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被引量:62
1
作者 李社增 马平 +2 位作者 刘杏忠 H.C.Huang 陈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5,共4页
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 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 ,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dahliaeKleb(简称Vd)的生长 ,其中 15株的抑菌率大于 6 5 % ,最高达 89.6 %。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 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 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 ,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dahliaeKleb(简称Vd)的生长 ,其中 15株的抑菌率大于 6 5 % ,最高达 89.6 %。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 ;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 ,其中 4株 (ICB 18、NCD 2、CS 2 5和CS 2 7)的防治效果达 72 .3%~ 81.4 % ;3株 (C 94、C 2 8和NCD 2 5 )的防治效果达 5 5 .7%~ 6 1.9% ,而且这 7株对棉花出苗都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这 7个菌株中 ,菌株NCD 2能够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为 78.1% ;另外 4株 (ICB 18、CS 2 5、C 94和C 2 8)能显著降低黄萎病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达 37.1%~ 4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大丽轮枝菌 棉花 黄萎病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拮抗链霉菌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大群 杨文香 +1 位作者 祁碧菽 王朝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9-82,共4页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法测定桔抗链霉菌 M en-myco- 93- 63(52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T-9和河北省强致病力菌株V-h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霉...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法测定桔抗链霉菌 M en-myco- 93- 63(52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T-9和河北省强致病力菌株V-h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链霉菌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体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棉花黄萎菌的生长量。同时发现,拮抗链霉菌及其发酵液对不同致病菌株表现不同的抑菌效果;Men-myco-93-63发酵稀释液可使V.dahliae出现融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链霉菌 发酵液 棉花黄萎病菌 菌体生长
下载PDF
黄萎病菌毒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中POD,SOD活性和PR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颖章 韩碧文 简桂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3-79,共7页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棉花愈伤组织在黄萎病菌毒素诱导下 ,体内过氧化物酶和 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感病品种中 POD活性的升高大且早于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SOD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 ,耐、抗病品种 SOD活性的降低较...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棉花愈伤组织在黄萎病菌毒素诱导下 ,体内过氧化物酶和 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感病品种中 POD活性的升高大且早于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SOD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 ,耐、抗病品种 SOD活性的降低较慢 ;随着病菌毒素诱导时间的增加 ,在电泳凝胶透射扫描系统中愈伤组织中有数种病原相关蛋白 (PR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菌 棉花愈伤组织 过氧化物酶 病原相关蛋白
下载PDF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关系研究 II.不同抗性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分析及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洪连 袁红霞 +3 位作者 王烨 黄俊丽 柴俊霞 王守正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 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 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 (Myrothecium )、粘帚霉(Gliocladium )、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 )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 hal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 )、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 )和漆斑菌(Myrothecium )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真菌 区系 抑菌作用 黄萎病菌 棉花 品种
下载PDF
RAPD鉴定棉花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旺珍 周兆华 +1 位作者 张天真 潘家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已知系谱信息,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5个抗(感)黄萎病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特征及特性分析。从被测试的40个引物中选取对25个棉花品种(系)DNA扩增表现多态性的26个随机引物,构建25个棉...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已知系谱信息,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5个抗(感)黄萎病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特征及特性分析。从被测试的40个引物中选取对25个棉花品种(系)DNA扩增表现多态性的26个随机引物,构建25个棉花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并进一步分析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品种(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这与其系谱来源及抗黄萎病的抗源来源基本吻合。第Ⅰ类为国外引入的抗黄萎病品种;第Ⅱ类为陕棉、辽棉系统;第Ⅲ类为遗传基础复杂,从病圃定向选择培育的抗黄萎病品种(系);第Ⅳ类为长江流域感黄萎病品种“太仓121”。该研究从DNA水平上揭示了中国现有的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黄萎病 棉花品种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内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机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傅正擎 夏正俊 +3 位作者 吴蔼民 杨永宾 郑勤 顾本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1-215,共5页
将从棉株体内分离获得的内生菌Ala、73a接入棉花黄萎病菌菌株JC1B(落叶型)、BP2(非落叶型)的Czapek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提取粗毒素,用考马氏亮兰G250法测定浓度,结果表明:对BP2产毒素抑制最强的为Ala菌体,抑制率达5197%;对JC1B产毒... 将从棉株体内分离获得的内生菌Ala、73a接入棉花黄萎病菌菌株JC1B(落叶型)、BP2(非落叶型)的Czapek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提取粗毒素,用考马氏亮兰G250法测定浓度,结果表明:对BP2产毒素抑制最强的为Ala菌体,抑制率达5197%;对JC1B产毒素能力抑制最强的是73a菌体,抑制率为7260%。同时,Ala、73a的代谢物对JC1B、BP2的产毒素和菌丝生长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入内生菌或代谢物后,其黄萎病菌毒素粗提液对棉苗致萎度下降。内生菌株处理棉种对出芽有促进作用,其中73a菌株的促进作用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棉花黄萎病菌 毒素 棉花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孟立花 李社增 +2 位作者 郭庆港 马平 刘大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9-193,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具有较强的抗生作用。通过对NCD-2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0℃、培养液初始pH为7.0和培养时间为2 d条件下,利用NB培养基培养该菌株所得培养液抑菌活性优于其他培养基,其培养...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具有较强的抗生作用。通过对NCD-2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0℃、培养液初始pH为7.0和培养时间为2 d条件下,利用NB培养基培养该菌株所得培养液抑菌活性优于其他培养基,其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所得的蛋白粗提液经RNA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蛋白粗提液经60℃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80,100,120℃处理后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经120℃处理30 min后仍有一部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存在性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蛋白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下载PDF
分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家荣 商鸿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40,共5页
采用土壤检测稀释法、水筛法和不同土样接种量 ,对 5种土壤浸提液改良培养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水筛法对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效果优于稀释法 ,其菌落检测数增加 4~ 10倍。培养基每皿 0 .2 5 g土样接种量的检测效果高于 ... 采用土壤检测稀释法、水筛法和不同土样接种量 ,对 5种土壤浸提液改良培养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水筛法对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效果优于稀释法 ,其菌落检测数增加 4~ 10倍。培养基每皿 0 .2 5 g土样接种量的检测效果高于 0 .5 g和 1g。 5种测试培养基中 ,培养基 D对分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表现最好 ,其土壤接种体检测回收率达 6 3.5 %~ 83.3% .培养基 D的组份为 :土壤浸提液 2 5 ml,KH2 PO41.5 g,K2 HPO44 g,尿酸钠 0 .2 g,半乳糖醛酸钠 (果胶 ) 1g,山梨糖 1g,Dox盐 2 ml,Tergitol NP- 10 1ml,PCNB0 .1g,琼脂 17g,蒸馏水 10 0 0 ml,p H6 .4~ 6 .7。每 10 0 0ml融化培养基倒皿前加抗菌素液 5 0 ml (含氯霉素 0 .0 5 g,链霉素 0 .0 5 g,青霉素 - G盐 0 .0 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技术 土壤 棉花 黄萎病菌 选择性培养基 筛选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酯酶同工酶的测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小明 吕金殿 +1 位作者 商鸿生 俞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5,共9页
对棉花黄萎病菌不同致病力及致病类型菌系,不同寄主上的大力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共14个菌系的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不同致病类型菌系有其独特的酯酶同工酶谱。E6酶带的有无与致病力类型... 对棉花黄萎病菌不同致病力及致病类型菌系,不同寄主上的大力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共14个菌系的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不同致病类型菌系有其独特的酯酶同工酶谱。E6酶带的有无与致病力类型有关,E3酶带活性与病菌致病力有关,E3酶带活性与棉花发病病指关联度为0.85。不同寄主大丽轮枝菌酯酶同工酶总酶带数在7~12条之间,主酶带数在2~4条之间,按E3酶带活性强、中、弱划分为3个类型。E3酶带活性与病菌致病力有关,其活性大小与棉花、番茄、茄子病指的关联度均为0.774以上。说明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和于鉴定大丽轮枝菌同一种内不同致病类型致病力菌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棉花 黄萎病 酯酶 同功酶
下载PDF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林玲 章如意 +3 位作者 张昕 邓晟 徐敬友 周益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6,共8页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 培养特性 致病力分化 致病类型 江苏植棉区
下载PDF
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海洋 王伟 +2 位作者 张仁福 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 姚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465,共11页
【目的】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变化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对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入侵棉田对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目的】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变化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对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入侵棉田对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棉花黄萎病发生过程中的生态作用。【方法】以阿克苏、石河子不同发病程度棉田和库尔勒人工接菌棉田为研究对象,从中采集6个土壤样品:阿克苏重病田土壤(AD)、阿克苏对照田土壤(ACK)、石河子重病田土壤(SD)、石河子对照田土壤(SCK)、库尔勒重病田土壤(KD)、库尔勒对照田土壤(KCK)。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在97%相似度水平下,AD和SD样品中真菌的OTU数量、Chao1和Ace丰富度指数均分别高于其对照ACK、SCK,而Simpson指数均分别低于其对照;人工接菌的KD与其对照KCK样品之间OTU数量、Chao1和Ace丰富度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NMDS分析表明,AD、SD土壤样品首先表现为明显的空间趋向性,之后表现为时间趋向性,而库尔勒土壤样品则首先表现为时间趋向性,其次是空间趋向性。群落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土壤中Ascomycota的丰度占绝对优势,其次为Basidi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3个门在KD与KCK样品之间以及SD与SCK样品之间的丰度差异较小,而在AD和ACK样品之间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Sporobolomyces的丰度最高,其与Mortierella在不同区域重病田土壤中丰度均高于对照,而Wardomyces均低于对照。此外,AD样品中Pyrenochaetopsis、Microdochium、Fusarium的丰度均低于ACK,而此3个属在SD样品中的丰度均高于SCK样品。组间差异显著分析表明,库尔勒、石河子土壤中的显著差异标记均主要富集于重病田中,而阿克苏土壤中显著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入侵 棉田土壤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快速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锋 余真真 +3 位作者 商文静 杨家荣 徐向明 胡小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9-457,共9页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进行定量是黄萎病监测和预警的基础.本研究以大丽轮枝菌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区特异性引物对P1/P2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 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进行定量是黄萎病监测和预警的基础.本研究以大丽轮枝菌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区特异性引物对P1/P2扩增产物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标准曲线,结合土样水筛法建立了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定量检测体系.同时,建立了土壤中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实时定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检测下限为1个微菌核/克土,在5.54×102 ~ 5.54×107copies范围内,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土壤中微菌核个数n与Ct值之间的关系为n=e 7.3-Ct/3.905.温室人工接种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间的线性关系为y =2.710n +0.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水筛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棉花黄萎病
原文传递
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黎波 魏学军 +4 位作者 李亚宁 孟庆芳 张汀 刘大群 赤国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1,83,共5页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菌株所产抗菌蛋白的性质,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X-278菌株蛋白粗提液,并对蛋白粗提液进行蛋白酶稳定性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硫酸铵饱和度为50%时,沉淀得到的X-278菌株蛋白粗提液对棉花黄萎病菌...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菌株所产抗菌蛋白的性质,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X-278菌株蛋白粗提液,并对蛋白粗提液进行蛋白酶稳定性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硫酸铵饱和度为50%时,沉淀得到的X-278菌株蛋白粗提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8.9mm。蛋白粗提液对蛋白酶K敏感性最差,对胰蛋白酶最敏感;蛋白粗提液经40℃处理后抑菌活性最高,而121℃处理后抑菌活性最低,抑菌圈直径为13.6mm,为对照(常温处理)的72%。以上结果表明,X-278菌株粗蛋白的部分抗菌成分属于耐热物质,并且抗菌成分间存在性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抗菌蛋白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下载PDF
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卫松 郭庆港 +6 位作者 李社增 王亚娇 鹿秀云 王培培 苏振贺 张晓云 马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505-4517,共13页
【目的】研究土壤中添加西兰花残体(broccoli residues,BR)对棉花黄萎病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生态防控和化学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新途径和思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以西兰花残体还田和不... 【目的】研究土壤中添加西兰花残体(broccoli residues,BR)对棉花黄萎病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生态防控和化学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新途径和思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以西兰花残体还田和不含有西兰花残体(CK)的耕层土壤中播种的棉花为试验对象,监测不同处理的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动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时期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DNA拷贝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进而分析西兰花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变化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索西兰花残体还田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的结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西兰花残体还田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发病高峰时间推迟,在发病高峰期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0.77%,建立了整个生育期内病情指数-时间病程发展曲线,平均防治效果为57.21%。与空白对照相比,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在棉花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4个阶段土壤中大丽轮枝菌DNA拷贝数量分别降低了10.96%、11.11%、25.95%和11.2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指数Chao1均显著上升,ACE指数在播种前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相比,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西兰花残体还田后土壤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菌群的相对丰度呈现显著上升。同时研究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后优势菌群组成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差别,在播种前期和苗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群上升为优势菌群;在蕾期和花铃期,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菌群成为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改变了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残体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生育时期
下载PDF
韭菜等几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琴 王美入 +1 位作者 杨家荣 胡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2,共6页
通过水培法收集韭菜、大葱、野薄荷、藿香和薰衣草的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 通过水培法收集韭菜、大葱、野薄荷、藿香和薰衣草的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分泌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盆栽试验表明,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微菌核对韭菜根系分泌物最为敏感。5种植物中,韭菜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强,野薄荷次之,藿香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抑菌作用 棉花黄萎病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侵染抗感棉种的组织学过程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红利 孔志强 +5 位作者 包郁明 赵凤轩 柳少燕 李蕾 陈捷胤 戴小枫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研究病原菌侵染棉花的组织学过程对致病机理解析和抗病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系统研究了其对抗病棉种海岛棉7124和三裂棉、感病棉种军棉1号和戴维...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研究病原菌侵染棉花的组织学过程对致病机理解析和抗病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系统研究了其对抗病棉种海岛棉7124和三裂棉、感病棉种军棉1号和戴维逊棉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初始侵染没有明显差异,接菌5 h后,分生孢子均能吸附在感病和抗病棉种的根表面。但侵染过程存在显著差异,侵染感病棉种中病原菌3~5 d到达皮层,5~7 d达到维管束,随后迅速扩展繁殖,侵染14 d后即完成系统侵染,并开始产生黄萎病症状;而病原菌侵染抗病棉种,5~7 d才侵入皮层,7~10 d到达维管束,14 d后仍无法扩展,病原菌的定殖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系统侵染,较少形成黄萎病症状。本研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侵染过程研究,为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和抗性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绿色荧光蛋白 感棉花 侵染过程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棉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尔瓦尼木·阿不都艾尼 海孜尼姑力·努尔 +4 位作者 赵歉歉 李淑婷 刘佳奇 赵和平 赵惠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97-2007,共11页
【背景】目前利用拮抗菌进行作物病害防治的研究较多,但拮抗菌次生代谢产物如何影响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棉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J-15... 【背景】目前利用拮抗菌进行作物病害防治的研究较多,但拮抗菌次生代谢产物如何影响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棉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J-15及其次生代谢产物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安全进行评估。【方法】以新疆北部玛纳斯地区棉田为土壤采样点,随机选取10个点进行采样后混合,经枯草芽孢杆菌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处理一定时间后,提取土样总DNA,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技术,对样品中真菌ITS1-ITS2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处理对土样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97%相似度水平下,处理10、30d后,样品中真菌的OTU数量、Chao1和ACE丰度指数均分别高于相同时间放置的未处理的对照组,而Simpson指数低于其对照组。从群落组成分析来看,与对照组相比,受J-15次生代谢产物处理的土壤样品,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盘菌属(Tricharin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优势真菌相对丰度提高,而丰度高于1%的2类病原真菌轮枝孢属(Verticillium)、镰孢霉属(Fusarmm)的丰度显著降低。【结论】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棉田土壤真菌群落及丰度有显著影响,但不改变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J-15 代谢产物 抗大丽轮枝菌 棉田土壤 真菌多样性及丰度
原文传递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远航 刘天聪 +3 位作者 鹿秀云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7,共14页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土壤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76.8%。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较空白对照减少81.02%。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微生物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p.)、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梨形孢属(Serendipita sp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等有益微生物丰度显著上升;同时,添加菌糠还改变了棉花根际细菌和真菌的共现模式,在提高细菌物种间关联性的同时降低真菌物种间关联性。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菌糠处理后棉花根际微生物ABC转运蛋白(ko02010)、双组分调节系统(ko02020)、群体感应(ko02024)等涉及细菌信号识别和定植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在河北和新疆,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分别为36.84%和43.98%。【结论】菌糠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并降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同时可改变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根际微生物 宏基因组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在土壤·植株微生态系中的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涛 杨家荣 +2 位作者 邢宏宜 易永华 王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275-276,293,共3页
在土壤垂直分布中,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分布于0~40 cm耕作层中,占总菌量的90%多,而40 cm以下土层中仅占总菌量的10%;在土壤水平分布中,棉花黄萎病菌随病害的加重,由聚积分布型转变为均匀分布型.在病株中,病菌分布也不均,叶脉>主茎>果枝.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病菌 土壤 植株 分布 果枝 病株 微生态 转变 积分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元劼 齐谢敏 +2 位作者 刘标 周国华 李泰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8-2063,共6页
利用棉花黄萎病菌ITS区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棉花黄萎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体系,以324 bp的PCR扩增产物构建了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10... 利用棉花黄萎病菌ITS区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棉花黄萎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体系,以324 bp的PCR扩增产物构建了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ies·μ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4,扩增效率为91.5%。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转基因棉田及常规棉田土壤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中棉花黄萎病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棉田,与实际观测到的现象一致,也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棉花黄萎病菌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为棉花的种植及病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基因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