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董保举 刘劲松 高月忠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4,517,共5页
2008年6月1~2日大理市暴雨过程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和每小时的雨量资料分析发现: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影响特征,雷达水平风廓线资料可以很直观地显示随时间变化风场的垂直结构;高空气流的向下脉动与降水强度的增强有着紧密... 2008年6月1~2日大理市暴雨过程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和每小时的雨量资料分析发现: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影响特征,雷达水平风廓线资料可以很直观地显示随时间变化风场的垂直结构;高空气流的向下脉动与降水强度的增强有着紧密的联系;风廓线雷达产品(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和信号噪声比)清楚地反映降水的开始、结束以及降水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暴雨预报 垂直速度 折射率 信噪比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冰雹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周志敏 万蓉 +4 位作者 崔春光 郭学良 王晓芳 贺文煌 赵建宇 《暴雨灾害》 201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使用湖北省咸宁市黑山观测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该市2010年4月12日降雹过程的水平风和垂直速度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对本次降雹过程而言,风廓线雷达早于天气图获知冷空气入侵时间,并能清楚地分析出冷暖平流的分布形势;风向不连续线先... 使用湖北省咸宁市黑山观测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该市2010年4月12日降雹过程的水平风和垂直速度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对本次降雹过程而言,风廓线雷达早于天气图获知冷空气入侵时间,并能清楚地分析出冷暖平流的分布形势;风向不连续线先随时间增高,然后稳定在一定高度层;风向不连续线附近风速较小,差值也较小。2)在这次降雹过程的两个阶段,垂直速度随高度的波动均较大,基本上能反映对流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风廓线资料 水平风 垂直速度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垂直径向速度应用初探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令 王国荣 +4 位作者 古月 李宏宇 马莉 郭金兰 乔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利用北京风廓线雷达五波束探测中的垂直波束资料,进行了垂直速度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垂直速度的分级显示,配合地面气象记录,对不同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晴空的天气风廓线雷达所测量的垂直速度很小,基本上在±1m&... 利用北京风廓线雷达五波束探测中的垂直波束资料,进行了垂直速度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垂直速度的分级显示,配合地面气象记录,对不同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晴空的天气风廓线雷达所测量的垂直速度很小,基本上在±1m·s^(-1)范围内;而有降水时,风廓线雷达所测得边界层的垂直速度基本上都是朝向地面的,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的垂直下落速度有明显的差别。分析表明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的探测对研究晴空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降水粒子相态和降水预报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垂直速度 降水相态
下载PDF
福建省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曾瑾瑜 夏丽花 陈文键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3期40-48,共9页
利用福建省永安站的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分析了福建省永安市2012年4月11-12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水平风资料可以相对连续地反映测站上空风场垂直结构和变化特点,直观而精细地反映出天气过程的演变... 利用福建省永安站的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分析了福建省永安市2012年4月11-12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水平风资料可以相对连续地反映测站上空风场垂直结构和变化特点,直观而精细地反映出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风廓线实况中的风向风速变化,可指示高空槽和气旋配合过境的情况,判断中低空急流的强弱;强降水出现前风随高度的变化存在着明显不连续现象,风向风速切变明显。这些特征可作为对降水性质、落区、持续时间等作出短时或临近预报的依据。垂直风资料可反映出降水的开始、结束和降水的强度,其波动发展的高度成为判断对流发展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降水期间功率谱密度出现双峰谱甚至多峰谱,而降雹时间段波束图出现了速度模糊,证明强对流系统通过测站。风廓线雷达对天气发展趋势提供可靠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强对流 水平风 垂直速度 功率谱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组网资料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董丽萍 吴蕾 +2 位作者 王令 赵城城 柳云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5-1151,共7页
以L波段探空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为标准对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得到: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以下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将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与同址地面自动气象站观... 以L波段探空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为标准对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得到: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以下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将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与同址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1 h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垂直速度大小能很清楚地反映降水的开始、结束以及降水的强度;最后将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水平风进行组网对比分析,得出全国风廓线雷达探测得到的水平风在700 hPa高度下是可信的,风向可信度随探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可信度随探测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网 水平风场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彩英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产品对平顶山市2014年2月5—6日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地区"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下,700 h Pa西南急流、850 h Pa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这次暴雪的影响系统。风廓线雷达...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产品对平顶山市2014年2月5—6日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地区"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下,700 h Pa西南急流、850 h Pa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这次暴雪的影响系统。风廓线雷达水平风资料可以清楚地展示暴雪过程风场"天南地北"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特点。2500 m以上出现西南急流,同时720 m以下出现东北风,降雪开始。2500 m以上西南急流最大风速达到20m·s^(-1),近地面出现12 m·s^(-1)的东北风,降雪开始加大;近地面东北风减弱,降雪减弱;西南急流消失,近地面层出现偏北风,降雪停止。垂直速度的大小与降雪的强弱一致,降雪越强,速度越大;垂直速度小于0.5 m·s^(-1),降雪停止。大气折射率常数C2n在-144^-120 d B且接地,为降雪时段。降雪越强,C2n越大;C2n小于-144 d B时,降雪停止。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等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降雪的开始、发展和结束及降雪的强度,为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形势 风廓线雷达 风向风速 垂直速度 折射率常数
下载PDF
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26
7
作者 马玉芬 沈桐立 +1 位作者 丁治英 张广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用WRF模式对0608号台风"桑美"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较为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路径和降水,但模拟的台风中心气压远高于实况。为研究"桑美"登陆期间地形的抬升作用对其降水及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特定区域内的地形高度设... 用WRF模式对0608号台风"桑美"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较为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路径和降水,但模拟的台风中心气压远高于实况。为研究"桑美"登陆期间地形的抬升作用对其降水及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特定区域内的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台风登陆过程中地形抬升作用对台风降雨量有显著的增幅作用;台风中心位势涡度、气流垂直上升速度、水平水汽通量散度明显增大;地形抬升机制在台风登陆时刻达到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数值模拟 地形敏感性试验 位势涡度 垂直速度 Q矢量散度 水汽通量散度
下载PDF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宝书 李松康 张丽焕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5期361-364,370,T005-T006,共7页
叠前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精细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它可获得偏移归位后的速度场,适用于陡倾角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准确成像.在渤南海区垦利11-2构造上,叠前时... 叠前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精细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它可获得偏移归位后的速度场,适用于陡倾角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准确成像.在渤南海区垦利11-2构造上,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剖面较叠后偏移处理的剖面有较大改善,构造成像质量得到提高,断面及地层不整合关系较清晰,据此得到了新的更准确的解释方案.在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应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的归位和下盘的准确成像.在琼东南盆地松涛36-1构造上,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消除了由于海底崎岖造成横向速度变化所引起的下伏地层变形和不成像问题,证实了构造北倾存在,恢复了构造的真实面貌,获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使得该构造的解释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采用先进的二维多测线深度域叠前偏移处理和成图技术成功地对乐东22-1构造中深层"模糊带"进行了精细速度反演,实现了深度构造图的成图,落实了乐东22-1构造中深层存在圈闭,为发现乐东22-1气田提供了准确的构造图,为勘探项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叠前偏移处理 精细速度分析 法向速度 复杂构造成像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场和环流场的诊断分析——Ⅱ: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及其大型垂直环流场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伟愚 叶笃正 吴国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7-301,共15页
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 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高原地区不同经纬度剖面垂直环流场的特征和分布. 配合夏季高原高层强大稳定的反气旋高压带,高原主体地区为整层上升气流区,但ω场有东西两个上升中心,它们是两个对流活动上升中心,两部的中心位于狮泉河和改则之间偏北的地区,东部的位于那曲一带. 本文给出了高原地区三个主要的经向环流圈(南北两侧下沉的小环流圈、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的经度位置和高原地区与西太平洋之间发生遥相关的主要纬度位置,发现在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中,在赤道以南的下沉气流主要来自高原与15°N之间,从高原上升的气流仅在对流层上部(200hPa左右)跨过赤道.从高原西部上升的气流往往从非洲至印度尼西亚一带跨过赤道,而从高原东部及其东侧我国大陆上升的气流往往下沉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青藏高原 热力场 环流场 诊断
下载PDF
两次降雪天气过程预报中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翟亮 王令 刘文军 《气象科技》 2012年第5期783-788,共6页
通过分析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09年11月9—10日北京两次不同类型降雪天气过程中海淀边界层风廓线仪数据发现:①降雪开始前2h内底层偏东气流建立,且该气流里均有风速突然加强的现象,这对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降雪的起始时间有一定... 通过分析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09年11月9—10日北京两次不同类型降雪天气过程中海淀边界层风廓线仪数据发现:①降雪开始前2h内底层偏东气流建立,且该气流里均有风速突然加强的现象,这对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降雪的起始时间有一定参考价值;②700hPa以上出现冷平流或者冷平流加强且高度降低,也是降雪即将开始的一个特征;③风廓线资料计算得到的温度平流廓线可以较好的反应大气稳定度情况,为判断降雪是否为对流性降雪提供可靠依据。在临近预报中加强风廓线和温度平流的监测,对临近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临近预报 风廓线 垂直速度 温度平流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在一次短时暴雨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史珺 赵玉洁 +2 位作者 王庆元 杨妍辰 姜皓严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4期83-89,共7页
利用2014年8月24日天津地区一次短时暴雨天气的3部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降水实况资料,对比分析降水发生、维持和消亡期间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以探讨风廓线雷达对降水天气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不仅能够反映大气层结上冷... 利用2014年8月24日天津地区一次短时暴雨天气的3部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降水实况资料,对比分析降水发生、维持和消亡期间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以探讨风廓线雷达对降水天气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不仅能够反映大气层结上冷下暖的结构,并且能够探测到切变线的存在,对风的垂直结构有较强的探测能力。2)当降水出现时,垂直速度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明显增大。4 m·s^(-1)的垂直速度出现和消失时刻,对应降水的开始和结束时刻;降水期间,4000 m高度以下的垂直速度越大降水越强。西青、静海站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与降水强度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不同地区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值对降水强度的指示标准并不一致。3)在降水最强阶段,风廓线雷达数据获取率明显下降,因此低的数据获取率对强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垂直速度 折射率结构常数 数据获取率
下载PDF
夏季强沙尘暴内部热力动力特征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岳平 牛生杰 +1 位作者 张强 沈建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9-513,599,共6页
根据对流体在热低压条件下激发强沙尘暴的机理,并应用Rennó和Ingersoll于1996年提出的热机自然对流理论,对2004年7月12日甘肃省酒泉基准站发生的强沙尘暴内部动力热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在沙尘暴发生前的一小时大气底层... 根据对流体在热低压条件下激发强沙尘暴的机理,并应用Rennó和Ingersoll于1996年提出的热机自然对流理论,对2004年7月12日甘肃省酒泉基准站发生的强沙尘暴内部动力热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在沙尘暴发生前的一小时大气底层处于干热状态,垂直方向巨大的温度梯度有利于干对流发展。②激发强沙尘暴的对流体的切向旋转速度和垂直运动速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沙尘暴的强弱。③利用酒泉站探空资料计算出的沙尘暴对流体的最大切向旋转速度为11.4m.s-1,垂直运动速度为14.0m.s-1;地面沙尘暴观测系统记录的平均环境风速仅为5.5m.s-1,瞬间最大风速只9.3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动力热力结构 自然对流 切向速度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对华北春季强降水过程的动力学诊断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丽荣 汤达章 +1 位作者 胡志群 张艳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9-515,共7页
主要应用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结合天气图实况物理量场,对2004年4月25日出现在华北区域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MGS法改进的EVAD技术,计算出垂直高度层的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初步分析了此次降水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主要应用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结合天气图实况物理量场,对2004年4月25日出现在华北区域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MGS法改进的EVAD技术,计算出垂直高度层的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初步分析了此次降水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发现由雷达数据计算出的散度和垂直速度与天气图吻合得非常好,而且降水的雨强和雷达探测范围内各高度层的辐合、辐散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为预报降雨生消以及有效地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EVAD技术 散度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马秀玲 彭九慧 +3 位作者 杨雷斌 王宏 杨庆红 刘伯华 《干旱气象》 2008年第1期64-68,共5页
应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7年春季承德市暴雪天气从形成的大尺度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高压脊的阻挡导致南北低值系统的合并加强,它的移动缓慢造成了这次暴雪天气。低层辐合和低空急流... 应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7年春季承德市暴雪天气从形成的大尺度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高压脊的阻挡导致南北低值系统的合并加强,它的移动缓慢造成了这次暴雪天气。低层辐合和低空急流的建立造成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和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深厚的大气湿层为大的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散度场、垂直速度场、k-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和时空变化是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结合红外卫星云图,分析实时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对预测暴雪天气的发展变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环流背景 急流 垂直速度 螺旋度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在北京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超 张碧辉 +2 位作者 花丛 张恒德 吴东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3-1669,共7页
基于北京地区逐小时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成分观测数据以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5月3~7日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蒙古气旋影响,全国多地出现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其中北京PM10浓度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时间超过30h.通过对... 基于北京地区逐小时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成分观测数据以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5月3~7日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蒙古气旋影响,全国多地出现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其中北京PM10浓度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时间超过30h.通过对边界层内水平风场、垂直速度以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沙尘爆发前,边界层内出现平均风速达到14.8m/s的西北急流核,该急流核的建立有利于将高层沙尘粒子向近地面传输,而沙尘爆发阶段边界层通风量较前期增加31.6%,中低层的通风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近地面PM_(10)浓度出现爆发性增长.此外,整个沙尘天气过程中,以弱下沉运动为主,垂直速度在1m/s以下,而沙尘天气爆发前,边界层内出现强烈垂直下沉运动,达到5.3m/s.同时,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出现1.0×10^(-16)的高值中心.二者均先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预报时间提前量为8~9h,可为今后沙尘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风廓线 边界层通风量 垂直速度
下载PDF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群 晏理华 +1 位作者 周长志 牛广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8-1026,共9页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偏西和南亚高压中心偏西、东伸偏强,是这次铜仁地区高温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2)副热带高压在30°N附近维持,冷空气活动偏北,导致铜仁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3)南海夏季风偏强,水汽输送偏弱,南北风辐合偏北偏西,导致了铜仁地区夏季降水偏少。(4)在干旱发生期间,铜仁地区异常的下沉运动引起局地气温上升,降水较少。(5)OLR场在孟加拉湾、南海南部、东海及日本海一带夏季水汽输送区以及贵州周围、青藏高原东部、湖南及江西一带表现为明显的正距平控制,对流活动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地区 高温干旱 副热带高压 水汽输送 OLR场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速度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束景丹 冯伟 王三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8-409,414,共3页
通过对部分中国和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起跳瞬间(含上板瞬间)速度变化的分析对比,同时分析了在运动员的三跳中水平速度对三跳比例的影响,并结合三级跳远的专项理论,研究认为,相对于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中国优秀男... 通过对部分中国和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起跳瞬间(含上板瞬间)速度变化的分析对比,同时分析了在运动员的三跳中水平速度对三跳比例的影响,并结合三级跳远的专项理论,研究认为,相对于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上板速度较低、三跳中水平速度利用率较低,在第3跳时又未能获得足够的垂直速度,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跳远 水平速度 利用率 三跳比例 垂直速度
原文传递
短跑途中跑支撑阶段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新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施宝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9,共7页
采用测力与同步摄像方法,对原始解析坐标数据利用测量到的力的数据计算身体重心的加速度,并采用“积分平滑”的方法研究短跑途中跑支撑阶段身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水平与垂直速度的获得由积分获得。从力的原始数据中分析跑的压心与反作... 采用测力与同步摄像方法,对原始解析坐标数据利用测量到的力的数据计算身体重心的加速度,并采用“积分平滑”的方法研究短跑途中跑支撑阶段身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水平与垂直速度的获得由积分获得。从力的原始数据中分析跑的压心与反作用的方向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短跑途中跑身体重心最低点在整个支撑阶段标准化时刻的30%左右,前支撑阶段运动员有加速用力现象,此加速用力虽影响水平速度,但对提高垂直速度有积极意义,垂直速度在标准化支撑时间的80 %处开始下降;途中跑支撑阶段压心从着地时的跖趾骨处急速向踝关节移动后又逐渐向前移动到第二跖关节附近,着地时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两次向后“突变”。采用的积分平滑运动学数据的技术措施能有效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跑 途中跑 运动学 动力学 垂直速度:压心
下载PDF
乌鲁木齐暴雪天气的环流配置及中尺度系统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俊兰 施俊杰 +2 位作者 李伟 罗婧文 魏娟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乌鲁木齐暴雪在天山北坡暴雪天气中强度更强、频次更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选取近些年来乌鲁木齐最强的3场暴雪天气过程,就大尺度环流形势、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和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暴雪出现在经向环流转纬... 乌鲁木齐暴雪在天山北坡暴雪天气中强度更强、频次更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选取近些年来乌鲁木齐最强的3场暴雪天气过程,就大尺度环流形势、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和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暴雪出现在经向环流转纬向或环流经向度减弱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主导系统欧洲高压脊东南衰退过程中乌拉尔山低槽东南下,均存在南支低值系统配合,暴雪均出现在500 hPa槽前西南急流前部、700~850 hPa西北急流前部和300 hPa高空急流右侧的风速辐合区内,给出暴雪环流形势和高低空天气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天气模型。乌鲁木齐暴雪天气发生时雷达回波图像显示,中低层均有风场辐合,回波强度和中低层风场辐合越强,回波顶高越高,降雪强度越大。3场暴雪均出现在卫星云图中尺度云团边缘云顶黑体亮温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附近,TBB等值线梯度越大,降雪越强。最强降雪发生前的4~6 h,中低层4 000 m以下上升运动明显增强,700 hPa以下低层上升运动增强可作为强降雪出现的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暴雪 环流配置 TBB 风廓线雷达反演 垂直速度
下载PDF
2009年河北省初冬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时青格 周须文 《干旱气象》 2011年第1期82-87,共6页
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省出现了近50 a来最强的一次持续暴雪天气过程,给该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暴雪发生时的大尺度天气环流,探讨形成这次极端天气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天气是在高空纬向环流形势稳定,700... 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省出现了近50 a来最强的一次持续暴雪天气过程,给该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暴雪发生时的大尺度天气环流,探讨形成这次极端天气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暴雪天气是在高空纬向环流形势稳定,700 hPa切变线长时间维持,低空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送暖湿空气使得该地的水汽含量不断升高,850 hPa到地面的东北风回流的冷空气等共同影响造成。诊断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降雪期间高空辐散低层辐合、中低层存在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是暴雪发生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切变线 垂直速度 水汽 河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