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琳 欧阳华 +3 位作者 周才平 张锋 白军红 彭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对贡嘎山东坡自然垂直带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在针阔混交林以上出现波动,在群落过渡带处出现显著峰值,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 对贡嘎山东坡自然垂直带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在针阔混交林以上出现波动,在群落过渡带处出现显著峰值,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凋落物层和土壤A层高于B、C层,这与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格局类似.群落过渡带在腐殖质A层出现氮素累积峰.土壤碳氮比介于7~25之间,相对较低,利于土壤腐殖质化和有机氮矿化.碳氮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植被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土壤碳氮比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土壤有机质 贡嘎山 碳氮比 土壤碳 土壤剖面 海拔 分布特征 上升趋势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三峡大老岭植物区系的垂直梯度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沈泽昊 张新时 金义兴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8,共9页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 ;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 ,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 ;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对区系成分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大老岭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 ,但仍反映了与热带区系的历史联系 ,有强烈的区域性 ;②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地中海 中亚中心和东亚中心 4组 ,各组区系成分的垂直梯度特征不同 ;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平衡点大致位于海拔 650m ;③区系成分构成和属的物种数量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显示了植物区系构成与山地气候和植被垂直带相对应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植物区系分析 地理成分 垂直梯度 数量分析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3
作者 沈泽昊 刘增力 伍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 ,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 ,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 ,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 ,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并对各垂直植被带区系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1)贡嘎山植物区系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 ,但在干旱河谷地带 ,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的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的构成和分布反映古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性影响 ;2 )东亚 (含亚型 )和东亚 -北美成分对贡嘎山中部森林植物区系的影响最大 ,这些成分以温带古老性质为主 ;3)北温带成分是贡嘎山植物区系的主体之一 ,对青藏高原隆升以来贡嘎山植物区系进化类群和特有成分的发展有主要贡献 ,代表区系的年轻组分 ;4 )中国特有种类型多样 ,占不同垂直植被带物种数量的4 0 % - 6 5 % ,其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各类型比例的垂直变化突出反映了贡嘎山及横断山脉中海拔地段的植物区系与华中地区的联系 ,以及高海拔地段与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的区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还就贡嘎山在生物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以及贡嘎山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特有性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海拔梯度 多样性 特有性 贡嘎山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M and nitrogen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Gongga Mountain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琳 欧阳华 +2 位作者 彭奎 TIAN Yuqiang ZHANG 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nitrogen on Gongga Mountai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M and nitrogen (N) of A horizon had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nitrogen on Gongga Mountai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M and nitrogen (N) of A horizon had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vation. The vegetation types distributed higher than the mixed broad-leaved and coniferous forest have the irregular trends.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vegetation such as mixed trees and treeline, the content of SOM and N is higher than other vegetation types. The distribution of SOM and N of A horizon is dependent on the synthetic effect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types.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M and N in soil profiles has the similar trends for all kinds of vegetation types, i.e., the content of A horiz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 and C horizons, which is the same to the distribution of dead animal and plant in soil. The soil C:N is between 7 and 25, which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ing to the appropriate C:N of 25-30. The ratio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C:N)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vation, but its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soil horizons varies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The N exists in SOM mainly in the form of organic nitrogen, and the soil C:N correlates significantly with S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gga mountain vertical gradient soil organic matter NITROGEN
下载PDF
温带落叶阔叶林冠层CO_2浓度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23
5
作者 焦振 王传宽 王兴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2-522,共11页
为了研究温带落叶阔叶林CO2浓度(摩尔分数,[CO2])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帽儿山通量塔8层[CO2]廓线系统分析了[CO2]的时间动态及垂直梯度,并结合森林小气候的同步测定数据探讨了影响[CO2]时空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帽儿山温带落叶阔叶林的[... 为了研究温带落叶阔叶林CO2浓度(摩尔分数,[CO2])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帽儿山通量塔8层[CO2]廓线系统分析了[CO2]的时间动态及垂直梯度,并结合森林小气候的同步测定数据探讨了影响[CO2]时空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帽儿山温带落叶阔叶林的[CO2]及其垂直梯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日尺度上,[CO2]呈"单峰"曲线,在夜间或日出前后出现最大值,日出后迅速降低,在午后达到最低值,日落时分又开始迅速升高。在季节尺度上,生长季的[CO2]日变幅明显大于非生长季,且冬季(1、2和12月)白天呈"V"型,其他季节白天呈"U"型,这与白天对流边界层的持续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垂直方向上,[CO2]及其日变幅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并且在生长季夜间湍流交换较弱时其垂直梯度最显著;植被冠层的光合作用改变了生长旺季白天的[CO2]垂直格局,使冠层高度的[CO2]最低;休眠季节该垂直梯度大大减弱。近地层日均[CO2]与土壤温度的趋势相似,呈单峰曲线;而林冠上[CO2]在5月初和10月各出现一次峰值,最低值出现在8月初,与植被光合作用紧密相关。日尺度上[CO2]及其垂直梯度主要受控于大气边界层和生态系统碳代谢过程;年尺度上近地层[CO2]主要受控于土壤呼吸,而林冠上的[CO2]则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CO2源汇 垂直梯度 帽儿山
原文传递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胜涛 牛香 +3 位作者 王兵 宋庆丰 陶玉柱 王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0-426,共7页
探究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从提供负离子、吸收二氧化硫、吸收氟化物、吸收氮氧化物、滞尘、滞纳PM_(10)和滞纳PM_(2.5)等7个方面,从水平分布和... 探究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本研究从提供负离子、吸收二氧化硫、吸收氟化物、吸收氮氧化物、滞尘、滞纳PM_(10)和滞纳PM_(2.5)等7个方面,从水平分布和垂直梯度两个方向,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显著,提供负离子量为1.426×10^(23)个·a^(-1),滞纳PM_(10)和PM_(2.5)量分别为361.27和77.44 t·a^(-1);在水平分布上,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出中部高,南部次之,北部最小的变化规律,5个保护管理站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大水沟>马莲口>苏峪口>石嘴山>红果子的变化规律;在垂直梯度上,呈现2400~3000 m段高于3000~3500和1800~2400 m段,山体阴坡高于阳坡的分布规律,以灌木林和云杉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水平方向 垂直梯度 贺兰山
原文传递
垂直管流中的气液两相流压力计算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荣军 孙卫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解决深井气举采油过程中不同流动型态的压力梯度、持液率、混合物密度对气举井设计和运行影响的问题。方法假设井简相关过程参数,采用阻力系数法计算油、气、水混合物的压力沿井筒的分布规律,进而预测某一深度处的压力。结果得出两... 目的解决深井气举采油过程中不同流动型态的压力梯度、持液率、混合物密度对气举井设计和运行影响的问题。方法假设井简相关过程参数,采用阻力系数法计算油、气、水混合物的压力沿井筒的分布规律,进而预测某一深度处的压力。结果得出两相流体在井筒中密度的变化规律、水头损失和井筒中不同深度处两相流体的压力梯度。结论阻力系数法是一种较简单方便的计算垂直管流某一深度压力的方法,对于油气井的优化设计、稳产高产及测试技术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 两相流 压降 阻力 压力梯度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健 刘景时 +1 位作者 杜明远 王忠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300~5500m)的自动气象站1a(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m高度的近地面气温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念青南坡4300~4950m冷季(10~4月)存在逆温。利用高...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300~5500m)的自动气象站1a(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m高度的近地面气温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念青南坡4300~4950m冷季(10~4月)存在逆温。利用高山各观测高度的温度与当雄气象站气温具有良好相关,推算出多年平均情况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各观测高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气温。并由此推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5100m以上存在高山多年冻土,此多年冻土下界高度比《中国冻土》指出的高度高约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念青唐古拉 气温分布 山地气候 气温直减率 垂直梯度
下载PDF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垂直梯度的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安振昌 王月华 徐元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23,共10页
根据地磁场的球谐模型,推导出地磁场各个分量垂直梯度的球谐表达式.计算出中国及邻近地区高度为0km,50km和100km处的地磁场及其垂直梯度的网点值,编绘出地磁总强度、垂直强度、水平强度和磁偏角的垂直梯度等值线图.研究了地磁场垂直梯... 根据地磁场的球谐模型,推导出地磁场各个分量垂直梯度的球谐表达式.计算出中国及邻近地区高度为0km,50km和100km处的地磁场及其垂直梯度的网点值,编绘出地磁总强度、垂直强度、水平强度和磁偏角的垂直梯度等值线图.研究了地磁场垂直梯度在地面上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球谐模型 垂直梯度
下载PDF
位场垂向梯度最佳自比值的边界检测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彦国 张凤旭 +2 位作者 刘财 王祝文 张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63-2472,共10页
位场梯度换算在地质体边界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传统的梯度算法易受干扰影响,计算稳定性差,且很难在复杂的叠加异常中识别出小型地质体的边界.鉴于此,本文给出了自比值的定义,提出了能够处理高阶导数的位场垂向梯度最佳自比值的边界... 位场梯度换算在地质体边界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传统的梯度算法易受干扰影响,计算稳定性差,且很难在复杂的叠加异常中识别出小型地质体的边界.鉴于此,本文给出了自比值的定义,提出了能够处理高阶导数的位场垂向梯度最佳自比值的边界检测方法,阐述了方法的数学含义和物理意义.模型试验表明,垂向梯度最佳自比值算法不仅计算稳定性强,而且能清晰地检测出传统梯度算法无法检测的模型体边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鸭绿江盆地的重力异常实例应用中,垂向三阶导数最佳自比值计算结果识别出的构造边界与实际地质体分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不但与前人的工作成果互为佐证,而且自比值圈定的负异常分布区能较好地反映出浑江煤田的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算法 边界检测 噪声干扰 垂向梯度 最佳自比值
下载PDF
综合利用位场及其垂直梯度的快速样条曲化平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姚长利 黄卫宁 管志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如何准确地求取位场观测异常ΔT及其垂直梯度沿地形切线方向的导数是综合利用ΔT及其垂直梯度进行曲化平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应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其求导的方法进行曲化平。该法的基本思路是:选择双三次样条曲线函数代替样条曲面函数,... 如何准确地求取位场观测异常ΔT及其垂直梯度沿地形切线方向的导数是综合利用ΔT及其垂直梯度进行曲化平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应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其求导的方法进行曲化平。该法的基本思路是:选择双三次样条曲线函数代替样条曲面函数,即对测线方向和基线方向分别用三次样条函数进行拟合;再利用样条函数求导求得观测场的垂向二阶和三阶导数;最后利用泰勒级数计算出某一平面上的近似场值,达到曲化平的目的。模型计算表明,该法理论正确、精度较高、运算速度较快、能充分发挥梯度测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 垂直梯度 样条函数 曲化平 重磁勘探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the land surface energy balance relationship by introducing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 and soil heat storage over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4
12
作者 ZHANG Qiang LI HongYu ZHAO JianHu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580-589,共10页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problem for a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Taking data from the Loess Plateau Land-surface Processes Experiment(LOPEX) and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problem for a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Taking data from the Loess Plateau Land-surface Processes Experiment(LOPEX) and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over a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soil heat storage and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analyze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surface energy imbalance,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vertical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surface layer affect the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 transfer.We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velocity in the surface layer provides the necessary dynamic power for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and a relatively strong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the energy source generating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Under an ascending condition,the effect of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 on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is more obvious.It is also found that when the soil heat storage term and the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 term are added to the energy balance equation,the imbalance significantly improves.The peak of average diurnal residuals decreases from 125.1 to 41.5 W m-2,the daily average absolute value of residuals falls from 59.0 to 26.4 W m-2,and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closure increases from 78.4% to 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energy imbalance Loess Plateau vertical sensible heat advection soil heat storage vertical velocity tem-perature gradient
原文传递
地面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的确定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赤军 边少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69-973,共5页
鉴于扰动重力垂直梯度在大地测量和物探中有重要作用,在未直接测量的情况下,对如何由地面重力异常及地形数据求取扰动垂直梯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在被研点附近要求重力点分布密集,且精度不低于1×10-6ms-2;对中央区域积分奇异性... 鉴于扰动重力垂直梯度在大地测量和物探中有重要作用,在未直接测量的情况下,对如何由地面重力异常及地形数据求取扰动垂直梯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在被研点附近要求重力点分布密集,且精度不低于1×10-6ms-2;对中央区域积分奇异性问题也作了讨论;此外,扰动重力垂直梯度如何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中进一步得到应用,以及为何用扰动重力垂直梯度代替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也给予了简明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重力 垂直梯度 大地测量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气温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杰 王庆伟 +2 位作者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9,共5页
利用HOBO Onset自动温度记录仪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长白山北坡6个海拔梯度的气温,间隔30min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长白山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3℃/100m。平均最高气温及全年日平均气温沿着海拔梯度成二次曲线性变化,而月平均最... 利用HOBO Onset自动温度记录仪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长白山北坡6个海拔梯度的气温,间隔30min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长白山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3℃/100m。平均最高气温及全年日平均气温沿着海拔梯度成二次曲线性变化,而月平均最低气温与海拔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极端温度沿海拔高度变化不明显。月平均日较差沿着海拔高度显著降低,中低海拔月平均日较差值较大。日平均气温≥0℃、≥5℃和≥10℃的积温沿海拔高度呈二次曲线性变化,且这些积温天数都表现为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变化速率约为4d/1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梯度 气温直减率 气温分布 长白山北坡
原文传递
喀斯特原生天坑垂直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以云南沾益天坑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2 位作者 简小枚 江聪 王前锋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规模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和陡峭圈闭的岩壁,在坑底形成异于坑外的独特微生境,是研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少对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以云南沾益大毛... 规模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和陡峭圈闭的岩壁,在坑底形成异于坑外的独特微生境,是研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少对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以及边缘效应值、边缘效应强度和β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对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的生态交错带进行定量判定,探讨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天坑内外物种多样性边缘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垂直梯度上的生态交错带出现在坑壁中域位置,宽度大约为40 m,是连接天坑内外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生态过渡带;天坑内外植物群落在坑壁出现"断裂",存在不同于一般生态交错带的"边缘负效应";基于β多样性指数,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物种更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坑底与坑边缘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坑底拥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天坑 物种多样性 边缘效应 垂直梯度
下载PDF
黄东海悬浮泥沙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回归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庞重光 韩丹岫 赵恩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5,共7页
以1959年至2006年期间,东中国海域现场调查的24个航次4813组悬浮物(泥沙)浓度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中国海域悬浮物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悬浮物浓度的垂向分布模... 以1959年至2006年期间,东中国海域现场调查的24个航次4813组悬浮物(泥沙)浓度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中国海域悬浮物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悬浮物浓度的垂向分布模型。结果表明:悬浮物垂向浓度呈现明显的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征;悬浮物浓度的大小与相对水深相关性良好,而水深对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则表现在其垂向梯度变化方面:垂向浓度梯度在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河口区(A类站)呈现出高值,在与海岸线平行的苏北浅滩至闽浙沿岸的近滨区(B类站)呈现中值,外滨(C类站)的广大海域则呈现明显的低值;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近滨区B类站分布范围分别与10~30m,10~20m,10~20m,20—40m的等深线区域相吻合,其范围的季节变化与黄东海水动力条件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利用悬浮物垂向浓度模型可以由已知的海水表层浓度计算得到不同水层的悬浮物浓度,其有效性检验和拟合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置信度较高,且能够更为有效的预报海水中、上层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浓度 垂向梯度 区域性特征 垂向分布模型
下载PDF
云南民族聚落垂直梯度景观格局分析——以白族村诺邓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坚 李冰 周盛君 《华中建筑》 2010年第5期101-103,共3页
云南白族诺邓村的景观格局具有典型的山地立体印迹。从不同尺度上,分别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合"、整体的环境效应、以人为中心的特征,形成具有垂直梯度烙印、对应为"天——神空间层次"、"人——我空间层次"... 云南白族诺邓村的景观格局具有典型的山地立体印迹。从不同尺度上,分别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合"、整体的环境效应、以人为中心的特征,形成具有垂直梯度烙印、对应为"天——神空间层次"、"人——我空间层次"、"地——物空间层次"结构的村落格局。是人居环境和自然长期适应的现实物化和精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诺邓村 垂直梯度 结构层次
下载PDF
泥石流频发区山地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群落垂直梯度及其关系分析——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广帅 邓浩俊 +5 位作者 俞伟 林勇明 马瑞丰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654,共9页
海拔梯度和土壤环境是影响山地植被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揭示泥石流频发区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布与演替规律,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CANOCO5.0二维排序研究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频发区山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因子和植被群落... 海拔梯度和土壤环境是影响山地植被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为揭示泥石流频发区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布与演替规律,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CANOCO5.0二维排序研究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频发区山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因子和植被群落的垂直梯度分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类似,从高到低依次为温带地带性土壤、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和亚热带地带性土壤;草本植被大致可以划分为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群落、醡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牛尾蒿(Artemisia dubia)群落和苞茅(Hyparrhenia bracteata)群落3类;因该区地质灾害及人为干扰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原生乔木群落已极少分布,现以华山松、云南松人工林为高山主要植被类型,松柏混交林为亚高山主要植被类型,桉树、新银合欢人工林为低山主要植被类型.从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来看,不同植被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分异.综上,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重金属(铜、锰)含量是影响泥石流频发区植被群落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频发区 土壤环境因子 植被群落 CCA排序 垂直梯度
原文传递
置换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海涛 张吉光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4年第4期32-35,47,共5页
本文从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出发,揭示了置换通风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上的独特优势,并分析了在置换通风中存在的垂直温度梯度和吹风感对舒适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与冷却顶板相结合的复合系统来加以改进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 置换通风 垂直温度梯度 通风效率 冷却顶板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and regional tectonic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adjacent areas 被引量:11
20
作者 KANG GuoFa GAO GuoMing BAI ChunHua SHAO Dan FENG Li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028-1036,共9页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adjacent areas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geodynamic pro...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adjacent areas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geodynamic processes. Here we analyze the distri- bution laws of the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and its vertical gradient, the deca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omaly, the contribu- tion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 bands to the anoma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y and the crustal regional tec- tonics in the plateau and nearby, based on a new and higher degree geomagnetic model NGDC-EMM-720-V3 constructed from the surface, aeromagnetic, marine and satellite survey dat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omali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weak, while those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are strong. The boundary agrees well with the border of the plateau regional tectonics. The anomaly is nearly east-wes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lateau, arc-shaped in the south- western and eastern, and nearly north-south in the southeastern, consistent with the tectonic trends. There are strong negative anomaly loci in the east and west syntaxis, 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the Cenozoic blocks in the plateau interior. No direct correspondence exists between the anomaly and the crustal depth. On the background of a weak magnetic anomaly in the plateau, relatively stronger short wavelength fields from the shallower crust are overlapped in the Lhasa, Qilian, Qaidam, and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s. A strong negative anomaly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Himalayas, mainly caused by the middle and long wavelength bands in the deep and central crust. The magnetic structural lay- ers are stable in the Sichuan and Tarim basins. The anomali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over the southern plateau vary strongly, showing a drastic variation in the magnetic structure from the deep crust to the shallow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agnetic field model crustal magnetic anomaly vertical gradient Qinghai-Tibet Platea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