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一起霍乱疫情分离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萍 邹林 +8 位作者 高翔 杨郝亮 甄博珺 李伟红 郭晓晨 林长缨 李仁清 严寒秋 逄波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53-1559,共7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一起霍乱弧菌引起的疫情的病原学特征,并与引起通州区过往疫情的菌株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本中O1/O139群霍乱弧菌的特异性基因,同时按常规法对样本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鉴定;用普通PCR方...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一起霍乱弧菌引起的疫情的病原学特征,并与引起通州区过往疫情的菌株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本中O1/O139群霍乱弧菌的特异性基因,同时按常规法对样本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鉴定;用普通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11种毒力基因;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2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Not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聚类分析,基于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菌株遗传学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检出5株O1群小川型非产毒霍乱弧菌,所有菌株均携带ompU、toxR、tcpI、tcpA^(EL)、hlyA^(EL)、hlyA^(CL)和rtxC基因,不携带ctxAB基因,5株菌耐药情况一致,均为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链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6种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PFGE分6种带型Ⅰ~Ⅵ,本次疫情菌株带型为Ⅱ型。与通州区既往检出的菌株相比,与2011年2株产毒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带型较为接近,耐药情况一致,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有所差异,但都携带tcpA^(EL)基因。遗传学分析显示本次疫情菌株为不同于第七次世界大流行菌株的新出现的克隆群。结论通州区流行的O1群霍乱菌株以多重耐药小川型非产毒株为主,PFGE带型分散,本次疫情菌株是新出现的克隆群,以后的霍乱防控工作中应重视此类菌株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遗传学分析
原文传递
江苏省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耐药性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晨 张雪峰 +5 位作者 鲍倡俊 朱叶飞 庄菱 谈忠鸣 钱慧敏 汤奋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霍乱暴发疫情所分离的4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生物分型实验、9种毒力相关基因检测、ctxB基因序列分析及PFGE... 目的了解江苏省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霍乱暴发疫情所分离的4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生物分型实验、9种毒力相关基因检测、ctxB基因序列分析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分离的4株霍乱弧菌对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红霉素、链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生物分型实验结果显示,4株菌均为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均携带所测9种毒力相关基因,即ctxA、ace、zot、toxR、tcpI、ompU、rtxC、tcpA、htyA基因,且CTXB氨基酸序列为古典型;4株菌经NotI酶切后的PFGE图谱为同一型别;经SfiI酶切后的PFGE图谱分为2个型别。结论此次暴发疫情的病原为产毒的非典型埃尔托霍乱弧菌流行株,且来自于共同的传染源,药物敏感实验可指导临床用药,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o1 基因 细菌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原文传递
宁波市人群中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景野 王仁元 +3 位作者 叶鹿鸣 石优章 傅小红 金春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是我市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通过研究其在人群中携带频度和产生毒素的种类,有利于对该疾病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用筛检方法分离菌株,经系统生化血清分型确定型别,K-B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用PCR、ELISA和... 目的:非O1群霍乱弧菌是我市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通过研究其在人群中携带频度和产生毒素的种类,有利于对该疾病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用筛检方法分离菌株,经系统生化血清分型确定型别,K-B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用PCR、ELISA和动物等试验测定细菌的毒性。结果:从18416份标本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236株,检出率为1.28%,其中腹泻病人检出率为8.3%,健康人群为0.3%,分属于25个血清型、9个噬菌体,除对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外,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在67.6%-100.0%之间,发现有15.3%的菌株对弧菌抑制剂O/129抗性。92.0%的非O1群霍乱弧菌对小鼠有毒性,CT毒素检出率为1.3%;ST毒素检出率为78.8%;溶血素血平板法阳性率为94.4%、试管法阳性率为88.9%;未检出耐热性溶血素、Vero毒素等多种。结论:宁波市人群中携带一定数量的非O1群霍乱弧菌,腹泻病人中检出率较高,健康人群携带率稍低,与报道一致。7-10月份为检出高峰,与疾病流行规律相符。菌株的生化和药敏特征未发现变异,但抗弧菌抑制剂O/129现象较严重,在鉴定、鉴别时应加以关注。从细菌中检出多种致病毒素,并对小鼠的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说明该菌的综合毒力较强。结果提示我们,非O1群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复杂程度高于O1群霍乱弧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人群检测 频度 毒性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首起非O1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子生物学溯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仁卫 叶菊莲 +1 位作者 罗芸 占利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9期582-584,共3页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基因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从8例患者和8份食品标本中分离到7株非O1群霍乱弧菌,未检出Ctx、Zot、Ace等毒素基因,检出溶血素,Dienes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病人分离株和剩余食物检出株同源。经耐药性分析,菌株除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100%耐药外,对其余抗生素均较敏感。结论通过实验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聚餐者共同食用冷菜凤爪所致,流行病学追溯从患者共同食用冷菜和海产品中非O1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为同源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食物中毒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一起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实验室溯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龙冬玲 卓菲 +2 位作者 游杰 黎剑华 叶秋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490-2491,共2页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 4789—2008和WS 289—2008,对患者肛拭子以及外环境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7份患者肛拭子中检出6株... 目的查明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 4789—2008和WS 289—2008,对患者肛拭子以及外环境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7份患者肛拭子中检出6株非O1群霍乱弧菌,4份外环境样本中检出1株非O1群霍乱弧菌,7株菌霍乱肠毒素Ctx AB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显示患者分离株与外环境分离株分子带型同源。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为非O1群霍乱弧菌污染外环境所致。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传染病暴发溯源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霍乱弧菌 食源性疾病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肝胆管炎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报道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海滨 林杰 +2 位作者 陈爱平 陈建辉 杨劲松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对基层医院送检的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分离和系统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ompW、rtxC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采用K-B纸片法,选择21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目的对基层医院送检的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分离和系统鉴定。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血清学诊断、生化试验及CT、ompW、rtxC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采用K-B纸片法,选择21种抗生素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对奈啶酸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链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诊断除了常规生化血清学诊断外更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胆管炎 血液
原文传递
一例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的鉴定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纪小亭 孙利华 +2 位作者 吴敏 吴俊鹏 曾东晓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33-203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管,鉴定细菌。K-B法药敏试验。结果:该例患者败血症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菌血症大多从免疫力低下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群霍乱弧菌 败血症 药物敏感
下载PDF
鳖卵带菌情况与实验感染霍乱弧菌的研究 Ⅱ.鳖卵中弧菌科致病菌携带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朝晨 王晓萍 +2 位作者 陈拱立 黄建炜 陈亢川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鳖卵中弧菌科致病菌的携带情况,特别是霍乱弧菌的携带频率及其血清型分布.[方法]采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庆大霉素和麦康凯琼脂分离,按有关文献鉴定目的菌;应用非O1群霍乱弧菌分型血清(VBO)对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血... [目的]调查研究鳖卵中弧菌科致病菌的携带情况,特别是霍乱弧菌的携带频率及其血清型分布.[方法]采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庆大霉素和麦康凯琼脂分离,按有关文献鉴定目的菌;应用非O1群霍乱弧菌分型血清(VBO)对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在4批208枚卵中,弧菌科阳性卵53枚(25.5%),分属弧菌科2属6种,其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的阳检率分别为11.0%、1.0%和1.0%;豚鼠气单胞菌、亲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的阳检率分别为7.7%、4.3%和0.5%.4批卵中均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卵,阳检率6.6%~25.0%,平均11.1%;从中鉴定出O9、O10、O51、O31、O35、O40和O77等7个血清型,后4型为省内新检出.[结论]鳖的种卵中携带弧菌科致病菌相当普遍,特别是霍乱弧菌,但尚未检出引发霍乱的O1和O139血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鳖卵 血清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