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4,157,共10页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明形态
城市文明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方向与核心内容
被引量:
3
2
作者
季中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是思考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等具体问题的一个总体性视角。人的问题是城乡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式现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是思考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等具体问题的一个总体性视角。人的问题是城乡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应以现代文明为指向,致力于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时期,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应以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内容,提升乡村文化主体性地位,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可选择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人们只有在思想观念中不再贬低乡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现代化方向与历史文化传承并不相悖,二者有机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
城市文明
乡风文明
乡土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旧城改造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岚
《安徽建筑》
2006年第4期17-17,23,共2页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的范畴,成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全面性战略。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
关键词
发展
保护
旧城改造
历史文脉
民居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被引量:
9
1
作者
冯婷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4,157,共10页
文摘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明形态
城市文明形态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vernacular
civilization
urban
civilization
form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D422.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方向与核心内容
被引量:
3
2
作者
季中扬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23ZDA089)。
文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是思考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等具体问题的一个总体性视角。人的问题是城乡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应以现代文明为指向,致力于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时期,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应以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内容,提升乡村文化主体性地位,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可选择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人们只有在思想观念中不再贬低乡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现代化方向与历史文化传承并不相悖,二者有机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精神文明
城市文明
乡风文明
乡土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Keyword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Urban
civilization
civil
ized
Rural
Custom
vernacular
civilizati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旧城改造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岚
机构
上海邮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建筑》
2006年第4期17-17,23,共2页
文摘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的范畴,成为有关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全面性战略。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
关键词
发展
保护
旧城改造
历史文脉
民居文化
Keywords
development
protection
old
city
transformation
historical
context
vernacular
dwelling
civilization
分类号
TU984.1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冯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方向与核心内容
季中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论旧城改造的可持续性
黄岚
《安徽建筑》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