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孙进堂
李文英
+4 位作者
王琪
石国晨
斯重阳
任丽霞
张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探讨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VAFP)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VAFP病原菌的种类和来源。方法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48 h的危重症患者142例,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和未行机械通气组(对照组),连续自下呼吸道及其他相关部位(如胃、咽部、冷...
目的探讨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VAFP)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VAFP病原菌的种类和来源。方法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48 h的危重症患者142例,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和未行机械通气组(对照组),连续自下呼吸道及其他相关部位(如胃、咽部、冷凝液等)采样,培养分离真菌菌株,鉴定不同部位的同一菌种,并行质粒谱型检测。结果MV组中发生VAFP 31例,占36.5%,对照组发生真菌性肺炎11例,占19.3%(P<0.05);MV组白色念珠菌大部分来自胃,再逆行到咽,然后定植气管支气管树;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主要来自气溶胶、冷凝液、空气等,直接定植气管支气管树;本研究念珠菌属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热带念珠菌达45.2%,白色念珠菌为33.3%,其他念珠菌占9.5%。结论MV是引发VAFP的最危险因素之一,VAFP的病原菌不同,感染途径也可能不同。致病菌种发生变异,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下降,热带念珠菌跃居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流行病学
病原菌种
质粒谱型
感染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雪萍
施善阳
黄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VAFP病原菌分布、耐药等情况,与同期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组比较年龄、SAPSⅡ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及病死率。结果VAFP占...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VAFP病原菌分布、耐药等情况,与同期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组比较年龄、SAPSⅡ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及病死率。结果VAFP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33.64%(36/107),其年龄、SAPSⅡ评分及病死率较VAN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5.56%(20/36),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2.22%(8/36),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89%(5/36)。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53.33%(8/15)。结论VAFP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发生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预后极差。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避免合并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
病原菌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耐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艳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6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52例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5例患者病死,其中3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2例因...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52例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5例患者病死,其中3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2例因原发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照组11例患者病死,其中6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5例因原发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玉梅
郑亚安
+3 位作者
李硕
葛洪霞
宁永忠
马青变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据能否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镜检或培养出真菌,将人选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真菌组(VANFP)和真菌组(VAFP).检出同一真菌菌种两次以上为阳性.资料用非配对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发生VAFP 63例,发生率为32.0%;主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种临床因素有预测VAFP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22、放化疗、机械通气≥14.11 d、抗生素使用≥14 d、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VAFP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放化疗、长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尽早脱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可能降低VAF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预测因素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题名
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30
1
作者
孙进堂
李文英
王琪
石国晨
斯重阳
任丽霞
张郁
机构
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
河北省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VAFP)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VAFP病原菌的种类和来源。方法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48 h的危重症患者142例,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和未行机械通气组(对照组),连续自下呼吸道及其他相关部位(如胃、咽部、冷凝液等)采样,培养分离真菌菌株,鉴定不同部位的同一菌种,并行质粒谱型检测。结果MV组中发生VAFP 31例,占36.5%,对照组发生真菌性肺炎11例,占19.3%(P<0.05);MV组白色念珠菌大部分来自胃,再逆行到咽,然后定植气管支气管树;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主要来自气溶胶、冷凝液、空气等,直接定植气管支气管树;本研究念珠菌属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热带念珠菌达45.2%,白色念珠菌为33.3%,其他念珠菌占9.5%。结论MV是引发VAFP的最危险因素之一,VAFP的病原菌不同,感染途径也可能不同。致病菌种发生变异,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下降,热带念珠菌跃居首位。
关键词
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流行病学
病原菌种
质粒谱型
感染途径
Keywords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Epidemiology
Pathogen
species
Plasmid
profiles
type
Infectious
route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雪萍
施善阳
黄巍
机构
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968-2970,共3页
基金
广西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2005167)
文摘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VAFP病原菌分布、耐药等情况,与同期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组比较年龄、SAPSⅡ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及病死率。结果VAFP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33.64%(36/107),其年龄、SAPSⅡ评分及病死率较VAN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5.56%(20/36),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2.22%(8/36),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89%(5/36)。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53.33%(8/15)。结论VAFP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发生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预后极差。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避免合并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
病原菌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耐药
Keywords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pathogen
non-albicans
Candida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艳丽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科
出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52例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5例患者病死,其中3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2例因原发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照组11例患者病死,其中6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5例因原发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护理
效果
Keywords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Nursing
Effect
分类号
R473.5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玉梅
郑亚安
李硕
葛洪霞
宁永忠
马青变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1-546,共6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据能否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镜检或培养出真菌,将人选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真菌组(VANFP)和真菌组(VAFP).检出同一真菌菌种两次以上为阳性.资料用非配对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发生VAFP 63例,发生率为32.0%;主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种临床因素有预测VAFP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22、放化疗、机械通气≥14.11 d、抗生素使用≥14 d、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VAFP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放化疗、长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尽早脱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可能降低VAFP的发生.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
预测因素
LOGISTIC回归
Keywords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ventilator
-
associated
fungal
pneumonia
Predictiv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R5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通气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孙进堂
李文英
王琪
石国晨
斯重阳
任丽霞
张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骆雪萍
施善阳
黄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王艳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2
原文传递
4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张玉梅
郑亚安
李硕
葛洪霞
宁永忠
马青变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