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23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小西 吕银祥 +2 位作者 季勇 王晓伟 章国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3例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累及28节椎体,每例患者受累椎体1~2节,病变涉及颈椎4节、胸椎13节,腰椎11节。均可见椎体后壁破坏,其中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3例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累及28节椎体,每例患者受累椎体1~2节,病变涉及颈椎4节、胸椎13节,腰椎11节。均可见椎体后壁破坏,其中12例13节肿瘤侵犯到硬膜外间隙。参照术前治疗计划系统(TPS),CT引导下,颈椎采用粒子针先行125I粒子植入,改变针道后再进行PVP;胸、腰椎则采用多支粒子针单、双侧穿刺于肿瘤后部植入125I粒子,再于椎体肿瘤的前、中部注入骨水泥完成PVP治疗,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完成,植入粒子数目为4~30颗/节,骨水泥注入量为1~6 ml/节,20例(86.9%)术后患者疼痛缓解,5处(5/28,17.8%)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神经孔渗漏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经治疗后好转。全组病例未发生脊髓损伤及放射性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控制肿瘤进展,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性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邱国钦 许丽贞 +1 位作者 陈玉强 罗鹏飞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其中PVP组28例,单纯行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术;PVP联合放疗组30例,即PVP术后1周联合外放射治疗;PV...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其中PVP组28例,单纯行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术;PVP联合放疗组30例,即PVP术后1周联合外放射治疗;PVP联合粒子组25例,即PVP术中同时结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并评价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与PVP组比较,其他两组患者止痛有效率更高且持久,尤其以联合粒子组显著且起效更快;术后1年及18个月患者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以联合粒子组最高而PVP组最低(P<0.05);各组均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联合放疗组中出现放疗相关性反应。结论应用PVP联合外放疗或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均具有稳定椎体和抑制肿瘤协同作用,但联合粒子治疗的止痛起效更迅速持久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椎体成形术 放射性粒子 放射治疗 CT引导
下载PDF
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椎体转移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7
3
作者 付传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椎体转移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PVP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椎体转移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PVP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PVP手术效果及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外周血肿瘤循环细胞(CTC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依次为40. 00%、55. 00%、95. 00%、100.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 50%、30. 00%、32. 50%、75. 00%(P <0. 05)。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率、无效率以及临床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病变椎体前缘、椎体中线及椎体后缘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病变椎体前缘、椎体中线及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 <0. 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骨代谢指标ICTP、BAL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ICTP、BAL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CTCs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70. 00%(28/4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0. 00%(P <0. 05)。结论 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治疗NSCLC并椎体转移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 植入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椎体转移癌 骨代谢 外周血肿瘤循环细胞
下载PDF
胸腰椎转移癌椎体成形术后应用^(89)Sr核素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秀萍 汤建林 +1 位作者 高柳艳 李玉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癌椎体成形术后应用89Sr核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恶性肿瘤胸腰椎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观察组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放疗。对比治疗后...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癌椎体成形术后应用89Sr核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恶性肿瘤胸腰椎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观察组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放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体力状态改善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核素治疗组疼痛评分缓解程度及体力改善情况均优于放疗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后运用89Sr治疗胸腰椎骨转移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椎体转移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癌 放射性核素89Sr 经皮椎体成形术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国钦 许丽贞 +2 位作者 林智才 陈玉强 罗鹏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胸腰椎转移癌患者的52个病变椎体,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椎体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骨水泥(PMMA)灌注成形治疗;术后随访1年,应用数字分级法(N...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胸腰椎转移癌患者的52个病变椎体,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椎体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骨水泥(PMMA)灌注成形治疗;术后随访1年,应用数字分级法(NRS)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EORTC-QLQ-C30问卷调查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 41例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其中3、4度缓解率为82.9%(34/41);术后EORTC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术后患者6个月内局部控制率为90.2%(37/41),1年生存率为73.2%(30/41);在存活的30例患者中,1年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术后有7例出现PMMA向椎体周围组织渗漏,但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出现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CT监视下,应用PVP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具有稳定椎体和抑制肿瘤的协同作用,并且微创安全,可作为椎体转移癌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癌 椎体成形术 放射性粒子 CT引导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癌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温海华 韩冰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3期40-42,4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原发或转移癌在控瘤增殖、缓解疼痛、强化加固椎体机械应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生存期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椎体穿刺,注入骨水泥和抗癌药。回顾性与随机对照组对比...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原发或转移癌在控瘤增殖、缓解疼痛、强化加固椎体机械应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生存期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椎体穿刺,注入骨水泥和抗癌药。回顾性与随机对照组对比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2例24次共治疗43椎体,术后10日,疼痛完全缓解;术后1个月内,治疗组22例均不需依赖镇痛药,疼痛缓解率100%,无效者为0。随访4~36个月,22例43椎体未发现经治椎体肿瘤复发进展,未发现经治椎体被压缩骨折而损伤脊髓致瘫痪者,16例生活自理,占72.6%(16/22);6例卧床率为27.2%(6/22),1年生存率50%(11/22),2年生存率18.2%(4/22),其中2例接近30个月,1例术后已生存36个月,现仍能参加家庭生活劳动。结论 PVP是目前治疗椎体转移癌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原发或转移癌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疼痛缓解 控瘤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