07~59.84之间;有2组分别为1.43及0.93;有3组的CI值低于0.7。结论 确定了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的定殖部位;mshA基因为O1血清群霍乱弧菌在甲鱼体表定殖时发挥作用的主要定居因子;O139血清群菌株比O1血清群菌株有更强的定殖优势,且直接分离自甲鱼的菌株定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弧菌 霍乱 o1 o139群霍乱弧菌 甲鱼
原文传递
O1群霍乱弧菌胶体金法快速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多荣 周登仁 +2 位作者 李明刚 李静粉 韩小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9-950,共2页
目的了解胶体金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方法取患者粪便标本,先用碱性蛋白胨水35℃增菌6h,然后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时作霍乱弧菌常规培养,培养出细菌后用血清凝集法作为鉴别诊断O1群霍乱弧菌的金标准,用统计学... 目的了解胶体金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方法取患者粪便标本,先用碱性蛋白胨水35℃增菌6h,然后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时作霍乱弧菌常规培养,培养出细菌后用血清凝集法作为鉴别诊断O1群霍乱弧菌的金标准,用统计学方法对胶体金法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结果700份样本中,常规法培养出O1霍乱弧菌105株,胶体金法试验阳性108株,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表明胶体金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与常规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体金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性为98.32%,阳性预测值为90.74%,阴性预测值为97.18%,假阴性率为1.68%,假阳性率为6.67%。结论胶体金法检测O1群霍乱弧菌特异性高(98.32%),灵敏度好,与常规培养法的一致性也较高,在快速检测O1群霍乱弧菌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o1群霍乱弧菌 常规培养
原文传递
甲鱼及养殖水中5株带毒力基因O1群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叶珍 汪皓秋 +2 位作者 包芳珍 黄世旺 邵景莺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监测杭州市江干区水产品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分子分型。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对51份样品进行霍乱弧菌分离与鉴定。运用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和PCR检测5株霍乱弧菌对1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 目的监测杭州市江干区水产品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分子分型。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对51份样品进行霍乱弧菌分离与鉴定。运用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和PCR检测5株霍乱弧菌对1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是否携带ctxA和tcpA毒力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51份样品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5株,其中小川型4株,稻叶型1株。5株霍乱弧菌的ctxA和tcpA毒力基因结果均为阳性。5株菌株对11种抗生素敏感,对红霉素和利福平中介,稻叶型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小川型菌株对其耐药。PFGE分为两型,两型间仅有一条带的差异。结论本次分离的5株O1群霍乱弧菌均携带ctxA和tcpA毒力基因,故有必要加强对水产品尤其是甲鱼的监测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PCR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的临床应用前研究
7
作者 胡继红 杨辉 +4 位作者 吴丽娟 龚成 戴大鹏 蔡剑平 庄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法对临床模拟标本检测的意义,为该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方法将O1群霍乱弧菌灭活菌株悬液[1.0×1011CFU(菌落形成单位)/ml]连续10倍稀释后与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混匀,制备... 目的探讨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法对临床模拟标本检测的意义,为该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方法将O1群霍乱弧菌灭活菌株悬液[1.0×1011CFU(菌落形成单位)/ml]连续10倍稀释后与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混匀,制备成5.0×101~5.0×109CFU/g梯度浓度的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并提取DNA,用以评价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法对临床模拟标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法对O1群霍乱弧菌的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0×103CFU(5.0×104CFU/g)每反应体系,其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3~1.0×108CFU每反应体系;在稳定性评价中,对含菌量1.0×103~1.0×108CFU每反应体系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DNA进行3次重复检测的结果显示,ctxA基因扩增反应Ct值的变异系数为0.54%~1.36%,rfb-O1基因扩增反应Ct值的变异系数为1.65%~3.75%;在特异性评价中,3名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标本的阴性对照均未见特异性扩增曲线。结论产毒型O1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法可用于O1群霍乱弧菌临床粪便标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聚合酶链反应 霍乱毒素
下载PDF
霍乱弧菌O1群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
8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刘延清 祁国明 刘彩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35-40,共6页
由于霍乱弧菌(VC)O1群菌株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研究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已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应用原位杂交法对471株O1群VC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 由于霍乱弧菌(VC)O1群菌株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研究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已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应用原位杂交法对471株O1群VC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其中34株进行染色体DNA特征和CT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在SalI酶切图谱中,所有埃尔托流行株(ESEVC)具有一致的酶切图谱;古典型菌株(CVC)除1119菌与ESEVC图谱相同外,其他均具有一致的特征性图谱。CVC和ESEVC之间有较微小的差异。埃尔托非流行株(NSEVC)的图谱与ESEVC之间有较大差异。在SmaI和XbaI酶切图谱中,结果与上述一致,其中CT基因缺失的ESEVC菌株7743和801275具有较相似的SmaI酶谱。用ctx、zot、ace、RS1为探针,对471株O1群霍乱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CVC菌株全部阳性;ESEVC菌株中,上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7.3%、97.5%、97.3%、99%;在10株CT基因缺失的ESEVC菌株中,有三株为zot基因阳性;在NSEVC菌株中,有一株为zot和RS1阳性。美国海湾分离的6株产毒VC上述基因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分布 DNA 分子特征
下载PDF
1984-2002年重庆市59株O_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9
作者 李志峰 王文斟 +7 位作者 廖春艳 赵波 王红 段刚 王玲 许静茹 何源 冯连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1984-2002年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对59株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小川型20株,稻叶型39株)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NotI酶切基因组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 目的分析重庆市1984-2002年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对59株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小川型20株,稻叶型39株)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NotI酶切基因组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重庆地区O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28.81%(17/59)、61.02%(36/59)和30.51%(18/59),人群分离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新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21株小川型和40株稻叶型O1群霍乱弧菌被分为13种PFGE型18个亚型,从患者分离到的59株O1群霍乱弧菌的相似性值约在88%~100%。结论未发现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明显改变,小川型和稻叶型的耐药性不同。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可能为来自同一来源的流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耐药性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霍乱弧菌O1群菌株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10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1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4-29,共6页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究。结果:O1群霍乱弧菌的大多基因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尤其是古典型菌株和埃尔托型流行株,大多被检测基因为非多态位点;O1群霍乱弧菌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O1)为0.183,平均杂合度(hO1)为5.67;其中古典型菌、埃尔托型流行株、埃尔托型非流行株的平均遗传多态值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HCVC=0.106,hCVC=1.5;HESEVC=0.056,hESEVC=2.3;HNSEVC=0.425,hNSEVC=5。结果显示:古典型和埃尔托型流行株作为霍乱的病原体是一个遗传关系紧密的群体,而埃尔托型非流行株遗传关系较为离散,与流行株之间的关系也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群体遗传学 遗传多态度 杂合度
下载PDF
重庆市01群霍乱菌株耐药性研究
11
作者 李志峰 王文斟 +7 位作者 廖春艳 王红 赵波 段刚 王玲 何源 许静茹 冯连贵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09年第7期403-404,402,共3页
目的了解1984~2005年重庆市01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K—B法检测72株01群霍乱弧菌(小川型26株,稻叶型46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重庆地区0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 目的了解1984~2005年重庆市01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K—B法检测72株01群霍乱弧菌(小川型26株,稻叶型46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重庆地区0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20.83%(15/72)、56.94%(41/72)和30.56%(22/72),小川型和稻叶型的耐药性不同。人群分离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新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但05年分离的两株环境分离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未发现重庆市0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明显改变,但与一些地区报道的耐药性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地区差别和重庆市01群不同血清型的耐药性的差别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群霍乱弧茵 耐药性
下载PDF
近红外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捷 畅晓晖 +4 位作者 杨耀武 赵琢 李小林 杨向莹 陈广全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0-29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近红外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制备靶向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整个检测方法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检...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近红外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利用近红外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制备靶向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整个检测方法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10~2 cfu/mL。特异性实验表明,该试纸条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样品发生特异性反应,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无交叉反应。与常用的胶体金方法相比,近红外免疫层析法对靶标菌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结论:新研制的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实验简单、方便,满足口岸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提高检验检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 免疫层析实验 近红外免疫法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娟 张君 +6 位作者 余晓林 陈维贤 张秉强 黄长武 李兴禄 黄爱龙 郑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制备抗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O1serotypeOgaw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以灭活的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McAb,以间... 目的制备抗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O1serotypeOgaw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以灭活的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筛选,分析其亚类,检测其效价及相对亲和力,以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McAb特异性,并进行McAb结合表位分析。结果融合了602株能分泌抗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最后得到5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抗体亚类分别为3株IgG1,1株IgG2b,1株IgG3;腹水效价均达1×10-6;亲和常数在1×108~1×109之间。间接ELISA法及Western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除有2株McAb识别相同的抗原表位外,其余均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小川型特异性McAb,为O1群小川型霍乱早期快速诊断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倚莹 吴晖 +2 位作者 肖性龙 余以刚 张经纬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针对霍乱弧菌血清群各自编码O抗原的特异性基因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克服常用PCR检测方法中经常出现的假阳性现象。方法分别以rfbM和wbfR基因作为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模板设计引物... 目的针对霍乱弧菌血清群各自编码O抗原的特异性基因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克服常用PCR检测方法中经常出现的假阳性现象。方法分别以rfbM和wbfR基因作为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二联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评估,并对10份模拟食品样品和133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选择性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有效地避免O141群霍乱弧菌和拟态弧菌的假阳性,特异性为100%;灵敏度试验表明,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限分别为92cfu/ml和116cfu/ml;另外,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模拟样品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该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有效克服假阳性,适用于基层疾病控制、口岸检疫单位日常疫情监测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rfbM基因 wbfR基因 Taq-Man探针
原文传递
特异性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筛选及识别抗原表位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娟 张君 +6 位作者 余晓林 吴倩 蒋飞龙 黄长武 李兴禄 黄爱龙 郑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了特异性及排除性筛选,对筛选出的特异性McAb进行了包括亚型鉴定,效价、亲和常数的测定以及特异性的鉴定与分析,并通过单克隆抗体的位点相加实验、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PS)的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对McAb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融合了386株能分泌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用O1群小川型、O139霍乱弧菌及9种非霍乱弧菌的细菌进行的筛选,最后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2株IgG1,1株IgG2a,1株IgG2b;腹水效价均达10-6;亲和常数达108以上。间接ELISA法及Western 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4株McAb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与LPS的反应表明其中2株针对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2株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稻叶型特异性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表位
下载PDF
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与珠江河口水体理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许斌 刘杰 +2 位作者 李柏生 罗可天 牟成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5-2858,共4页
目的:探讨珠江水中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与珠江水体中理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每月在珠江河沿岸24个采样点采集珠江河口水体,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1999年版《霍乱防治手册》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 目的:探讨珠江水中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与珠江水体中理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每月在珠江河沿岸24个采样点采集珠江河口水体,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1999年版《霍乱防治手册》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用750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水样各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共采集水样576份,检出51株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8.85%。夏天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数占30%以上。Al、Mn及Ni与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市内、外珠江水中Mg2+、K+、Ca2+、Mn2+、Ni2+、Se4+、Sb3+含量和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珠江河口水中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与珠江河口水体理化因素Al、Mn及Ni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o139群霍乱弧菌 珠江河口 水体理化因素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霍乱弧菌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际娟 闫平平 +5 位作者 于珂 于兵 麻丽丹 高世光 黄晓蓉 谢明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O1、O139、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ompW).根据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进行快速检测.以54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检测.在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采集水样310份,以PCR-DHPLC和常规分离培养进行了比较,对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感染状况进行了检测,并对分离株进行了ompW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310份水样中经PCR-DHPLC检测出58株霍乱弧菌的分菌株,阳性率为19%,与常规分离培养比较,符合率为100%.分离株的ompW序列与Genbank中的存在1%~3%的差异.这种检验方法特异性强,简便快捷,为霍乱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PLC 霍乱弧菌o1 霍乱弧菌o139群 霍乱弧菌非o1o139群 外膜蛋白基因 (ompW) 丹东口岸国境外环境水体
下载PDF
广州海珠地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状况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少洪 李映霞 +4 位作者 李少彤 吴琪 孙凤琪 黄芳 曾爱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产品、市售熟食等外环境标本764份、健康人群标本189份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标本3398份,共计4351份标本进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定.结果 4351份标本共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01株,总检出率为2.32%;其中有66株可分型,分属于26个血清型,分型率为65.3%;VBO9、VBO38和VBO76为优势菌.外环境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9株同型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关联.结论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的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外环境中该类菌群广泛存在,对人群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弧菌 霍乱 o139 流行病学 分子 血清分型
原文传递
一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实验室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景野 林朝 +2 位作者 沈玄艺 章丹阳 金春光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368-369,380,共3页
目的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 目的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者或腹部不适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9株,其中腹泻患者标本检出6株,轻微腹泻患者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45.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剩余食物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酶切图谱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刘彩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菌株的染色体酶切图谱与O1群霍乱弧菌相比有很大差异,尤其与O1群流行株的差异更大,非O1菌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对98株非O1菌进行ctx、zot、ace、RS1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上述基因阳性,仅为2%左右。结果显示:非O1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变异程度高;其与O1菌,尤其是流行株(包括O139菌)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