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O-B_2O_3熔体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童朝阳 黄世萍 +2 位作者 尤静林 余丙鲲 蒋国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熔融 ( 1 0 73K)Na2 O B2 O3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讨论了不同Na2 O浓度下 ,计算所得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振动态密度随Na2 O浓度变化的特点 ,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振动态密度的计算值与Voronko等给出的Raman...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熔融 ( 1 0 73K)Na2 O B2 O3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讨论了不同Na2 O浓度下 ,计算所得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振动态密度随Na2 O浓度变化的特点 ,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振动态密度的计算值与Voronko等给出的Raman谱上 [B3O6]环展成 [BO2 ]3链的振动峰位相符合。随着Na2 O浓度的增加 ,B—B第一邻近距离有微小的增加 ,而B—O第一邻近距离只有极小的增加。另一方面 ,B离子的配位数NB—O(以B离子为中心呈配位关系的氧离子数 )有所增加 ,这与Kita等人用中子脉冲总散射实验所得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硼酸盐玻璃 熔体结构 玻璃
下载PDF
等规聚丙烯温度相关性热输运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建树 邵磊山 +3 位作者 曾昕 李静静 何慧 蒋文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47-51,共5页
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等规聚丙烯在常规使用温度下的热输运性质。结果表明,当热力学温度由270 K增加至390 K时,等规聚丙烯的热导率由0.247 W/(m·K)提高至0.305 W/(m·K),其速度自相关函数的第一个波谷深度的绝对值由0... 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等规聚丙烯在常规使用温度下的热输运性质。结果表明,当热力学温度由270 K增加至390 K时,等规聚丙烯的热导率由0.247 W/(m·K)提高至0.305 W/(m·K),其速度自相关函数的第一个波谷深度的绝对值由0.485降低至0.456;等规聚丙烯在0~40 THz低频段的声子群密度有所减小;而40~47 THz和80~93 THz高频段声子群密度的波峰峰值虽然也有所减小,但峰宽往高频方向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等规聚丙烯 热导率 速度自相关函数 振动态密度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间规聚丙烯温度相关性的热输运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建树 邵磊山 +3 位作者 刘洋 李静静 蒋文军 何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07-1413,共7页
建立了间规聚丙烯的分析模型,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常规使用温度下间规聚丙烯的热输运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间规聚丙烯可用于构建热导率的分析模型,能反映间规聚丙烯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聚合度的增加,间规... 建立了间规聚丙烯的分析模型,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常规使用温度下间规聚丙烯的热输运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间规聚丙烯可用于构建热导率的分析模型,能反映间规聚丙烯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聚合度的增加,间规聚丙烯分子的第1个波谷深度的绝对值略有增加,声子振动态密度在低频段0~20 THz的强度有所减小,在高频段80~98 THz的波峰强度增强。当温度由270 K升至390 K时,间规聚丙烯的热导率由0.202 W/(m·K)增至0.241 W/(m·K),速度自相关函数的第1个波谷深度绝对值由0.449减小至0.368,0~40 THz处的低频分量逐渐减小,而40~48 THz处的高频声子群的数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间规聚丙烯 密度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下载PDF
质子水合结构的振动态密度分析
4
作者 曾永辉 言天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55-1862,共8页
使用基于多态经验价键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水溶液中质子的水合结构及其在质子传递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价键模型的方法下,质子的水合结构主要以H9O4+(Eigen)以及过渡态的H5O2+(Zundel)结构形态存在,且在这两种结构中以Ei... 使用基于多态经验价键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水溶液中质子的水合结构及其在质子传递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价键模型的方法下,质子的水合结构主要以H9O4+(Eigen)以及过渡态的H5O2+(Zundel)结构形态存在,且在这两种结构中以Eigen的形态表现明显.通过对质子传递过程中不同水合结构的态密度频谱分析,发现一个在2000-3000 cm^(-1)范围内的明显连续的宽吸收谱带,主要归因于Eigen结构的贡献,这些特征峰的出现与水合氢离子第一溶剂化层内的强氢键作用密切相关.对于Zundel的结构,在1760 cm^(-1)处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肩峰,归属为质子传递模式的特征振动.通过对质子水合结构态密度频谱的分析,可望增强对于稀酸溶液红外光谱中的连续宽吸收带以及质子传递的微观动力学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传递 水合结构 多态经验价键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振动态密度
下载PDF
一种计算非晶态振动谱的改进方法逆矩阵-运动方程法
5
作者 高而震 顾世洧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运动方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非晶态振动谱的新方法:逆矩阵-运动方程法.这种方法有计算准确,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关键词 振动态 运动方程法 非晶态振动谱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传热性质
6
作者 刘振宇 高建树 +3 位作者 邵磊山 李静静 蒋文军 何慧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建立了乙烯α-丁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不同丁烯含量和丁烯嵌段分布对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传热性质。结果表明,选用聚合单体数为60的乙烯-丁烯分子链模型可有效地反映聚烯烃弹性体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丁... 建立了乙烯α-丁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不同丁烯含量和丁烯嵌段分布对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传热性质。结果表明,选用聚合单体数为60的乙烯-丁烯分子链模型可有效地反映聚烯烃弹性体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丁烯摩尔分数由20%增加至80%,共聚物的热导率由0.2783 W/(m·K)逐渐下降至0.1728 W/(m·K)。此外,随着丁烯嵌段数越大,共聚物由嵌段共聚更多地转变为无规共聚的形式,其热导率降低,声子振动态密度由高频分量逐渐地转变为低频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聚烯烃弹性体 热导率 声子振动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